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伦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伦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公共伦理学》是我们班这学期要修的一门课,在此之前我对“伦理”这个词没什么概念,当我在上课时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关于伦理学的案例时,我才发现研究“伦理”其实也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而在这个学期中,我读了一本关于伦理学的著作——《伦理学与生活》,这本书让我对伦理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使我获益良多。

下面让我先对这本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做个简介吧。《伦理学与生活》的作者是美国的著名伦理学家雅克?蒂洛,曾任加州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哲学系主任、伦理学教授。他是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的创立者,享有盛誉的伦理学教育家。蒂洛还是一位热忱的社会活动家,他与妻子共同创建了贝克斯菲尔德,也是当地第一家失亲者联合会的创建人之一。作者直面当今社会深刻的道德危机,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的阐释,鼓励道德主体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伦理学与生活》对描述的、规范的和分析的伦理学进行了科学综合,汲取东方伦理学的精华,构建了“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力倡生命价值、善良、公正、诚实和个人自由等五条道德原则,为生命(医学)伦理、企业伦理、媒体伦理、环境伦理、性伦理等广泛的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应对之道。

其实一开始面对众多关于伦理学的著作时,我有点茫然,因为我是一名理科生,对文章或者著作的敏感程度不高,我担心选择了一些相对高深的著作我会看不懂。《伦理学与生活》 这本著作的名字看起来更贴近生活,所以我选择了阅读这一本著作,还好书中大多数的传授的道理我都基本能看懂或者有自己的理解。下面让我引用书中的一些关键字来谈谈我的感受。

关于“偷窃”。对于这个话题,我只能说自古就是不对的,何况是现在呢!我想不管怎么说,为了防止被偷窃,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做好安全工作。不过有一种偷窃很特殊,正如书中所说,有时候偷窃却是正确的。重大危急的情势,如果一位男子在被杀手追赶时看到一辆留有钥匙的汽车,即可为了保命而偷车。根据这一理由,人的生命重于财产权,当保护人的生命等更为重要的事项出现问题时,行窃在道德上就是正当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笔记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幸福这个话题,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的伦理学中,它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对幸福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潜在动力和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从他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可以全面的了解他的幸福观和幸福体系。

先从总体上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在他看来,幸福就是至善,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此外幸福也需要外在善的辅佐和合乎中道行为的才能得以实现。

一﹑幸福就是至善

最早提出“善”的概念的是苏格拉底。他提出“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究。比如他说:“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善是自由、自制、自主;美德是善的追求”等等。亚里士多德延用了这个“善”并作为他研究幸福的逻辑起点。

对善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他认为“善”是一种目的,而善的意义和存在的理解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豪宅、良机、财富或者是好的朋友和有德性的灵魂等等。所以善是具体的、多样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里,他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善,即人的活动和目的。“善”与人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行为的好坏决定了人的善与否,而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所以它与幸福是密切相关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分为三种:外在的善(比如财富、好运、友爱);身体的善(比如健康、强壮、敏捷);灵魂的善(比如节制、勇敢、公正)。而“至善”就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善的顶点。因此,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善”来规定幸福的丰富性和完满性。人只有做到善,才有获得幸福的机会。

1

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并不是仅仅靠感性的观念而能被说服的,而只有善是不足以说明幸福的丰富内涵的,这是必须深入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去感受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把幸福理解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 …… 余下全文

篇三 :伦理学作业—《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近年来,“和谐”一词很流行,就是要告诉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自然。但是情况不容乐观。近些年各种的环境问题,从四川地震,到海地地震再到玉树地震,每一次都是那么的震撼。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心痛,就这样还不够让我们有所警示吗?还有南方百年不遇的旱灾。沙尘暴,臭氧空洞?大自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惩罚着我们。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人们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丧失了自己的本性。人们总想着靠自己的力量来征服大自然,但回望事实,大自然也在惩罚着我们。所以保护环境吧,因为这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就是描写人们由于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最终给人们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醒无知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

这本书的作者是蕾切尔卡逊,她是一位身体瘦弱而且身患绝症的女学者,当初,瑞秋.卡森女士,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曾遭到利益团体,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打压和抹黑。但瑞秋.卡森女士,以其专业的认知,和对生命的悲悯,不畏流

言,说出事实的真相,提醒世人:了解化学物质,毒害地球的真实事件,和环境生态,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确实,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通过读者本书,我作为当代一名大学生来说,身上更有一份责任感,保护环境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需要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到这次的行动中,地球妈妈需要我们用行动去爱护她,而不是一度的开采,无节制的破坏。想想看,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地球妈妈就不会遭到如此大的破坏,而我们所要承担的后果自然也就不会如此严重。看完了这本书,心里的想法真的太多太多了,在书中特别提到的农药问题。农药在我国的使用是极其平常的,农民大批量使用农药自然是为了提高产量,而产量是来自我们永远不会满足的贪婪的胃口。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吃的也挑剔了,不但要更好,还要更多,于是,各地的农民为了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胃口,想尽也用尽各种办法来提高产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公共管理伦理学读后感----对德治的一些思考

对德治的一些思考

——读《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一些感悟

在中国人民大学MPA的暑期小学期上,很有幸参加了《非盈利组织伦理学》的学习,得到了张康之教授的指点,一时颇觉受益匪浅,对以前的一些概念和伦理学的理解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后,根据张老师的推荐,我拜读完张老师的巨著《公共管理伦理学》和《论伦理精神》。读完之后,更是被张老师严密的思维、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阐述所深深吸引,尤其是公共管理中的德制的部分更是引起了我的共鸣。虽然现在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但是作为一名公务员,我发现周围很多人,甚至一些参与重要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起草的同志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德治始终缺乏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拜读了张老师的著作后感到深受启发,茅塞顿开,很想将这本书推荐给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共同分享,共同进步。

张老师将社会治理行为模式分为三种:权治、法治和德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以权治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辅助手段;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是以法治为主,在法制的规范下,也有着权治的内容,而德治是受到排斥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德治的治理体系,它把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公共管理是一种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张老师分别就这三种治理行为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得出

结论:今天人类社会对德制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恰恰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最后,张老师谈到了德制建设问题,主要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及,将作为治理手段的德治提升为德制。

张老师从历史的演化来论述德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为德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形势下,我们发现张老师的提法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立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服务型政府的大政方针不谋而合。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对中国圣人以德治天下一直很向往,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建立一个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模型,应用到当前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中。而在张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中,我看到了这种模型的希望和理论依据。当然,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就德治的内涵做深刻的思辨性理解与阐述,只能结合张老师的观点和自己的一些理解联系起来做一些简单思考,也算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希望不会太过幼稚。

…… …… 余下全文

篇五 :公共管理伦理学读后感

公共管理中德治的现实思考

——《公共管理伦理学》书评 刚刚拜读完张康之教授的巨著《公共管理伦理学》,自己起初对伦理学茫然无知,渐渐被张老师严密的思维、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阐述所深深吸引,尤其是公共管理中的德制的部分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现在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但是自己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德治始终缺乏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拜读了张老师的著作后感到深受启发,茅塞顿开。

张老师将社会治理行为模式分为三种:权治、法治和德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以权治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辅助手段;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是以法治为主,在法制的规范下,也有着权治的内容,而德治是受到排斥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德治的治理体系,它把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公共管理是一种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张老师分别就这三种治理行为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今天人类社会对德制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恰恰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最后,张老师谈到了德制建设问题,主要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及,将作为治理手段的德治提升为德制。

总的来说,张老师从历史的演化来论述德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张老师的理论与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治国方略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张老师论述的法治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德治和我们国家的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服务型政府。但我以前只是望文生义,缺乏理论思考。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就德治的内涵做深刻的思辨性理解与阐述,只能就张老师的观点与现实联系起来做一些思考,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希望不会太过幼稚。

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张老师在论及法治时谈到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依然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权力是公共权力,需要制约,而法制正是出于权力制约的需要。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主要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接着张老师又论述到公共管理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属于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 …… 余下全文

篇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今日拜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书中内容大致是关于新教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其中的禁欲主义,职业观念,以及对待财富的态度等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此书

第四章中,由于涉及了太多宗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很难理解。不过对于本书的大体精神以及内容还有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感想和体会。

本书在开头就引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描述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确实在世界各地其实都拥有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但是最终他们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在我国的宋朝,在条件上是很符合资本主义的诞生的,但是最终也没有成功。或许大家都缺少一个东西,一种可以帮助资本主义在弱小状态下发展的东西。是的,这就是新教伦理。但是就我看来,这种新教伦理仅仅只能针对那种发展自欧洲的天主教式的资本主义。对于其他新兴的资本主义或许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在我看来,正是宗教改革解放了人性,解开了教廷束缚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牢笼。是的,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但是也并非一点坏处也没有。新教的职业和财富观念确实对于人们现世的生活有着极大的益处,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对生产力的解放。但是我觉得新教可能并不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源头,相反,我认为新教以及宗教改革反而是资本主义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其实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早就存在,可能当时只是一个懵懂的观念,正如鸡生蛋蛋生鸡,这种简单的资本积累的观念。但是它确实早于新教存在,而由于当时教廷对于各方面的压迫,导致了这种东西并不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使用。所以那种天主教教会的强调绝对的禁欲主义与虔诚与人类本性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新教这一产物的出现。而新教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本来高高在上的教会拉到了和朴实大众一样的高度,从此教会那种超越世俗的权威一去不复返。而新教的各种教义教条显然更符合人们自己的本性,这样资本主义精神依附于新教的壮大,开始在人们之中产生影响。而宗教的理性核心,已经被对于自身享乐的约束和财富的增殖所替代,教会的力量变得史无前例的弱小。而新教是一个没有明确核心的宗教,它无法很好的维持自身的信仰。而当资本主义精神壮大之后作为其载体的新教就显得可有可无了,那么信仰的荒芜变得无法避免。诚然世界性的理性化步伐缓慢而坚定,科学开始代替宗教占据人的大脑。人类庆幸自己逃离了教廷的思想奴役,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用再为温饱等生存问题担忧,这确实比我们祖先有了太多的进步。但是我们已经忘了,失去了信仰的人类已经被自身的欲望所奴役。而这完全就是由资本主义精神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宗教改革所未料到的后果。

…… …… 余下全文

篇七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感悟“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摘 要:韦伯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 他的宗教伦理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享誉世界, 韦伯在此书中大胆地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 这一概念, 为资本主义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通过阅读本书,旨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对“资本主义精神”的感悟,本文首先概述了何为“资本主义精神”;然后列举“资本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是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 他一生著述颇丰, 其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宗教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代表作享誉世界。在这部传世之作中, 他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概念, 并以此作为他研究资本主义及其发展的出发点, 这使得韦伯在关于资本主义的研究中独树一帜。

一、何谓“资本主义精神”呢?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第二章中,用描述和归纳的方法,逐步地向我们展现了这种精神的特征。

它表现在企业家身上就是:有着一种强烈地、尽可能多地赚钱或者获利的动机。然而,在资本主义精神里面,赚钱并不是用来消费和享乐,而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赚钱既然是目的,那么,那些用来获利的有效率的、理性的手段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于是,合乎理性地组织劳动、精打细算、有计划、讲究信用、勤奋、节俭等等的精神品质也便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精神在劳动者身上则表现为:“集中精神的那种能力,以及绝对重要的忠于职守的责任感;严格计算高收人可能性的经济观,与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的自制力和节俭心最经常地结合在一起。”

韦伯在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近代雇主为从其雇佣者那里获得最大可能的劳动量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就是计件工价的方法??但是,雇主却常常遇到一个奇特的困难,其发生频率之高令人惊讶,即提高计件工价常常招致这样的后果: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为劳动者对工价提高的反应不是增多而是减少其工作量”[1]。

…… …… 余下全文

篇八 :伦理学读书笔记

伦理学读书笔记

Oliver Lee

一. 道德相对主义

1. 标准的相对主义: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普遍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进行

跨文化的评价,而只能按照行为方式、社会习俗所处的文化自身的标准来评价。否则,产生投射错误。

2. 认识的相对主义:它不仅承认文化是多样的,人的社会和心理特征是由文化决定的,而

且激进地认为,不存在人类思维和人性,反对人类心理统一性的概念。

3. 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它一方面把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将相对主义观

点绝对化;

4. 反对盲崇权威的价值观,强调用事实说话,以展示不同的人、民族怎样用自己的标准来

评价自己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这就要求准确地描述事实,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框架,而是要用对方文化内部的语言、标准来理解这种文化中的社会行为。

二. 利己主义

1. 心理学利己主义:任何人自愿的行动最终都是由他对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望所引起的。格

劳孔讲故事: 吕底亚牧羊人得到隐身戒指——正义并不是人心甘情愿的。

2. 快乐最大化论。欲望满足论:吸毒成瘾的人,最想吸毒,但并不符合其利益。欲望并非

总是自利的,可能是利他的,更可能是损己的,甚至根本无实现的可能性的。

3. 在许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并非总是最合乎理性的,而且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导

致不合理的结果。例如“囚徒困境”。

4. 伦理学利己主义: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最大限度地符合行动者的个人利益。

5. 伦理学利己主义自相矛盾。(需要理解)。

三.功利主义

1. “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

事者的幸福;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而且也包括政府的每一种设施。”——边沁

2. 经典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中,它能最大限度地

增加“大众幸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