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石钟山记》有感

石钟山上有感

文豪苏东坡的名篇佳作《石钟山记》作为必修课文收录在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是每一个高中生必学必背的游记类文章。因此在高中时期,石钟山便第一次印留在我的记忆里,总希望能亲自登临,追寻古人足迹,亲抚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的大石,聆听如钟鼓不绝的噌吰巨响及风水相吞吐而生的窾坎铿鞳之音。切身感受一番石钟山声音的奇妙与魅力。

或许是机缘,大学毕业后到湖口工作。而石钟山就位于这座城市之中,装点着城市,丰富着她的内涵,也随了我的一个心愿,才有机会对石钟山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

带着书本记忆游访石钟山。有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钟山的精致灵秀。石钟山不是一座大山,却总是给人以一种“有看头、有玩头、有品头”之感,让人流连忘返;迂回的走廊和石板路,错落有致的景点,总能给人以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之感;而眺望江湖两色,泾渭分明,总会带给人一种“胸怀坦荡天自宽”之感。如今的石钟山已经是国家4A级景区,除大自然馈赠的奇观依然引人入胜,也有后期增设打造的景点让人驻足观赏。在开发管理中更是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和景区配套设施,极大的方便了游人,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体验和乐趣。

走过苏轼来时的路,当一回探险求真者。有感于苏轼的

浩然正气、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大胆创新的品性。苏轼夜泊小舟于绝壁下,获得石钟山之音的缘来。在文章结尾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深刻批判主观臆断的作风,认为凡事要“耳闻目睹”, 充满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身临其境,才有真切感受。郦道元所说离真相不远,却言之不祥,没有切中要害,是不求真;士大夫一直没付诸行动,只能人云亦云,是不务实;渔人知其所以无法表达,是缺乏能力;而那些以斧击石以求真相的人,又是何等的思想封闭。这四种人为苏轼所笑,笑的其实是人们最不应该有的品质。

…… …… 余下全文

篇二 :《石钟山记》导读说课稿

《石钟山记》导读说课稿

杨淑延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编排了四篇宋代散文。教学重点有两个:1阅读重点——鉴赏宋代散文,感悟宋代散文的风格;2文言语法训练的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词类活用。《石钟山记》是本单元自读课。就文章本身来说,有两大特点:一是《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缘事寓理,把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是宋代杂记的典范之作.。一是文章对石钟山命名依据的探索体现出“目见耳闻”才能了解事物真相,做出正确结论的科学态度,闪现出不可轻信传说或妄加臆断的求实精神。就作为自读课来说,《石钟山记》的教学,应该承担起整合本单元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责任。

2教学要求:

阅读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培养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情操,终极目标在于创造。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编排的意图和文章本身的特点出发,我把《石钟山记》阅读课的目标确定为两个方面。

知识目标:

⑴借助注释、工具书,盘活知识储备读懂文章

⑵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了解其因事说理,前后照应的写法。 ⑶领会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

能力方面:

学会积累点化旧知,沟通新知。

初步掌握通过类比触类旁通,整合所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1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养成大胆质疑,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培养注重调查、反对臆断的治学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语言障碍不多,内容也不难理解,对词类活用这一知识点,学生在阅读理解课后知识短文的基础上,借助文言知识储备,通过课文自读、就能解决,因而,我把这一目标安排在预习时以练习的形式完成。而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文的特点及其作为自读课编排体例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定位为把课文作为例子,导之以渔。把重点、难点确定为“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一个中心”,就是以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为中心。这是“教学生会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为今后阅读实践奠定基础,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个着力点”:一是指导学生运用注释、工具书,盘活知识储备读懂文章。二指导同学通过鉴赏、比较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了解其因事说理,前后照应的写法特色。三是指导同学通过探究,感悟,体会文章体现的哲理。这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这是实现本节课能力目标的有效方式。

…… …… 余下全文

篇三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小议《古文观止》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观止”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代乐舞,当看到《韶箾》时,便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编者以“观止”来冠名,应有当初吴公子季札观赏舞乐时那种由衷赞叹溢于言表的心境。而《古文观止》成书以来,“风行数百年。后生小子口沫手胝,岂止万本万遍云尔哉!”可见其流行度与影响力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下面就我个人认识体会,结合具体篇目,谈谈《古文观止》中选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古文观止》的选文都是历代传诵名篇,是文章的典范、读书人学习的样板。在叙事风格、描写手法、用字押韵、思想主题等方面均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呈现。

在先秦文学《左传》部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其惜墨如金的行文、叙事情节的戏剧性和精妙的战术策略。如《郑伯克段于鄢》里,开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寥寥数语就把庄公与共叔段的不合介绍清楚。接着写庄公姑息养奸,纵容其弟,其弟骄纵欲夺王位,后庄公使机打败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并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重归于好,写得简直是像演一场戏剧。《齐桓下拜受胙》里,描写齐桓公的拜谢,仅用四字:“下,拜,登,受。”《曹刿论战》里描写战争过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用字虽简,战争的过程已经一清二楚。结尾则讲述了曹刿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即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周郑交质》里写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情,从“信”“礼”的角度来叙事论事:周、郑靠人质来维持关系,谈不上“信”,上下之间的“礼”也破坏了。借君子之口,道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菹藻之菜,筐莒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战国策》的选文则描写了大量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他们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前人概括文章艺术风格为“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是《战国策》的主要特色。如《苏秦以连横说秦》中写“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可见其睥睨诸侯捭阖天下的气势。《邹忌讽齐王纳谏》里,以一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生动的比喻巧妙地说明了道理。《触龙说赵太后》里谈的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现在的父母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鲁共公择言》写到“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可以给当权者以警醒。

…… …… 余下全文

篇四 :引导学生探究作文教学规律

引导学生探究作文教学规律

湖北省郧县谭山镇初级中学 石义荣 442522

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然而,尽管叶老再三再四撰文强调这一点,但数十年来,全国千百万语文教师还是照老办法在搞无效劳动,其损失之大,难以言述!

作文教学必须作大刀阔斧的改革,叶老的想法:“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这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叶老的想法是正确的,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经过多年的酝酿,从19xx年至今我进行了“培养优秀的写作群体”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探究作文的写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年来,有38名学生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佳作一百多篇,有40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全市的作文大赛中获奖,例如在国家教委批准举办的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大赛中,在根据43届联大决议举办的“科学与和平”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在华东六省一市暨香港地区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任教班级的学生都曾荣获一等奖,荣获二等奖、三等奖的则更多,获奖率之高为全国罕见。我校四位青年教师——程代军、满春燕、毛雪英、吴双学习了我引导学生探究评改作文的教法,都认为这套教法便于操作,有助于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过重负担,效果较好。

“诱思探究教学”是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19年潜心研究的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19xx年起我校成为课题的重点实验研究基地。我在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文评讲中,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体验为红线索,思维为主攻,与“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完全吻合。

一、作文指导——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作文的写法

传统的作文指导是教师出题目,谈几点写作要求,介绍一些有关的写作理论,就叫学生去写作。这种灌输式的指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叶老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在作文指导时,改变了单向传授写作技巧的做法,重在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作文的写法。我静心构思多种指导方法,实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共同参与作文指导,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作文指导主要有以下六种模式: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我曾经以为只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东西,读完《张晓风散文集》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是一塌糊涂。

早前,我是不喜欢读散文的。我总认为,所谓散文,要不就是风花雪月的文字,读的时候,令人对作者的语言功底啧啧称赞,读完之后呢?就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要不就是故意将一些生活小事写得极其的煽情和繁琐,来讨得读者的同情,显得婆婆妈妈,不干脆,远不及武侠小说来的酣畅淋漓。

这次应师父要求,要写一篇读后感,将家里的书翻了个底朝天,要不就是已经看过很多遍的,要不就是枯燥的令人想起就害怕的,翻来覆去,就只剩下两本书可读。一本是《余秋雨散文集》,另一本就是《张晓风散文集》。曾经看过余秋雨的一些文章,写的是不错,就是觉得他这人太过浮躁和自以为是,不是很喜欢。而对于张晓风呢?曾经听说过她,只知道她是台湾作家,很早就已经享誉文坛了。怀着一份对女性心理的好奇,最后决定,就是她了,《张晓风散文集》。(女性心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平时就不知道女孩子都在想些什么,到至今为止还是单身一个,趁此机会,顺便补习一下喽)

不读也就罢了,这一读,还上瘾了。

我早年读过《红楼梦》,虽说读过,其实也就是囫囵吞枣地过了一番,现在,你要是问我里面的有关人物和情节,我也只能是摸头不知脑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印象深刻,她就是林黛玉。她长得美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部,毕竟,《红楼梦》里美女如云。为何会对她念念不忘?只因为她有一颗十分细腻和敏感的心。读《张晓风散文集》,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位“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娴静时如镜花照水”的林大美人。

打开《张晓风散文集》,第一篇是《地毯的那一端》。从内容上来看,这是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前,给她的丈夫德写的一封信。 说真的,我想,任何一位男生如果读了这篇文章都会有一种想娶她的冲动。出神入化的文笔自是不必说,更动人的是那种细腻而真挚的感情。似一抹丝绸从指缝间穿过,又像一湾泉水,缓缓地,柔柔地,从心头流过,于是,干渴疲惫的心,变得滋润,仿佛穿越在花丛中,又似乎翱翔于彩虹之巅。在这一刻,人世间的一切,似乎不再重要,只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此刻幸福似乎可以捧在手心里。在张晓风笔下,一切似乎就这么简单,既没有天荒地老的誓言,也没有生离死别的痛楚,有的只是清而亮的星斗,有的只是朋友的一句祝福,一张贺卡。然而就是因为这种简简单单,才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而这一切却得乎她那种细腻而敏感的心,让我们知道波澜壮阔是人生,而平平常常也是人生。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我曾经以为只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东西,读完《张晓风散文集》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是一塌糊涂。

早前,我是不喜欢读散文的。我总认为,所谓散文,要不就是风花雪月的文字,读的时候,令人对作者的语言功底啧啧称赞,读完之后呢?就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要不就是故意将一些生活小事写得极其的煽情和繁琐,来讨得读者的同情,显得婆婆妈妈,不干脆,远不及武侠小说来的酣畅淋漓。

这次应师父要求,要写一篇读后感,将家里的书翻了个底朝天,要不就是已经看过很多遍的,要不就是枯燥的令人想起就害怕的,翻来覆去,就只剩下两本书可读。一本是《余秋雨散文集》,另一本就是《张晓风散文集》。曾经看过余秋雨的一些文章,写的是不错,就是觉得他这人太过浮躁和自以为是,不是很喜欢。而对于张晓风呢?曾经听说过她,只知道她是台湾作家,很早就已经享誉文坛了。怀着一份对女性心理的好奇,最后决定,就是她了,《张晓风散文集》。(女性心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平时就不知道女孩子都在想些什么,到至今为止还是单身一个,趁此机会,顺便补习一下喽)

不读也就罢了,这一读,还上瘾了。

我早年读过《红楼梦》,虽说读过,其实也就是囫囵吞枣地过了一番,现在,你要是问我里面的有关人物和情节,我也只能是摸头不知脑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印象深刻,她就是林黛玉。她长得美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部,毕竟,《红楼梦》里美女如云。为何会对她念念不忘?只因为她有一颗十分细腻和敏感的心。读《张晓风散文集》,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位“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娴静时如镜花照水”的林大美人。

打开《张晓风散文集》,第一篇是《地毯的那一端》。从内容上来看,这是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前,给她的丈夫德写的一封信。 说真的,我想,任何一位男生如果读了这篇文章都会有一种想娶她的冲动。出神入化的文笔自是不必说,更动人的是那种细腻而真挚的感情。似一抹丝绸从指缝间穿过,又像一湾泉水,缓缓地,柔柔地,从心头流过,于是,干渴疲惫的心,变得滋润,仿佛穿越在花丛中,又似乎翱翔于彩虹之巅。在这一刻,人世间的一切,似乎不再重要,只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此刻幸福似乎可以捧在手心里。在张晓风笔下,一切似乎就这么简单,既没有天荒地老的誓言,也没有生离死别的痛楚,有的只是清而亮的星斗,有的只是朋友的一句祝福,一张贺卡。然而就是因为这种简简单单,才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而这一切却得乎她那种细腻而敏感的心,让我们知道波澜壮阔是人生,而平平常常也是人生。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书札记】苏东坡

【读书札记】苏东坡

舀起一瓢西湖水,水中照映当着沙堤杨柳的轻柔舞姿,在这如诗画卷里,我不得不想起你。

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雨霁。苏堤两岸水波拍堤,薄雾如轻纱笼罩湖面。堤上柳丝拂面,桃花正艳,鸟鸣雀上枝头,处处铺锦刺艳,小桥流水如行银河天桥。只见你孤身恰于岸上,那神情仿佛和西湖相见恨晚,观之不足,爱之有余,不然,你怎么会留下453首之多的咏西湖诗词?时光倒转千年,见你伫立于苏堤之上。不得不叹曰:东坡者,世间奇才也!

细数史上的文人如恒河沙粒,其中不乏敢于同日月星辰争辉者。而面对苏轼,这位政治上失意的诗词家,这颗难觅的“北珠”时,不免逊色许多。“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也许只有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能真正的认识苏东坡这旷世奇才的豪情与温柔。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卷二中有一段绝妙的苏东坡西湖诗词评论:“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意,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妙哉!壮哉!正是由于有了这千古奇才与绝色美景的结合,才使西湖有了许多光耀千秋的杰作。

当然在我看来苏轼的一生都是在飘泊着的,被那皇帝老儿扁了一次又一次。也难怪苏轼被扁后,能写下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自从1079年3月,苏轼到湖州去做知州。打击也随之而来。苏轼因此陷入了牢狱之灾。后来经过了多方营救。如宰相吴充对神宗进言说:曹操还能容忍祢衡,陛下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个苏轼?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皇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病中的仁宗皇后也出面干预。苏辙上书,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赎苏轼的罪。

因此,苏轼在被一连审问了一百多天后,被降职为黄州任团练副使,不得参与公事。当然,实际上就是流放了。苏轼不欲家人随往受苦,便把家小安顿在苏辙处,只带了长子苏迈一同前往。“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 余下全文

篇八 :经 典 的 作 品 永 恒 的 魅 力

经 典 的 作 品 永 恒 的 魅 力

——浅谈如何体会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永恒价值

题记:文学即人学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良好的技能技艺,更要他们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这心灵中有美好而丰富的情感,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较高的审美判断能力,一句话,就是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最具人文内涵、最具情趣的语文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起培养人文素质。这既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现实的、时代的要求。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的比重明显加重,而且是荟萃了不同时期的佳篇名作。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创造。从《诗经》、先秦散文、楚辞到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风格,但是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人情,而且蕴涵着极其广泛的、极其丰富的、极其深刻的内容。它以丰厚的积淀、独特的韵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学所不能代替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渗透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而大开眼界,同时还能进行人文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前人对“读”的作用的最经典的诠释。它指出“读”的重要作用。可见,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帮助学生再现文章的情景,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获得最真切的感觉。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所以我们要重视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诵读教学。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