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二八定律之感想

读《二八定律》之感想

“付出总有回报吗?”、“一份耕耘总会有一份收获吗?”面对生活中所出现的特例我们不禁会常常反问自己道。是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同样,一分耕耘不会总有一份收获,亦可能一无所有。

在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被20%的人口所消耗掉;在公司的客户中,有20%的客户会为公司带来80%的收入;在企业中,20%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了80%的财富;另外,约有20%的不小心驾驶者是导致80%的交通意外事故的主要元凶;家中20%的地毯面积可能有80%的磨损;生活中80%的时间里,你穿的是所有衣服中的20%;你的电脑80%的故障,是由于20%的原因造成的;字典中,有20%的字会在你一生中组成80%的文句;在考试中,20%的课本知识可以在试题中得到80%的分数;你20%的朋友,会占去80%你与朋友见面的时间...

这个比例说明了什么,又为什么是20%和80%?带着无数的好奇我阅读了《二八定律》这本书,真的可以说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在他从事经济学的研究时,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他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小部分人一边,被一小部分人所占有。而且某一小部分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占财富的份额,具有不平衡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模式会重复出现,具有可预测性。

于是,巴莱多从中归纳了一个简单而惊人的结论:如果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由此可以预测,10%的人所拥有的财富为65%,5%的人享有的财富为50%。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违一般人期望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我们80%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是与我们得到的报酬和成果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了20%的结果。

他的这个研究成果就是后来著名的80/20法则,又称巴莱多法则、最省力法则、最不平衡杠杆定律。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二八定律之感想

讀《二八定律》之感想

“付出總有回報嗎?”、“一份耕耘總會有一份收穫嗎?”面對生活中所出現的特例我們不禁會常常反問自己道。是的,付出不一定有回報,同樣,一分耕耘不會總有一份收穫,亦可能一無所有。

1.在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被20%的人口所消耗掉;

2.在公司的客戶中,有20%的客戶會為公司帶來80%的收入;

3.在企業中,20%的員工為企業創造了80%的財富;

4.約有20%的不小心駕駛者是導致80%的交通意外事故的主

5.要元兇;家中20%的地毯面積可能有80%的磨損;

6.生活中80%的時間裏,你穿的是所有衣服中的20%;

7.你的電腦80%的故障,是由於20%的原因造成的;

8.字典中,有20%的字會在你一生中組成80%的文句;

9.在考試中,20%的課本知識可以在試題中得到80%的分數;

10.你20%的朋友,會占去80%你與朋友見面的時間...

這個比例說明了什麼,又為什麼是20%和80%?帶著無數的好奇我閱讀了《二八定律》這本書,真的可以說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在他從事經濟學的研究時,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他研究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小部分人一邊,被一小部分人所佔有。而且某一小部分人

占總人口的比例,與這一部分人所占財富的份額,具有不平衡的數量關係。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這種不平衡模式會重複出現,具有可預測性。

於是,巴萊多從中歸納了一個簡單而驚人的結論:如果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由此可以預測,10%的人所擁有的財富為65%,5%的人享有的財富為50%。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違一般人期望的現象:通常情況下,我們80%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是與我們得到的報酬和成果沒有關係,或者說沒有直接的關係。80%的收穫來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氣只帶來了20%的結果。

…… …… 余下全文

篇三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二八定律和欧卡姆剃刀定律读后感)

学习两个定律感悟

(宁夏银行中卫分行 王剑)

近日,在市政府常务会上有机会学习了“二八定律”和“欧卡姆定律”,这两个经典论述的共同点是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而成功开展工作。我觉得这两个论述对我们的工作有十分有益。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

一、 深入实际,发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矛盾的,矛盾又是复杂的,而复杂的矛盾中包含了一对主要矛盾和若干次要矛盾。如何辨析问题,找出症结,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眼功”。熟悉业务,深入实际,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浮躁不熟情况,飘忽不在状态,必然眉毛胡子一把抓。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这是我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领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这也是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大调研的经验之一。所以,我们务必要沉下身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情况;务必要放开手脚,用踏实的态度处理事务,务必要开动脑筋,用缜密的思维分析问题,只用这样才能洞察世事,科学决策,准确指导各项工作。

二、 勇挑担子,解决问题。主要问题找准了,但工作往往原封推不动,矛盾一直横亘在前,这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有的人有谋寡断,缺乏担当和勇气;有的人掣肘于各类人事,圆滑而不作为,是言行的勇者和行动的懦夫;有的人方法简单粗暴,拆东补西,无济于大体之事,种种行为,不胜枚举。领导干部身居 1

要职,如何多谋善断,精准发力,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安排和处理事务,关键要不忘职责,排除万难;关键要身先士卒,在新事物、新情况面前旗帜鲜明,赢得主动,集中精力抓好工作中重要的20%部分;关键要身怀浩然之气,敢于在冲突和棘手问题上找到穴位和突破口,这样其他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三、 心系事业,筹划大局。在实际工作中,任何高明的决策不是凭空臆想而来,也不是灵感触及而止,而是工作态度和工作经验天长日久累积的结果。要运用好两个定律,处理好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更需要平时心系事业,不断筹划、总结、实践各种经营管理思路和方法。夸夸其谈者终归是草包,脚踏实地者才能不断充实,在经营发展转型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时刻筹划未来,谋定而后动;要时刻铭记职责,潜心于事执着于事;要不断总结经验反复进行实践,主动把发展步子迈到改革的最前沿,从而以持续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身到自己所从事的岗位,用自己实践“两个定律”的实际成果给组织交上圆满的答卷。

…… …… 余下全文

篇四 :《48个管理定律精解》读后感

《48个管理定律精解》读后感

本学期,我有幸读了这本书——《48个管理定律精解》,读完后感慨颇深。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决策篇、管理篇、经营篇、用人篇、合作篇,每一篇章都用定律的形式来展示,然后是用例子来支撑。48个定律,代表的是48个不同的侧面,从48个角度来剖析对人的管理,对人的实践。

本书的开篇,就是提醒关于目标的设定:这一目标的完成,意味着下一目标的开始。也就是说,走向成功,就必须确定目标。相对于原来自我管理时的茫然失措,我开始领悟目标的重要性。管理学的分支即有自我管理,此项技能的掌握是成功的一半。另外还有一些感悟颇深的定律,包括儒佛尔定律:管理者的有效预测,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乔布斯作为苹果的总裁,恰恰是准确预测了“多点触控技术”和电子音乐时代的来临而创造苹果过去的神话的。管理作为一项有用而复杂的技能,必然要求掌握多种不同的能力。预测能力,必是这其中之一。决策要求收集信息,然后在信息时代,有效而准确的信息恰恰是很难得的,而且人们在看到与自己想法相违背的信息时,往往诸多怀疑,从而失去了做出有效预测的最佳时间。管理者自然要学会与自己想法相违背的信息。另外,需要脱离大多数人思维的固有模式,建立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显然,做出正确的预测不是多数人考虑到的。

书上还指出:正确决策,速度是关键。担心考虑地太多,只会导致迅速决策受阻,所有的正确决策,都是要现在做出来的。这对我的启发很大,由于平时我个人都是优柔寡断的,因此失去了很多机会。把握机会,必须要做到快速决策。又根据二八定律可以知道: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能平均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要把精力花在解决关键问题上。因为社会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只有集中精力才能做好事。关于压力与动力的矛盾,书上指出:压力与动力是共存于一体的,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但需要有将压力转换为动力的能力。这可以与我的大学学习相联系起来。大学大一的学习要为大二做准备,因此目前自我管理这一块还是有一些压力的,本书的观点较为新颖,启发了我对自己的这种能力进行挖掘。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二八法则有感

《二八法则》读后感

在新生研讨课上,公司老板给我们讲了一节启发终生的课,尤其是开始互动的二八法则。开始他让我们一人读一条二八法则,全班很流利地接上来,后来,在读过一遍后,他让我们不看法则将刚刚读的那条法则重新说一遍,我成功地说了出来。班中差不多说出来和没说出的比例也是4:1.这让我很是惊奇,二八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也揭示了我们人生中的很多道理。

给我感触很深的有以下几条:

1.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这条在我们生活中有体现。面对挫折和灾难,多部分的人会总是想着不好的一面,只有少数人会乐观地往积极的方面想。比如一群人在沙漠里迷了路,只有半个苹果。大部分人会认为自己完了,走不出去了,会渴死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而少部分人会想还有半个苹果,会撑到走出沙漠的时候的。这样大部分人在精神上就已经输了,那活下来的胜算就少之又少了,那小部分人呢,也许就会用意志是自己坚持下来。这就是乐观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20%的人。

2.20%的人买时间,80%卖时间

这条在我们的学习中有体现。作为学生,时间对于我们是弥足珍贵的,但时间却是很难把握去高效利用的。大部分学生会在学习的时候不专心,或者不学习去玩,这样就在出卖自己宝贵的时间,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很好地利用时间,他们在拼命地买时间。确实,时间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却可以用来珍惜。所以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买时间而不是卖时间!

3.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这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所期待,然而理想和瞎想之间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理想是一种目标,是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的梦想,是一种自我奋斗的动力,是激发人潜能的力量。而瞎想是天马行空的期待,是不希望通过自身努力的妄想。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欢瞎想,希望不用通过努力就能得到很多财富,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少数人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去奋斗,这样才能让达到目标的几率更大!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二八定律的心得体会

二八定律的心得体会

看了二八定律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二八定律就是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20%和80%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二八定律”对不平衡关系的揭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去思索,怎样付出更少,获得更多。说通俗点,就是如何实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进而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的学习和生活等领域中。“办事情抓关键”是运用“二八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我们要去抓 关键,并且努力做,成为那20%。

运用“二八定律”我要做到:首先,用约80%的力量和时间去做最重要的约20%的事情,用约20%的力量或时间做约80%的事情。人的精神状态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要用约20%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少做一些,锁定少数能以“二八定律”完成的目标,放弃太费力气,风险太大的事情。从生活的深层去探索,找出琐碎无益的事情,并摒弃他们。其次,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关注要点,找出那些关键的20%,实现80%的好。 最后,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只做我们最能胜任,且最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二八定律及其应用

二八定律及其应用

二八定律名词解释:二八定律又名帕累托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来由: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他发现大部份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发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其他的国家,从早期的资料中,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

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1]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不太可能出现)。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后人对于帕累托的这项发现给予了不同的命名,例如,巴莱多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以上这些名称,在本词条中统称为二八定律。今天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定律模式:80/20定律,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他指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二八法则——即80%的公司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

有人说:“美国人的金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为什么?犹太人认为,存在一条78∶22宇宙法则,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按78∶22这样的比率存在的。比如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及其他气体占22%。人体中的水分占78%,其他为22%等等(注:现代医学认为成年人人体中的水分占65%,其他为35%)。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学会了犹太人经商的二八法则,连续九年从不放弃这一法则,这使他最终成为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董事长。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二八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帕累托法则 (重定向自二八定律)

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80/20法则)

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马特莱法则、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

一、什么是80/20法则

80/20效率法则(the 80/20 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此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 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20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例如,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80/20原则表明在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以及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平衡。这说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会有大量的收获、产出或回报。只有几件事情是重要的,大部分都微不足道。

80/20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准。一个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 80/20原则包含在任何时候对原因的静态分析,而不是动态的。使用 80/20原则的艺术在于确认哪些现实中的因素正在起作用并尽可能地被利用。 80/20这一数据仅仅是一个比喻和实用基准。真正的比例未必正好是80%:20%。 80/20原则表明在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很可能是不平衡的,并且接近于80/20。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