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日本“经营四圣”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人物简介:19xx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xx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与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盛田绍夫(索尼公司)、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并称为日本“经营四圣”。 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是日本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强”。 20xx年临危受命,接掌日航CEO帅印,同时被日本首相鸠山纪夫任命为内阁特别顾问。

稻盛和夫,生在一个日本不算发达的城市——鹿儿岛,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父母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艰难的养活他们一家九口。哥哥为了圆他的读书梦,中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年少时,由于家境不宽裕,甚至有放弃继续读大学的想法。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濒临倒闭的陶瓷厂找到一份工。这样没有背景、收入微薄、未来渺茫的 “屌丝”。却缔造了两个世界500强。这与以下三点是分不开的:

一、 拥有行业核心竞争力。

在稻盛和夫先生创建“京都陶瓷”初期,拥有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京都陶瓷”在市场中可能一鸣惊人,从而一举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稻盛和夫所带领的“京都陶瓷”创业团队做到了。企业没有名气,没有资金,甚至连生产车间只能租用其他公司来维持生产。依靠埋头研究所获得的行业核心技术,不断思考、不断探索而获得的实践

能力。稻盛和夫先生以身作则,吃住都在实验室,通过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制作出了连专业厂家都望而却步的陶瓷冷却管,拿到了三菱公司给出的大订单。奠定了公司日后发展的基石。

二、 拥有卓越的管理才能。

稻盛和夫先生希望企业,每一位员工都是经营者,公司内部不是经营者与员工的纵向关系,而是朝着同一个目标,为实现共同梦想而步调一致的“伙伴”关系。他把已成规模的公司按照工序、产品类别划分为若干个小规模的组织,把他们视为一个个中小企业,放权经营,采取独立核算的方式加以运作。并且这些小集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各自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繁殖。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继续将原有的经营单位进行进一步细化。这样调动起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后感:《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读后感:《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她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的人生一波三折、险象迭生,母死、父亡、遇刺,一幕幕惊险在她的人生中反复上演。她的人生一次次陷入无尽的绝望,但是政治宿命又把她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一起。

曾经的“公主”、“第一夫人”,一朝亡父,物是人非。绝望中,她看透了所谓的权力、人性,尝尽了背叛的滋味,心灰意冷。然而人生的路还是要走下去,远离了庙堂之高,摆脱了繁琐的世事,她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境界。她读书,在文字的一字一句中寻觅人生的哲学;她行走,在国家的一砖一瓦中窥探历史的兴衰,处在江湖之远的她竟也成了闲云野鹤般的文人。

两种地位,两种心境,每一个角色她都做的恰到好处,每一种人生她都细细玩味。我想正是这种失与得、真与假、收与放成就了她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能力,锻炼了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之境。

她的爱国情怀、她的政治使命促使她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15年,从一个议员做起,紧张忙碌却乐此不疲,这一切缘于她对这个国家由衷的热爱。她的胸怀胆识、她的智慧谋略全在她过去的生命里养成,绝望给予她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悲痛,更有一世的力量!凭借这份力量,和对国家的使命感,她走在改革的路上,为自己、为国家的命运再添一抹辉煌!

于大起大落中,窥探人生的喜悲,并非每个人都能有的经历。然而平凡的生活中,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绝望”,或许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2014.5

…… …… 余下全文

篇三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心灵的震撼

最近闲来无事,从书柜中找到了三年前买的那本《富兰克林自传》随便翻翻,以前我对这样的传记一直提不起什么兴趣,但是不知为什么,这本自传竟让我一口气从头读到尾,读下来既没有长篇的吹嘘,也没有晦涩的文字,轻轻松松的就把它读完了,富兰克林的奋斗史,成长史也就这么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带给我一种说不出的心灵的震撼,也许伟人的成功史就是这么振奋人心吧。读完此书,我真的感觉心潮澎湃,触动很深,因此觉得非常有必要将我此时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将富兰克林的一生所带给我的震撼和启迪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以作将来参考回顾之用。

富兰克林最令人惊讶的便是他的通才,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在这么多方面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印刷商、编辑、发明家、科学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慈善家、哲学家等等,从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一个人的专业是否突出,但是我坚信像富兰克林这么一位通才的出现必然会引起现代人的敬仰。

初看富兰克林的多元身份和辉煌成就,我们会觉得他是18世纪的奇迹,但是从他的自传中,从他的自白中,我分明清楚的认识到其实富兰克林并不是天生在各方面优别人一等,他的成就与智慧归功于他的自强,自律,自省。

自强。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印刷,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去闯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但是,不管路有多艰难,生活有多潦倒,他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心存感恩,从零开始,不断积累。即便条件再艰苦,也坚持省一部分钱出来买书看,苦练文笔,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自律。对这一点我的感触非常深刻。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他身上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了。有多少次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些缺点亟待改正,但是每次都在纠正的中途给自己找理由放弃。也许这就是平凡人与为人之间的差异吧。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富兰克林首先列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13条人生信条,依次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为了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他给自己制定的严格的规划,一个星期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并每天记录自己违反这一品德的次数,从而不断督促自己,鞭策自己。很多人嘴上说说的东西富兰克林都把它们落实在了行为上,落落实在了天天做好记录的的小册子上。从这一点我学习到了要想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必须先学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这中间需要一个完整细密的规划案,才能督促自己按照这个规定不断执行。这种规划力和执行力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富兰克林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事业上的成功。

…… …… 余下全文

篇四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传记》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李开复传记》,这本书是姥爷向我推荐的。

《李开复传记》是我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他生于台湾,11岁到美国读书,接受美国的教育。长大读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19xx年李开复在中国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 ,并任全球微软副总裁。20xx年7月加入谷歌。19xx年加入苹果公司。20xx年在中国建立了创新工场。

李开复小时候和我们一样也很顽皮。他喜欢和大人唱反调,把口香糖放在头发上,结果头发被粘成了“狗啃泥”;他在没考好的卷子上改分数等等,这些事情让我捧腹大笑。11岁,李开复跟随哥哥去美国读书。他的高中是在美国橡树岭上的,美国开放式的教育使他热爱思考和创新。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成功地解决了很多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做了两年副教授时,因为“你是想写一辈子像废纸一样的论文还是要真正地改变世界”这句话,他放弃了安逸轻松的生活,进入了苹果公司。谷歌公司、微软公司为了争夺他对薄公堂。李开复还有一颗热受祖国的心,他创立了微软研究院,帮助无数个中国青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为他说:“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我要向李开复学习,学习他的勤奋、执着,奔向理想永不放弃。

…… …… 余下全文

篇五 :马云自传读后感

马云自传读后感

马云,多么熟悉的一个名字,他是曾经高考三次就连他的老师都觉得他考不上大学的一位学生,后来却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兼CEO,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其实大凡成功之人似乎总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败之旅,马云也一样,他的创业道路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么一帆风顺,马云他经历了无数艰辛、苦难、挫折和失败。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弹痕伤痕,泪水和汗水,多少委屈和打击,如今回首往事,才成就了马云今天的伟大事业。从要做一个网站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开始,到“中国黄页”,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再到现在的阿里巴巴,在他心中他觉得面对每次打击,他觉得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

马云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在他那个年代从未有人想过在中国搞电子商务,因为他们大多人觉得不可能成功,但马云看到了商机,为完成他的创业使命,放弃了当高校老师的铁饭碗,毅然投身互联网开始了他人生的创业历程,这是他对创业的执著,对自己兴趣的坚持,当时他还是一个家徒四壁,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关系网的人,要想从事互联网行业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当时在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被马云却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网络购物热潮也随之而来,这显然离不开马云他们创办的淘宝网,直到现在从小到个人大到一个企业,现在都离不开互联网。

固然马云的成功在我看来并不是他个人取得的,阿里巴巴能取得今天的发展,固然有机遇的因素,但主要是马云和他团队伙伴奋斗的结果。创业的旅途他看重的是团队,是朋友,是友情,这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的源头。我们都知道在马云在创业还没成功之前就有好多朋友在他身边,其中就有一个人离开了马云,其他人都和马云一起修成了正果,其实他也说:“我们很健康,股份每个员工都有,最大的股份在管理者手里。马云他很重视一个团队的力量,也是在他这种想法的指引下他跟他的团队一起打造了这片互联网的江山。

…… …… 余下全文

篇六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

读《富兰克林自传》的心得

读完《富兰克林自传》之后,我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他的一生既充满了挫折又有多如牛毛的成就。下面我就谈谈他的人生经历,他8岁时入学,读了一年,由于家里贫穷就辍学了。以后的学习全靠自学,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自学,博览群书,苦练写作。16岁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不到30岁就以过人的才华在北美享有盛誉。通过刻苦勤奋后来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还创办了医院、图书馆和大学,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一生可谓是硕果累累。

通过阅读他的传记,我发现他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他有很强自学能力。一个要取得成就需要很多经验与智慧,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去体验。那么依靠别人的经验和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读书就是弥补这个缺陷最有效的办法。富兰克林读过很多书,譬如《天路历程》、《圣经》、《历史文集》、《希腊名人传》等等。他还有许多丰富的人生经历,譬如做印刷工的经历;创办了医院、图书馆、大学与共读社的经历等等,他通过自己的这些经历所获经验去体会书本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二者相互影响,彼此沟通,那么就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所以他能用这些知识与智慧从容的面对遇到的一切问题。

另一个方面是他通过学习与生活体验总结出13个优良品质,有意识地培养且做到了这13个品质。这13个品质是分别是:节制、寡言、

秩序、决心、节俭、勤勉、诚实、公正、中庸、洁净、镇定、贞洁、谦虚。他为自己培养这些品质制定了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每周特别关注培养一个品质,其他的像往常一样对待,制定表格监督自己,核查自己,每天记录自己实施情况。13周完成一个循环,一年可以循环四次,直到全部拥有这些品质为止。这种方法是培养优秀品质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这13个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有趣的是,这13个品质中的4个分别是诚实、节俭、公正与勤勉,恰好是解决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对策。我们把“四风”比作雪,这4个品质就是太阳。用这4个品质解决“四风”的问题就像太阳融化雪一样容易。同时它们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理念与实践群众路线有力的保障。

…… …… 余下全文

篇七 :《杰克·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杰克·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杰克·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黄艳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眼中,读书是一件高雅、严肃的事情。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高谈阔论,可以增长才干,甚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参加工作以来,繁忙的工作压力,生活的琐碎屑事,加上自我的放松懒惰,慢慢地,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除了电视、网络、报纸等快餐式的阅读外,书已经很少触摸了。书读的少了,常常感到学问的疏浅,语言的贫乏,思想的无力,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心中总是想,等空闲下来,一定要找几本好书,静心研读一番。

近来,朋友推荐一本>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叫做《杰克·韦尔奇自传》,说是写的很不错,值得一看。我便找来,一口气读完,果然是好书,掩卷遐思,获益良多。 这是一本自传,书的主人公是被誉为'世界第一CEO' '、'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的杰克·韦尔奇。从19xx年走马上任到20xx年退休,杰克担任通用电气公司CEO整整21年,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取得无数辉煌业绩。 19xx年,也就是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的CEO的头一年,该公司收入大约为268亿美元,而20xx年则将近1300亿美元;当年,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时,公司市值大约为140亿美元,而今天市值已高达4900亿美元,通用电气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杰克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秘诀是什么?他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何独到之处?人们能从他的经验中获得那些有用的启示呢?读完这本商界奇书,我对杰克的经营之道也算略有认知,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有了一些更深刻的感悟。

扁平化管理,组织变革,是杰克取得成功的制度保障。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很容易逐渐变得官僚化,效率低下,矛盾重生。比如,企业的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层级复杂,冗员过多,信息沟通不畅,协作的成本大大上升,推诿扯皮的事情增多;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反应迟钝,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残酷的竞争中走下坡路。当年,杰克接手通用电气公司时,这家百年老店也同样面临这种局面。首先,杰克改革的就是内部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和冗员,将原来8个层次减到4个层次甚至3个层次,并撤换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此后的几年间,砍掉了25%的企业,削减了10多万份工作,将350个经营单位裁减合并成13个主要的业务部门,卖掉了价值近100亿美元的资产。因为太过于强硬的铁腕裁员,杰克被人气愤地冠以'中子弹杰克'的绰号。对于这一点,我很有感触,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都特别强调做大规模,喜欢快速扩张,往往规模最大的时候就马上死掉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以前的巨人集团,新疆德隆集团等等。企业在规模扩张的时候,往往管理水平跟不上,官僚主义泛滥,在内部消耗了过多的资源,规模的优势受累于管理的劣势,反而更难以规避市场的风险。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更多的向杰克学习,进行持续的组织变革,扁平化管理,克服大企业病,这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制度保障。

…… …… 余下全文

篇八 :《特斯拉自传》读后感

《特斯拉自传》读后感

发明创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利用自然力满足人类的需求,用智慧掌控物质世界。

——尼古拉?特斯拉 记得刚开始知道特斯拉是从一个机械物理课程里得知,当老师提到“交流电”、“无线电”、“特斯拉效应”,乃至神秘的“通古斯大爆炸”,我感到课堂中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些非常感兴趣,每个人都在课堂里热血沸腾。或许人们都对伟大的发明家、发明物拥有强大的好奇心,但我发现更多的人似乎更喜欢从别人的嘴里去听到这些。

那是我听过的最令我振奋的一堂课,到现在,我的心里一直怀抱着在以后的人生里去“发明、创造”的“妄想”。我的兴趣强烈地勾起了我对特斯拉这一传奇发明家的“调查”欲望。我不仅在网上尽可能的查询有关特斯拉及其发明的东西,自然我也买了《特斯拉自传》。这本书里面拥有特斯拉回忆录,还编译了特斯拉的文章、演讲及时人对特斯拉的报道。我也是通过这些,才能进一步的去了解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出生于克罗地亚,1884年移居美国,19xx年拒绝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19xx年去世后其实验和手稿被FBI秘密研究。特斯拉一生拥有1000多项的发明创造,他是人类电气时代的开启者,更预言了可视电话、电动车、飞行电动车、星际通讯等的出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科学先知”。

《特斯拉自传》拥有相当多在网上学习不到的东西或者不易看到的东西,哪怕更多的是话语,至少对我而言,整本书的确深深地影响着我。我觉得我很有必要去从这个传奇科学家的话语中学习到智慧,一些独特的智慧。“前提是思考也是劳动,因为除了睡眠,我的脑袋就没有停止过思考”、“思考会让我的智慧更加丰富”、“我不会盲目地进入实践操作。当我产生一种想法时,我就立刻在脑中构图......”、“如果人们将每一个原始的想法都付诸实践,这个过程实际上就完全是在浪费宝贵的精力、金钱和时间”、“我从来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但我的自我控制确实给我带来了愉悦感和丰厚的回报”......更多种种的话语,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像一个传奇画家在我的今后的路上甩下真诚的几笔斑斓。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