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读后感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读后感

2011级文化产业管理 胡志伟 100212011012

摘要:都城不是从来就有的。真正意义上的都城,是国家机构生成之后的产物,它的出现并不是突然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出现的,并且,其出现后又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地发展、演变。本文是在阅读过《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后,对中国都城起源、功能作用发展、区位格局演变等问题的整理归纳,以及个人思考的记录总结。

关键词:都城起源 封闭式都城制度 开放式都城制度

都城是每个朝代的政治中心,每个新建的王朝都会将营建都城作为其首要的政治任务。杨宽老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详尽记述了各个朝代的都城的格局,纵向分析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横向比较了不同地域之间都城的异同,以及造成这种异同的政治、文化因素。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知识。

一、都城起源

都城是在国家机构产生以后出现的。但是它的出现不是突然的,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国家产生以前的原始社会里,氏族村落已逐渐采

[1]用濠沟或围墙作为保护安全的设施,整个村落也有一定布局。例如村落的中心有用于集会

的广场,村落的外围则是氏族墓地。这就是城市的萌芽,也可以说是都城的起源。

此处有一点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濠沟和城墙都是古代防御设施,但是沟池的出现要早于城墙。对于这一现象,杨老先生给出的解释为:仰韶文化时期氏族村落挖掘濠沟只是为了防御猛兽,到龙山文化时期开始修建城墙作为防御设施,则可能是为了防备其他部落的袭击。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仰韶文化时期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难道没有相互攻击的行为?这个时期挖掘的濠沟真的只是为了防御猛兽的袭击?

书中给出的解释显然不能够很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对于濠沟的出现早于城墙这一问题或许可以这样解释:无论是在仰韶文化时期还是龙山文化时期,无论是濠沟还是城墙,其防御对象都包括敌对部落。但是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对于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而言,挖掘濠沟要比修建城墙容易得多,而且对于当时的敌人而言,翻越濠沟也较为困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工具,一方面翻越濠沟变得容易,濠沟在这时已经不能起到很好地防御敌对部落攻击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修建围墙在这时也变得不是太过困难,而且从防御效果来看,城墙要比濠沟更为有效果所以各氏族部落都逐渐采用围墙来作为新的防御外敌的设施。而且,不论是濠沟还是围墙,都能够有效地防御猛兽袭击。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盛帝国》读后感

公司发给我了一本书作为培训内容,我拿起书随手一翻,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书名为《高盛帝国》。近年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贝尔斯登倒闭,雷曼兄弟破产,大批金融机构陷入危机,高盛在当年转型为银行控股金融公司,如今依然坚挺于世,从这本书中我逐渐找到了答案。在这里我谈谈自己读完此书的看法。

投行业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业务。我国的投资银行与国外的不同,我国的投资银行面对着比较严格的监管,投行盈利主要来源于IPO收入和并购收入,经纪业务、资产管理等等。国外投行监管稍微宽松,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判断,经纪业务、ipo业务、并购业务逐渐淡出主流市场,商品交易、房地产、衍生品交易、大宗交易、并购咨询、资产管理等创新产品和业务逐渐成为投行赢利的主业。

华尔街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近百年,发展的速度在近20年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华尔街的投行发展历史,可以作为我国投行也发展的借鉴。其中,华尔街五大投行中最引人注目的可以说是将合伙人制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金融危机以后依然坚挺坚的高盛。

本书是一部佳作。作为金融业某企业知名创始合伙人,作者埃利斯对于高盛的发展了如指掌,对合伙人的描述形象生动,并且各具特色,其中包括:

精明积极进取的萨克斯家族成员、圆滑左右逢源的约翰·温伯格、

态度强硬和狂热并且不知疲倦地工作的格斯·利维、

谦逊随和而又按照既定计划坚持前进的乔恩·科尔津。。。

埃利斯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描述,通过谈话内容以及细节,以及高盛不同业务线发展历程的梳理,使我们非常看出其发展的历程,其中商战中的血雨腥风、“暴风雨过后”的平和安逸、以及所处不同时期各人物内心复杂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人类逐利的本质,其中,包括为公司带来大量赢利的私人服务、为公司带来大量客户和良好声誉的并购业务、让公司陷入困境的研究业务、甚至包括了一些隐含在语句之间的对赌协议等。

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地将复杂的项目运作讲述得简单易懂。本书中讲述了多个具体的事例,如高盛在收购商品交易商杰润的过程中涉及的各国储备的金条借用业务、牵涉诸多参与方的并购抵御业务等。这些业务对我国投资银行的高管、业务人员、后台人员都有很好的借鉴与学习作用。作者从管理角度、业

…… …… 余下全文

篇三 :制度与组织的兴衰

制度与组织的兴衰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读后感

陈悦栋

风险管理与保险

10093720121

“历史的进程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想像。”秦灭六国,英霸世界,一个好的制度对组织的影响之大就是事后看去,有时也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历史上这样看重制度的并不仅仅只有清世祖顺治帝。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灭六国,一海内,法令由一统,去封建制而改郡县制,他便以为有了一套帝国制度,自己的家业就可以传之万世。他居然有如此自信!

秦始皇的自信并非没有理由。且不说地处偏远之地的小小秦国自从有了商鞅变法,国力就日渐强大,终于在他手上一举荡平了东方六国。不仅如此,在短短的几年中,秦军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弯弓而抱怨”。当时中国国力之强盛,在泱泱华夏历史中可以说得上是前所未有。秦始皇行的这套帝国制度,就是到了两千多年后,西方传教士白晋等来到中国,也对康熙皇帝领导下它的完美无暇摩顶伏拜,写了大量赞美和歌颂中国政治制度的文章。可令人不解的是,仅仅只是又过了两百年,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这样一个看似强大且合理的帝国制度竟全线崩溃,轰然瘫塌,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易中天以他的视角解读了帝国制度的兴衰荣辱,阐述了一个政治制度从成长到成熟,再转为衰败的过程。易中天把制度视作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有出生,有成长,有成熟,有衰老,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意义。

与人一样,制度的幼年期总是需要特别加以呵护的。一种新制度的出现最初往往会有很多反覆,必须经过多次尝试、比较、调整才能最终确立下来。这中间领导的大力支持不可或缺。因为真理很多时候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新制度背后一旦没有了强力的推动,它必然会被旧的习惯所湮没,从而导致革新求变之风渐消,因循守旧之习日炽。商鞅在变法时说“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王安石在变法时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都是为了确立当权者推行新法的决

…… …… 余下全文

篇四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

看完《帝国的回忆》,我有许多的感触。《帝国的回忆》是《纽约时报》晚清时期对华报道的选编,它所描写的是旧时代的中国。这个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痛苦的蜕变,曾经那个屹立在东方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国却一点一点走向衰败,最终沦为“东亚病夫”,随着先进思想传来,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所改变,人民经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作者以自己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及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抒发了无尽的情怀。

作者郑曦原,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他先后在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学习。曾为新华社《经济世界》杂志特约撰稿人,参与策划CCTV多期电视节目,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吉登斯对话》。为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届选调生,曾志愿到地处秦岭深入的陇南乡村工作。热心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事业,是中国天然彩色棉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这本书将清朝做为背景,描述了清朝社会的动乱腐朽,落败。这是对中国的跨世纪追踪报道,让我们的内心收到了很大的震撼。

晚清史是尘封的痛

“大清帝国是我心中尘封的痛。当我在纽约这个色彩斑驳、变幻如梦的城市,读到外国人对当时我民族之情态很细微的描写时,封闭了好久的疮疤被撕开了,血流了出来,隐藏于心的爱也掀起了波澜。亲爱的读者,这是在图书馆故纸堆里沉睡了百年的文字,今天它醒了,像一轮世纪的新月浮现在我们心中。如此珍贵的一份记录,如此甘醇的一坛佳酿,我想与你分享。”这是作者看到报道的真实感受,亦是作者整理成书的一个原因。当时的晚清政府的腐朽、堕落,已经落后却依旧做着天朝美梦。当洋人的军队冲破清朝门,清朝的迂腐便曝露在了世界人的眼前。一系列不等条约纷纷而至,一场沉痛的剥削在此展开。

但是书中还写道“看穿了晚清的血泪,才真正感知到我族今日之辉煌。毕竟,痛苦已过,国家与民族已渐入佳境,伟大而光明的前程已在足下”,这是怎样释怀这段辛酸史的最好办法。

…… …… 余下全文

篇五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

皇权与法制

——读《帝国的惆怅》

有感

富阳区永兴中学 初二(1)班 孙乐天 指导教师:李晋芳 读完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帝国的惆怅》,心中的感受正如其书名,不免有一丝惆怅。堂堂中华帝国,近代何以沦落至这步田地!易中天先生也问道:“中国的帝国制度由秦灭六国而建立,起初一定是好的。但久而久之,帝国制度变坏了,这是为什么?”

我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本却在于封建皇权的不断加强与过于强大的皇权对于法制的压倒性优势。中国封建帝国制建立之初,秦始皇便以雷霆手段焚毁典籍,若非书生的冒死保护,百家争鸣中被创造的许多灿烂文化我们今日怕也无从知晓了。如果说这还是为了控制国民的思想以巩固帝国的统治,尚且“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仅仅因为几句莫须有的闲话而被残忍坑杀的儒生又去何处说理呢?

焚书事件虽并未使各家学说彻底失传,但百家争鸣的辉煌却于此戛然而止。这对中华文化造成的损失显然不可估量。

汉代晁错,稀里糊涂地被景帝拉上了刑场,处以腰斩之刑。虽说这位仁兄平时飞扬跋扈,不得人心(这不能算作罪名吧),还把削藩当作国策(国策不也是景帝他老人家批下来的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也不至于处以极刑吧?对此,一般认为袁盎的进言给予了他致命一击。袁盎对景帝说,七王打着“诛小人,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其“小人”必指晁错。只要杀了晁错并退回削地,自可平叛。但易中天先生见解更是高明。以景帝之贤明,岂会看不出七王的旗号只是个借口?杀了晁错只会被认为是一种妥协,反而更增大了他们的胃口。其实,景帝杀晁错的原因应是七王起兵时,晁错竟要求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却留守京城。即使晁错之前并无过错,这等事恐怕也不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能容忍的,更不用说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七国之乱祸起于晁错。于是晁错便这么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

回顾中国的历史,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大抵是某一个臣子做了什么事惹得龙颜大怒,于是皇帝随便找个借口把这不识时务的家伙整的死去活来。历史剧中则更是简单粗暴,皇帝眉头一皱,叫声“来人!”,立时就有几个侍卫过来把官员押了下去,一会儿就是镜头外传来一声惨叫。看到这些细节,我总感到疑惑。堂堂中华帝国,莫非连正式的法律文件也没有?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大约是因为中国人大多擅长“变通”,另一方面则是在皇帝的绝对权威面前,一切法律都毫无意义。一个经典的笑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老人家问警察:“还有没有王法?”警察回答:“我就是王法!”在这里,老人家可以代表万万臣民,警察则是皇帝。我对此感到悲哀,立法者都不把自己的法当一回事,法律对帝国的约束力能有多少,这实在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浅谈大国兴衰规律及中国崛起之路

这是一本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不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很难想象我会把一本长达500页的“纪录片”读完。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以及他们长达500年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尽管在历史的车轮下曾经辉煌的帝国诸如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都已化为一抔黄土,但却也难以掩盖他们存在的痕迹。如今,只剩下那些在散布世界各地透着古老气息的城市,才是那些历史的见证者,看着他们从晨钟中崛起,在夕阳下落幕,却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讲述曾经大国的荣光,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初读《大国的兴衰》之时,看到的第一个名字赫然是许知远,这让我感觉到有点吃惊,很期待那个充满思想的人会对本书给出怎样的评价,他的推荐序没有对这本书给出直接的评价却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了自己的想法,“肯尼迪先生是一个很糟糕的历史学家”看到这句话是我不禁莞尔。许知远在序中给我们了很大的提示,让我们能在早早看清楚这本书缺点所在之后,以审慎的态度看待本书。

原书副标题为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很清楚地透露了这本书将是寻找军事冲突与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500-20xx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史。书分七章,从最后的大汉帝国—明朝开始,作者把明朝的衰亡归为深受中央集权的荼毒。继而笔锋一转,把目光投向了欧洲令人惊奇的崛起,讲述了哈

布斯堡家族令人唏嘘的兴衰史,欧洲均势逐渐成形以及在此过程中法国两次试图称霸的努力,欧洲协调慢慢走向崩溃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崩溃,以及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现状。肯尼迪用一种全球性的视野来描述这一切,他不但看到欧洲,还看到欧洲之外;不单看到政治,也看到经济地理,这使得整本书一直以一种大的视角,宏观的角度来描述。肯尼迪无时无刻不把经济变化握在手中,他通过对各个大国之间的经济状况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比,就在前言中提出,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以至于在后来的归纳中,他通过对大量的历史事实的研究,总结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升降曲线与军事影响升降曲线之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滞差”。也就是说在巨大的科技变革中获得优势而积累大量财富的国家,总会希望积累更多的财富,而财富增加带来的不安全感以及邻国势力的增长却使该国在中期发展是把重心偏向于军事力量,庞大的军事开销却又严重制约了国内经济发展,而当大国走下坡路时的本能反应是,将更多的钱用于“安全”,因而必然减少经济“投资”,从长远看,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困难。

…… …… 余下全文

篇七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皇权主导的改革和民间酝酿的革命的赛跑中,改革在中途跌到,革命率先达到终点。法国大革命的悲剧原因与其说是革命者的非理性,不若说是改革者没能尽早行动和改革的无 能。 ————题记

通读了《旧制度与大革命》,我感触很深刻。托克维尔并没有写出一部“大革命史”,而从研究者的角度分别剖析了大革命产生的背景:旧制度,大革命如何产生,又如何发展,最终又带来了什么影响。

托克维尔的研究让我明白:以良好目的出发的行动不一定带来良好地结果。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证。法国大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原有的封建制度,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革命走向了无序、失控和暴力,曾经追求的民主与自由最终带来了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陷入了仇恨与反仇恨、专制与革命的恶性循环。

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服务于现在与将来。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和托克维尔的研究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思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经历的近三十五年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已走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国家命运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改革如果破灭,革命必然发生”,如何避免革命,坚持改革,需要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一、改革应坚持渐进性、有序性

“对于一个内部压力很大的政权,开始改革之时往往也是覆灭之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的失控。

和历朝历代被颠覆的政权一样,路易十六国王在下台以前,面对财政危机与经济危机,做出了很大的改革努力与妥协让步,然而这些改革或者不彻底、或者半途而废,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动荡,直到改革失控,革命的火焰无法阻挡。

例如,路易国王曾先后起用了重农学派经济学家杜尔哥、银行家内克、图卢兹大主教布里埃纳等人主导财政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包括特权阶级在内的一切等级均需纳税。这项改革影响的利益过大,程度过于激进,严重触犯了特权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在特权阶级的压力下,这些“救火队长”相继被免职,改革数次流产。这种政令颁布没多长时间又收回,再次颁布,再次收回的窘境,对于国王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人民的对于改革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改革逐渐失序,革命的火种在这时其实已经点燃。

…… …… 余下全文

篇八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幅对联曾惹得少年贾宝玉不喜,又因在越剧《红楼梦》中被编剧挪用为贾政的唱词,便一直颇受负面评价,仿佛帘(联)子里当真充斥着俗不可耐的世故气息。其实,这又落入因人废言的俗套了。读易中天先生新著《帝国的惆怅》(文汇出版社XX年8月版)时,这幅对联便不时在我眼前高悬着,我觉得,若撇开贾政父子联手投给它的历史阴影,而是拿它提供的治学、写作标准来掂量易中天的写作,简直就是不二之选。 《帝国的惆怅》是一本容易被误认为集子的专著,原因在于,该书由十篇各自独立的万字长文组成,其中超过半数的文章,又可以视为某种“言在书内,意在书外”的读后感,如《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一文,写作缘起即得自茅海建的史学专著《天朝的崩溃》,《非典型腐败》和《好制度,坏制度》两章,分别站在吴思《潜规则》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两书的终点上;末篇《千年一梦》中大量的精彩论断和动人感喟,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也有着一根时隐时现的思维纽带。正是这些书组成的思想港口,使《帝国的惆怅》得以扬帆起航,行驶到一个个全新的论域。而这些书之间的内在关联,经易中天统筹调度之后,无论就内容的连贯、思想的递进还是表述的完整而言,都显现为一本学术专著的内核,思辨性、独创性扑面而来。

本书借以启碇远航的那些著作,多是易中天认同乃至服膺的。作者的写作冲动里,基本可以排除“商榷”之意;可以同时排除的,是代为介绍的热情。对每一本给予自己思想启迪的同行著作,作者都曾予以充分肯定,但肯定过后,作者还另有活儿要做,另有话儿要说。说,有时是接着说,把他人未尽之意再奋勇前推;有时是宕开一笔,给读者另外开出一面天窗。无论怎么说,作者的表达都俨若一支思想奇兵。正是那一支支不期而至又犀利无比的思想奇兵,构成本书的突出特质,我们得以顺着作者招牌式的展开方式(我曾概括为“侦探小说式的随笔写作法”),一路惊奇,一路惆怅,为两千年帝国,亦为我们自身,那一个个浸透了帝国无意识的衰颓心灵。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