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中国文学有感

11电Y2 许莹

读李白有感

本学期选了文学赏析这门课,刚开始还自认为估计这个课将会很枯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刘文斌老师绘声绘色地向我们展开中国文学画卷后,我深深的背中国古典文化吸引了,这是我在从小学到高中所不曾有的体会,或许是因为以前我们是被动的去学习和了解,而在刘文斌老师的课上,我是发自内心的了解这么课,这门关于中国文化的课,但我相信,让我观念发现改变的,更多的原因是刘老师的课堂资料准备的很充分,字字、句句都扣人心弦,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引起我内心共鸣,在内心深处感叹好多次:传承了5000中国文化不愧为世界文化瑰宝。让人痴迷,让人感慨。突然觉得,若是我真的很了解了中国文化,乃至紧紧中国文学,在与人交流时(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将会有种自豪的自信心被别人所敬仰。

如今好多人都在学习外国的东西,我想这与改革开放和中国进步世界的步伐加快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渐渐把外语当成第二语言,我们渐渐把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作为了主修的专业。从小学就开始学的语文,在我们的人生进程中,渐渐的退出了舞台。从何时起,我们已经把我们祖祖辈辈的文明渐渐的放弃了也不知从何时起,当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被外国申遗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我们的文化,可是我们内心是否反思过,我们珍惜我们的文化了么。曾否反问过,空余时间,我们是在看外国电影还是在读中国文化?每当节日时,有多少人愿意去传承祖辈的仁义礼智信?渐渐的,我们的经典文化除了一些学者,还有多少人问津?

这学期的课很少,在这门文学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文学的东西,重新认识了文学的价值。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身上就更多的有中国人的气质,我们提倡借鉴外来文化,课也就是这个借鉴成了很多人媚洋的借口,因为在他们身上,除了黑头发和黄皮肤,已经看不到5000年的血脉气质。从今以后,我要做一名中国人,至少我的脊髓是一个纯粹的中国脊髓。或许我有西方的技能,但我要让别人与我交流时,对方会觉得我是一个含有中国气质的中国人。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国文学论丛》读后感

《中国文学论丛》读后感

闵行区教育学院 殷秀德

每年读书,总喜欢作个总结:今年那几本书最有价值,那几本不应该读,等等。是给自己一个安慰,也是旁观自己的读书水平。只是每年感叹很多,读几本属于自己的书实在不易!其中《中国文学论丛》是20xx年自己认为极具价值的书,在其感染下,突然热爱起钱先生,于是又读完了钱先生的《论语新解》、《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等,也基本买齐了钱先生的书。钱先生是史学名家,其余的皆不好读,于是想留给时间,慢慢体会。

钱先生与胡适之先生明显是两类学者,极度热爱中国文化,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本书是个证明。从“五四”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备受质疑与打击,但近一百年的现代汉语建设似乎没有让国人看到所希望的结果,随着一位位国学大师的离去,人们发现我们应该从“狂热”中走出,应该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时候却发现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不是你不想尊重不想继承,而是这一代人已经失去尊重与继承的能力了!钱先生的《中国文学论丛》算是黑暗中的一抹亮光,也许不能让你拥有继承的能力,可起码能让你知道如何尊重。 其次,这本书的结构宏大,基本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思考“语言”“文字”“文学史”“散文”“韵文”“诗歌”“戏剧”以及一些具体作品与作家,皆由短小文章构成,凡30篇。不能说对每一类专题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但作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一语中的,对读者启发很大,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理解较浅、常常不辨是非的我辈,算是“启智”的作品,常有醍醐灌顶之感。

一、中国之文字在于“以少得多”与“融合”

钱先生在《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 》与《文化中之语言与文字》中对中国“文字”与“语言”的特点进行阐述,尤其是对文化下的“文字”与“语言” 钱先生认为:“P22:近人为慕西化,竞倡白话文,不知白话与文言不同。果一依白话为主,则几千年来之书籍为民族文化之精神之所寄存者,皆将尽失其正解,书不焚而自焚,其为祸之烈,殆有难言。”“P27: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实则孔子意亦只求白话与书籍文字之相通。中国人每一语言,必求通之文字。语言属现代化,文字则传统化,现代与传统相承,乃可行之久远。故中国

…… …… 余下全文

篇三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

11汉师一班 蒋勤效

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中国文学史课程时所编写的讲义。该书,根据爲中国大部分人所公认的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三古七段说,着眼于中国文学史的上游 上古期,即先秦两汉时期,同时,又详尽地叙述了中国文学的起源和雏形,对中国文学的系统化演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评价。该书虽爲讲义,但内容丰富,人物纷纭,涉猎广泛,有着显著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按时间看,该书上至皇帝之前,下达西汉中期,横亘近三千年,其中共有十章。第一章介绍口头文学和文字文章的産生,从远古先民到仓颉所在的黄帝时期,具体时间已不可考证;第二,三,四篇主要介绍诗书老庄及楚辞,老庄中还穿插了墨法家的其他人物,这一系列,从公元前十一世纪,也就是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出现时算起,其后文学演变的脉酪便逐渐清晰,文化长河的轮廓也渐趋明朗。下至战国时期,既有儒墨道法等九流十家的百家争鸣,又有以屈原宋玉爲代表的楚地骚文。春秋战国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的大繁荣时期,国家的动荡和政权的分裂促进了士子们的觉醒,自然也造就了文学的新生。第五章主要讲以李斯爲主的秦代文学,李斯其人处于战国末期至秦朝中期。秦朝重严刑峻法,轻礼乐教化,做出了焚书坑儒等一系列的阻碍文化进步的事,是中国文学的空前浩劫。所以中国文学在这一阶段总体是趋向萎缩的。李斯虽爲法家,然文笔超俗,想象瑰丽,谏逐客书便是其杰作之一。可以说,秦之文章,惟李斯一人而已。在其之后的六至十章,主要针对汉朝文学的发展,或者更爲准确地说,是由刘邦建汉至武帝时期,即汉初至西汉中期。在这一时期内,起初由于秦末的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和楚汉争雄导致田地荒芜,生産凋敝,爲了恢复生産,使民以休养生息,所以采用道家的黄老无爲学说,之后汉武帝一方面爲了变法图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故此采用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尽管中央如此,但是汉王朝所属的分封各地方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楚地好诗书,吴国多纵横游说之士,梁地多易者,淮南王好方术丹学,河间献王专事古文秦汉旧书。汉初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在这种开朗的大环境下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逐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就是汉赋。汉赋一经诞生就以强劲的势头席卷了中国文坛。随即,伴随着司马相如,贾谊,枚乘等诸多大家的出现,汉赋这一文学体裁由新生走向成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的转型,奠定了汉王朝乃至后世的习作规范与文化基调。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xx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xx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xx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xx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

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 …… 余下全文

篇五 :阅读中国史纲读后感

读《中国史纲》后感

从阅读《中国史纲》开始,张荫麟先生影子就若隐若现,仿佛就像一位指引者,带着我从先秦到东汉一路走过来。而先生也由陌生到熟悉,由敬佩到感动。本书是20世纪30年代为高中学生撰写的历史教材,受到学界最高称赞,称之为 “一本良好的读物”。为何会有这样高的评价?为何有这样深刻的体会?下面就从自己阅读本书的过程体会中一点一点去给大家分享。

先从对通过网络和书本等途径对张荫麟先生的认识,再对阅读本书的一种自己认识来给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张先生短暂的人生却给后人留下了让后人一部从先秦写至东汉的一部通史,虽短小精悍,却处处体现出先生“博雅能文”。先生是一位英年早陨的天才,他学贯中西,精通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正如张其昀说: “《中国史纲》一书是呕心沥血的著作,他常常工作至午夜以后,因此就 深伏了病源。本书价值,识者自有公评,即就文字而论,亦用力至勤。世人多惊羡其文笔之粹美,以为胜过一般文学创作,不知其字字珠玑,皆为潜心涵泳几经锤炼而后成。 ”

陈可艰先生所言:“读《中国史纲》,既是享受文学,又如亲历历史,其乐无穷”。虽然没有陈先生这样深刻的体会,但也有自己的简单认识。

很欣赏张先生的对比手法,把不同的事物经行比较后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对这两者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中国史纲》一书中同样有很多运用非常传神的地方。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本书第六章战国时代的思潮中对孔子和墨子两位传奇的思想家的对比。

“在战国及汉初,孔、墨是两位常被并称的大师,同以德智的崇高和信徒的广众为一般学人所敬仰,虽然汉以后孔子被人捧上神坛,而墨子则被人忘记了”,再在总评的基础上细数两者之不同,“就学术和生活而论,孔、墨却是相反的两极。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孔子不辞养尊处优,而墨子则是恶衣粗食,脐手眠足的苦行者。孔子不讲军旅之事,而墨子则是以墨守著名的战士。孔子是深造的音乐家,而墨子则以音乐为应当禁绝的奢侈。孔子不谈天道,而墨子则把自己的理想托为‘天志’;孔子要远鬼神,而墨子则相信鬼神统治着人世。孔子卑视手艺,对于请‘学稼’、‘学圃’(种园)的弟子樊迟曾有‘小人哉’之讥;而墨子则是机械巧匠,传说他曾创制过一只能自飞的木鸢。” 这样的对比,让我不仅了解到思想家的思想内涵,而且看到了他们中最具代表最具特色的思想个性,让我们并没有体会到一般史料的那种严肃和死板,而是一种通俗活泼的语言风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弁言》

——结合现实谈当代中国文化

大二时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出于钱穆的大名我就借来看了,但是发现当中的《弁言》写得非常好,这次阅读让我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下意识地想到一个问题:古代中国的文化能以文明的形式传播世界,而当代中国的文化为何失去了古代的生气?

首先,引用论述《弁言》内容,阐述我的理解:

1、“文明、文化……此二词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而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钱穆先生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并且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彼此的关系。由这段内容可以看出,文化是各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是文明的根本,而文明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一种文化只能传播到别的地方,以物质的形式成为那个地方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那个地方的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异地文化只能发展,不能创造。

2、“要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发展性和文化必须刺激,非刺激无以使中国文化得到承古开后的发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在完整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源泉源于刺激。这里的刺激我理解为外部攻击性刺激和内部融合性刺激,比如近代西方科技就是攻击性刺激中国文化,而中国内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内部融合性刺激。文化就是在这种刺激中获得发展和壮大的。

其次,当代中国文化之弊漏及我的想法:

1、 当代中国错将文明当文化。其实仔细分析,能够知道,当代中国人认为中国是文明

古国,所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甚至有些妄自尊大者认为世界文明源于中国。其实,我觉得中国文明那是属于中国古代的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相当缓慢,相反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不仅使中国文化相形见绌,反而连文明的遗留也在快速褪色。所以不要将文明当作文化,而使自己失去危机意识。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国古代文学的故事-读后感-周啸天

《中国古代文学的故事》读后感

三(五)班

周啸天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今我们只能从古代文学的字里行间了解些许。读完这本书籍,我偏独爱唐诗宋词。短短的几个字就能完全的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走进唐诗宋词,其实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相聚离别”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 独爱唐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读唐诗宋词,应该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它们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第八章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

院系:

学号:陈永亮 20130532513 文新汉师十二班

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陆游

生平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的第二年即逢靖康之乱,随其父陆宰离开中原南归。受到其父的影响,他很早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即使是在收复中原已毫无希望时,他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可见陆游的爱国情怀是有多深沉!

陆游的生活经历可分为三个时期:一、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

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而罢职家居;二、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弹劾罢官;三、 66岁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创作历程

陆游的创作历程相应分3个阶段。

一、早期诗歌内容已相当充实,忧国念时主调已确立,诗风以“藻绘”。如《闻武均州报已复西洲》、《送七兄赴扬州帅幕》等。

二、诗风转变成熟。“诗家三昧”指受军营生活激发,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创作由此发生质的飞跃。如七古名篇《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关山月》、《秋兴》等。由于风格成于巴蜀从军时期,故诗集题《剑南诗稿》。

创作渊源

、与江西诗派的渊源。他师事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爱国的情操的影响,艺术上受到曾、吕“活法”说影响,“文章切勿参死句” (曾几<赠应秀才>)。

二、受屈原、杜甫爱国经世精神影响。

三、学习李白鄙视流俗的人生态度和想落天外、变化莫测的艺术,抒发苦闷。

四、学习岑参和陶渊明。学习岑诗写边塞奇丽风光和军营的豪壮生活,退居后效仿陶恬淡的生活态度和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