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只要敢想你就行》读后感

不要只仰望苍穹,相信自己也可以搏击长空 ——读《只要敢想你就行(出人头地的11条人生经验)》有感

原本只是信手拈来想着随便读一读,以为这本书也不过就是教条式的条条框框,谁知道细细读来,发现作者写的既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不仅向我们分享了珍贵的人生经验,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测试环节:让我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挖掘自我。这些看似简单的经验,如果要真正实践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它们就像在彷徨迷惑中的一个指针,在黑暗摸索中的一盏明灯,给许多处在困扰中的人们指引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实现他们的理想和信念。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奋斗在营销前线的客户经理来说,也同样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提出,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个“想”其实指的是重新去发现自我,定义自我,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时候也许只需要一个非常微小的改变,就能影响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未来从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需要你去创造和开拓,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从而去影响你周围的世界。

每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念。在美国,有一位黑人老人,以在街上卖气球为生,每当生活不好的时候,他总要放飞一个气球,以此来激励自己,吸引顾客。有一个流浪的男孩问他:“爷爷,要是黑色气球它也会飞吗?”老人说:“孩子,气球它会不会飞,不取决于它的颜色,而在于它心中是否有升腾之气!”没错,一个人能不能够成功,不取决于他的肤色,他的出身,

他的职业,而在于他是否拥有清晰的目标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它。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恰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有些人总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外界造成的,是所谓的“时运不济”,但事实情况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当他们遭遇到困境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去审视自己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努力地去为之奋斗,是否在沮丧的时候用另一个声音对自己说——你能行!所以,别总埋怨周围的环境,埋怨没有遇到好的机遇,要相信自我,因为信念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

…… …… 余下全文

篇二 :《儒行》读后感

读《礼记儒行》有感

《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全篇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儒者应有的风范。通读全篇,不觉间一股浩然正气,坦荡之风拂面而来。

提到“儒士”,通常我们脑海中便会涌现出软弱,迂腐,保守,古板,穷酸等具有贬义色彩的文字,但通过对《儒行》的解读,我不禁要感慨世人对儒生误解之深也,也迫使我不得不对自己脑海中原有的儒士形象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观。

我觉得《儒行》无论对我们自身修养而言,还是国家建设,民族融合,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者认真的学习处世的人生态度,注重自身修养身心。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傲然于世的一种英雄气概。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间,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老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这就是儒者的价值观。“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则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其勇,举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这就是儒者的“生死观”。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淡泊名利,不受不义之财的价值追求和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作风,这在我们现在这个金钱至上,行商奸诈,腐败成风的社会中尤为珍贵,也尤为值得学习。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这是儒者的生活信仰。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儒士那种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崇高人格。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痛而不困。礼之以和为

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从中我们可见儒士方中有圆的处世方法,这对我们也极具借鉴意义。

…… …… 余下全文

篇三 :重铸师魂-《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题目:

重铸师魂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单 位: 马郎小学 教师姓名: 卢 凤 其 联系电话:187xxxxxxxx

重铸师魂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教学中,我们上课就拿着课本、教案,在教室里激情澎湃、照本宣科,下课时在办公室勾勾画画、埋头苦干。我们的日子过得紧张忙碌,总在执行《教学大纲》,总在执行上级文件,于是碌碌无为。刚毕业时的热情逐渐退尽,岁月磨灭了我的意志,琐事淡化了我们的信仰。直至把工作看成谋生的一条路,于是我们成了一定意义上的机器, 偶尔会感到教育工作索然无味!

然而在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后,如一株幼苗面对出生的太阳,我又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的生命,新的能量。

1、为陶行知的理想、志向所感动,他总能给人一股蓬勃的力量,去开拓,去发展,他的话语质朴简洁,斩钉截铁,没有引经据典,然而句句指中要害,开宗明义,使人茅塞顿开,精神振奋: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壮哉斯言! 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陶行知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这之前他弃了学医改为从教,高度认识了强国先强民,教育必革新,可以看出他已基本确立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思想和志向。

陶行知爱国爱民的人格力量可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周总理相比。 他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主张“到民间去”,还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随后推行平民教育。

他虽是从美国归来的留学生,却脱下西服,放弃优裕的生活,穿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并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

他在创建的晓庄师范中,一切靠自己,自建房,自产粮,自定教学方略,自定教学内容,亲自参与开荒种地,学习发扬“南泥湾精神”。他还主张将教学点开进边疆,那股闯劲让人感到热血的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四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读后感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读后感

德学为帆,助我成功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美德与知识。美德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无可否认,修身立德实为第一位。知识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人的知识愈广,人的自身也愈臻完善,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我们只有坚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这一正确观念,才能走向光明,活得精彩。

德,绽放光芒

“德”为形声字,左边双人旁,意为只有实践才能体会,才能收获。右边“十目一心”,就是要我们一心一意顺道而行,不偏不倚走完人生该行的道路。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皆在“十目所视,十指所向”的警示里,随时警策自己要谨慎地沿正道而行,方可朝向优质的人生境界。

众所周知,艾森豪威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的统帅。论勇毅,他比不上天才将军巴顿;论奇谋,他比不上“沙漠之狐”隆美尔;论识人,他比不上独具慧眼的马歇尔,但他却能在盟军处于劣势、盟国互有猜疑的情况下,首先表示诚意,以美军为先锋,使盟国间建立彼此的信任。他以德服人,巧妙地平衡了盟国间的关系,使手下的三名猛将竭尽全力协同作战,甚至连执拗到不可一世的巴顿也为其马首是瞻,这岂不是应了那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古语了吗? 以德为行,一样可以体现在小事上。有人摔倒了,伸出你的双手;朋友沮丧时,送出一个真心的安慰;朋友疲倦时,递出一条暖暖的毛巾。所谓德,最初只是你对身边人的一些小小帮助,却能让彼此体会到内心的无比的喜悦。

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就要拥有美好的品德。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或多或少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人因为经不起个人利益的诱惑,而不惜沦丧道德。可是,只要他们愿意,同样可以找回自我。因为天堂的门永远是开着的,只要我们用真善美做引导,堕落的灵魂一样可以生出向上的翅膀。

学,丰富人生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古往今来,品格高尚的人不少,他们是可敬可佩的。然而若“以德为行”是形于外的,有没有什么是行于内的呢?我想是有的,那便是“以学为上”。

…… …… 余下全文

篇五 :文明礼仪伴我行读后感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青铜峡市 中滩中心小学 李海燕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说起文明礼仪,我就想起一个看过的故事。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两人弯腰捡起地上的碎饼干。

就这么一个故事,就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我想起了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一想,不是吗?无论是这位母亲,还是孩子将来的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我发现学校的文明礼仪这方面都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以及生活上的举止,有部分的学生的精神文明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就比如很多的学生,在讲话和举止方面,他们大部分都是讲粗话、丢垃圾和随地吐痰,这个就是体现了学校的不文明的一个方面,我认为文明知道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学生见到老师问好,在校园见到垃圾主动去捡,和在外面或街上见到老人马路时上去扶住帮助老人过街。

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自我约束的态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经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文明礼仪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

要提高自己本身的道德修养,必须把文明礼仪放在生活的第一位。

我下决心要学习礼仪知识,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带动身边的人每个人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素质。书上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秩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和开展礼仪教育已经成为道德实践的一

让我们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文明礼仪伴我行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六 :长征行 读后感

长征距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从该书中,却感觉并无历史隔膜,彷佛一切皆发生在昨天。长征中人物的音容笑貌,似乎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长征的艰难是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长征途中,我们英雄的红军,每天要面临几十架敌机的侦察轰炸,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途中又没有根据地可作为依托,红军所经过的地方,又多数是贫穷落后的地区,部队要想筹集到自己所需的给养该是何其艰难。可以想象,红军是在怎样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每天还要行军打仗,但是,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英雄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不仅巧妙地调动了敌人,迷惑了敌人,拖垮了敌人,而且达到了消灭敌人,使战局始终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而长征途中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一仗,要数飞夺卢定桥了,为了粉碎国民党妄想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我们的英雄居然在下雨路滑的山路上,在一天的时间里奔袭240里!要知道,他们是在长途行军,连续作战,是在吃不饱,睡不好的极端疲惫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壮举的。这该是怎样的壮举啊!如果没有这一天240里,如果国民党增援部队抢先到达卢定桥,红军的命运会如何,是人们不敢想象的。由于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有多少英雄倒在了雪山,长眠在了草地!整个长征,我们英雄的红军,由离开江西苏区时的9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仅剩一万多人!可以说,烈士的鲜血洒满了漫漫长征路!巨大的牺牲,也从一个侧面宣示着长征的艰难。

在我看来,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等优良品德,我们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 …… 余下全文

篇七 :书香伴我行读后感

书香伴我行读后感

杨伟艺 拿到三本书名时,我一眼就被《夏至前夕有雨》吸引了,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本书。打开目录,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标题:青春梦,故事纪,旧梦萦,实验馆和班驳影,每一个标题下都有几个短篇故事。其中,有我所衷爱的文字。 如青春梦中的《夏至前夕有雨》:“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小诺最终没有在她的名字旁边找到阿文,在另一个世界,咫尺,已经不止是天涯-----那一天,在离别的笛身声忽然掠起的时候,她才发现,山重水复已经被汪洋覆盖。” 看到这,我轻轻笑了。这让我想起小升初,当离开已成必然时,我被这悲壮的快乐所吸引,我疯狂,以为今昔便是永远。我快乐在这不快乐里,我痛在这年少的阳光中。我怀念,怀念大树下我们一起乘凉的日子;我怀念课间互相打趣的表情;我怀念那段不可重来的日子------

殊不知,许多年后。当我再一次遇见老朋友,我该用什么来和他打招呼,我该用什么来连接那段往昔的岁月?也许是时间漂白那段绚丽的时光。

后来,我明白:

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悲壮,一切都渐渐成为理所当然。 还有一段文字,另我砰然心动,是故事纪中的《似水流年》:“我的青春兵荒马乱,匆忙的一塌糊涂。有时我想把它

梳理得清晰起来,却发现它已经是满地狼籍。”

我们为什么读书,不单是为了汲取知识,更是希望从中发现一些与自己相仿的思想。我喜欢这样读书,因为就好像在交谈。当读到《似水流年》的上面那句话时,引起了我的共鸣。时间是我们加快脚步也追不上的东西。那些跟青春相关的故事,总是扣人心弦。对于离别,有的人,会立刻感到难过,有的人先知先觉,有的人后知后觉。我想我是第一种人。可是在这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都不擅长告别,只有独自暗伤。

其实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感人的文章。那些文字,那些故事,那些情感无论哪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对于那些触动我心灵的文章读后感我只能说: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且行且珍惜——《林海雪原》读后感

且行且珍惜

——读《林海雪原》有感

小时候喜欢跟外公一起听戏,尤爱那一段——“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至今,仍能哼唱几句,只是不知其名。念书后,才明了,原来那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经典选词,取材于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一支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天险、征服层层林海、滑过茫茫雪原,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最终消灭国民党残匪的动人故事。偶然间,我怀着对小时候听戏的怀念和对故事的好奇,重读了小说《林海雪原》,感悟——有些事,有些人,确实应要且行且珍惜。 那时我们曾拥有的赤子之心,现在在哪里——

初看这本书,被感动的是那些战士舍生忘死的赤子之心。对那些战士来说,死,并不可怕,若能让那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不受浸染、让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不受残害,死,又何妨?那皑皑白雪上的鲜血,不正是一颗颗跳动的赤子之心?反观现在的我们,儿时那些天马行空的梦想终止于现实的压力,单纯的想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愿望终被现实磨平,没心没肺上扬的嘴角在生活中渐渐抿紧,随着时间流逝的,

除了年龄,还有我们曾不羁跳动的赤子之心。当梦想照进现实,依然能保有赤子之心的人并不多见,更多的只是,站在梦想的起点,走着永不交错的平行线。

理想和追求就像冰箱里的冷鲜肉,长时间不去翻动,也会逐渐变腐——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贯穿《林海雪原》全文的一条暗线,是战士们坚定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真正地解放人民,而正是他们坚定的理想和追求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为着那个解放人民的信念,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即使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只是今天,我们不会再做着科学家和飞行员的美梦,生活的转轮开始围绕填饱肚子转动,理想和追求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渐渐物质化。没有了纯纯的追求,没有了简单做事的想法,没有了所谓无私的情怀,人们开始忍不住去追求那些外在的、花俏的美好,而往往太多的事例却证明,那些美好终只会成为别人院子里的红杏,仅供观赏。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追求过程中错失的不过是沿途的风景,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的遗憾。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