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世纪末的爱恋 安妮的暖暖 读后感

可是她还记得他的手指,他的眼睛,他的气息,他的声音,模糊而温柔的,提醒

着她在世纪末的一场沉沦的爱情.

------《暖暖》 阴暗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清幽的花香.是插在玻璃瓶中的那一大捧百合.那也是暖暖喜欢的百合.她刚到上海的夜晚,穿着粉色碎花裙子,疲倦而安静的样子,像一朵阴影中打开的清香花朵.一个迎接她的男人买了送她,然后她为他走上

疼痛和激情交织的路途.

暖暖是我最喜欢的安妮宝贝的女孩.手腕上没有疤痕.不吸烟.不酗酒.默默离开却没有去流浪.没有抑郁症.有着艳丽而天真的神采,明亮漆黑的眼睛,带着微微惶恐和脆弱的表情,却又隐含着小动物般的野性.好象一只小猫,等待着你

的爱抚,可是在你抚摩他的时候,它又会突然地轻轻咬你一口.

《暖暖》以时间为线索,从19xx年3月一直到19xx年12月.三个月的暧昧,三个月的温暖,用三个月来遗忘.最短的时间,勾勒出爱情的绝美,抑或是一个聪颖善良的女子对待爱情的样子.城是能让暖暖轻易爱上的男子.温情而残酷,带着命定的激情和忧郁.穿着很简朴的 棉布衬衣,平静的站在街边的阳光下,但是她却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暗涌,可以是激烈的,也可以是柔情的.时间和心是没有关

系的,有些人注定要爱着彼此的.认识城是一个月,和林是四年.

城说暖暖是那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孩.可是我觉得暖暖是一个会好好爱自己的女子.没有任何野心和欲望,所以对别人将要给予她的从来不抱有期待,就像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样子.她能安排自己,能控制自己,能支配自己,这样的女孩,看过去常常让人感觉暧昧和模糊.她的神情是淡漠的,但你能感觉到她内心潮水的暗涌。也许是在某个无法预料的时候,她会突然的激烈,让你窒息。看过去总是有一点点的落拓,一点点纯真,笑起来的时候会显得脆弱。常常沉默不语。但你知道她是一棵诡异的植物,会开出迷离的花朵,散发辛辣的气息。和城

是一类人。所以他们可以用心爱。

…… …… 余下全文

篇二 :安妮宝贝与《蔷薇岛屿》读后感

安妮宝贝与《蔷薇岛屿》

深蓝色的麻面封页,感觉到有种很深刻的情结在它粗糙的纹路里,很浓很重,整本书中明暗交错的图片,散散的游记,执着的行者,让人透过照片纸页能听到曾经踏过的每一寸土地的快乐与悲伤。因为生命本身是一段看不到归途的长路,所以现在看来能在人生的流程中留下记录,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照片、文字、书和感情,这些都是时光曾经存在的印记。

我同安一样,一直深信:“人要抵达彼岸,必须先经历黑暗和痛楚,就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这并不是简单的悲观或乐观,颓废或者积极的问题,它是一种过程。”触及到过程,有人误以为安的文字总是流露出灰色亦或是绝然的成份之

一。我只想说,你听到过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吗?所有内省作品都具备一些沉闷的特征,因为它更注重细微,叙述的不仅是现实里大部分常人的生活和感情,它要说的是关于痛苦,追求和孤独的人本问题,探索人性微妙和幽暗的冗长,深入骨髓。

《蔷薇岛屿》虽然是关于一个女子在童年和成年,在幻觉和真实,在往事和现实之间穿梭的生命转变记录。但是安心如明镜,事物都自然的映射出去,因为不执留,所以不受外界影响。这种情感实质上已经是超个人,超主观的明白和透彻,让我们知道生活的图案犹如站在黑白分明的钢琴键盘上;时而安静不语;时而敲着清脆圆润的伴音,然后在音符与音符的滑动间流泪、微笑。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以这种方式记住生命中值得永存的人或事。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就是这样??同样。

安就是这样,用指纹触摸生活,一次次破了,又一次次为它打上补丁,用掌心收藏露水和稀疏星辰的女子,并且用一生保持着这种姿态,无须更多言语,无须更多声音。

我想起了童年中美好的幸福,总是用一句话来结束,用许多波折开始。而现实中的幸福总是用许多波折开始,而却很难用一句话结束。安的文字始终透漏出一些杜绝言语的厌倦,一些失去绝然的期待,如一幅凄美而弥漫着苍凉色调的油画,在静物之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冲击波。让人倾听,让人流泪,让人微笑,让人感动,好似一种浸染布满周身。

…… …… 余下全文

篇三 :有关《选择之道,安妮宝贝》的读后感

关于对学校管理、食堂、洗澡降价及中东局

势的看法

作为大一新生的我,第一次离家,对于大学的独立生活没有多少认识,但自从来到西政才发现其实离家也没那么可怕,校里、院里、班级里都对我们的生活都特别关心,就像热水系统的改善,食堂的管理。

由于我们刚到学校热水系统就换了,原来都是用天然气,我没用过,所以对于目前的热水系统贵与不贵没多大感觉,就觉得有热水用就不错了,虽然原来的收费是有些贵,但我的好多同学说他们学校没热水,连洗个澡都难,所以还是挺高兴自己宿舍有热水的,自己洗快些,省点儿用就行。后来听说有同学传热水系统贵的事,接着就听说学校开会商议供热系统了,最后就通知让学生去投票选择热水价格,现在热水系统的价格整整下降了一半,由原来的0.6元降到了0.25元,我从心里笑了,学校真的非常关心和体贴我们的心声,热水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由衷的感谢我们的学校。

我喜欢在学校的食堂吃饭,特别是我们食堂,原来我以为来到外省会吃不惯,到了才发现,学校的食堂各地菜都有,都是人性化管理,而且还便宜,我曾算过在外面吃饭比在学校食堂次要贵三分只一,在食堂里还有个我原来从未见过的景象,就是同学们吃完饭都会把自己的饭碗拿到服务台,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觉得很温馨,所以我对学校食堂很满意,很希望它永远都想这样。

近几天看到了很多关于中东局势的新闻,中东局势影响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石油价格,黄金价格等。受到中东产油区的局势影响,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三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达到每桶103.78美元,创下近29个月来的新高。与此同时,作为资金避风港的黄金周四连续四天走高。我想如果地区局势短时期内不见根本好转,原油和黄金等商品的价格可能继续受到影响。

,据董秀成表示,首先,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是和国际石油市场挂钩的办法,前段时间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是直接原因。其次,在去年调整价格的过程中,国家考虑到当前的宏观经济,通胀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具体操作的过程,在时间上往后拖了。另外,在价格调整的幅度也做了一定调控。主要跟市场的供求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比如说经济复苏,对消费需求拉动油价提高。计价货币美元的贬值也构成了原油价格上涨的成因。此外,库存、储备都会影响到。

…… …… 余下全文

篇四 :释读《安妮宝贝》

释读《安妮宝贝》

女友告诉我她最近在看《安妮宝贝》,我脑海里不禁闪了个问号:姐姐告诉我那本书太消极,太落寞,不适合当代青年阅读;女友是个书迷,一旦喜欢上哪本书不惜牺牲爱情也要饱览它---心爱的书。出于对女友的关心,我不得以从百忙之中抽空解毒一下《安妮宝贝》。 看完了小说集,诡艳,阴冷,落寞令人恐惧。我不明白为何她的天空总是阴雨连绵,内心总是孤独消沉。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如果总是以一种性格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原因只有两个:一就是他是小说模型,另一种便是他的文学造诣的确高深莫测,能将他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我自认为后一种说法对安妮宝贝不成立,显然姐姐的说法非常有理.

她总喜欢用棉布衣服包裹一个冷艳清绝的女子,没有袜子的双脚装在鞋子里.让人不禁会想起她是否还有体温?想与世隔绝,却无法拒绝寒冷与孤寂,不食人间烟火吗?也不是.

当张扬得不到理解,它更多时候还是自生自灭,但我不明白类群体中的人不理解时为何不懂得学会尊重,哪怕是承认它的存在,反而慢慢地去消磨它.人总是在顷刻的心灵碰撞中才会产生共鸣一刹那我似乎体会了无人理解时的孤独的瞬间,同时也体味到了安妮的落寞与孤寂的瞬间.

人虽然不完全为别人而活,但却在乎别人的感受,没有了别人的感受张扬便没有了依托.于是乎她便将希望寄托在抽象的爱情上,期盼爱情可以融化一切隔阂,然而当;不同的两个人在一起反而更加寂寞,爱的时候心也会孤独时,爱情从此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当爱情驱逐不了孤寂时,有希望在纵欲中填充那颗空落的心灵,或者说是宣泄孤寂的压抑,殊不知这种填充或宣泄实际上是一种错误.或许结束生命才是张扬的女子的最终选择,也是一种解脱吧,恰恰是她们的死才换来了成功的代价......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往下写了,再写下去仿佛我已经置身于所谓的小说情境中了.我感觉不到女友看完后的感触,但愿她不会因此而感伤倾怀,因为读者非作者本身!!!

…… …… 余下全文

篇五 :《彼岸花》读后感

《彼岸花》 阴雨天总算过完。早起的晨曦中,有舒适的干燥。

在淅淅沥沥的日子里,一个人窝着看安妮宝贝的小说。对了,那个时候,安妮宝贝还叫安妮宝贝,现在你所知道的安妮宝贝有了一个新的,极其别致的名字,庆山。她改名字叫庆山之后,很多一直追随的文青说,这个名字取得多好,比安妮宝贝好。 我只能说,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确实需要不同的名字来呈现自己不同的状态。安妮宝贝还是安妮宝贝的时候,她写的上海小资女人寂寞的爱情,真是需要这样的名字。因为落寞的女人总是喜欢人家叫她宝贝。庆山是她经过了岁月的磨砺,更加成熟和深刻之后,一个更适合她的名字,她不再仅仅写落寞的爱情,她有了更深的哲思。 (如果可以,在多年以后,我老了,我也想取一个听起来很沉的笔名,这里是说笑了。) 好,言归正传,我今天要说的是,还是安妮宝贝时候的作品《彼岸花》。

《彼岸花》---写于20xx年,我在20xx年才读。

为什么那么多年之后,我才想去找来读,我只能说,20xx年,我只有17岁,还不知道女孩子长大了之后会落寞。所以彼时的孩子,不会看得懂那些东西。直到现在,我27岁才来看这本书,我还是一知半解那游离的状态。因为我还没有去过上海,大城市的女子和小城市的女子中间终究是横亘着许多的细枝末节。她们喝着咖啡,说着梵高,讲着《挪威的森林》长大,她们知道落寞比我们早得多。小城市

的女子,没有看过大海,没有经过雪花,知道的只是高高低低的山脉,看到的永远是刺眼的太阳。

我想去上海外滩喝咖啡,然后低头浅浅的读这本书的每一个字词。也许这样我可以拉近一点和她们的距离。

因为暂时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亦不愿为了一本书等待,只得一个人在看完乌云密布的天空之后,决定读它。

一人独处,培养了一点孤独的情绪,才敢拿起阅读。 读书于我并不轻松,边读边要思考的东西很多,却又那么固执,不愿意没有心肝的阅读。书中细节写的那么美,它告诉你在肆意挥霍的青春中,有那些细碎的画面,而这一幕幕的总是敲击我的心。 我看着画面中的人,悲欢离合,有了自己的人生,以及所谓的另一半。喜欢在《彼岸花》中,乔的那种感觉,一个懵懂的女子,迷迷糊糊的就和一个自己不认识的男子领了证。回来切菜时候才突然有恐惧。我能够想象那是惊慌失措的小样子。

…… …… 余下全文

篇六 :彼岸花读后感

读《彼岸花》有感

我相信,世上总有一处盛开着彼岸花,暗媚妖娆;我相信,世上总有一段暖人的文字于某个瞬间滑过你的心底,流淌着,滋养着,引领你渐行渐远。 ——题记 很早就知道安妮宝贝的文字很是独特,而《彼岸花》也算得上是安妮宝贝的代表作之一了。一个人在阳光慵散的午后读《彼岸花》会感觉到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如同静得出奇的睡水面,一丝丝小小的波纹也只能突出它的平静。 了解之后会发现安妮宝贝的文字里流动着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并混合着一种颓废和腐败的气息。安妮说:“有些人的作品始终是写给寻求着沟通的灵魂观望,即使只是一小部分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能读懂安妮,她的文字像毒药般让很多人无药可救,而我感到的更多的是畏惧与难以割舍。如果说文字有颜色,我想它是灰色背后更绝望的黑色,但又真实地让人窒息。 开始的时候,觉得《彼岸花》讲述的是一场绝望的爱情,绝望到空虚、痛苦,绝望到寻找酒精和烟草来来安妥孤寂的灵魂,绝望到要在死亡里找到解脱。但细想之后才发现,说《彼岸花》中向我们讲述的是绝望的爱情,倒不如说是生活的艰辛更为恰当。 故事的主人公叫南生,一个听起来似乎有点土气的名字。在父亲有了第三者的事实下,从母亲的死开始,悲剧色彩似乎就一直在她的身上蔓延。无奈中,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却就在马路的另一头亲眼看见父亲的出了车祸,那嫣红染遍了自己的双眸。于是,就和兰姨(父亲的第三者)还有她的儿子和平生活在了一起。南生是绝望的,她更是无所谓童年而言,她的童年就一直被死亡笼罩着。和平,一个从小就在母亲(兰姨)的精神阴影下下生活着,以至于在兰姨病危时他也不愿意去见她。也正是这个人,他给了南生最快乐的时光。或许也正是在南生绝望时,和平是她唯一抓住的救命稻草,所以她不可救药爱上了这个男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这是我信奉的生活原则。”是的,在我眼中生活也该是简单的,但是南生为了和平,却做出了那么多伤害自己的事情,沉沦在罪孽中无能为力,无法自拔。不是在漂泊,不是在追寻,他们永远在逃避,在背叛,直至背叛自己,背叛自己的背叛。始终无法负载的沉重感让身为读者的我也觉得无比的压抑。 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标题——彼岸花,传说中相传此花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才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的说法。花叶永生相错,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轮回,也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 。 用这种花来命名这本书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南生与和平又何尝不似这生生相错的彼岸花呢?为彼此的爱慕而毅然决然,不惜遭受地狱万劫不复之苦,生生世世追寻,却永远在不可及之处。一个是曾经旺盛现在疲备不已只想安定的男人,一个是激情爆发宁愿玉石俱焚的女人。他们的心境无法同步成长,又怎么能得到交集!南生不明白,她一路辗转纠缠,迟迟不愿放爱一条生路。 “学会舍弃”,“付出但不要去执著地要求回报”。安妮在末尾才一语道破的真理。 总是一厢情愿地觉得彼岸之花应该是如烟花般绚烂脆弱的,只能留下恍惚迷离的相逢来结束对“彼岸”的涉渡。他们欣赏着冷漠,疏离与散淡带来的距离,永远在咫尺天涯的距离之外徘徊着凝望着。自认为的那样的执着看起来很潇洒,其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八月未央读后感

八月未央是一部破碎的作品,美丽凄凉的色调,是安妮宝贝又一典型代表作。

安妮宝贝自出道以来,作品的主题一直都是以颓废、挣扎、毁灭、抗争、寻找内心真实的自我为主,在写作手法上,安妮宝贝非常擅长运用色彩及场景切换,色彩以灰、白、浅绿、黑为主,典型的末世没落小资情调,徘徊在爱与恨的边缘,在明灭的色彩中不停的转换。

未央是一个孤儿,小时候跟着一位精神分裂的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在其十五岁那年意外死去。未央始终是一个缺爱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可以控制的爱。未央遇到了相爱十年的乔和朝歌,在即将结婚之际,未央设计分开了他们,乔最终抑郁自杀,而未央则怀着朝歌的孩子独自北上,原本爱着未央的朝歌则离开中国远渡重洋来到日本,与日本女子同居。而未央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仅仅因为乔像极了未央的母亲,未央希望能够带着乔离开,给乔幸福,一如当初年幼的未央想带着母亲逃离悲戚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毁灭的,她并没有带给任何人幸福,当年的未央失手杀了她母亲,乔在抑郁中自杀了。未央最后生了一个朝歌的孩子。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未央:我爱的人,一个一个地走了,一个一个地离开我,我以我母亲的方式抓住一个生命。可是我想,最起码我不会后悔。

八月未央这部作品里充满着宿命、无常和绝望,真不知道作者内心是充满着怎样的空洞和寂寞才能写得出来这样的作品?

安妮宝贝的作品的主人公永远都只穿着棉布衬衣和旧牛仔裤。永远都是在流浪和漂泊中,寻找自由,却又倍受宿命的戏弄。

《八月未央》、《告别薇安》、《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安妮宝贝的六部作品,虽然情节雷同,难有新意,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几近重复,但是她的文字却能够让浮躁的心安静地感受到那份静谧。这就是安妮宝贝颓废文字中那种特立独行的魅力。

…… …… 余下全文

篇八 :《莲花》读后感

安妮宝贝的《莲花》读后感

几度哽咽。为生命中每一个无法承受的绝望与悲哀的瞬间。

——题记

书有灰蓝色带细纹的封皮。裹着塑封,表达着某种贞洁。是坚硬的精装本。适合长久的保存,甚合意。在摇晃的公车上,撕去塑封。打开。内里是微黄的纸页。那一句“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境”首先印入我的眼帘。表达的是一种禅的思想,可以给人安静阔达的感觉、于是,开始平静的阅读。进入一种奇怪的状态。车停,脑中是大片的空白;车行,黑白的文字平静地从瞳仁里流入。车到站,坐在路边的栏杆上,继续在风里读它。呼啸的风声里,自觉化成一尾游鱼。被风送至远方。

初读安妮宝贝的《莲花》,总的感觉是一头雾水。合上书本,一脸的迷茫,似乎除了对小说中那优美隽永的文笔,华丽淡雅的文字有极深的印象(因为这样的书面语言已经很多时间未曾看到过),剩下的,就是思考。接触安妮宝贝的作品,还不是太多,只知道《莲花》是她出版的第七部作品。很长时间,对安妮宝贝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这大概是我不怎么喜欢这些所谓的70年代“美女作家”的作品有很大关系。毕竟,曾经风靡的“九丹”“木子美”等一些名字,已经彻底将 “美女作家”这个代名词扫入低谷,俗话说爱屋及乌,同样,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畅销”,对我来说,有时还真的不怎么被吸引。我看一部作品,往往是先去了解其作者,看看别人对其评价,然后开

始接触他(她)的作品。《莲花》,是我买的安妮宝贝的第一本书。从我以前的了解,人们对安妮宝贝的评价很多,当然,代表主流的和大家比较认可的,应该就是说她文字太过颓废,太过忧伤,总是过多的描写生与死,总是一些基本固定不变的修辞手法,如“他”和“她”……甚至,还有一些自怜自哀。这一点,在《莲花》中得到了印证。通篇读完,我感觉自始至终都被笼罩在一种灰蒙蒙,极其压抑的气氛当中,常常有种莫名的心慌和凄凉,甚至觉得发冷。但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阴柔的美,一种桀骜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这应该就是读完此书我对安妮宝贝的感觉:一个远离尘世的,高傲孤立的,自怜自惜的女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