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登泰山有感

登泰山有感

田 潮

登泰山那天刚开始下着小雨,大有小学课文中所写的雨中登泰山之意。我刚开始时兴致很高,爬的很快,爬到中天门时,我就有点累,再往上台阶就愈多,坡度也越来越大,脚来越沉,山风很冷,但我已是满头大汗,整个人好像是从河里捞上来一样。在抬头望去,山路仍是蜿蜒而上,不见山顶。未到18盘,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几次想放弃,但看看我们的校长都在我之前,这对我鼓励很大。最终我咬紧牙关,艰难迈步,时爬时停,直至南天门。登山时所经历的过程,让我有了很多感悟。

感悟一:不要轻视目标也不要放大困难,更不能轻视困难。

我自以为我是农村娃,自以为华山都爬上去了,区区泰山不在话下,自以为年轻可以轻松爬山,怎奈脚下的路太长,心肺也不太争气,就这样每一步都要走好走稳,计划不当往往出了力还爬不到山顶。坚持下去,也并不是书本上所说的那么难,不要被困难吓倒才是生活的真谛。只要面对现实,勇于攀登才能成功。

感悟二:团结就是力量

人生的旅程需要朋友的陪伴,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朋友的鼓励和帮助。尤其是长者和领导的鼓励、帮助、支持、指导、关心、关爱,当然了,当别人身处绝望,我们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

登山过程中,同事不断鼓励我,我感到了集体的力量。问下山的路人,上面还有多远?都无以例外地说,不远了。每次问,都说不远了。久了,明知道是骗自己,却每次都能得到信心。等我下山时,也有满头大汗的游客问我,上面还有多远,我竟然也说,不远了,再坚持一下,一会儿就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不管是熟识的人,还是陌生的人,只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干不成的!

感悟三:放眼长远固然重要,着眼脚下更有现实意义

十八盘全程并不算太长,但是最陡的地方有60度,近2000个台阶,爬到

这里的人体力已经消耗殆尽,再加上天气的原因,远望不到顶,只知深在此山中,在天气好点时,远望南天门,像高高城墙一样,遥不可及,信心也受到影响。此时只有专注于脚下,才有足够的动力前进。我们只需看脚下十几个台阶,爬上去,再爬下一个、十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不知不觉中,就能征服了十八盘,登上了泰山之巅。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后感

读大学之感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大学,多么美好的字眼!从小到大,每一个学生都在为追求自己的“大学梦”而奋斗拼搏。直至我们带着录取通知书走进校园,“大学生”便成了我们的职业。

那么,读大学,我们究竟读什么?又应该怎么读?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起点,在眺望整个人的生命轨迹中,大学时光是非常宝贵的。

从《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让我了解了很多,认识到了“大学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大学是学生通过自主摸索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 、不确定的知识阶段,在没有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这才是“读大学”的真正的价值能力的体现。

读中学是为了学习已有的知识,读技校是为了掌握已有的技能,而我们读大学则是为了探索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技能。所以,由此从《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我体会到了读大学的真谛所在!

然而,我们又应该怎样去读大学呢?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首先,“读大学,必读大师”。虽然当我们刚跨入大学校门,会比较学校的硬件设施,例如:学校占地面积有多大,宿舍里有没有空调和电视,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建筑是不

是很气派等。尽管优越的硬件设施能够给学校带来积极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教室宽敞明亮,但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再好的教室又有什么用呢?雄伟气派的图书馆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可如果图书馆里找不出几本像样的书,图书馆有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读大学,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是最关键的,而应该读大师,读老师,尽量去听学校大师的课,以及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讲座。

其次,“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林语堂曾感叹到:“这个世界,“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就是卫德诺图书馆”。所以,推而广之,也就是说:图书馆就是大学,大学就是图书馆。趁我们正在大学时光,仍有足够的时间,就应该多泡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因为只有现在我们不断的向大脑输入,将来才能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有输出的资本。

最后,“读大学,就是读同学”。因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读大学,还应该学会“读同学”,包括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同学,包括别的系的别的班的同学,当然也包括别的学校的同学。因为每一同学都是有主体思想的人,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在每一次与其他同学交流之后,自身片面的观点就会得到完善,肤浅的认识也会变得更加深刻。“读同学”是我们大学期间开阔视野、启发思考、提高思辨能力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书

语文教师读写修炼浅谈

湖南 吴同和

语文教师的修炼,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德才识能、听说读写等专业水平的修养,包括语文专业以外知识的涉猎等等。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达此目标,语文教师必须在读写两方面先学生一步。目前,老师们课堂教学,基本没有什么困难,教龄较长的老师还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很受学生欢迎——有一所中学,师生们戏将语文老师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并推出各派代表人物。但说到写作,老师们却面有难色。指导学生作文,讲得头头是道,而自己却无法垂范,包括写“下水文章”。尤为可悲的是,评职称,交论文,竟然请人捉刀!当然,老师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相对于其他学科,教语文最辛苦,最不能立竿见影;一星期虽然最多也只有十来节课,但要做好,绝非易事。找资料,写教案,写学案,改作文,上课,辅导,命题,阅卷,不时还要对付上级检查;很多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因此有更多的常规事务和非常规事务要处理,自然包括那永远也做不完的学生思想工作??一天24小时,可用的时间有限,这些工作忙下来,再干点油盐柴米、养老育小之类的家务事,确实也没有多余时间读书写文章。但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参加教改教研,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教”不“学”,只“读”不“写”,而应该挤出时间读书作文,给自己定指标,下任务,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课题建设。只有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日渐提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学教双赢。

读书是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举世闻名的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说得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严谨。”

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之首的著名诗人、藏书家尤袤(1127-1194)曾对好友杨万里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意思是说,饥饿时读书,可当作肉(充饥);寒冷时读书,可当皮裘(御寒);寂寞孤单时,把它当作朋友(交谈);忧愁烦闷时,把它当作金石琴瑟(解闷)。民间流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换一个角度解读,这句话是否蕴含“读书可以招致财富,读书能够获得愉悦”的意思呢?

…… …… 余下全文

篇四 :阅读不是为了记住

阅读不是为了记住!《我们为什么缺乏想象力》文 | 范亚飞

不少朋友因为知道我读书比较快,经常问,你读那么快,能记住吗?我先是愕然,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继而的是释然,在一个以死记硬背为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国家,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基因使然。我的意思是说,死记硬背的学习基因无意识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我敢打赌,在西方国家,无论你读书多么快,没有几个人会问你:“Did you keep them in mind?”这句话说出来一听,就知道很搞笑。他们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们会问:“What is your reflection on that book?”他们期待你的观点,不是你背下来多少你读过的内容。

西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There is no more Learning: Education is now a Strictly “MEMORIZATION” System.”教育早已经沦落为生产“死记硬背”呆子的标准化生产线。连西方的教育家都在抱怨他们的教育沦落为" 记忆训练系统“,我天朝的境况可想而知喽。

提问、质疑、怀疑能力比能记住多少知识重要一万倍。

小时候我们天生都是科学家,我们在提问中学习,我们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为什么会下雨。10万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发问,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但学校教育反而让我们停止发问,我们的脑袋用来装答案,并且及时清空——为了下一次考试腾出地方。

所以,你看,问出:“你能记住吗?”这样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对么?我们进学校之前是个问号,进了学校慢慢变成了句号。失去质疑精神是“记忆型教育”对孩子们好奇天性最大的扼杀。

左脑思维型民族通常严谨,盛产逻辑严谨的哲学家、工程师。如德国人、日本人。右脑思维型民族通常浪漫,多孕育多才多艺、多愁善感的艺术家。比如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

中国人,少数精英左右脑都很发达。但多数人,如无特别训练,多数在初中之后彻底变成左脑型。左脑用来储存知识,右脑用来胡思乱想。

…… …… 余下全文

篇五 :小学听语文主题学习课有感

小学听语文主题学习课有感

不求甚解

——随张贵栓赴横水中心小学听语文主题学习课有感

王长顺

听语文主题学习课时,我的脑海里总是翻滚着晋时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2月7日,与北京新学校研究院专家、林州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会秘书长张贵栓老师一起来到横水镇中心小学,深入课堂进行调研时,这种思绪越发的浓了。 语文主题学习立意在'轻松、简单'上,这个轻松不只是学生学起来轻松,同样也讲究教师教起来轻松,两者都轻松了,才实现全方位的减负。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呼江丽老师的课堂,她从陕西榆林讲课回来,摇身一变,大有学者的风采,课堂的轻松、自如、得体那时再也无处挑剔,给人解开的迷津是如何进行低年级段识字教学。

读文划字,看图读词,用词造句。

一个字反复三读,不认识才怪呢?

在语文主题学习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的困惑,上次横水中心小学主持的全国在线交流,就有不少的教师发疑提难,尽管我们的老师对答如流,让问者豁然开朗,但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真正找到适合孩子的识字方法,且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呼江丽是一个善于啃硬骨头的人,她不停的钻研,不停的磨课,磨秀针的功夫让她悟出了学生学起来简单,教师教起来容易的秘诀,使用于课堂,果然功半事倍。 一幅老虎图,大家认出'老虎';标音,出字,读音认字;看图说话,'老虎很凶猛',老师一句'漂亮',学生一脸美滋滋的样儿。

张贵栓老师在点评呼江丽老师这节整体预习课时说:'整体预习课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叫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读了这篇课文年之后,谁在啥地方干什么,套话套着说;第二,一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积累词汇,江丽这节课方法很多,也很好,但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识字环节都要围绕本课生字进行,不要把问题引向复杂。'

…… …… 余下全文

篇六 :问渠那得清如许--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索春葆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题记(苏轼《琴诗》)

传说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当写到丫鬟哭杜丽娘之死时,汤显祖也跟着哭了起来,作者在创作时的用情之深可见一斑。如此的真情,加上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牡丹亭》让后人为之拍案称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好文章都是“情之所动”的产物。所以,同学们只有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有可能赢得阅卷老师的认可,才有可能在中考考场上获得高分。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于是,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从无字句处读起??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于是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杨小雷同学的《感受生活》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参加全国新世纪杯征文比赛,获三等奖。生活是一本无字的大书,需要我们去细心阅读。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宇宙是什么?人与宇宙有什么关系?这是人类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汲取了现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科学数据、图像和实例,揭示了宇宙奥秘的真相,解答着一个个令人类曾经迷惘的问题。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和人的自然本质。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可以了解这浩然的宇宙有着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神秘色彩。以前总是很疑惑,为什么人类的产生会与马克思的唯物精神有关系,可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诞生是物质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量变从而形成的质变过程,一次次的进化,都为我们展现了唯物主义中,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从没有生命到产生地球这个生命星球,再到诞生了生物,诞生了人,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被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我们不难发现,事物都是联系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个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点一点的量变的积累,一次一次质变的飞跃,才造就了我们人类如此辉煌的今天。

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些事实,我们坚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然而,这并不能让我产生“人类是万物之灵”这样的观点。虽然人类拥有智慧,拥有思维,但这也无法改变人类不过是庞大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实。茫茫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就连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滥用上天赋予人类的智慧去破坏生态,最终将遭到我们所在的宇宙无情的报复!

…… …… 余下全文

篇八 :20xx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读后感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读后感一句

看着老师放的“德耀中华”的纪录片,大家无不热泪盈眶、感受良多。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我们这些生生的英雄,在这个物欲横流、经济大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道德的力量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人,并将代代相传,这种力量是势不可挡的。道德模范为什么能感动人?因为坚守道德这块阵地,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和时代所需。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信仰和诚信上的制高点,而法律则是一个底线。人们关注这个典礼,不光是关注典礼的本身,更是关注这个社会的道德制高点,关注有多少人能坚守住这块阵地。活在当今社会下的青年的责任与重担, 一个人不在于你能对社会和国 活在当今社会下的青年的责任与重担, 家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雷锋曾今说过: “我们只要将每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去”。 那样我们的社会将是一片祥和景象, 每次观看完感到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 心中总是久久不能平息,不禁潸然泪下,听他们的故事总会给人以长久的思索与追问: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成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另九州动容? 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乃至全世界。 吴菊萍的一句话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我们拒绝袖手旁观。”也许我们曾亲眼看到身边的扒窃行为、偷盗行为,也曾遇到他人的紧急求助??但我们又是否曾犹豫不决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亦或担心自己因此遇到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当我们在抱

怨社会治安差时,抱怨生活的安全感逐渐缺失时,我们不应将责任一味地归咎于政府、归咎于公安、归咎于社会,匡扶正义、守护平安应该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共同义务。只要你、我、他能齐心协力站出来,肆意的扒手、小偷休想猖狂作案?犯罪分子怎敢目无法纪?其实,守护他人的平安也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平安,帮助他人的一时之需也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善良之门。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弱小,但很多人的力量聚集到一起,将成为一股强大的正气洪流。

弘扬时代主旋律,是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普通群众的眼里,世风日下和少数党员干部的诚信缺失和渎职腐败有很大关系。党员干部是这个社会正气的践行者与模范带头者,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行动起来了,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群众就会自觉的跟上来,社会风气就会好起来。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