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贞观政要有感

读《贞观政要》有感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是对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全面介绍的政论性专史。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的作者吴兢是唐朝人,据估计,他花大量心血写成此书的目的主要有:一、出于对“贞观之治”的仰慕;二、出于对当朝统治者的期望。虽然《贞观政要》是一部史书,但是它突破了史书的普遍性的写作方式,《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书、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以古为镜为主旨,以君臣政论为内容,通过对话答辩的方式表达。书中主要记述了唐太宗与45位大臣的争论或奏疏。

《贞观政要》分40篇,每篇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以君臣对话或奏疏的形式进行深刻阐述,内容细致深刻。又以时间为第二排列顺序,一来有利行文,二来也可清晰地呈现唐太宗君臣的思想发展历程。而值得思考的是作者吴兢对这些篇章的编排方式,比较明显的是作者把“君道”作为第一篇,“慎终”作为最后一篇,其实这是有很深的寓意,这些我们都不难发现。

在封建社会,君主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关键,皇帝的英明或昏聩对全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影响极大,正如书中魏征所说:“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吴兢把君主的个人素质看得十分重要,可以说,《贞观政要》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不断提高君主的个人素质,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全书第二篇到第四十篇全都是围绕着第一篇“君道”这个主题来的。因而,“君道第一”这个排列方式体现了作者的深切期望和政治思想。

…… …… 余下全文

篇二 :历久弥新的政治智慧——读《贞观政要》有感

历久弥新的政治智慧

——读《贞观政要》有感

唐朝吴兢所著《贞观政要》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传之弥广,是因为书中展示了诸多经久不衰的政治智慧。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施政观点和经验,是透过为政者的道德自律和道德监督体现出来的。今天再读《贞观政要》,从唐太宗的君臣对话和大臣的劝谏奏疏中,仍能感受到这位盛世之君所具有的居安思危、爱才重贤、正身修德、廉洁奉公和屈己纳谏的为政之德。但细细梳理之后,发现以下的政治智慧尤其值得称道。

一、居安思危,殷忧兢慎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可贵的为政之德。而《贞观政要》中所记述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忧患意识,则十分突出。唐太宗的忧患意识集中表现在他“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论刑法第三十一》)。他和朝中大臣惧怕唐王朝社稷不固,重蹈亡隋的覆辙,因此,特定下“论隋日”,同大臣专门讨论、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执政的前期,李世民一直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对魏征在谏疏中谈到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论政体第二》)的观点很是赞同,将其“置之几案”,随时警示自己。

殷忧兢慎的忧患意识使唐太宗能够谨慎为政。贞观五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治国与养病无异也。??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论政体第二》)一通俗而又深刻的比喻,道出了他一天比一天谨慎,不敢追求享受的原因。

二、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是一个君王重要的为政之德。唐太宗深刻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理”,把人才看做是治理国家的重中之重。开国伊始,他便态度鲜明地宣布自己的用人准则:“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崇儒学第二十七》),并坚持宁缺毋滥,大力改革官僚机构和官场积习。

不计前嫌,有才必用,是唐太宗量才用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位后,他对前朝的官员和原太子的臣僚采取了宽大政策,一些谋臣受到重用。如任用追随先太子李建成的魏征即是众所共知的显例。对于任用的原因,唐太宗曾对不满重用魏征的长孙无忌谈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然征犯颜切谏,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论任贤第三》)原隋朝官员房玄龄,投靠李世民后受到信任,执掌政务20余年,恪守职责,成为后世良相之典范。隋朝旧臣李靖和李密旧部李勣也都因具有德才而被唐太宗委以重任,他们带兵抗击外侮,消除内患,屡建奇功。正是唐太宗这种爱才重贤、任人唯贤的为政之德,使得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保证了初唐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推行。

…… …… 余下全文

篇三 :《贞观政要》读后感

“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后感为政谨记“公与廉”

为政谨记“公与廉”

---《贞观政要》读后感

《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学家吴兢所著作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奏疏等,另外也记录了一些当时实行的经济、政治上的重大措施,读完此书,感触颇深。

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开创贞观盛世,和?公?、?廉?这两个字是分不开的。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颖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为公平正直,尤识治体。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於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这一节记载了唐太宗与臣下房玄龄的一段

谈话。在此处,唐太宗以三国时的诸葛亮作为历代宰相中的楷模,认为诸葛亮为政公平正直,以精诚之心,行公道之政,无偏无党,对那些有功于国家的人,即便是和自己的关系不好,也要对其进行嘉奖,对于那些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坏纪乱法者,就算是自己的亲信,一样严惩不贷。正因为诸葛亮至公至诚,公心为国,所以在他担任蜀国宰相期间,那些受到过他处罚的都对他没有任何抱怨。

唐太宗对房玄龄提起诸葛亮的那种大公至正的为政精神时,更多用意是激励房玄龄向诸葛亮学习,做一代贤相,率先垂范,从而上行下效,而房玄龄也迅速领会用意,表明为政以德、公平选拔人才的态度。唐太宗和房玄龄君臣同心,齐心协力,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培养人才,不因喜好用人,公平对待每个人才,这才有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之治?。

…… …… 余下全文

篇五 :国学经典之读后感1

国学经典之读后感

初识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国文学界中的奇葩,并且觉得那是文孺志士的专属区。像我这种肤浅的文学造诣不高之辈怎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我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查阅起来。

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国学经典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不知多少人对它们肃然起敬。像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其实<<论语>>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曾有这么一种说法,现在姚明代表中国,而在古代代表中国的却是孔子。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句子朗朗上口影响久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我欣赏他好学的精神。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妙小。 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惭愧,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极了。可每当要我们学习各种理念理论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要是到了交论文的时间,国学经典中的那些华丽辞藻那能从我这种庸俗之辈的笔尖中“陈列”出来。大多在网上东拼西凑,借东家梁换西家柱。就这样西稀里糊涂上交了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 ”。意思是:“ 三年不见日光,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目光就短浅。长期不学习必定愚昧短浅。”看来立志学习才是当前明智之举。正如《礼记·儒行》中:“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教师。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国学经典之读后感

20xx年“中华诵·经典诵读”征文

国学经典之读后感

平定县阳胜中学 八年级68班 张晴 联系电话:6126938 邮编:045200 初识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国文学界中的奇葩,并且觉得那是文孺志士的专属区。像我这种肤浅之辈怎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我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查阅起来。

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国学经典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不知多少人对它们肃然起敬。像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其实<<论语>>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曾有这么一种说法,现在姚明代表中国,而在古代代表中国的却是孔子。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句子朗朗上口影响久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我欣赏他好学的精神。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妙小。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极了。可每当要我们写作文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要是到了交论文的时间,国学经典中的那些华丽辞藻那能从我这种庸俗之辈的笔尖中“陈列”出来。大多在作文书上东拼西凑,借东家梁换西家柱。就这样西稀里糊涂上交了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作文。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 ”。意思是:“ 三年不见日光,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目光就短浅。长期不学习必定愚昧短浅。”看来立志学习才是当前明智之举。正如《礼记·儒行》中:“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学生。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读《论语译注》有感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