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沉沦读后感

<沉沦>读后感

沉沦中讲的是主人公“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

整篇小说主人公勇敢的袒露内心情感,为我们展现了灵与肉的挣扎以及I青春期特有的感伤甚至是性苦闷。可能有些人觉得这篇小说艺术价值不高,但联想到当时时代背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在清朝达到顶峰,它压抑人性,极大约束人与社会的发展。这与新文化运动中像郁达夫这样作家需要宣扬新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相背离。因此<沉沦.>的意义在我认为不亚于《十日谈》,而且郁达夫将个性解放与祖国强盛联系起来,展现一定的爱国情怀,思想境界更高,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关心国运,发奋图强,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做与旧时代决裂的新时期主人。

而这个主题不仅仅是针对前文所讲的要摆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

放,更深层是作者看到那个时代当时青年受社会苦闷,经济苦闷的双重压力,不满社会现实但又彷惶无助现象,青年是国家未来,当时民族危机严重,如果青年又迷失,那国之未来危矣。可能有读者将主人公与俄国的零余者形象有相似之处,但他与那个时代小资产阶级是有本质不同,他打上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

而文中也展现了主人公的性格悲剧,应该说人的成功离不开外部条件,但同时需要自我的完善。我们看到的是写到他与兄长之间发生了龃龉,并写信与兄长“绝交”描写他心中“恨他的兄长竟如同蛇蝎一样”,然后写道:他“把他兄长判决是一个恶人,他自家是一个善人。他又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把他所受的苦处,夸大的细数起来。他证明得自家是一个世界上最苦的人的时候,他的眼泪就同瀑布似的流下来。”他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倾向在作者笔中感情色调来看也是不赞成的。并且小说中的“我”的感伤大多是由于所谓的“忧郁症”导致的敏感、多疑、偏狭造成的,比如文中写到’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面’;‘他非常爱惜身体的,所以他总要去吃几个生鸡子和牛乳’而这些是他每次性幻想之后的”赎罪’。”他总觉得惭愧得很,因为这都是他犯罪的证据。”我们不免怜惜但这种性格上悲剧注定他最后的结局。

…… …… 余下全文

篇二 :沉沦读后感

情何以抒

第一遍只是抱着读故事的心情读完了郁达夫的《沉沦》,看完了并没有多大感受。当我再次拿起《沉沦》,细细读它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与《沉沦》中的“他”渐渐有了共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国留日学生。他身处异国,由于祖国的贫弱而备受民族歧视和屈辱,渴望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而不得。他内心的孤独寂寞,多愁善感的性情无人理解,他对朋友的情,对祖国的情无法抒怀,以至于最终选择了死亡,而在临终前也只能感叹道: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这恐怕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华儿女的感慨,表现了希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的热切愿望,透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

他性情早熟,这使他与世人有了隔膜,愈发觉得孤冷得可怜,于是便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在读书上,内心的情感开始累积,但却找不到一人抒发胸中之意,可见人需要情感的宣泄和抒发。当一个人的情感找不到寄托的时候,他便成了空壳,内心的孤寂油然而生,开朗的性情也变得郁结。人变得安静,安静得可怕。于是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敌视他人,渐渐戴上伪装的面具,害怕周围的人看见他的真实。他的忧郁症越来越来严重了,内心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他是多么希望他的同学来跟他讲闲话,听听他的内心,然而他的同学却自管自家的去寻欢去。这便加深了他对同学的怨恨。渴望与同学交流感情,又因不被接受而抱怨同学的双重心理考验着他,内心是如此的焦灼。他的情该何以抒呢?也只能说一句,“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敌人,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没有人能读懂你,没有人能理解你的孤寂,唯有你自己明白自己。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根,来到孤独的城市,外界的喧嚣与你无关,周围的一切将你抛弃。听到的语言都是如此冰冷,他人的笑容不是给予你,你说的话没有人能懂,你的情该何以抒。你开始关闭自己,将自己封闭在小小的世界里,心里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 …… 余下全文

篇三 :《沉沦》读后感

《沉沦》读后感

大家一直都说《沉沦》这篇文章好,怀着崇敬、好奇的心理,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可读完之后,留给我的却是几分忧伤,几分气愤,还有几分迷惘?? 文章的主人公是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诗人。按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条件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去学习,甚至可以去留学。但谁想到,这些令大多数中国青年眼红的条件却让他一步步沉沦。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懦夫!作为一个男子汉,却不能说到做到,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却不能为祖国争光。明明在心里痛骂那些沉迷酒色、俗事的人,自己却同样不能抵制住她们的诱惑或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想入非非”。羡慕别人的交际广,人缘好,而自己却不学着去做,还在背地里把人家当成是仇敌,认为别人故意这样对他,甚至把这件事归咎于祖国??最后终于跳海自杀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是个极不争气的人。我觉得他最不争气的一点就是把什么事都归咎于国家,一遇到挫折、困难就说:“祖国啊,你什么时候富强起来啊?你快强大起来啊??”“祖国,这是你害我的!”说真的,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富强,他的子民同样不能够抬起头来做人!可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国家的强大就是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啊――如果大家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负责,那国家怎么才能强大呢?有付出才能有获得,如果大家都来拿国家的,那国家往哪拿?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更何况一个留学生。可是既然懂得这一个道理,他就应该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啊,为什么,他还是一再沉沦??

不说他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学了那么久的知识,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按理说我们应该运远强大于欧美、日本等“小辈”啊,可是为什么,在那些“小辈”面前,我们还得忍气吞声?为什么对人家的经济还是望尘莫及?中华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脑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之所以不能富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只懂拿国家的人啊!难道这个道理大家真的不明白?

…… …… 余下全文

篇四 :《沉沦》读后感

《沉沦》读后感

《沉沦》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日学生走向沉沦的故事,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主人公的愤激和反抗,最终往往变成自戕,爱国心又常与个人欲望相联系,再加上作品笼罩着一层悒郁颓丧的气氛,就让《沉沦》这部著作有了很大的争议。这说明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的郁达夫不仅接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所谓世纪末文艺思潮的影响,而且沾染了中国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式的哀愁(郁达夫以放浪形骸的方式表示对统治势力的反抗和蔑视,这里面也有中国古代某些文人的影响)。

本文的时代大背景设定在清朝末年,中国最虚弱,民族最迷惘,国家的统治阶级最沉沦的时代,在世界上,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而国家的统治阶级清朝政府仍然是沉醉在自己伪造的上朝天国中,那个脱离社会的象牙塔中,虽然那时东渡求学的爱国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然东渡,却不是去寻访救国的道路的,封闭孤独的生活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以至于才21岁的他就要走向自我毁灭。

从本文的各种创作手法来说,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也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最能把读者引入文中,身临其境的一大特点,若要深刻理解,读完这篇小说有所得,有所悟,就必须探究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 …… 余下全文

篇五 :沉沦读后感

读郁达夫《沉沦》感想

小说描述了一位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因为沉沦,而自杀的故事。 主人公因为在外留学,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相对于较弱的国家,所以他内心中有着多多少少的自卑,而当时日本人也都看不起被他们称为“支那人”的中国人,日本的同学们都不愿与他多接触,这就更使他不愿与他人交谈。起初他把情感寄托在诗歌上,在一些忧伤的句子里刻下自己灵魂的伤痕。不知为什么,这并不奏效,于是他选择了在性欲里沉沦,以此淡忘这些家国之痛。而在这之前,他也有挣扎与痛思。不停的洗澡,以洗去自己那些所谓邪恶的思想。然而,他发现,自己的挣扎是无谓的,他无可救药的沉沦于性、对女人的热望中。最后,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郁达夫和创造社其他的成员一样,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写作中充满阴郁和忧伤的味道。性的描写,也是沉沦的一大特色。不过,当大胆的,露骨的,火辣的,挠心的肉欲与爱国相遇时,留日学生的彷徨无依也就被很好的表现了出来。那种因为祖国不够强大而生发出的自怜与自戕是真正令人动容的看似耸动的肉欲,乃至兽欲,隐隐流露出游子无家可归的忧伤与苦闷。‘支那人’,一个多么刺耳的称呼,这对于一个国破家亡的游子是多

么大的刺激。

事实上,我在读过小说之后,觉得小说中“我”几次写到“祖国”,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因为“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

…… …… 余下全文

篇六 :小作业五《沉沦》读后感

《沉沦》读后感

《沉沦》一文中,主人公留学日本。由于家庭和国家等原因,他多愁善感,内心封闭自我,自怜自哀。由于心灵的扭曲,最终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主人公在日本留学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沉沦。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四步曲。 第一步:在被窝里的犯罪。

“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传来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他每天早晨,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的加起来了。”“每礼拜四五,或每月的二十六七的时候,他索性尽意的贪起欢来。”主人公养成了自慰的坏习惯,并且无法自拔。“他的心里想,自下礼拜一或下月初一起,我总不犯罪了。有时候正合到礼拜六或月底的晚上,去剃头洗澡去,以为这就是改过自新的记号,然而过几天他又不得不吃鸡子和牛乳了。”最后只能陷入在无尽的自悔中。 第二步:偷看旅馆主人女儿洗澡。

“他起初以为看一看就可以走的,然而到了一看之后他竟同被钉子钉住的一样,动也不能动了。”主人公的欲望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呼气也不呼,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会,他面上的筋肉,都发起痉挛来了。愈看愈颤得厉害,他那发颤的前额部竟同玻琉窗冲击了一下。”这时主人公的内心是矛盾的、纠结的。“心里怕得非常,羞得非常,也喜欢得非常。”

第三步:在野外偷听一对男女约会。

主人公一边打大嘴巴一边偷听。“他同偷了食的野狗一样,就惊心吊胆的把身子屈倒去听了。‘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主人公的沉沦更进一步,心灵越发的扭曲。“他的面色,一霎时的变了灰色了。他的眼睛同火也似的红了起来。他的上腭骨同下腭骨呷呷的发起颤来。他再也站不住了。”

第四步:踏进妓院的大门。

在妓院中,主人公再次感受到了深深的自卑和屈辱,认为连妓女都瞧不起自己。当那妓女问他府上是哪里时,“他那清瘦苍白的面上,又起了一层红色”因为支那人是被轻视的。最后又不得不说出自己是支那人。他全身发起抖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感叹道: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最终主人公几近崩溃,“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

…… …… 余下全文

篇七 :警示教育影片《沉沦》观后感

警示教育影片《沉沦》观后感——王大鸿 新闻来源: 石龙分局发布时间:20xx-01-20 14:49:07点击次数:226大 中 小关闭窗口 自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和认真观看《沉沦》影片后,本人思想感触很深:警示片《沉沦》是讲述了东莞市人大原副主席欧林高,在担任东莞市清溪镇党委书记、市委原秘书长、长安镇党委书记和市人大副主任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力,恣意妄为,大肆敛财,并将妻子、子女移居香港,成为名符其实的“裸官”。欧林高的蜕变沉沦也暴露出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妄图逃避组织监管,无视群众监督等突出问题,事件已暴露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不足,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该片以欧林高的违法违纪事实为主线,这是给一个深刻的教训一个悠悠回响的警钟,深刻剖析了其腐化堕落的原因,对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拒腐防变能力,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

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惩处腐败案件的力度,欧林高案件影响恶劣,发人深省。通过教育学习本人感触很大,今后切实加强教育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依法行政,廉洁自律。

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学习。社保工作既然是服务性行业,就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实践不断加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教育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职业道德规范。横观现今,在泱泱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思潮此起彼叠交错扭曲每人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信念自觉抵御金钱、物质、虚荣对我们思想的冲击,才能使我们立于不倒之地。

不断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深入理解“依法治国”的方略和深刻法治精神。必需依靠“法”来治国、用法的条文、规章作准绳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尊重法律尊严,畏惧法律惩罚,深刻理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广泛涵义,明白到一旦触犯法律,就必然受到法律制裁的道理。

…… …… 余下全文

篇八 :xx年2月3日观沉沦观后感

《沉沦“裸官”欧林高蜕变纪实》观后感

阳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原建军

20xx年x月x日,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沉沦“裸官”欧林高蜕变纪实》,我的心灵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这对于我们在职干部进行洗心醒脑的教育,是对我们在政治上最大的关怀和爱护,我们一定铭记在心。通过警示教育片看到,欧林高以忏悔的心情,讲述了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深刻原因和惨痛教训,令人震惊,发人深省。他原来都是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饱含着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自己的努力。然而却利用手中的权力,恣意妄为,大肆敛财,并将妻子、子女移居香港,成为了“裸官”。他也曾有过理想、有过追求、有过奋斗,也曾有过鲜花、有过掌声、有过辉煌,最终却一失足成千古恨,蜕变为腐败分子,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确实让人痛惜。对他们本人来说,得不偿失,悔之晚矣;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讲,也为大家提供了一面明断得失的镜子,敲响了警钟。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自警,珍惜自己的历史和荣誉,珍重自己的人格和形象,善始善终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些反面的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告诫我们,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吸取深刻教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看了警示教育片,剖析这些案例,有三条警示值

得记取。

第一,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实告诉我们,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尤其是权力观发生扭曲。从今天的警示教育片案例可以看出,领导干部不论职位多高、岗位多重要,一旦权力观出了问题,就会私欲膨胀,置党纪国法于脑后,身不由己地跌入腐败的深渊。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造福社会,以权谋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预防腐败的警惕性应当越高。古人讲“为政以德”,教育工作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工作领域,身为校长,我一定会加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