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故宫博物院观后感

从小学课本就开始了解故宫——这辉煌的紫禁城,但一直到大学都没机会去看一下。今年国庆,一个人坐着火车说去就去了。虽然一路上各种辛酸各种累,但看到来到北京,看到了多年来只能在课本和电视屏幕里看到的真正的故宫,真的值了!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

故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宫城内最高大的建筑, 其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屋顶的角兽和斗栱出跳数目也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殿内彩画及藻井图案均使用代表皇权的龙、凤题材,月台上的日规、嘉量、铜龟、铜鹤等只有在这里才能陈设。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更是专制皇权的象征。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庆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如遇有将帅受命出征,也要在太和殿受印。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故宫》观后感

永远的故宫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在选修课中外建筑赏析课上,老师介绍了汉族建筑之精华—故宫,为了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故宫,给我们播放了大型纪录片《故宫》。《故宫》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总共12集,分别从12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故宫的特色。

在系列纪录片《故宫》中,第二集盛世的脊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紫禁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深红的高大砖墙,金黄色的硫璃瓦,宫殿的棱角向天翘起,格局统一,设计整齐,宽敞大道,高阶皇梁,暗示着封建的等级的森严。盛世的屋脊这一集主要讲述了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当时间留在十八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中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

纪录片《故宫》开篇以倒叙的方式翻开了故宫已然泛黄的扉页,鲜红的故宫二字映衬于黄底的建筑之上,将故宫浓浓的历史味勾勒的淋漓尽致。乌云滚滚而来,沉淀的是历史的厚重感,自下而上的镜头拉伸出巍峨的故宫,放大至全景,历史仿佛被层层撞击开来。开篇画面黑云压际,让人心生不安,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观众的情绪,将朝代更替的紧迫与压抑全身心的再现。

公元1644年农历8月,镜头推向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在随从队伍的陪伴下,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镜头慢慢聚焦到福临身上透过他的眼睛,让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高达37.95米的紫禁城大门,可想而知,对于六岁的顺治皇帝来说,这座他前所未见的高大城门,一定给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穿过午门,这时紫禁城的真

容出现在顺治皇帝的眼前。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这座宫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而这绵延一片的红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与周边的建筑完全区分开来。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称为前朝。后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的生活场所,称为内廷。到了顺治二年,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重新命名。从此,紫禁城的匾额上出现了满文。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故宫观后感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幵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通过参观故宫,我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 …… 余下全文

篇四 :再见故宫读后感3

因着封面如画般的摄影和留白,选择一读《再见,故宫》的人不少,李少白的名字就像是生长在紫禁情根深处的一个芽孢,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们见到的是一座孤独的城,大气、美丽,退去了无边的光耀后,留存下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力——是墙角生发的岁荣岁枯的小花,是雪夜纷落的“梨花白”,青铜的珍禽异兽脚边生出的铜绿,阳光照耀金色的屋檐,生发出透射百年的光芒。一如每一个镜头里,光影和景物嵌入地恰到时点,温柔地传达出他们的故事,无声的故事,此处的故事。

安意如的笔下的,则是另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似乎知道,但理解都不尽相同的故事。从永乐十八年宫门闭合,一座象征皇权的城的诞生,朝代更迭,皇家的门,虚掩了多少的悲欢离合,一座宫城,见证的是万千的悲喜。

这些故事里,有为权力失心疯的女子,有为追求爱情而情深不寿的帝王,有为尽责到最后赴义而死的君主,有为自由而痴癫的主人;有人把这里当做家,有一天想要回头看看,却城式的凄苦;有人拒绝走出这道门,把此城虚假的荣光,沉沦的皇权的地基,能够江山永固,风,吹进陈腐的旧室??

这座城,是中华式的哲学,风华,或者说西方解释的科学的比例、宁。这座城,够累世传承,不顾零和游戏的残忍,已经

落,历史中的存在。这里是我们文化的一个家,章,他们有了新生。很多前人,想要逃离、改变、毁灭、 中轴线上曾经的神话,如今,不过是色彩艳丽

可我们谁不是在自我理解这时光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故宫观后感

故宫2 观后感

《故宫2》观后感

近日,我带着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尊崇看了《故宫2》这一部将紫禁城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演绎到极致的纪录片。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从侄儿手中夺过皇位后,将自己原来的封国北平设为第二京都,亦改名为北京,历时15年,耗费无限人力物力终于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家身份地位,称自己为天帝之子,传说中天帝一家住在紫微垣,那里极其辉煌壮丽,为了建造一个配得上“天帝之子”高贵身份的紫禁城,朱棣从全国各地招来名匠,尽其国力修筑紫禁城,无疑对民生有着巨大的伤害,但朱棣一道圣旨上说让督造使关爱民工民匠则大大告慰了天下,我认为此不失为一明智之举。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故宫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是皇家高贵身份的象征。紫禁城内最尊贵的建筑是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长宽比例为9比5,象征着九五之尊。据核实,故宫有房8707间。每座宫殿分为正殿,偏殿,次殿。封建社会正是通过建筑的主次地位来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比如每座宫殿有一个主位掌管一宫之事,其他的人便只能居住在偏殿和次殿。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这座华丽的宫殿里曾住过两家人,朱家和爱新觉罗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记载,并且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皇权的争夺,比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而实际上,这高高的宫墙中,这平静的表象中藏匿了多少女人一生的辛酸故事,并无几人知晓。比如,明宪宗时期,年龄长宪宗19岁的万贵妃失子后,仍有夺取皇后之位的野心,因此她就十分妒恨嫔妃们生子,哪个妃嫔怀胎,她就逼令其喝药打胎,最后害宪宗几乎断子绝孙。那些妃嫔们也只能遵从,就连九五之尊宋宪宗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亲生孩子,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的争夺。高高的宫墙之内的女人们究竟是为了自身生命,子女的荣华富贵,家族的兴衰亦或是为了帝王之爱苦心经营争夺?

…… …… 余下全文

篇六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通过这次《故宫》的观看,我被它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了。故宫,这个见证了中国从明朝到清朝,从兴盛到衰弱的建筑物深深的吸引了我。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故宫,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代表了权威,也充满了神秘。

我从没有去过故宫,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古装电视剧。午门,藏经阁,乾清宫...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通过这次收看了纪录片《故宫》让我对它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

一座座辉煌的宫殿,雄伟的中远景拍摄。故宫,这座集合了无数工匠心血的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具有人文风味的纪录片。很高兴,这次能有幸看到《故宫》,自觉收益匪浅。纪录片《故宫》充分挖掘了其中的特别点,整个纪录片分成十二集,分别从紫禁城的肇建,建筑群的建造布局,和其中所反映的中国五千年的礼仪制

度,紫禁城的文物来全面介绍。故宫不紧紧是一个包含大量珍贵物品的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的从兴盛到衰落的见证。 很不愿意提及近代中国的历史,每当在课本上出现或是在电视上播放的时候。我都会尽量避过去。外国侵略者夺走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珠宝、人民的生命、雄伟的建筑物,更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在一些古装剧里,经常会出现故宫的镜头,我时常被他的雄伟所吸引,一直想去故宫亲身体验一下。虽然一直没有机会。但是通过这次的纪录片还是让我对故宫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xx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

…… …… 余下全文

篇七 :沈阳故宫观后感

沈阳故宫观后感

我家住在怀远门外不远的地方,在怀远门里就是沈阳故宫。每次去兴隆大家庭玩,总能看见故宫那深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房檐上的小兽,略显笨重的门及门上的兽头环。据说沈阳故宫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时会猜想,皇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不大,两室的小屋,很温暖。皇帝的家有多大呢?是不是也很温暖呢?那里究竟住过那些人,发生过什么事情……。终于前不久学校带我们参观了沈阳故宫,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爸爸知道了还给我买了本关于故宫的书。从书中我还知道了很多关于故宫的知识。

现存的沈阳故宫占地近60000平方米,共有建筑114座,依据坐落方位和使用功能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我们从故宫正门—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看到的是崇正殿,书上说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办公的地点,就是皇帝上朝,举行国家典礼,召集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接见外国使臣,举行会议的地方。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壮观。就是在这里皇太极和他的大臣们做出了多少个决定,使中国的历史车轮向着明亡而清盛的方向前进。进入崇正殿内部,室内的柱子下部为红,蓝,白三色相间的海水图案,上是腾飞的金龙,周围点缀火焰和云朵屋梁上绘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每一条龙都雕刻的栩栩如生。使人感到即高贵又祥和。经两个侧门绕过崇正殿,在它的后面的高台上就是故宫的内廷,那里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据书上说满族人是个骑射民族,过去在山区居住,所以沈阳故宫的建筑保留了其建于高处,即利于守卫,又利于瞭望的建筑特点。中间是清宁宫,两侧还有6个配宫,

每个宫殿内都有小火炕,炕上还放着火盆和小炕桌,有的屋内还吊着小悠车,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也住火炕,孩子也住在悠车里,看到这里才真正像我们的家一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沈阳故宫很大,这里是中路,还有东路,书上说那里建筑更早,始建于哈赤时期,那边有一个大政殿,十王亭,鸾驾库,奏乐厅等建筑,大政殿的屋顶是八角形的,很有趣。总观故宫,它的每个建筑的房脊上都有小兽,形态各异,有的像张嘴大吼,有的像在眺望远方。很多墙壁上,柱子上都刻着各种浮雕,盘龙飞凤,麒麟怪兽,立体的雕琢使我惊诧于古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么多的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参观“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观后感

参观“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观后感 20xx年x月x日星期日,我和几位同学结伴去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主要是为了参观向往已久的“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我们走进了“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的展厅。

走进新疆博物馆二楼的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大厅,迎面而来的便是故宫朱红色大门的背景墙,推开朱红色的大门,沿着九龙壁慢慢行走,满眼是壮观画面、精美文物,一段文字将玻璃窗背后的文物故事无声诉说,在故宫经典装饰元素营造的古典文化氛围中,人们沿着展品勾勒出的清代新疆历史发展脉络,尽情地遐想那段历史。原本有新疆博物馆的解说员,但我觉得那样人太多,太过嘈杂,于是就和同学独自参观,只想静静的去倾听那些精美文物的诉说。 展区仿照故宫,特意制作了朱红色、铜钉的大门、大红色立柱一直延伸到展厅尽头,让人有身处皇家宫殿的感觉。

一件件精美文物见证了清王朝统一天山南北、见证了伊犁将军府的设置、见证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见证了巩固统一稳定边疆、见证了新疆建省与社会发展。

清王朝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为了纪念统一西域的胜利,乾隆皇帝命令御用4名外国传教士绘16幅《乾隆西域战图》。《乾隆西域战图一·平定伊犁受降》,清军两路大军在新疆大获全胜,准噶尔武装举枪迎降,众多牧民欢歌起舞。《乾隆西域战图二·格登鄂拉斫营》画上,骑着黑马的阿玉锡等二十五名勇士背枪持矛,全副武装,沿着崎岖的山道到达山头,乘夜策马冲击,直捣达瓦齐大营,取得格登山大捷。还有《乾隆西域战图七·呼尔满大捷图》,讲述着清军在呼尔满(今新疆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激战五天四夜,重创叛军的故事。

一幅幅气势壮观的画面上,众多八旗弟子身穿黄、白、红、蓝等不同颜色的八旗甲,威武健壮,视死如归。正是他们英勇顽强、所向无敌,完成了中央王朝自汉唐以来对西域的统一大业。

一件(乾隆二十七年)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的谕旨。这件谕旨告诉我们,清朝统一西域后,17xx年在伊犁设立了“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是当时统辖新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