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读了《我这一辈子》,我颇有感触。

本书的主人公并不是老舍,而是他笔下的一个巡警,但他是想通过这个旧社会的一个小人物来记录当时的不公平和不和平。

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时,我不得不感叹一句“那时的穷人真可怜哇!”想想看,他原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裱糊匠,结果老婆还跟着自己最好的朋友跑了,留下两个没娘的孩子,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家糊口,但是一个月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好不容易后来捡了个便宜,当上了巡警,又不知怎么着被撤了下来。唉!他任劳任怨这样过了一辈子,除了家里依旧窘迫不堪,又有得到什么好处吗?跟我们现在的生活相比,觉得我们过的日子好幸福哇!穷人的日子真是不好过!

他的这穷的一辈子,与当时的那些富人不可比。富人们有吃有喝有玩,而他呢?连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提吃喝玩乐了,何况家里还有俩孩子呢 !?

老舍这样写,是要告诉我们,主人公的后半生,是让人看到了一个社会的腐败和后退,老舍通过巡警的一生经历无声地批判了人压迫人的旧社会和对小人物悲惨一生的悲叹。

…… …… 余下全文

篇二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也是一个人生

的大悲剧。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

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老舍

《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

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悲剧故事下我不由的感受到老舍文笔下主人公的幽

默与讽刺。从小说里可以看出男主人公是一个聪明,勤奋,善良,善于学习的人。

但这一切优良的品质又有什么用呢?这些并不能让他摆脱自身的困境,走出悲剧

的命运。每一次的努力与付出,最终全成了泡影。

老舍通过男主人公的经历与思想变化带着我们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这个社会。

男主人公在遭到无数社会不公的待遇后,终于明白无论一个人怎样努力的挣扎,

自身的努力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封建社会下人们的性格遭到了摧残与扭曲,

在压迫下人们渐渐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学会了如何当“奴才”。男主人经过三年的

学艺和压迫,逐渐变成了“忍耐者”。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男主人公的单纯与善良。对于自己妻子和师哥的“通

奸”,他没有产生过一丝的怀疑,虽然他有时觉得自己的妻子有点“野”,但他并没

有进行干涉。这一切的“善良”举动不仅没能换取妻子的爱,还给妻子带来了跟别

人私奔的机会。他自认为对妻子不错,他认为比他师哥优秀,他困惑,他迷茫。

他想不通妻子怎会跟一个还不如他的人私奔。这便印证了那句老话“好人难当

啊”!

在男主人公当上巡警后,老舍通过他当巡警的经历。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官场

腐败,军队涣散,官员生活骄奢淫逸的世界。人们在这种世界里,已没有了人格

的尊严,当发生兵乱时,不仅是那些当兵的强盗在抢东西,更甚的是抢劫的百姓

比当兵的还多。但老舍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批判!是啊,命都没有了,那还讲尊严

与道德呢?真是可悲可叹!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所谓的“巡警”只是一种摆设,他们被当成掠夺百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后感

老舍:笑与泪

《我这一辈子》里的“我”,姓甚名谁,我读罢全篇也不清楚,但这个娓娓讲述自身经历的小人物却深深地印在喔的脑海里了。这一人物之所以能够让人难以忘怀,不仅由于他的坎坷命运,更缘于他那泪眼含笑的幽默性格和老舍所擅长的笑与泪交融的幽默叙事。

主人公要强、自信,深为自己的聪明、善良、随和与勤勉而自许,但社会与命运偏偏同他过不去。他以为凭自己认字与写字的本事,一出马就该去当差,可实际上只能去当冥衣铺学徒。他想凭自己的裱糊手艺,可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可是赶上年头的改变,裱糊将失去了用武之地,他不得不另谋生路。他原来想象结婚必是件有趣的事,以为凭他的精明帅气与做事麻利,娶个俏式利落的妻子,过上和美甜蜜的日子必不成问题,可到头来,天配良缘却化作了劳燕分飞,年轻的妻子抛下他和一儿一女,与他的师哥一同跑得无影无踪。凭他的经验知识,他以为到哪儿都可以做个很好的警察局长,可他当巡警苦熬了多少年,才熬上个巡长,刚刚被冯大人点去当卫队长,不了冯大人还没到任就被撤了差,他的外任梦想跟着落了空,回来又失去了巡长的位子,不就连巡警的饭碗也被新来的局长一脚踢飞。时事艰难,命运多舛,幸亏他有一副幽默的心怀,若不然,他怎么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又怎么去面对不知还有多少苦难的余生?幽默是一种达观的心态,对他人得宽容时便宽容。当他以幽默的心态反观自身时,善于从弱势地位中看到自己的强项,用以鼓舞生活的勇气,在逆境中不断增强自信。自然。在这一人物身上,有时候,精明只是一种放大了的自我感觉,忠厚不过是缺乏机变的别名,建立在这种自信基础上的自尊难免有一

点可笑。但人活一口气,即使是身处卑贱地位的小人物也理应有他的自尊,这样看来,他的自尊就有了一点可敬可爱之处。笑是他应对不平与舒解积郁的法宝。他对“逗哏打趣”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与兴味。他是个活泼爱笑的人,善于从别人的缝子里找到调侃的笑料。笑不止面向别人,也时常指向自己,这样一来,调侃就变成了自嘲。自嘲里往往交织着沉痛、委屈与义愤,如同作品里所说“笑常常和泪碰在一起,而分不清哪个是那个”。

…… …… 余下全文

篇四 :老舍茶馆读后感

对《茶馆》认识的过程

---老舍《茶馆》感后感 老舍以及他的作品 《茶馆 》,从小我们便已经将其熟记于心。在各个场合下我们也都看过了茶馆这部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看茶馆带来的感悟也有所不同,就像名著《小王子》一样。所理解的层次会变化。已经记不清多大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茶馆》,只记得同学坐在一起,带着看话剧的心情看着《茶馆》,只记得看到乡下母亲卖女时的心疼可怜,心情随着女孩的哭喊变得沉重。并没有看出老舍表现这一现象,是为了与茶馆中的达官贵人们产生鲜明的对比,突出当时社会底层民不聊生,衣不果腹的悲惨现象,是为了强调社会的腐败,只是女孩的哭声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以至于至今提到茶馆,脑海里就立刻出现了那女孩。我觉得那女孩的哭声也正是这部话剧的基调:底层百姓的挣扎。杜甫的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后来有机会再次接触这部话剧,给我的感觉又有了不同。尤其是当茶馆里一个旗人说“大清朝要完”“我爱大清朝,我怕她完了”时;当因为这句话而被捕时,心里涌起的悲凉荒诞之情。我们爱这个国家,希望她安定,人民幸福,但是进步离不开批评,接受批评才能变得更好。一个兴盛富强的国家是不惧怕批评的。而因一句话而被拘捕,让我不自觉联想到了“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剥夺言论自由,阻碍文化发展,才是社会落后的顽疾。

接着在大学,我又有机会观看了这部话剧,这次我看到的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也看到了情节背后的故事和问题。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日本投降,但陷入了内战的灾难;爱国人士惨遭镇压;以小写大,一茶馆一处描绘了旧时代老百姓的生活百态。我发现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

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描述同一个社会。 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剧中人物的语言。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语言特点,语言中应用了地道的北京话,京味儿很浓,有生活气息,也更真实。

…… …… 余下全文

篇五 :老舍作品《 月牙儿》 读后感

社会,生活,我

──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月牙儿》

《月牙儿》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创作的中篇小说。我喜欢这部文学作品,因为它平实生动的语言,因为它感人的情节,也因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月牙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位旧社会女性的悲惨生活。“月牙儿”这一意象贯穿全文,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在斜挂在她记忆中的碧云上,守候着她的孤独,见证着她的苦难。

月牙儿无情,赋予它感情的是人的心境。

她的苦难开始于父亲的病重和去世,熬药时,葬礼上,幼小的她看到了月牙儿,“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寒冷袭入了她的生活。幼小的她不理解月牙儿为什么就是那这么歪歪着,斜着,但无情的现实就是这样,畸形的社会在等着她,悲苦的命运在等着她。凄凉的坟头上,冷漠的当铺外,月牙儿照着她的泪。母亲改嫁,她又看见了月牙儿,轿子前面那个月牙冷漠地看着她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惧。接下来三四年的时间里她“似乎没再看见月牙”,这几年温饱的生活中她感受到了快乐,受到了教育。但好景不长,继父没了,母亲做了妓女,她的生活又陷入了悲苦,孤苦伶仃地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她“心中的苦处假若可以用个形状比喻起来,必是个月牙儿形的”,她不敢看清冷的月牙儿,但月牙儿成了她痛苦时心灵的寄托。

在希望和失望两极徘徊着,在生存线上挣扎着,终于,她不再自悒自怜,她知道自己年轻好看,她要活着,新的希望在心中升起,她看见了清亮而温柔的月牙儿在向自己微笑。生活似乎有了转机,微笑的月牙儿见证了她纯洁的爱情。然而她也早知道,一点云就能把月牙遮住,春梦过去,爱情破碎了,她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现实,“最后的黑影”一步步迈近了,想保住清白,靠劳动挣饭吃又举步维艰,她明白了社会现实,“和母亲一样了”。

暗娼的生活悲苦的如凄冷的月牙儿,侵蚀了她的身体,夺去了她的灵魂。当她试着走出这种生活状态时,她被送进了感化院,又被投入了监狱中。“狱里是个好地方,它使人坚信人类的没有起色;在我作梦的时候都见不到这样丑恶的玩艺。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我不愿死,假若从这儿出去而能有个较好的地方;事实上既不这样,死在哪儿不一样呢。”现实是多么的残酷,以至于奋斗者寻觅不到一点希望,苟活者体会不出生死的分别。在狱中,她又看到了月牙儿,她的“老朋友”,她想起了一切,因为月牙儿的寒光中有她的悲苦记忆,有她的凄惨一生。

…… …… 余下全文

篇六 :老舍作品《母鸡》读后感

老舍作品《母鸡》读后感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老舍的作品《母鸡》,它令我感触颇深。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一向讨厌母鸡,但母鸡有了小雏鸡后为雏鸡做了很多事,让作者不再讨厌母鸡了。文中的母鸡那种负责的精神令人敬佩。

而平时的我,却没有想到自己应有责任感。记得有一次,我考试的成绩十分不理想,错题特别多,老师让我们改在卷子后面,然后自己再出一道类似的题。可我错的太多了,心想:把题抄上改完后就行了吧!老师看我改了这么多,应该可以“蒙混过关”了吧!不然,可改到什么时候呀!想着,我便只改了题,出了没几道题,就玩去了。

第二天,老师说:“少题的同学有:‘XXX、陶梦诗’??”我顿时傻了眼,心想:看来还是逃不过这一关,混水摸鱼也不行呀!于是,我就老老实实地改了题。今日想来还后悔万分。我是多么不负责任呀!我竟然没有按老师改题的要求做,欺骗了老师,也欺骗了自己,辜负了父母的希望。而母鸡是多么负责任呀!与母鸡相比,我自愧不如。

我学习母鸡负责的精神,再也不自欺欺人了。《母鸡》唤起了我的责任心,敞开了我心灵的大门,我感谢《母鸡》。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一小五年级四班陶梦诗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老舍的作品《母鸡》,它令我感触颇深。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一向讨厌母鸡,但母鸡有了小雏鸡后为雏鸡做了很多事,让作者不再讨厌母鸡了。文中的母鸡那种负责的精神令人敬佩。

而平时的我,却没有想到自己应有责任感。记得有一次,我考试的成绩十分不理想,错题特别多,老师让我们改在卷子后面,然后自己再出一道类似的题。可我错的太多了,心想:把题抄上改完后就行了吧!老师看我改了这么多,应该可以“蒙混过关”了吧!不然,可改到什么时候呀!想着,我便只改了题,出了没几道题,就玩去了。

第二天,老师说:“少题的同学有:‘XXX、陶梦诗’??”我顿时傻了眼,心想:看来还是逃不过这一关,混水摸鱼也不行呀!于是,我就老老实实地改了题。今日想来还后悔万分。我是多么不负责任呀!我竟然没有按老师改题的要求做,欺骗了老师,也欺骗了自己,辜负了父母的希望。而母鸡是多么负责任呀!与母鸡相比,我自愧不如。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

覆巢之下无完卵

——读《四世同堂》有感

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老舍

老舍先生对自己的这部书有如此高的评价,而且同名电视剧、话剧也被搬上过舞台,并且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对于这部中国近现代文学名著,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九零后拜读吗?

老舍的生平简介不用过多赘述,相信有些文学常识的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些老舍的简介。老舍其人及其他的作品,都对新中国的文学事业有不小的贡献。其中,《四世同堂》就是一部不朽的经典。

一口气看完这部经典,仿佛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那个仅求人人自保的年代。走进老舍笔下的小羊圈胡同,仿佛自己真的在和祁老太爷交谈,在和钱默吟争辩抗日前景,在劝说冠晓荷宁死不当亡国奴……有些人看过《四世同堂》,会认为这是小羊圈人反抗日本人的侵略凸显出中国人宁死不屈的顽强性格的一部作品。但在我看来,《四世同堂》不仅仅是在写小羊圈的人在日寇的铁蹄下的生活,还告诉我们一句话,覆巢之下无完卵。但书中人,不是全部都知晓这句话。

一.祁老太爷

《四世同堂》开篇第一句话,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这是受两千年来封建传统礼教的思想所根深蒂固的。祁老太爷,本书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位封建的老人。在日寇攻占北平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并不是号召小羊圈的邻居们反抗,而是“用门后破缸把门顶上,里面有三个月的馒头咸菜”。如此安土重迁的老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自保。他不懂什么大形势,也不知晓什么叫亡国奴,更不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他只想保护住在五号院的四世同堂,仅仅想度过他的八十大寿。这样的老人,在当时的北平城,不胜枚举。被封建思想小农经济禁锢的农民,骨子里不会有太多的民族意识,只有当自己的利益被破坏之后,才会拿起武器去反抗。我想老舍先生塑造祁老太爷,也会有这个用意吧。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在被封建意识浸淫了多年,在五四新思潮还没有冲走根深蒂固的礼教时,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批评仅仅是想庆祝八十大寿的老人呢?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

王奕琳

八年五班

《骆驼祥子》读后感

八年五班 王奕琳 寒假,我读了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描绘了黑暗的旧社会是如何把一个正直、善良、自食其力的平凡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祥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祥子是不幸的。祥子老实、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来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他为了这一美好的愿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终于如愿,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乱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如愿有了自己的车,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敲诈一空。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买了属于车子,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这一简单的愿望,在现实的挫折面前,终于完全破灭。祥子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从勤劳坚忍沦为社会垃圾。

社会是黑暗的。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悲剧,更是当时旧社会的悲剧。《骆驼祥子》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真面目。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我仿佛看到几十年前黑暗的老北京,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祥子是不幸的,他的理想一次次被当时的黑暗现实所摧残。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现在的社会是稳定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在优越的环境中,有美好的梦想可以追求;有光明的未来等待着我们。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