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东施效颦》有感

读《东施效颦》有感

六(4)班 李金娇

西施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本身就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貌。很不幸,她有一种病,心口痛。有一天,她捂胸皱眉,从街上走过。东施看到她这样子,觉得很美,也学西施捂着胸口,皱眉在街上走过。路人纷纷跑开,远离她。富人关门不出,穷人带着家人避开她。现在,你知道谁效仿西施了吧?

学了这篇文章,我也发觉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问题。 王刚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常常和伙伴们玩得丢了魂。可最近他不玩,也不闹,笑容也没有了,很严肃,弄得伙伴们以为他得了抑郁症,都不跟他玩了。原来,是前一段日子,王刚看到隔壁班一位同学,他不哭不笑,很冷漠,脸上没有表情,觉得酷极了。就学了起来。他不明白,为什么伙伴们不理他了呢?

丽华看到同桌衣着很漂亮,她特别喜欢那双小巧迷人的鞋子,简直是漂亮到极点了。她就向妈妈嚷嚷要买给她。可买回来穿上,但没有想象中那么漂亮。同学依旧围着她同桌,她知道她自己那双鞋子根本不吸引人。同桌告诉她:“那是衣服搭配问题。”后来她自己也买了同样的衣服,还是不吸引人。她很纳闷,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只要自己喜欢,穿得自在,用得着管别人喜不喜欢呢!

自己就是自己,干嘛要模仿别人,不但自己不习惯,而且事与愿违。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是主角,我们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

独特的一面,不要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否则会适得其反!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东施效颦有感

读 《东施效颦》有 感

长埠中学 七(2)班 龚乐琴

《东施效颦》是《庄子〃天运》中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丑女东施看到西施皱眉的动作很美,于是“归亦捧新而颦其里”,最后却没得到好效果。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缺乏内在美的人,如果只从外表模仿别人,结果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但是我觉得:撇开这个故事的寓意不谈,但是东施这个人,有很多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地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变美,东施进行了尝试,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试想一下,如果东施获得了成功,那她还会被人嘲笑吗?比起东施,今天我们之中有许多人还不如她!他们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永远只会选择逃避,从来都没有尝试过迎接挑战。他们总觉得既然结果是失败,那又何必去尝试!其实不然,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尝试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过程中吸取很多教训,那会让我们以后再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可以从容面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学东施呢?

东施学习的对象是西施,而不是“其貌不扬”的女子。她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就是她选择美的对象,她知道如果抉择。现在的时代竞争激烈,有许多不懂的地方需要请教别人,但对选择的对象很有讲究。不是说级别比自己高、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就一定只是渊博,有些人很年青或许就满腹经纶,不要觉得无法放低姿态,而应当不耻下问。其次,在不同方面的问题请教的对象也不同,在发问前应慎重考虑下。比如说,你电脑坏了你应当找修电脑的技术工,而不是一个修电视机的技工。

其实,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所以,人要一直学习,而且不能单单只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看来,东施还真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东施不应该只被人嘲笑,她有很多优点,只是别人看事的眼光不够辩证,不够全面而已。我们既然发现了她的优点,那就要向她好好学习。 让我们一起向东施学习吧!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东施效颦》有感

读《东施效颦》有感

《庄子〃天运》里说了一个故事,某村有位美女西施。常到河边洗衣,她身姿蹙眉,更显得娇弱柔美。邻居中有位丑大姐,对西施的艳名非常羡慕,于是仿效西施捧腹蹙眉之态,出入于村前村后。谁知人们见了都撇嘴,躲到一边去,不愿看那令人作呕的丑态,有人嘲讽地称她为“东施”。于是“东施效颦”便成了一个成语。(批:既介绍“东施效颦”成语的由来,又嘲笑了盲目仿效的“丑态”。)

“东施效颦”可笑在哪里呢?是西施之态不可学呢?还是东施不该这么学呢?我们觉得觉得两者都有,而以后者为主。西施之美表现在她的容貌身姿上。仪态风度,是一个整体,并不是只在捧胸蹙眉上。捧胸蹙眉是她的病态表现,恰恰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应该模仿的。东施以偏代全,以糟粕代替精华,以为只要模仿捧胸蹙眉的病态也就能象西施一般美了。东施完全不顾自己的条件,胡乱仿效,拾取人家的糟粕,结果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丑面目,反而使丑态更露骨,更难以入目。(批:从根本上道破“东施效颦”丑在何处。)

“东施效颦”这样的蠢举在今天并未绝迹。比如,前一阵,有人不是很起劲地鼓吹“高消费”吗?他们不顾我国底子薄、人

口多的国情,主张人们“放心大胆地去吃;去穿,吃得越好、穿得越漂亮越光荣。消费越多,对国家贡献越大。”他们说,发达国家就是用“高消费”来促进生产的高效率的。其实,这只是看人家的皮相,没有乍人家的实质。不顾我们的经济基础,不顾我们的经济收入,不追求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而盲目地脱离实际地去追求“高消费”,其结果只能是“消费越多,对国家损害越大。”“高消费”的鼓吹者们比“效颦”的东施,委实是走得更远了。(批:联系实例,针砭时弊。)

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模仿,个人就会象东施小姐那样出尽洋相。比如练习写字,有的人不是一笔一划地练好运笔,摆正间架,而是专学胡飞乱草,把东倒西歪的字体,忽长忽短的笔画,偏倚一侧的间架当作行书草书的精华。他们象东施一样不知好歹,不识美丑。当他们洋洋得意在大众面前露一手之日,也正是人们躲在一边不愿看那丑态之时。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东施效颦》教案

《东施效颦》读书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完《东施效颦》这个故事。培养爱读书的情趣。

2.能运用默读、精读、略读、速读、泛读等方法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流程:

一、 情趣引路,轻松入话。

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都读了哪些课外书?

2.在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成语,它们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积淀。通过读成语故事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成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新成语,叫东施效颦。(板书:东施效颦)

二、理解课题和出处

1.课题叫东施效颦,那哪个小朋友能说说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知道的?

2.东施效颦出自哪里?

3.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阅读这本书呢?

三、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来阅读《东施效颦》

1、教师提出具体读书要求(出示小黑板)。

2、学生自主阅读。

3、小组交流。

4、指读学生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谈谈读后感。

5、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

6、请学生上台表演,进一步形象地感受这个成语。

四、总结

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藏着一个最最有趣的故事,相信小朋友在开心地阅读这些故事的同时,可以轻松地记住这些成语,学会怎么去运用它们。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

高尚源于知止

——读《德胜洋楼公司》有感

首先感谢刘姐,因为刘姐,所以我才知道在中国真的有这么一个震惊中国惊动海外,被称为“波特兰小镇”公司的存在。对位于苏州的这么一家建筑公司的员工来说,一年的绝大部分日子是忙碌而充满秩序的----德胜。

虽说忙碌从早晨开始,但他们在这里却是幸福、快乐的。因为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早晨6点半,公司小区就有行政人员开始打扫卫生。擦灰尘的人除了每天擦门窗之外,还要把园区内所有办公楼和住户的信箱、路牌擦拭一遍。每到一处,总能见到的都是一片被他们擦拭打扫干净且整齐一致的办公区域、环境优美的宿舍区域等。

其实当很多人一说起德胜的时候,都会以为它是一个独立且高大上的高楼大厦。可谁又能想它仅仅只是一个大的咖啡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和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公司大不一样,有些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间,但在这里董事长和总经理都与公司员工一起在咖啡馆里面工作。如此可见,它的公司是独立民主平等的。而且它分布在全国各地建筑工地上的工人都被要求“每天至少刷牙一次以上”、“勤洗澡勤换衣”、“做好常备口香糖”。这里说明公司对员工精神面貌的追求。

德胜的好不止于它的独立、民主、平等,更重要的是公司给予员工的一些心动福利:

1、公司给没有住房的员工提供免费宿舍;

2、员工一日三餐在公司食堂就餐只需5元钱;

3、自动贩售机里的饮料1元钱一罐;

4、公司理发室提供提供5元/次的理发服务;鼓励员工学车,公司报销一般学车费用;

5、领到驾照之后可以向公司借车使用,费用是20元/天;

6、公司给所有员工都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见过德胜,了解过德胜的人,大概都会觉得它的一切都让人觉得美好、高尚,因为公司拒绝商业贿赂,“绝不同流合污”。所有职工报销不需要领导签字,员工家有急事可以立即向公司借钱,借款额度高达十几万元。而且公司只有一个销售员,为了保证质量,不求多只求精。

…… …… 余下全文

篇六 :零下一度读后感

零下一度读后感

篇一:零下一度>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韩寒,是个学生。韩寒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较为突出的语文写作才能。他的文笔流畅、自然,而且老练。韩寒行文自然流畅,旁征博引,洋洋洒洒,舒展自如,无矫饰带涩之状。

这正应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句话。当然韩寒还年少,“破万卷”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断定,他一定是读过不少书的。韩寒喜欢用一些幽默的话语,解读生,评说是非。如:一次长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跑比赛,一向长跑不及格的我被-逼去跑,由于前一天莫名其妙被罚站了四节课,站得我脚无知觉,竟一路领先,捧得冠军。幽默不是技巧,而是一个的天生禀的自然流露,也是一个的素质、智慧的自然展现,它是学不来的,也是强求不得的。幽默的力量在于自然,含蓄,耐寻味。施展过分和可以追求则往往会失之于矫饰和浅保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其本并不幽默的,却在其作品中故作幽默状,那简直比东施效颦还更令感到难受。

这本书真好看。

篇二:零下一度读后感

第一次读韩寒的《零下一度》已是三年前的事了,现在又一次捧起它,依旧深深的被其诙谐幽默的语言、独到尖锐的思想及犀利的笔触折服。

虽只薄薄的一本书,却有好几方面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也不禁想要在此说上一说。

首先,是“玩”的问题。这样说,似乎有点大。但思来想去,也不知具体的该用个什么表述,只好用一个“玩”字将就,详细的且听我下面慢慢道来。

童年时人的一生中最纯洁、最好玩的黄金时段。人们常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当下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天地里,人心也变得刚硬不化,四班的脑筋老是转不过弯儿来。孩子四、五岁,甚至是两、三岁便将祖先留下的所谓“博大精深”的文化拿来让他们学、练,并以此来度量孩子的聪明与否、智商高低,这不是摧残有效地心灵吗?沾这种破烂思想的光,想在的幼儿类综艺节目可谓是平步青云。节目里一个个话语不通、思考不多、脚步刚稳,甚至是不稳的小孩儿“动情”地唱着自己不明所以的歌儿,流利地说着自己感到莫名奇怪的书面语,装酷地跳着使自己晕头转向的舞。观众看得自是拍手称好,且感叹着如此这般他们愚昧小娃儿竟是这般了得。可有时谁知晓在台下这些孩子是如何心痛的放弃自己玩的时间,而在家长的“好心”下学文学、学音乐?若是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也就罢了,若其根本无意于爸妈中意的这项特长,那真可谓是苦不堪言。

…… …… 余下全文

篇七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看完了,书是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法则,希望以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中国青少年成为“一个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博士在自述中提到希望中国青年可以从这本书中理解“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而且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够成为,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做最好的自己。

书中给我们提到“成功”,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是成功,但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过去的人,为什么就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呢?如果只知道被动地接受世俗化的成功标准,就只能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迷失自我,盲目地选择那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或是像这位高分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那样,为自己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多元化的成功不仅可以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

书中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微软公司里的“东施效颦”“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先生是

一位优秀的演说家。他似乎有无限的能量,能极大地激励起员工的激情。鲍尔默的演讲一旦开始,就没有人能阻止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会握起拳头一次又一次地击打自己的手掌,他会突然提高音量,或是在台上兴奋地奔走??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小 扣 柴 扉 应 声 开

---探寻名师窦桂梅足迹

与书结缘,在刘良华著《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中,读到他评论的窦桂梅《游园不值》公开课中有意义的地方:1.窦老师的粉笔字(美学效果);2.窦老师的身体语言(如交响乐指挥者);3.窦老师的其他资源完美融合(如配乐)。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段视频,一睹名师窦桂梅的风采。她的课堂一如既往地激情澎湃、不拘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课了,窦老师的课让我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和兴奋,一首《游园不值》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三个层面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直至中心的解读,让听课教师听得酣畅淋漓,大呼痛快! 窦老师的文化底蕴如此之厚,以至于她在课堂上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显得那么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她引领孩子们一次次拾级而上攀登精神山峰之后的那番胜景,让我深切感悟道“老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人说,窦桂梅老师就像一本书,一本充满激情、讲究细节、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书籍,读她千遍也不厌倦。窦桂梅老师也是一位充满激情勇于超越勇于探索的思想者。细细品味窦桂梅老师,她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从她的身上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她的那种永远年轻的心态,永远燃不尽的充满思想的激情,一种对教育不断深入,不断提炼不断创新的激情。

在激动、敬仰之时,心中自然涌起了向窦老师学习的念头,但我该怎样向她学习,回家上翻版课吗?窦老师的课是无法复制的。首先,她对教材的钻研领悟能力如此之深,一首《游园不值》就能上出三个层次,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非一般老师所能及,自己的领悟能力没有达到那一步,对教材的解读达不到那个高度,你让我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去实现预期目标,其次窦老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评价学生,引领学生的话语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这对老师的知识面要求非常高,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专业素养,是无法做到像窦老师那样调控课堂游刃有余,轻松自如的。而这也是旁人无法去学,去模仿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