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石油战争读后感

《石油战争》读后感

A CENTURY OF WAR,一个世纪的战争,这是我所阅读的《石油战争》这本书的英文书名,作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当然我也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认识他的。本书全面阐述了构成世界霸权的基础力量,揭示了石油、美元轮动席卷全球财富的秘密,描绘了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生动场景。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经济、石油(资源)与政治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可以说是残酷的世界。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也是世界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简单的说就是将地理与政治相结合,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式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本以为该书应该是全篇向读者揭示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但是即使我粗略阅读至本书三分之一处仍没有发现有过多的介绍石油资源以及其重要性,大部分都是对上世纪初英帝国战略的描述,石油只是其中一个重要资源,可以这么说,仅用石油资源战略来理解一个大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不正确的,较为牵强的。但是另一方面,就如书中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一段话令人深思:即“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住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世界。”

现代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包括石油资源的。石油主要是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

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化肥、塑料和沥青等的原料。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的石油突然消失了,那我们的汽车就无法行驶,飞机无法飞行,没有沥青马路,没有机械润滑油,没有化妆品,没有塑料产品,哦不,从理论上说我甚至无法打出这一行字。整个世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会毁灭,这绝非危言耸听。据相关报告,20xx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60%,在和平时期这一数据可能也许只是看看而已,一旦发生战争,我国的石油运输线路将被掐断封锁,只需几周时间,我国大部分军事设备将无法使用。一旦中国龙无法动弹,那我相信不管是“鬼子”、“猴子”还是“阿三”这些跳梁小丑都会出来兴风作浪的。说到这里,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中国石油人身上沉沉的重担,不能学习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至少也可以为中华崛起而挖油吧。

…… …… 余下全文

篇二 :《石油战争》读后感

《石油战争》读后感

《石油战争》这本书是研究总院去年发的,前段时间终于利用业余时间将其读完。

这本书是德国人恩道尔所著,通过讲述西方发达国家对石油的争夺,再现了近一百五十年来的世界地缘政治,再现了不同时期的经济、金融及能源的内在关系,书中通过许多历史资料尽可能地揭示了不同时期英美对世界各国的石油政治。尤其是书中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一段话令人深思:即“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住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世界。”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能源,是否拥有足够的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读过本书,一个明显的体会就是石油和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石油能够改变政治的地位,而政治地位的提升又能够更多的获得石油这一宝贵的资源。例如美国和英国,在一段时期内,英国有着大英帝国的美称,它控制着欧洲、非洲和中东等绝大多数的石油资源,而在这段时期内它对着美国有着绝对强势的控制力量,但是在后期战争、生产力下降等因素的制约下,它逐渐失去了对这些石油资源的控制,渐渐的它的政治地位被美国一步步的超越,而在超越的同时,美国也进一步的控制了本应是英国的石油资源,两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完全的反了过来。在美国发展进步的路上,美国的石油集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影响着美国本国的政治,它还改变其他国家的政治轨迹。

除了石油与政治的关系外,石还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南斯拉夫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是当今的埃及、叙利亚动乱,这些战争在标榜着自由、解放的口号下,石油却是其发生真正的因素之一。通过这些战争,那些资本主义强国不断的掠夺着本应不属于它们的石油资源,而这些所掠夺来的石油资源又不断为其扩张提供砝码。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说能够不需要石油作为资源,一旦获取了资源,也便有了强大的政治资本,而为了争夺有限的石油资源,战争也就不可避免。

…… …… 余下全文

篇三 :石油战争观后感

《石油战争》观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名字叫《石油战争》的书,有了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石油战争》是由德国人威廉·恩道尔写的。他从抢夺石油控制权的角度分析了近代以来英国和美国的国际战略,仔细剖析了英美两国利用世界大战,军事干预和金融霸权逐渐控制了世界石油制高点的过程,分析问题角度新颖,史料丰富,虽然论据运用不免有牵强之嫌,但总的来讲,是一本分析国际关系的十分优秀的书。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内燃机的发明拉开了东西方的差距,19世纪70年代之前煤炭成了这种差距的推动力,而19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不错,是石油,彻彻底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19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只在煤油照明领域应用石油,那时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产量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其他国家包括那时大英帝国都还没有给与石油足够的重视,现在的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和各个国家石油公司都还没有成立。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石油的巨大用途,石油可以让货轮以几倍于煤的速度达到最大马力,这用于战争中时,当一个煤动力军舰和一个油动力军舰相遇时,煤动力军舰都还没有准备好,油动力军舰已经把它击沉了。这种论断来之于英国的一个海军大臣。意识到这之后,英国开始重视石油。

而世界石油储油最丰富的地区莫过于中东,而当时中东地区在奥匈帝国的管辖之内,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根本的原因。那我们就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控制了世界上的三大支柱:金融货币,原材料,海上贸易。英国的先令是和今天的美元具有同等的影响力。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海上贸易航线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和经济政策的刺激,德国开始

迅猛发展,钢铁,煤炭等产量逐渐的超越英国,并逐渐建立自己强大的海军舰队。英国的统治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如今天的美国感受到的来自于中国的压力一样,英国一直在找机会打压德国,但是英国的国内经济出现了问题,一些大银行家在控制下的英国已经很难控制住德国的发展了。

…… …… 余下全文

篇四 :资本战争读后感

资本战争读后感

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理财、如何投资的书,相反,它只是描述历史——金钱与投机的历史。本书从人类早期的投机讲起一直讲到911为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金钱在历史中的作用,资本在社会历史前进中的巨大的推动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金钱-资本早已成为推动历史的重要动力之一。这里描述的历史,与我们在学校教科书中所学习的历史角度是迥然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历史,似乎都是勇敢的统帅和高傲的君王们通过变革、战争来改变、影响世界,从而带来朝代更迭,在这里,历史似乎只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舞台。

记得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古都拉?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控制了整个欧洲金融界,于是这位老妇人在法兰克福的犹太人居住地很肯定地说:“不会发生战争的——因为我的儿子们不会为此出钱!”正如一位奥匈帝国统帅所说:“没钱就没有火药,自然也就没有战争”。严肃而残酷的战争,就这样操纵于资本家和投机者的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于欧洲各国政策的制定,以及战争的发动的巨大决定性影响力,还有东南亚经济泡沫的破裂,都是国际巨额资本与各国政府的那些政治家们共同缔造的,由此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早已沦为国与国之间利益斗争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经济手段结决不了问题时,才会动用最后的手段-战争,就如美国在面对伊拉克的问题上一样,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动用了这个会引起多方争议的手段。而经济手段,则不会,而且还可以有多手段攫取巨大的利润。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预知未来。所以,从过去的历史中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指导现实,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就向以前的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和日本曾经面临过的,正在被美国运用各种经济上的手段限制我国的发展,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地位,我国经济现在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成本方面,由于国际炒家的疯狂热炒,只要是中国需要的能源,资源,进疯长不停,如石油,铜,等一些列重要能源,看看石油的猛涨就是道了这要多少的资本,想想石油在90年代还只是10多美元一桶,而到08年竟涨到137美元,背后又没有国家的支持,我想一看就明白了,还有粮食,明明就是与美国高层有密切关系的炒家炒出来的,可是美国竟然恬不知耻的说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迅猛发展导致,那这样,我们是不是都不能吃饭了,全都给他用来做新能源,这就是这帮无耻的政治家的嘴脸!! 其次在产品价格上,中国大部分的企业是以低资源,劳动力成本为主的出口企业,因此,利润本就极其有限,而美国不断逼着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产品优势被消磨殆尽,成本高了,价格优势又没了,产品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只有倒闭了,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民营企业更是市场的支柱,大批民营企业倒闭,就像现在在浙江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的苗头一样,然后工人失业,在加上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然后,那些产业资本大肆收购我国的那些企业,抄底股市,楼市,赚一票就走,最后弄得经济崩溃,最后会咋样,想必大家也能想到了,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这就是美国最想看到的,也是他这么多年来也想做的,而且这也不会激起国人的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因为是自己活不下去了,这就叫从内部摧毁对方吧,当然这是最悲观的结果,但是任何结果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此理吧,因此我们所处的位置已经很危险了,因此更需要我们的政府要准确地采取政策,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才是根本。

…… …… 余下全文

篇五 :石油读后感

读《石油》读后感 读书让我们拥有快乐,长见识,读书给了我们不少的好处。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增加见识。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读了《石油》一书,让我受益匪浅,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石油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石油这个行业的神奇和奥妙。我现在理解了石油的重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第一位的战略物资,对国计民生和国防具有重要作用。石油可以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及世界的稳定。 通过读《石油》知道中国的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了解了石油的先期和早期的荣耀、近代的落后、现代的奋起。中国石油的发展是一部“U”字形的艰难奋斗史。

如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离不开油气;工业、农业、国防等,离不开油气;就连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也离不开油气。石油人人永远是保障国家石油能源的供给主力军。石油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身为煤层气新资源开采人,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石油》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它的生成、它的性质、它的历史、它的发现、它的开采、它的加工、它的储运、它的利用、它的明天等。让社会人了解石油,了解我们石油人。我作为新时代新资源的石油人,定会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为煤层气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石油读本读后感

双十读书征文

单位:石油二厂石蜡加氢车间

姓名:那宝华

电话:138xxxxxxxx

多读书,在阅读中提高自身修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多读书, 可以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 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多读书, 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进一步懂得生活, 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可以变“下里巴人”为“阳春白雪”, 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充满情趣。

今年年初,集团公司向全体员工推荐的《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丛书,一套十本,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管理、石油、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生活、健康等多个学科领域,容知识性、体系性、时代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当我刚刚收到这套书,不经意间翻开一本书,“唰唰”的翻页声,让我心里扬起大快朵颐的冲动,似乎那独特的书香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似乎那摩挲书页的感觉是最能定人心魄的,读书的感觉真好!

读书是超越时空与高尚的人对话。笛卡尔说,“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进行交流,也就是和他们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读的书越多,接触的优秀

人物越多。多读书就是多交良师益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优秀的人打交道,自己就会变得优秀;经常与高尚的人打交道,自己就会变得高尚。经常与优秀人物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借鉴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在读《石油》分册这本书时,让我对中国石油发展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贫油国到位居世界前列的产油大国;从需要“洋油”输入到海外业务的突飞猛进;从玉门油田解放到濮阳油田会战;这些中国石油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和石油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我深深感动和震撼,同时也补上了参加工作十八年来,作为一名石油工人缺失的一课。在书中我认识了陈振夏,仿佛看见他在战争年代和同志一起排出万难,艰苦创业,先后开发了10口新油井,修复2口旧油井,提炼汽油、灯油、柴油、润滑油等大量产品,保证军用油的需要;还看到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数万名玉门石油人,一路急行军,在松辽盆地上演的那一幕又一幕的慷慨壮歌;知道了“大漠女儿杨拯陆”的事迹,年仅22岁,为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些老石油工人,他们的胸怀坦荡,他们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们为了中国石油事业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让我的心灵涤荡。

…… …… 余下全文

篇七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为读者展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提醒人们要预防“货币战争”在中国的发生。

跟随宋鸿兵先生的视野,我看到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实际上又是硝烟满布的货币战争。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19xx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xx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xx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 血肉横飞的战争, 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 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 而《凡尔赛合约》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xx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 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为了货币问题, 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挑起战争, 这些充满阴谋的战争都是国际银行家不懈追逐利益的结果。

通过宋鸿兵先生的独特视角,我看到了一个在教科书上没有见过的美国历史。似乎美国的历史,只是国际银行家在历史的舞台上华丽的演出。独立战争的爆发是缘于英格兰剥夺了其美国殖民地里美国人发行“殖民券”的权利;南北战争是“国际银行家们进行了长期缜密而周详的策划”;林肯的遇刺是因为他宣布由国际银行家在南北战争中一直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南方的在战争中的债务一笔勾销;19xx年的大衰退是国际银行家们共同组织的一盘大棋,其时间跨度竟然达到了20年之久;“1837年恐慌”是银行家与政府关于中央银行的存于废的斗争结果;“1857年恐慌”是银行家为了使自己获得一个好收成而已。而“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林肯、杰克逊、哈里森、泰勒、里根、肯尼迪的纷纷遇刺身亡的事实也只是验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个个美国总统不过是国际银行家们手中的棋子。那些走得顺利的子在银行家的支持下一路高歌猛进,然而一旦谁不听话了,就只得落得个遇刺的结果,让后给凶手安上一个精神病人的“诊断结果”。

…… …… 余下全文

篇八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罗驿

不要以为货币战争都是没有硝烟的. 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 19xx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xx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73年的中东战争等真刀真枪, 血肉横飞的战争, 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 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 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 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xx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 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 为了货币问题, 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挑起战争, 这何尝不是寡头们发动的另一类货币战争!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 那都是点, 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 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 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 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 这才是主线.

货币, 作为一般等价物, 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尺. 没有这个标尺, 商业活动就会被瘫痪掉, 所谓的社会分工, 专业化, 标准化, 规模效应等等等等, 都成了无源之水, 根本无从谈起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标尺, 当然要有其稳定的价值, 不能如橡皮筋那样伸缩无常. 黄金,因为它稳定的物化特性和数量, 是最公正的标尺. 千百年来被各个国家和民族当作财富的象征和货币的储备. 但作为诚实货币, 不论是金币还是黄金券, 其伸缩性或放大程度限制着寡头们偷梁换柱的障眼

法的实施, 大大地降低了他们进行财富再分配或者说是财富掠夺的效率. 因此, 用美元(美联储券)来取代黄金做为价值标准, 就相当于用橡皮筋来做标尺, 价值的决定权就握在测量者(寡头)的手里. 用这种方式来掠夺财富, 道貌岸然而不落痕迹, 让被掠夺者不知不觉地丧失财产, 透出成熟的”文明”.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黄金和美元的争霸战自美元一诞生就开始并延续至今. 从第一合众国银行, 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成立和废止, 到美联储的诞生, 从殖民券到美联储券, 其间夹杂着绿钞, 白银券, 黄金券于债券货币的不断斗争, 让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其激烈程度以美国总统的伤亡率为代表.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最高统帅, 其伤亡率竟然超过了美军诺曼底登陆时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而斗争背后运用的阴谋和权术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