篇一 :家庭教育--陈鹤琴著 读后感

《家庭教育》读后感

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今天,有机会翻看,一旦静下心来,发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再次灌入我的世界里。

有些理念是平时也经常和家长们沟通的,如:

1.对于教育小孩子,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平时经常给家长们讲,用正面词汇,而不是消极否定的词汇。否则孩子的整个感受都不好了。

关于这点,讲到了冰心的妈妈是如何教育冰心的,所以冰心喜欢打扫卫生,喜欢学习。来源于妈妈总是能够给予一份正面的鼓励。

2.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孩子面前取统一态度。态度不一致,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轻视自己的父母,书中举了吃肉的例子,因为父亲觉得吃肉不好,母亲不了解实质,又不断给孩子加肉,父母很是生气,就把孩子的碗夺走,结果就是孩子吓得哇哇哭。。。

3.做父母的不应当迁怒于子女。

还有几点,是我自己要加强观念的:

1.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父亲在孩子生命中的作用很重要,这点我需要透过言行传递给老公。嘿嘿,不过我也相信我老公是足可以做到的。

2.做母亲的不应该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孩子。这点我有担心,或许我有了孩子我会溺爱吧。。。书中说到关于下雨天孩子不愿意上学的事情,母亲没有和父亲达成一致,结果纵容了孩子当天没有上学。

3.不应在别人面前责罚孩子。这点我必须要深刻学习。首先是关于老

公的,在别人面前,不说自己老公不好的地方,即使是在家里,如果真的觉得哪些做得不好,也要用合适的方式告诉他。孩子更加应该做到。先从和老公的互动开始学习。学会无论何时何地,尊重老公。

4.早上和晚上都不应打骂孩子。其实在以后,对待自己的孩子早上或者晚上责骂都不好。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一大早就开始责骂,孩子必定会受到惊吓,晚上是安安稳稳睡觉的时候,受到责骂必定会无法安然入睡。

5.当小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应该重则其事,轻则其人。很多时候,在我们与成年人互动的时候,也不应指责其人格,切记不能责骂孩子的人格,就事论事。

…… …… 余下全文

篇二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人生的启航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仪征市真州幼儿园 惠立夏

一、著作名称

《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

陈鹤琴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xx年版

二、名句摘抄内容

“我们晓得栽花有了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的好。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的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好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他非常来的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有时候,他睡在床里哭喊,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好呢,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

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

1.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

“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弄。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做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2.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

1

“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班级:11学前教育2班 学号:114303214 姓名:刘慧

摘录:

一、儿童的心理:

(一)好游戏的。(二)好奇的。(三)好群的。(四)好模仿的。(五)喜欢野外生活的。(六)喜欢成功的。(七)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从上面所说的几点看来,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

二、儿童的学习性质与原则:

(一)小孩子生来有三种基本能力:(1)感觉,(2)联念,(3)动作。

(二)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合。

(三)刺激必须要选择得适当。

(四)要实地施教。

(五)凡能使小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刻在小孩子的脑筋里。

(六)凡刺激发生的时间愈长,次数愈多,那联念也愈牢固。

(七)小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做父母的要格外留心以免错误。

(八)不要有例外。

(九)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要自己学习。

三、普通教导法:

(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就禁止他行。

(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予以适当的作事动机。

(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十)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

(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

四、卫生上的习惯:

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 …… 余下全文

篇四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学前教育名著导读

指导教师:张妮妮

姓 名:何星潞

班 级:10学前教育

学 号:1006140131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陈鹤琴先生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更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了他从事的幼教事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陈教授为了配合幼儿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需要,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玩具与教具。

陈教授为了丰富儿童的知识,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如:《中国历史故事丛书》、《小学自然故事丛书》等。他所编辑的儿童读物。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活泼,图文并茂。他还为幼教、小教界主编了多种辅导性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与《新儿童教育》等。陈教授为了推广与普及关于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创办与领导了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通过学术团体的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进行了辅导。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一书用语通俗易懂,所举事例丰富、真实,所提教育原则可操作性强,称得上是一本家庭教育实用手册。陶行知因而说:“在这书里面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序言本书正文共13章,另含5 篇序言及7 篇附录。第一章论述“儿童的心理”,强调家庭教育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第二章,讲述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原则。第三章至第十二章提出了教导孩子的一百零一条原则。第十三章着重说明父母应该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家庭教育》读后感

仔细拜读了《家庭教育》一书,觉得很有感触,书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特别是以下几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一、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不管该书发行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始终是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当看到有些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的现象,他指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提出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同时,他也指出,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先生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

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作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作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作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

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陈鹤琴多次告诫家长:“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在婴幼儿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孩;即使进了幼儿园,老师和父母对于小孩子具有平均的力量,但由于儿童与父母相亲的爱力深,相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仍然特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放弃无规律的生活,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

读陈鹤琴《活教育》有感

作者: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会让孩子死读书本,而“活教育”就是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以“大自然”为活教材,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活动设计时也尽量让幼儿多参与,多动手。幼儿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依陈鹤琴看来,我们的教学要活“做”就起着纽带的作用,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根据过往的一些经验,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幼儿多“做”的例子是很多,不管上的是什么课,音乐课让孩子多拍、多唱、多跳,科学课让孩子动手做简单的实验,学习记录的方法,美术课多涂、多画。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这条原则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常用、普遍的一条原则。以后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让幼儿动手为自己服务 ,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生活自己能力。本文将就如何去运用“活教育“从如下几点阐述。

一﹑把握兴趣点

教师通过媒体、实物、以及开放性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变化。当孩子发现这一特征后,都感到非常的兴奋,于是教师立即抓住这个兴趣点,来挖掘更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通过图片、媒体,让孩子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师幼在共同探索过程中,寻求答案,并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师幼间的情感交流。当孩子对事物的变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抓住机会,把孩子的兴趣点推向更高的层次。如教师让孩子独立思考或画出事物的变化过程,虽然有的孩子画出的物体形象不是非常的形象生动,但毕竟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体验。教师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点拨,能更加激发孩子们的创作与想象。只有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才是真知识,只有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教师提供一个充分的“活”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现的机会,从而让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点我深有体会,现代教学采用了媒体教学,改以往书本教学为主的方法为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学,这样更开阔了孩子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媒体教学进行了一次教学展示,我运用大量的媒体课件让孩子们观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提问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思维特别活动,给这节活动课增加了很多的闪光点,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七 :陈鹤琴家庭教育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评分 论 文 教育学 2010级2班 宋志远 20100510952 63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要:作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儿童家庭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陈鹤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先驱,但学术界很长一段时间对他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存在不足。本文拟以陈鹤琴先生《家庭教育》一书为主要观察点,围绕陈鹤琴有关的家庭教育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评价展开。 关键词:陈鹤琴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从二十年代开始,他先后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及江西幼师、上海女师、国立幼专等学校,在我国幼儿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陈鹤琴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特别是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重温陈鹤琴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对当今的父母不无启迪和教育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一) 从“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他在《家庭教育》中写道:“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如是赋予了家庭教育之双层意义:其一为浅层次,即早期家教对于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其二是深层次,即早期教育对

于国家兴衰有更深远的意义。由此涉及到为谁教子的问题,即家教的指导思想、方向的出发点与归宿。

…… …… 余下全文

篇八 :陈鹤琴及其家庭教育思想

陈鹤琴及其家庭教育思想

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幼”思想,要求热爱儿童和“爱而会教”。

一、科学的儿童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儿童期有意义的发现、儿童的身心特点等,这直接影响到教育者的态度和方式。

(一)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

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幼”思想,要求热爱儿童和“爱而会教”。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儿童观中将儿童看作小大人或无能的观点。“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一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要像我们大人一样?这是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儿童既然不同成人一样??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 指出了观念变革的必要性,这是进行科学育儿的前提。

他提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应当尊重小孩子的人格。” 这是他在批判传统文化中要求子女顺从父母的错误儿童观和学习西方儿童学研究的新成果基础,提出了20 世纪中国新型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人格。

他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 “做父亲对待子女应有相当的礼貌”, 这同他小时候在父亲面前所受的消极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种朋友式的民主平等关系,反对传统文化中“父严子孝,法乎天也”的专制型父子关系。但他又认识到儿童的不成熟性,非常赞同并继承了颜之推的思想;“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并对此评论道:“颜先生这几句话说得真不错,我们做父亲的实在应当如此。” 并希望“父母待小孩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一方面予以充分机会以发展自动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在儿童教育中贯穿自由和纪律,这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社会公民所必需的,这充分反映了他尊重儿童和对儿童充满爱的教育观。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