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名人读后感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展开恢复20世纪文学崇高德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贝多芬从刹那光辉享受的名誉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贫苦交加,从童年时悲惨到老年时对欢乐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从中,我体会到了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然而他内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无法挖掘的。对于创作完美歌曲的热情,对于寻觅欢乐的执著,对于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用苦痛换来欢乐”就足以浓缩了他的人生。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这种疯狂的激发存在于一个过于柔弱的躯体和心灵中无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从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圣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他在斗争和舍弃中,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写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

…… …… 余下全文

篇二 :名家名著读后感

名家名著读后感

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萤窗小语》,这本书里的故事取自平凡人的简单生活,普通的就好像路上的小石子,但经过细腻睿智的解析,它教会我们如何温馨的处世,如何积极地励志。

像是开卷的“人就这么一辈子”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来却很深沉。这句话道出了作者对生命的虔诚,随处可见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胸襟和态度。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会生活,享受生活本应是一种人生的特殊体验,但是在这喧嚣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变得拿得起,放不下,于是有人为了拥有财富,追求权势而放弃了许多美好与真诚。其实,人就这一辈子,为什么不去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呢?

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甘愿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的田园生活,他生活在安逸平和的桃花源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静的享受着生活。

我们完全有理由变的更快乐,享受清凉和炎热,温暖和寒冷;享受四季、时间和空间;不仅仅享受休闲平和与宁静,也享受忙碌与烦躁;享受青春和活力、衰老与迟缓;享受缘起时的相爱与欢聚,也享受缘尽时的失落与别离;享受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顺境与逆境;享受富有与贫穷,享受着一切??

一位教徒问上帝:“天堂究竟在哪里?”上帝说:“就在这里。”教徒不解:“这里?我为什么感受不到?”上帝说:“如果你心中有天堂,无处不是天堂,若你心中没有天堂,就算你已经置身于天堂其境,也是视而不见。”

其实享受生活,是一种感知.生活中的春华秋实、云卷云舒都值得体味。一缕阳光、一江春水、一语问候、一叶秋意,都是生活里醉人的点点滴滴。 享受生活,需要一种心境。平静地坐看时光流逝,平静地细数人世坎坷,这些都是享受生活的意境。生活的意义,不在权势和金钱,不在物质和名利,而在用一颗平淡无华的心情,去领悟生活中风雨兼程与风和日丽。

刘拥曾说:“黑白的心情,看见黑白的世界;彩色的心情,看见彩色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让心静点,就能听见花开雨落的美好。让心宽一点,就能宽恕自己和别人而展开笑容。让心远一点,就能感觉彼此的亲近。换个美好的心情去看世界,就会少一些苦恼多一点温暖。

…… …… 余下全文

篇三 :名人传读后感范文

《名人传》读后感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2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名家经典《匆匆》读后感

学名家经典,惜寸金光阴

———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XX班 XXX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每当我轻轻打开书本,低声咏诵朱自清的《匆匆》时,禁不住为之动容: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深邃的哲理啊!

朱自清写这篇《匆匆》时,才23岁,已是清华大学数一数二的高材生了。可他依然感到自己所学很浅,觉得时间太过匆匆,而深感遗憾。他笔下的《匆匆》正是当时情感的真实写照。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失掉了现在就等于没有了未来.”,当别人夸赞他是天才的时候,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名家经典《匆匆》读后感

学名家经典,惜寸金光阴

———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每当我轻轻打开书本,低声咏诵朱自清的《匆匆》时,禁不住为之动容: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深邃的哲理啊!

朱自清写这篇《匆匆》时,才23岁,已是清华大学数一数二的高材生了。可他依然感到自己所学很浅,觉得时间太过匆匆,而深感遗憾。他笔下的《匆匆》正是当时情感的真实写照。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失掉了现在就等于没有了未来.”,当别人夸赞他是天才的时候,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此后,鲁迅养成了挤时间的习惯,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他一生多病,虽然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它每天工作学习到深夜才罢休,就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大文豪。正如老师每天教导我们学习《增广贤文》所说:志宜高而心宜下,胆欲大而心欲小,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呀。

…… …… 余下全文

篇六 :名家讲坛观后感

名家讲坛观后感

——许洪进

在我们学校举行的第十二届名家讲坛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赵主编给我们讲的关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更是让我感触良多。

一、高效群体自学,保证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大爆炸,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若想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更新,学会一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培养起来,能够独立获取知识,那么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东风主动性,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且增强他们依靠自身力量获取知识的信心,这对将来他们成才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这么说,谁掌握了这种自学能力,谁就能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大换届,能够在知识的大潮中游刃有余。

可是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过去培养学生自学常常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预习卡片或预习提纲让学生自己回家复习,其实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预习作业是低效的,学生多半是应付,极少有人认真完成。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当学生真正预习之后遇到一些不懂得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还要等到第二天上课时老师来讲,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杜郎口中学一改过去传统预习方法,把它直接上成预习课,将个体自学拓展为“群体自学”。让学生在教室

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充分挖掘课堂上几十个学生的“群体价值”,讲“兵教兵”,“学习互助”的办法渗透到平时的课堂中。这样既能保证自学的顺利进行,又能将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把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一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人类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其他三种需求便会凸现出来。在这样一的和平年代,学生们衣食无忧,他们生活在办自己这个“小社会”中,自然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被集体认可,更进一步说是渴望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就感。那么如何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呢?洋思中学开辟出一条“展示”之路。让学生在不断地展示中获得这种心理满足感,得到一种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成就感。当他们的自信在班级中逐渐形成的时候,这种良好的情绪便会影响周围其他人。

…… …… 余下全文

篇七 :名人故事读后感

名人故事读后感

篇一:名人>故事>读后感

《中外名人故事》这本书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还有一些现、当代的中外名人。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名人身上一点一滴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名人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名人怎样对待兴趣和学习,名人怎样对待亲人和朋友 ?? 我们从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中国卷科学家博学多才的张衡大发明家祖冲之伟大的科学家沈括才智超群的黄道婆呕心沥血修本草的李时珍中国铁路之父 —— 詹天佑从小就有心计的孩子李四光情系祖国的钱学森 文学家和艺术家 爱国诗人屈原文学巨匠巴金的故事徐悲鸿早年艰苦学画张大干和毕加索的君子之交聂耳谱写国歌的故事梅兰芳蓄须明志 政治家和军事家飞将军李广诸葛亮拜师的故事虚怀纳谏的唐太宗抗金名将岳飞智擒鳌拜的康熙帝毛泽东的 “ 责任田 ” 一流的外交家乔冠华人民的好总理 —— 周恩来传奇人物苏武牧羊不取到真经不回头的玄奘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英雄林则徐舍生取义的谭嗣同推销员出身的华人首富李嘉诚航天英雄杨利伟外国卷科学家爱国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扞卫真理的殉道者 —— 布鲁诺爱因斯坦曾找不到工作牛顿的生活趣事巴斯德不达目的不罢休诺贝尔不写自传文学家和艺术家音乐神童莫扎特 ??

这本书,让我知道,做人还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这个道理我是从林则徐的故事中体会到的。

篇二:名人故事读后感

爱因斯坦勤思考的故事

五岁时,父亲拿一只小罗盘给他玩,爱因斯坦捧着罗盘,见里面的指针转来转去,最后始终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把指针转一圈,又转一圈,不管怎么转,那根针总是指着北方。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罗盘,默默地想:针四周什么都没有,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针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想,直到母亲喊他吃饭,他还站在那里思索。

…… …… 余下全文

篇八 :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由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罗曼罗兰将其称之为“英雄”, 以感人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贝多芬一生都遭受着痛苦的折磨。他在四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逼着练钢琴,十七岁时失去母亲,二十七岁开始失聪。他非常热爱音乐,认为耳朵是他身体中最宝贵的一部分。但是,命运之神却给他开了一个足以毁灭他前程的玩笑,他开始听不见了。可他并没有选择沉沦,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挑战命运。他说:“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他做到了,在日常的窘况,琐碎的烦恼中,他完成了伟大的巨著:《第九交响曲》。当他于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在维也纳演出时,观众们受到了精神的洗礼,许多人流下了眼泪。他用了一生的痛苦换来了欢乐。

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存在着很多缺点:胆小、软弱、多疑、优柔寡断、做事有始无终??当佛罗伦萨被外敌包围时,受命承担城防工作的他却逃到了威尼斯。但是在艺术上,他却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热爱自己的事业。为了掌握人体的结构,他去解剖尸体;为了寻找好材料,他在采石场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为了铸造铜像,他认真学习对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铸铜术。他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甚至不愿意分出时间去饮食睡眠。他为他心中“高贵的工作”——艺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他在他的作品中溶入了人的情感,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不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

托尔斯泰有美满的婚姻,温馨的家庭,安逸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似乎一切都一帆风顺。但事实上,他并不满足这一切,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又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但他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独的:他的思想不被世人理解,和家人也无法沟通,连屠格涅夫和高尔基都曾批评过他。但他仍坚持着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决裂,在八十二岁时选择出走,最终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他临死前还这样说:“大地上有千百万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儿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呢?”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