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天行者有感》

读《天行者》有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者》讲述了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民办教师的艰辛,也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这职业的伟大,不管是远在乡村的民办教师还是公办教师还是城市里培训学校的老师,他们都在做着一样的工作——播撒智慧的种子。他们的工作是神圣的,在这里我为站在教育前线的广大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除了为文中以界岭小学的三位民办教师为代表的民办教师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之外,更多的是反思。在中国,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尤其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有巨大的差距,贫富差距悬殊,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公平等很多社会问题。这些都会使中国进入一种越来越危险的处境,处理不好,将会使矛盾恶化引起社会动荡。我觉得最亟需解决的是教育问题,小说里提到“再穷不能穷教育”,是非常有道理的,小说里的人物蓝飞说“教育是不能改变教育的”,我认为恰恰相反,就是需要教育去改变教育。只有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将高质量的教育普及,普遍提高国民素质,这样才能使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经济稳定上升,再加大教育投入,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部小说,更多的是描述中国乡村教育的现实,我生活在农村,

身边也有民办教师,自己也是民办教师的学生,对民办教师有着特殊的感情,更加能体会小说里三位老民办教师的想法。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且做着高尚的事情,他们刚毅坚卓,百折不屈,兢兢业业的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们在山村奋斗一辈子,为的只是得到国家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转正是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这个愿望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微乎其微,可在他们看来是一生的奋斗目标。

小说里界岭村及界岭小学是千万农村的一个缩影,作者运用优美的文笔,将农村的风貌描写得栩栩如生,读着这些文字,一个个乡村生活场景就浮现在脑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余校长那大骨节的手拉着绳索缓缓的将旗子升上空中,放学后孙老师带着学生在山上采草药等等,让我仿佛又回到农村。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刘醒龙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在此前已经读过了的,当看到这次读书节活动也推荐了这本书时,不忍又读了一次。

小说中以三个在一个名叫届岭的偏僻山村教书的民办教师为主线,讲述了民办教师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为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孩子能够早日走出贫困,早日摆脱无知,早日融入现代社会而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那个地区偏远。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

那个地区落后。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被外界称成为男苕和女苕。苕,即为白薯。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才将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从10%多一点提高到60%多。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

那个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贫穷得许多孩子的衣着和身材都象非洲难民。

民办教师就是那些农村中受到教育程度较高些的、愿意为当地农村中的孩子摆脱文盲、愚昧状态而甘于奉献的、而被选拔到当地学校中任课的那批人员。

小说中的几个民办教师,完全不同于公办教师,他们与公办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着天壤之别。

公办教师拿着国家工资,退休后可以无忧无虑地领取退休金,安度晚年生活;而他们不在国家正式编制之内,他们的收入甚至不及在城镇家庭保姆的收入。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而在当地县城当保姆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20元。

公办教师从来不用担心开支的问题;而他们由于工作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

公办教师在课外可以用开办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的名义,再挣些额外收入;而他们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本,学校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

…… …… 余下全文

篇三 :刘醒龙《天行者》 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刘醒龙,凭反映民办教师生活和民办教育状况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假期10本必读书目中我首选读这本不仅是这个原因,还因为我喜欢小说,更喜欢写我们教师内容的小说。 全书由《凤凰琴》、《雪笛》、《天行者》三部分构成,深入细致地描摹了乡村民办教师的心灵世界。我是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读完了《天行者》。从书中我体会出三种精神,为之敬重感动。

一、默默、无私地奉献

文中民办教师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默默的为学生,为同事,为乡村发展,为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着。

届岭地处偏僻,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民办教师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民办教师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 届岭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上学的孩子因贫困有的交不起学费,有的买不起书本,学校被大石块撞塌后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民办教师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

学习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条件这么艰苦,他们也没有放弃教书育人,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物欲横流,教师工资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谈论的话题,那时民办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太高尚了。奉献的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站在人格高地的人,对照他们,我们更应该象他们那样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天行者 读后感

天行者

《天行者》是刘醒龙在其著名中篇小说《凤凰琴》基础上再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围绕一群民办教师“转正”这一主线,叙述了当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令人喟叹的生活与命运。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刘醒龙,湖北黄冈人,19xx年生。历任英山县创作室主任,黄冈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现为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文学杂志总编辑,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xx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分享艰难》《秋风醉了》等。出版有《威风凛凛》《至爱无情》《生命是劳动和仁慈》《圣天门口》等长篇小说和多部中短篇小说集。部分作品曾多次获奖。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

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

的一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

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

所得甚少。十多年前,一曲“凤凰琴”让多年在山

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民众面前,

无数读者曾为之动容,流下眼泪作者刘醒龙意犹未

尽,而今又以一部《天行者》继续讲述民办教师艰

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

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

地的悲壮之歌。

《天行者》描写了大山窝里的一所村办小学的

几名民办教师的日常生活,但那绝不是我们所熟悉

的日常生活,那是一种令我们心灵震颤的日常生活。届岭地处偏僻,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才将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从10%多一点提高到60%多。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那个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由于工作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有的交不起学费,有的买不起书本,学校被大石块撞塌后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他们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能让民办教师坚持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偶然会有一两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名额,小说中几位民办教师,十几年来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难,使得他们有了生死之情。每当有了一个转正指标后,他们既想自己转正,又不愿意舍弃自己共患难的同事,

…… …… 余下全文

篇五 :巫晶晶 《天行者》读后感

读《天行者》有感

巫晶晶

必须承认我真的很少读纸质的书,最多也就是那这个手机看一些小说。有时候想想,自己确实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品味一本书的时候。碌碌于世,却不知终让在忙些什么。这一次尝试安静的读一读刘醒龙的《天行者》

民办教师,本书中重点讲述的一群人。我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书的背面这样介绍: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 书中的几位人物是界岭小学民办教师余校长,邓有米,孙四海,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着界岭的教育。界岭地处偏僻,里最近的小镇也要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也才到了百分之六十。小说里描述的那些艰难的情形真的让人读了有一种泪流的冲动。我也是农村的孩子,随着国家经济和政策的发展,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还是有上学的机会的,大多数家长也愿意让孩子来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我上学的经历里,稀少的几例中途辍学的孩子,有的真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重病或早逝,为了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不得不退学回家,有的是因为父母偏见,认为女孩子上学没必要,不如去挣钱给儿子上等等。这也就是我们90一代的孩子,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对于书中提到的艰苦情况我还能想象的到。

像书中有提到这样一段:有一个叫叶萌的五年级孩子,才12岁,“五年级最聪明的一个”,因为父亲在外面挖煤,出事故死了。家里就剩下他一个男人,要辍学回家顶大梁。听到父亲的死,他只红了红眼圈,硬是犟着没有哭出来,收拾书包时一点方寸也没有乱,就连借别人的橡皮擦都记得还。要离开时反过来劝余校长,说自己会抽空读书,将来若是出息,一定要回学校给老师们磕头谢恩。还说,他家那儿望的见学校的红旗,每天早晨他会家里一边想着和同学,一边唱国歌。只要能唱歌,他就什么也不怕。这只是一个12岁孩子的稚语,确感动的人想哭,生活的困苦不会击败他,因为他心目中的希望还在。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为什么是天行者?什么人是天行者?什么人配得上称为天行者?这几天读完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我被书里的一群人牵绊住了,梦里都是他们的身影。书中说,和他们在一起呆一段时间就会中毒,我信!

这本书描写了界岭小学的几位民办老师艰难曲折的转正过程。为了孩子们,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到头来,他们依然贫穷,依然痛苦,依然在替天行道。他们背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安抚着全国所有乡村儿童痛苦的灵魂,让他们识了字,认识了国旗,学会了做人,懂得了爱。

当看到“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本,学校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他们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正因为这一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坚持着”的时候,回想起自己这十六年班主任工作中所发生的件件事情,我不敢说我在

这些年付出了多少,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收获远远大于我们微薄的付出。此时,我思想感情的潮水也跟随他们肆意地奔涌着??

感谢这些天行者,向他们致敬!

李 慧

2012、5、6 修理好的kuzi收到了,向你所说掉一两颗正常,收到货后确实只掉了两颗,缺的钻并没有补,痕迹还在,裤子后面的4行有一行大钻根本都没有了,老板根本就没粘,我想都不容易也不计较了,可回家后一洗,没敢向您老婆那样用洗衣机,用手洗的,大大小小又掉了将尽30颗,老板您的态度再好,可裤子的质量更重要,还有我愿意相信您卖的是正品,好评也多,但我的这条实在不能恭维,4百多的裤子钻掉成这样,实在让人接受不了,而且您一再的强调货的批次不同造成的,可我只是个纯买家,只认卖家,

…… …… 余下全文

篇七 :《天行者》读后感

这里的界岭静悄悄

青云湖小学 那晓辉

“一般的老师,只可能将学生当学生,民办教师不一样,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成绩再差也是自己的亲骨肉!”

——摘自《天行者》

夜色阑珊,困意了无,放下案桌上的《天行者》,捏一撮苦菊,轻轻的放在杯中,玩味着一丝丝沁入鼻息中苦涩与清香融合的微妙感觉,古典茶道中称之为“回甘”,“回甘”?即苦尽甘来,人生百态轮回反复,教师何尝不是?刘醒龙笔下的“天行者”,一个个在乡村中默默耕耘着的亟待转正的乡村教师们,在风雨飘摇贫寒疾苦中,历经着属于自我的人生百色,纠缠的人性、心酸的生活,痛苦夹杂欲望中仍然怀揣着一颗颗炽烈的教育之心,我想这就是属于“天行者”——乡村苦待转正教师们的真实心路,舒张着人性的教师生活。 人性视角——蒺藜中残生着铁梨花

《天行者》一书,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雕刻着饶有个性的小人物,大量的笔墨渲染了一个广阔的乡村教育园地,不同的面孔、迥然别致的人物性格、错位复杂的心理描写,同嚼苦味的乡村生活,不同的人物,每天和大城市的广场指针一样日升日落,辗转着他们的乡村教育生活。

小说主要人物余校长,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大半辈子的老校长,对于工作、家庭还是生活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对妻子有

情有义,用智慧和深沉的爱去呵护自己的学生,一位位被他早已看成是自己孩子的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快乐的生长着;一次次转正指标迎面袭来,他把那些滚烫的转正机会毫无吝惜让给了别人,在余校长的内心中转正早已是一种形式,而自己已经拥有了教育的本身和真义。

余校长展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品行纯正充满了对他人的仁义关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正襟危坐,面目严峻的从古代走来,经历着门客、士大夫、谏臣等诸多的角色,不变的是一样正直无私的性格,光明磊落的风度,做事睿智充满情义,无论是在汨罗江边哀哭着的屈原,还是那个在易水寒风临别的荆轲,亦或是老泪纵横遥望故原的苦难诗人杜子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显示了传统教育的铮铮铁骨和匡然正义,我想这就是传统教育的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八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刘醒龙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在此前已经读过了的,当看到这次读书节活动也推荐了这本书时,不忍又读了一次。

小说中以三个在一个名叫届岭的偏僻山村教书的民办教师为主线,讲述了民办教师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为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孩子能够早日走出贫困,早日摆脱无知,早日融入现代社会而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那个地区偏远。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

那个地区落后。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被外界称成为男苕和女苕。苕,即为白薯。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才将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从10%多一点提高到60%多。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

那个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贫穷得许多孩子的衣着和身材都象非洲难民。

民办教师就是那些农村中受到教育程度较高些的、愿意为当地农村中的孩子摆脱文盲、愚昧状态而甘于奉献的、而被选拔到当地学校中任课的那批人员。

小说中的几个民办教师,完全不同于公办教师,他们与公办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着天壤之别。

公办教师拿着国家工资,退休后可以无忧无虑地领取退休金,安度晚年生活;而他们不在国家正式编制之内,他们的收入甚至不及在城镇家庭保姆的收入。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而在当地县城当保姆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20元。

公办教师从来不用担心开支的问题;而他们由于工作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

公办教师在课外可以用开办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的名义,再挣些额外收入;而他们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本,学校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