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幼学琼林读后感

《幼学琼林》读后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之一的优秀读物,《幼学琼林》如一幅长长的画卷,从天文、地理、鸟兽、花木、人事等各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令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漫步在文史科第中,穿越于人事天地间,从中国传统文明所留给我们的许多细节之中,我读到了人类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以最真实的方式去触及那些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

书中的精彩篇章不胜枚举,而其中所勾勒出的历史人物,令我犹为印象深刻,只须寥寥数字,生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其工整的对仗,古意盎然的插画,更衬托出人物与历史最完美的融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看到了“忍辱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形象;“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为项羽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这个“一去兮不复返”的“壮士”,终使乌江之水也为之呜咽,浊浪翻腾的波涛仿佛见证了他高贵的死亡;“卫将军一举而朔庭空,仗剑洗刘家日月;薛总管三箭而天山定,弯弓造李氏乾坤”,只言片语,便让我领略到一代俊杰的雄韬伟略,策马疆场的大将风范一览无余;“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羞与哙为伍,韩信降作淮阴”,我眼际浮现出韩信出身贫寒却心存高贵、志争上流的武将形象,不免为他助刘邦夺得天下,却最终被降为淮阴侯的遭遇感叹造化弄人。

除此之外,书中所搜集的许多历史资料,更是涉猎到古代宫廷生活、文化生活的各个侧面,将其完整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令我不由感到自己以往的见识浅薄,所知甚少,庆幸这原是幼儿启蒙读物的书弥补了我知识上的漏洞。“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这阴阳之道,原来早在古时便有了研究论述;“大圆乃天之号;阳德为日之称”,这天、日原来还有“大圆”、“阳德”之别称;“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了解了今地古称,我更是如同置身于千年之前的中国古都,信步在碎石残垣之间,为中国悠远的文明而驻足留连??

小到宫廷器用饮食,大至人事天文地舆,《幼学琼林》就像是这样一个窗口,向我展现了多彩的中国文明与文化。我想,在这样一个外来文化泛滥的年代,其实真正的经典是少之又少,这个时代的艺术不能仅靠几部电影或者几首歌曲囊括,真正留存在人们心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应该正是那些传承了几千年却日渐被人们所遗忘的传统文化吧!而从《幼学琼林》之中,我便窥到了人生的哲学,小小的一本书仿佛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大大的人类智慧,这“小小”与“大大”之间的距离,难道不需要我们用独到的眼光审视,用睿智的头脑权衡吗?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似一朵盛开在历史与现实边缘的奇葩,那么《幼学琼林》,则涵盖了其中最华彩的篇章,值得我们去反复赏读,细细玩味其中真意。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幼学琼林》有感

读《幼学琼林》有感

龙山三小 502班:吴剑兰

书目:《幼学琼林》

主编:蓝山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畅游书海,浸润书香,那是人生之中非常幸福的事情。前几天,我就读了一本叫《幼学琼林》的书籍。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之为《成语考》、《故事寻源》,作者是明朝末年的程登吉,后来清代的邹圣脉做过增补,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它与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同为启蒙必读书籍,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颗明珠。

说实话,当我看见这本书的封面时,就被那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心里不由得大吃一惊,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呀?强烈的好奇心迫使我赶紧翻看书页,用眼睛贪婪地扫视着书本的字里行间。

这本书里讲述了很多成语的典故,如“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书中道出了许多生活常识,如“酒系杜康所造,腐乃淮南所为”,书中还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所以,古人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由此可见《幼学琼林》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广。令我最感兴趣的故事就是书中的《三顾茅庐》。汉末,天下大乱,刘备攻打曹操失败,跑到荆州投奔刘表。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刘备四处招揽人才。他听司马徽说隐居隆中的

诸葛亮有雄才大略,只要得到他的辅助,就足以一统天下了。于是,带上关羽、张飞三兄弟一起去隆中请诸葛亮下山。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空手而归;第二次,诸葛亮出远门,徒劳无获;第三次,刘备又要前往,关羽、张飞俩兄弟都发起牢骚来了,要打退堂鼓,可刘备心意已决,说服兄弟二人,冒着严寒执意请教,来到诸葛亮家中,正碰上诸葛亮午睡,刘备叮嘱兄弟二人不要草莽行事并没有吵醒他,只是站在门外足足等了多个时辰。诸葛亮一觉醒来之后,被刘备这种虔诚之心所感动,最后允诺了当刘备军师的请求,应邀出山,共创天下。当我读到这个经典故事时,被刘备作为一代英雄谦虚谨慎、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优秀品质所折服。

…… …… 余下全文

篇三 :幼学琼1

《幼学琼林》读后感

——海滨中学 陈小琴

当听到学校领导介绍开发区领导向我们全区老师推荐一本好书,叫《幼学琼林》时,我非常高兴,一领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而且反复地阅读、细细地品味,真是受益匪浅。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介绍,读后不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我对书中的这句话体会深刻: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其意思是:学生称赞老师的谆谆教诲,叫做如坐春风;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栽培,叫做仰沾时雨之化。

是啊!讲得多好啊!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像是春风化雨,栽培出桃李满天下。试问:哪一个科学家不是老师栽培出来的?又有哪一个伟人能离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居里夫人在她领奖时,当着众人的面,把鲜花献给自己的小学老师,以表达对老师感恩之情。湖南师范学校的校长符定一在发现毛泽东绝非是等闲之辈时,用心栽培他。向他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要他在追求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古代成败的历史教训。最终,符定一造就了一代伟人,挽救了中国的命运。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我们无数老师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人民教师李振华就是一个榜样。54年前,一位有理想和抱负的17岁大学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告别了家乡南京,离开了慈爱的父母,只身来到沂蒙山区,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教起了小学。多少年来,他工作兢兢业业,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圣人训......”当我首次听到孩子们读的时候,我便在默默地想着其中的含义,基于对古文的基础,再加上弟子规本来就通俗易懂,当时我并没觉得多大的意思,多听几次,便觉得里面包含很多哲理,再加上学校的一系列关于传诵经典的活动的开展,去仔细地背诵和默写,更深刻认识到弟子规意味深长。 我被一本薄薄的《弟子规》所吸引,这册小小的书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他不仅对于我们教师是一种修身养性,而且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是道德形成与规范的好书。

《弟子规》全文分了好几个章节,每个星期孩子们都有两节国学早读课,我看孩子们读得朗朗上口,我也情不自禁地读起来,读久了,不觉得厌,读多了,不觉得烦,而且我们每每读了一遍,我会把书合上,叫孩子们试试背诵,我发现他们很厉害,基本上能背诵到第三节,为什么它能使我百读不厌呢?是它,教会我如何尊重别人———要孝悌;是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信;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要谨。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起中国就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的向前滚动着,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首当推崇《弟子规》,《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中国古典名著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

…… …… 余下全文

篇五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起中国就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的向前滚动着,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首当推崇《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中国古典名著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读《弟子规》,重塑中华礼仪之邦、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便不言而喻。从这方面来讲,《弟子规》仍不失为一本传世经典。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 …… 余下全文

篇六 :《毛泽东语录》感想

毛泽东语录感想

平的经典言论,其中很多颇具哲理,有家美国网站统计过,该书在世界畅销书排行榜上跃居第二。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最近我读完了这本书,受益匪浅,最令我感触的反而是对置身书外的这个人(毛泽东)的思考,然后才是这本书的内容,下面就我的个人观点抛开书本内容谈谈毛主席这个人,然后说说这本书。

一、毛主席这个人。

毛泽东,中华名族伟大领导人,革命家,理论家,诗人。他的名字可谓响彻古今,他的故事也反复地被传诵,他的诗句更是广为流传。那么,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

我只能说,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的成长历程。

6岁。开始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帐。 10岁。和母亲认真讨论用什么办法让父亲也信佛的问题。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家虽是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在开馆教读,毛泽东有时也在那里听听。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四书”“五经”《左传》等。

14岁。冬至,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他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

15岁。默默抗婚。毛顺生给他包办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罗氏,实际上是为家里添个劳

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父亲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毛罗氏”作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进毛氏家谱。

16岁。在井湾里私塾就读。

18岁。读到一本十几年前出版的叫《盛世危言》的书,他开始知道一些发生在山外的当今中国的大事,感到中国不能守着老样子不变了。毛泽东也不愿再守着老样子不变了。他18岁了,足迹所及只限于韶山冲和唐家坨。秋,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读书。

…… …… 余下全文

篇七 :“大阅读”课程探索和实践

涵泳中外经典 缔造智慧人生

——胜利第十七中学“大阅读”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以“涵咏中外经典,缔造书香校园”为宗旨,20xx年,十七中在学校小学部全面推开“大阅读”工作。目的:改革课内阅读;拓展课外阅读;引领经典诵读。与此对应的三项活动是:语文“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课题研究;推行学生“课外阅读考级”活动;组织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

一、语文“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课题研究

这项课题研究起源于山东省潍坊市名师韩兴娥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校的语文“课堂海量阅读”实验主旨便是以课堂为突破口,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以人为本,引领学生博涉多记勤运用,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课题启动及准备,小学部多次召开语文教研会,与韩兴娥面对面交流,学习并讨论了韩兴娥老师的教学经验。

课题实施,规定学习人教版及苏教版两套教材,各年级课堂还增加《日有所诵》等教学内容,课题组教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组织研究课、公开课活动切磋交流。每学期开学初安排各年级讨论制定本学期教学训练点,整理成文下发给每位语文老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学习交流,以此为依据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期末命题标准和研究课评价标准。每学期召开语文大阅读工作亮点交流会。本学期小课题交流王芳三年级《读写结合提高读写能力》,许山秀四年级《苏教教材作文阅读材料训练》,唐峰二年级关于课文朗读训练的《唱读之思考》,杨丽芬五年级《指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潘东营五年级《接力日记---写作阶梯》通过这些工作亮点介绍,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教学工作工作树立了榜样。引领老师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和孩子聊书吧》等书籍教师人手一本,为老师们更新教学理念,起到了引领作用。

每学期朗读抽测和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由于没有可借鉴的试题,每年的期末命题都煞费苦心,每学期都成立命题小组,开会,从题型到命题格式、范围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上半学年艺术节中的书法比赛,也是语文教学书写能力展示的有效方式。

…… …… 余下全文

篇八 :“书香满天河,悦读越幸福”_16511

“书香满天河,悦读越幸福”

-20xx年天河区读书征文 小学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十名:

1.爱永在!心相连!——读《姥姥躲在牙齿里》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 肖阳雨

2.歌颂校园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 曹颖

3.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天河南体育西路小学六年一班 欧阳沛钰

4.人人都是上帝的骄子——读《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棠德南小学六(3)班 杨文龙

5.读《景阳冈》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五(6)班 何维

6.我要做一个享受美好的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读后感 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三年(4)班 肖婷婷 7.书籍伴我幸福成长

广州市天河区华工附小二(4)班 于泽玮 8.紫荆校园行

广州市天河区华工附小五(4)班 李奚琰

9.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新塘小学六(1)班 林树鑫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广州市天河区吉山小学六(1)班 赵仪琳

二等奖 二十名:

1.此“yuè dú”非彼阅读

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 六(2)班 屈小喃

2.多面天河

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五(1)班 黄曾宇

3.陌生的臂弯,熟悉的温暖

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 五年1班 王璟璇

4.像阳光般,把爱撒下??

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 四年(1)班 张钰

5.让我们多一些磨砺——读《假如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六(3)班 黄绮晴

6.珠江夜游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 四(3)班 李雍靖

7.大美猎德,和美新家

广州市天河区猎德小学 五(2) 蒋晓宇

8.美德令人发光 ——读《金色的星星》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华成小学五年(2)班 李诗韵

9.学会独立——读《借不到的翅膀》有感

广州市天河区棠德南小学 六年级(2)班 王晓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