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教案1

《列夫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教案 (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理解托尔斯泰对自由的追求,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2、学习赏析传记散文,感受作者对伟人的崇敬、敬仰之情。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独到细致的刻画,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等多种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托尔斯泰对自由的追求,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境界,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本文深奥、难懂的哲理语言。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一位受世人无比敬仰崇拜的大师,一位行为举止备受世人关注的“人类的人”,一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威与荣誉的智者,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孤独而仓皇地离家出走。为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抓住了全文的中心。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托尔斯泰出走的过程,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段),讲述了托尔斯泰艰难离

家出走的过程;第二部分(第8~10段),对托尔斯泰的选择给予了至高的评价。

文章从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开始,“19xx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这个时间非常精准,也就是说,课文所言的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是从这一天开始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样就自然引出作者所要讲述的话题: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了。

课文第1、2段非常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点反常,不像离开自己的家,却像“盗窃犯侵入了宫殿”或者沙皇警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托尔斯泰和他的医生“鬼鬼祟祟”地开门,“蹑手蹑脚”地走,悄悄穿过泥泞草地,离开家门。这次离家出走的导火索是托尔斯泰的妻子翻查他的文件,对于托尔斯泰而言,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妻子的心早已离开他,他不能容忍对自己心灵的占有,为了追求自由,摆脱世俗的枷锁,托尔斯泰选择了离开。课文前两段将托尔斯泰逃离舒适温暖的家的过程写得波澜起伏,饶有兴味,很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带有一般叙事性散文作品的特点。

…… …… 余下全文

篇二 :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篇一: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天将降大任于是他,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所体现。

他第一次感到“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是在五岁,他所经过的时期如他所说的荒漠的青年时期,被一阵阵狂热的疾风扫荡着,他是>孤独的,他的头脑处于永远的狂热境界中。他如猴子一般丑陋,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非常严峻,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厚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这丑相,他屡次感到绝望和痛苦,但他绝对真诚可靠,勇于尽责,胸中烯烧着热情之火和爱国之心,为了自己的祖国,他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想法独特,大胆,精力充沛,永不放弃艺术,从没中断他的艺术创作。

他伟大,因为他博爱,他同情群众,从不以斗争的态度对他有挑战性的>对手,这与我们的党很相似,党以她博大的胸怀和平的态度,对待每个人,对待每件事。虽然历尽许多磨难,但从没有被困难所折服,抗战八年,内战十年,我们党以惊人的实力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形成了一座永攻不破的坚固的墙,中华人民以龙的毅力经过了许许多多的锋利的棱角,但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拨开乌云后为自己摇旗呐喊 “中国不怕“,中华五千年精神传万年,如今的祖国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四方宾客,中国真的强大了,因为博爱,因为永不放弃,因为有党的英明领导。

透过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看到祖国在磨难中崛起,我想到了自己,在人生之路,有人要散步 ,有人要做千里马,我选择了后者,我发现我的困惑,我的无奈都源于这种选择,源于这种不懈的追求,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源烈的竞争,使我疲惫不堪,丧失了自信心,以致于难以应付各项考试,因此我感到除了困惑和无奈之外,别无选择。当我读了《列夫托尔斯泰》后,我感受到列夫托尔斯泰那种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毅然前行。为自己加油,为祖国呐喊,因为我有永不言弃之志,所以,一起加油吧!因为我的祖国拥有韧战精神。

…… …… 余下全文

篇三 :列夫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托尔斯泰生平,理解他对自由的追求,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2、学习赏析传记散文,感受作者对伟人的崇敬、敬仰之情。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独到细致的刻画,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等多种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1、理解托尔斯泰对自由的追求和他深邃卓越的精神境界,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2、理解本文深奥、难懂的哲理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

1、介绍托尔斯泰及其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2走进作者茨威格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其代表作有《三大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3、托尔斯泰的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4、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个人可能会想到什么?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列夫·托尔斯泰做了一件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列夫·托尔斯泰,一位受世人无比敬仰崇拜的大师,一位行为举止备受世人关注的“人类的人”,一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威与荣誉的智者,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孤独而仓皇地离家出走。为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抓住了全文的中心。

1、浏览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段),讲述了托尔斯泰艰难离家出走的过程;第二部分(第8~10段),对托尔斯泰的选择给予了至高的评价。

2、交代任务:了解托尔斯泰的逃亡历程

离家出走—和姐姐道别—被行人发现—被众人包围—在阿斯塔波瓦车站病倒——离去。

文章从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开始,“19xx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样就自然引出作者所要讲述的话题: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了。

…… …… 余下全文

篇四 :18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a name=baidusnap0></a>一个人</B>可能会想到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教学目标 1.理解托尔斯泰复杂的思想情感。 2.体会文章生动细致的叙事描写方法及含蓄的议论抒情表达方式。 整体感知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列夫??托尔斯泰做了一件什 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为什么他的出走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呢?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逃亡?           对于托尔斯泰的出走, 人们是如何反应的?请在课 文中找出答案。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像 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 他的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 。      思考:     托尔斯泰为什么像“小偷”?    “生活的监狱”是什么意思? 艺术鉴赏      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叙事描写方法和深刻含蓄的议论抒情方式            托尔斯泰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离家出 走,并死在一个小火车站的小房子里。 你能理解托尔斯泰的选择吗?你同意作 者的解释吗?      请在课外查阅列夫??托 尔斯泰的相关资料,了解他 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写一篇 杂感,谈谈你对这位文学大 师的理解。 LOGO * * 列夫??托尔斯泰 最后的日子 茨威格  作 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其代表作有《三大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十九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的庄园 托尔斯泰墓   托尔斯泰的逃亡历程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生活    离家出走是“这个年龄的老人”通常做的吗?托尔斯泰为什么喜欢“孤独和平静”?   思考: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自己虚构名字?    托尔斯泰为什么梦想一个贫穷的小屋? “一个人</B>类的人”是什么意思? 请就原文找出答案。 ①生动细致的叙事描写方法       如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        既烘托出主人公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的慌乱、低沉、阴暗的心绪,又预示了离家出走悲剧的结局。 ②深刻含蓄的议论抒情方式    如: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更具有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 讨论 课外拓展 LOGO *

…… …… 余下全文

篇五 :名人传托尔斯泰读后感

名人传托尔斯泰读后感

篇一:名人传托尔斯泰>读后感

托尔斯泰,我最欣赏的作家之一。他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有哥萨克战争与和平童年。这让我对托尔斯泰有了好感。

托尔斯泰在现实中最大的困 主要在精神层面,他面对内心巨大的惶惑与矛盾,最终创作出众多不朽的名篇。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 有关人生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考家。托尔斯泰从没放弃人生真谛的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 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但也是他思想上矛盾与根源所在。

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地主的早晨反映他自己的人生。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涅赫留多夫去一个乡村访问,但却遭到冷遇、嘲笑、固执的猜疑 ?? 这与托尔斯泰本人极为相似。他遭到舆论的批判,而家庭,从>温暖渐渐变得分裂,托尔斯泰的家庭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但托尔斯泰并没有放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写出了波利库什卡安娜卡列尼娜等着作。

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托尔斯泰身上的品质遇到困难,不应总想着靠山,要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能像托尔斯泰一样取得成功。

篇二:名人传托尔斯泰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名人传托尔斯泰》一篇,因为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着的缘故,所以我读得格外专注。

在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他的一些成长经历给了一定的启示。

一是他是一个坦率的人。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虽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他对自己也很坦率,能够经常在日记中批判自己,这一点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在妈妈的引导下,我也经常写日记,但却并没有在日记对自己 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也没有在批判和剖析自己后,及时纠正错误,行动起来。例如我有的时候在日记中说到自己学习不刻苦,上课不认真听讲,读书要认真等,但在实际中,我并没有做到,仍然是读书囫囵吞枣,读书没有思考,不去摘抄,更没有从书中获得收益,所以读书并没有给我带来好处。从这里可以看出,读书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我应该要切实认真起来,用心灵去读,让书中的语言丰富我的素材,让书中的思想滋润我的灵魂。

…… …… 余下全文

篇六 :托尔斯泰读后感

托尔斯泰读后感

篇一:托尔斯泰>读后感

霾浓重的黄昏,它就是那抚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着,安抚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在法国,大多数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而且他还是欧洲全部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致使他从小都缺乏母爱和父爱。这种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砥砺着他作家的人生,使得作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写作上获得动力和深邃的思想。正是他幼年的惨痛遭遇,正是这种痛苦给了他创作的素材,也正是这种经历奠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托尔斯泰的遑遑巨着《战争与和平》,这是以他现实中的生活经历为母体加工而成的艺术品。

托尔斯泰一家在他的父母去世后迁到了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但成绩平平而且也不愿学,最终还是退了学。

托尔斯泰在成年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并评价自己的《童年时代》时,却不以为然,他十分严厉的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对此大多数读者不能理解。

1853年11月,对土耳其的战争爆发了。托尔斯泰先后被召去打仗,他心中燃烧着的激情和爱心使他勇敢地履行着他的责任,经常身处险境。

一年后,托尔斯泰回到了这座城市开始与人接触,但他始终对他们有一种厌恶之情,然而他自己却是其他人尊敬的对象,这是让他处于一个矛盾的处境。

总结了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的思想不断变迁和发展,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期,同样也是过渡期。在这一过渡期,天才的托尔斯泰在摸索,在怀疑自己,他似乎很激动,“没有很强的激情,没有主宰意志”,如同《记数人日记》中的涅赫留波夫亲王。但在这一时期,他却创造出了他此前从未创作过的最精粹的作品——《夫妇间的>幸福》。我们不得不由衷惊叹爱情这伟大的力量!

但这看似幸福的婚姻最终却证明是失败的。之后,托尔斯泰的作品便围绕着他夫人对他各方面的照顾,到最后,在他的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是带有极度的矛盾心理的。而且在这时他也真正意识到了生活的真谛,并将他所领悟到的精辟的思想反映到他的几部着作中,这便构成了他作品的丰富思想内涵。

…… …… 余下全文

篇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分析

书评 《安娜卡列尼娜》

尹红月

快到月末,我才将安娜卡列尼娜读完。可以说依旧如往常那般,读到最后,心里反而更加难过,就像什么东西卡在了胸口,难以平复。这部小说的结局,我很早就知道,当初我不以为然,越到后面却越觉得不舍,因为你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勇敢却又脆弱的女人选择死亡,这是一件令人无奈又悲愤的事

可以说,在刚开始读安娜的时候,我是很不耐烦的,一是这本小说偏长,二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字比较多,可是说他是非常注重细节的作家,不仅仅是人物的刻画,连一些菜的名字他也会一一列举的很详细。就好比我们看一部动画,主人公往往开了门就进入了剧情,可是托尔斯泰不是这样的,他一定要让主人公关上门再进入故事情节。但是随着不断的阅读,你就会发现,他的文章带给你的真实感和魅力所在。安娜这本小说,从一开始就寓意出了结局,从安娜下了火车看到伏伦斯基那一刻,从那个不幸的车工被火车压死的那一刻,又或者从文章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开始,这就注定是一场悲剧

刚开始,我以为托尔斯泰是站在安娜的角度在塑造一个角色形象,并且宣扬一种女性解放,追逐人性的精神。可是当我读到卡列宁将安娜的儿子从她的身边夺走时,我却不得不感到心痛和惊讶,或许我们的托尔斯泰并不是想表达一个关于女性解放的故事,或者从列文的嘴中,从奥布朗斯基在询问列文会不会在吃过面包后还会偷吃商店里的面包卷时,托尔斯泰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列文虽然说不知道,陷于纠结之后,可是他仍然坚定的选择他不会,那么一来,换做托尔斯泰,他可能更希望安娜还在那个原有的家庭中生存和忍受,遵守妇道,悉心教子,抛弃她所谓的个人追逐。于是,安娜得到了惩罚,她失去了她的儿子,失去了她的名誉,更失去了她的爱人.

安娜是个美丽却又执拗的人,她敏感、冲动甚至莽撞。从舞会上她就是生机勃勃的,她的那份生机是在社会下压迫太久的一种希望,是一种欲望的追求。她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恋爱,站在一个美丽又压抑许久的女性立场上,她爱上英俊,又有才华的渥伦斯基是极有可能的,再加上后期沃伦斯基的强烈追求,不得不让安娜飞蛾扑火办的陷入这场悲剧的恋情。然而,这又是鲁莽的,阅读过小说可以知道安娜并没有深入了解过渥伦斯基的人品就将自己的所有奉献。如果一定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评论安娜,她也是自私的,她追逐了人性,抛弃了家庭,也背叛了她的丈夫。即使他们没有恋爱,但是怎么讲她的行为都属于出轨。

…… …… 余下全文

篇八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后来经过安娜的

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