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xx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xx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xx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xx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

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

耿蕊

文学院百部经典必读书目我发现没有一本是我读过的,不免觉得有些汗颜。说实话枯燥的理论性较强的书目我是不怎么爱读的,就算读过了也不一定会记得住。但是《中国小说史略》却是一本让我有些出乎意料的书。

刚开始选择这本书是因为,鲁迅、小说、史这三个关键词。诚然里面的内容没有令我失望,此书思路清晰,在开篇就为读者大致介绍了“小说”这个词的来源。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新闻”这个词的含义开始并不具有现在的意义,“小说”也是如此,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言琐碎之言,和今天的含义有很大区别。新事物的出现总要伴随着发展和改变,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体系化。我个人比较喜欢在明朝时出现的小说品种分类:一曰怪志、一曰传奇、一曰杂录、一曰丛谈、一曰辩订、一曰箴规这六种是大致的分类。在清朝将小说分为三派,总是让给我觉得有些不全面。我想明朝之所以对小说的研究颇深,这和当时小说的盛行密不可分,要是谈到文化就要不得不扯上政治经济,那自然是后话。 《中国小说史略》一共有二十八篇,从第二篇起以历史的纵向发展为轴介绍了小说的发展,从神话传说讲到了清末之谴责小说。在阅读此书时,不仅对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折服,也不禁惊叹鲁迅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部书在没有读之前给我的印象是收集和归纳,在仔细的阅读之后则是分析和理解。从神话传说中我们看到了对图腾的崇拜,原来西王母的长相是人兽合一的,并不是像我之前理解的雍容华贵,书中介绍了很多神话人物历史名人,传奇故事,作者像是历史的旁观者,不带感情的娓娓道来。至于为什么如今保留的神话传说挚友只言片语,作者由此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慧。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幻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道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散亡。”正事因为这两种思想影响了我们两千年的小说发展,谈不上可惜,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历史会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选择。小说也是。在书中作者为读者介绍了大量的小说形式,虽说不能一一道来,但是也能对我过得小说史的发展有了了解,了解的同时也为许多文言词语感到生疏,不过读到后来的朝代就轻松很多“闲来无事”这样在现代生活的口头语也已然出现,从无到有,由有再到超越是一个过程,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的很多情节和自然环境都是有前人文章借鉴的,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苹果,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摘苹果的人吧。 咳咳,作为文学院的一名学生,《中国小说史略》给我的启发是大大的,受益匪浅哪,

…… …… 余下全文

篇三 :《喻世明言》读后感

《喻世明言》读书笔记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一章《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中说:“惟至明末,则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复称市人小说也。”从之可知,鲁迅把宋代与明末市人小说分开来看,后者虽只加一“拟”字,却与宋代的市人小说相差很大,有其独特之魅力!

而横观明末的拟市人小说里,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就是其中最为典型之代表。我最近读的就是冯先生的《喻世明言》。

全书共有四十卷,每卷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又由中国古代修身理念“仁义礼智信”贯穿其中,取材不限于作者当时时代,而是辑录了从古自今广泛流传下来的名人故事亦或流传已久的让人听之有益的故事,从中我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真实状态,体会到柴米油盐喜怒哀乐,蕴含的情感十分真切。

受最近看的《范巨卿鸡黍生死交》触动,我觉得先就这本书中体现的“义”字来谈谈。古人十分讲究这个“义”字,我这里说的义是仁义,是朋友之间的义,像是前面提及范巨卿与张元伯两人,二人相识于洛阳,同游过一段时间,惺惺相惜以为知己,分别时两人相约在来年重阳与元伯家相会,元伯设鸡黍以待,幸勿失信。等第二年重阳,巨卿为商贾用心,失忘了日期。及蚤方醒,恐负所约,遂自刎而死。阴魂千里,特来一见。说范巨卿为了这鸡黍之约,自杀以魂日行千里,到张元伯家赴会,先撇去鬼怪之谈不讲,这其中的真意实在是沉甸甸的,古人真是实诚啊,为了守信可以不顾性命。

看书难免会与现实做对比,古今对于义字的理解和体现有很大不同,我觉得古人对义更为看重,为了全义可以舍生,俞伯牙钟子期,摔琴为知音,羊角哀左伯桃,舍命全相交。时至今日,一些做法未免不太可取,但态度还是要的。现代人也是受时代氛围影响,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繁杂的事宜和物质的诱惑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底线,大家都在为着功利而活,或者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时代如此,生活不易,但当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前人所为所求,总会有那么些感触,是我们太浮躁了,还是古人太潇洒?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文学论丛》读后感

《中国文学论丛》读后感

闵行区教育学院 殷秀德

每年读书,总喜欢作个总结:今年那几本书最有价值,那几本不应该读,等等。是给自己一个安慰,也是旁观自己的读书水平。只是每年感叹很多,读几本属于自己的书实在不易!其中《中国文学论丛》是20xx年自己认为极具价值的书,在其感染下,突然热爱起钱先生,于是又读完了钱先生的《论语新解》、《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等,也基本买齐了钱先生的书。钱先生是史学名家,其余的皆不好读,于是想留给时间,慢慢体会。

钱先生与胡适之先生明显是两类学者,极度热爱中国文化,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本书是个证明。从“五四”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备受质疑与打击,但近一百年的现代汉语建设似乎没有让国人看到所希望的结果,随着一位位国学大师的离去,人们发现我们应该从“狂热”中走出,应该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时候却发现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不是你不想尊重不想继承,而是这一代人已经失去尊重与继承的能力了!钱先生的《中国文学论丛》算是黑暗中的一抹亮光,也许不能让你拥有继承的能力,可起码能让你知道如何尊重。 其次,这本书的结构宏大,基本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思考“语言”“文字”“文学史”“散文”“韵文”“诗歌”“戏剧”以及一些具体作品与作家,皆由短小文章构成,凡30篇。不能说对每一类专题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但作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一语中的,对读者启发很大,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理解较浅、常常不辨是非的我辈,算是“启智”的作品,常有醍醐灌顶之感。

一、中国之文字在于“以少得多”与“融合”

钱先生在《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 》与《文化中之语言与文字》中对中国“文字”与“语言”的特点进行阐述,尤其是对文化下的“文字”与“语言” 钱先生认为:“P22:近人为慕西化,竞倡白话文,不知白话与文言不同。果一依白话为主,则几千年来之书籍为民族文化之精神之所寄存者,皆将尽失其正解,书不焚而自焚,其为祸之烈,殆有难言。”“P27: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实则孔子意亦只求白话与书籍文字之相通。中国人每一语言,必求通之文字。语言属现代化,文字则传统化,现代与传统相承,乃可行之久远。故中国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中国通史有感》

读《中国通史有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历史著作而言,仅影响深远,卷 浩繁者,就有《春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至于《二十四史》,则更是浩如烟还非一般人能看的了。

然而现在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历史了。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大潮中,人们都忙着去发家致富,换思维,赶潮流,文史艺术性的东西自然被冷落了。

不过作为教师,受职业性质的限制,无暇他顾,工作之余,偶尔“旧病复发”(从小喜爱文艺),翻看一点文史之类的东西。

近日看到一本《中国通史》,(课外阅读经典丛书之一),颇受启迪。其实这本所谓的“通史”,并不是那些干巴巴的历史著作,而是本能雅俗共赏,老幼皆宜的历史故事。该书文字简练生动,明白如话,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叙述了上至远古传说,下至“五四”运动中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历史事件,对于一部文明史,虽然挂一漏万,倒也略见一斑,好像把气象万千的上下五千年浓缩成一个五光十色的玻璃球,岁小巧玲珑,却熠熠生辉,融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对于青少年朋友,是很值得一读的。

本书中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活,性格突出。如尧舜禅让的高风亮节,姜太公助周灭商的聪明睿智,伍子胥、勾践的“隐小愤就大谋”,屈原的爱国情怀,刘项争霸,三国割据;唐代的“贞观之治”,宋代的“安史之乱”,成吉思汗的“威震四海”,康熙皇帝的“平定三藩??,还有那一位位起义领袖,一个个草莽英雄——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这些故事,这些人物,千百年来,教育着人们,激励着后昆,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这几年小学阶段及有专门的史地教材,小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比较贫乏的,让小学生读这本“通史”,很有必要。该书虽简单,但作为“史”,毕竟是按朝代顺序排列的,有一定的连贯性,系统性,跟着历史电视剧不同,所以建议青少年朋友,尤其是小学生,不妨看看这本书。

…… …… 余下全文

篇六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也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在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愿望和要求。

在我看来,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但盲目慈悲、是非不分、固执迂腐的,而孙悟空则是敢于斗争、有勇有谋、积极乐观,但争强好胜、心高气傲的。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书笔记大全300字

读书笔记大全300字

小屁孩日记读书笔记(一)

《小屁孩日记》可是一套令人看了会忍不住捧腹大笑的书,这套书我都已经看了N遍了,可还是觉得百看不厌。

主人公格雷是个机灵、自恋、胆小又懒散、又爱出风头的男孩,他特别的搞笑,他在老妈的要求下写日记,可其实他是幻想着自己成名后可以用笔记本来应付采访他的记者;他喜欢玩电子游戏机,爸爸要让他多出去活动,把他赶出家,结果他跑到朋友家里去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衣服,装成除了一身大汗的样子;他特意在分班的时候装成不会念书,好让自己被分进基础班------这么有鬼点子的格雷在家却经常被自己的哥哥罗德里克耍得团团转,对被爸妈保护着的弟弟曼尼也总是无可奈何。

我觉得格雷的童年生活真是太丰富多彩了,每个>故事都妙趣横生,用这种又有漫画图又有文字的日记把自己的童年记录下来多好啊,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一学。 丑小鸭读书笔记(二)

丑小鸭因为自己长得丑陋,成了全体鸡鸭的嘲笑对象,连它自己的兄弟姊妹和妈妈都欺侮它,于是它就逃走了,从此开始了孤独的流浪生活。它遇到了很多的危险,经受了很多挫折,但它并不屈服,而是努力地锻炼自己,最终它发现自己能够飞翔,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

看完这篇童话,我明白了逆境能够使人成长,只要像丑小鸭一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努力提升自我,那么一定能够成功。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一生必然会经历很多挫折,遭受许多困难,如果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努力,那么只能永远是个失败者;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坚强、勇敢。

我原本做事总喜欢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退缩,在学习上也是如此。看完《丑小鸭》之后,我决定学习它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勤于发问,努力攀爬知识的高峰。

生活中的不如意,我会当成磨砺心志,只要努力拼搏,坚强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像丑小鸭一样,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蓝天上翱翔。

…… …… 余下全文

篇八 :《河中石兽》读后感

《河中石兽》读后感

初读晓岚之作《阅微草堂笔记》是在初中时看了选自于其的《河中石兽》。觉得很有感触,便去看了这本书。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其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

其内文记述若真若假,通过一个个精炼短小的故事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但是对于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们,作者也深深地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与悲悯。

全集分五书,共二十四卷,分别为《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与《滦阳续录》。

但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篇《河中石兽》,请允许我把这篇不长的文章摘录在这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文章通过一个寻石兽的故事深刻的揭露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观地做出判断。

想想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与文中的和尚,还有讲学家一样做事情都据理臆断呢?古人有云“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深思熟虑啊!在许多时候,比如我们做题目时遇到了困难,不能够果断行事,要多加思考。这个道理在很多事情上都能适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