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读后感(黄湘)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读后感

它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看,那山川绚丽,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山水钟灵:典雅秀丽、荷花飘香的东湖公园,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安平桥,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于一体的崇武古城,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牛姆林,“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清源山??它,就是我可爱的故乡——泉州。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这本书,从书名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介绍我最最可爱的故乡——泉州。我从书中知道了,上世纪泉州古城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第一次是拆毁城墙,陈万里19xx年到泉州考古,看到古城还完整,只是南门已拆一角。到抗战时“坚壁清野”,就荡然无存了。第二次是从洲顶到顺济桥头辟建“大马路”,也即后来的中山路,其间为政局牵动,为豪强所阻,到四十年代才成街,始建时间在19xx年。第三次是19xx年开始的拓展东西向的两条街道,即涂门街、新门街(当时叫民国东路、民国西路)和东街、西街(称中华东路、中华西路)。这两条路大约一直建到30年代初,宋元时期的十字形街坊结构演变为一纵两横的城市格局,交通畅达,搭寮成市进化成以“五脚架”为建筑特色的商业街,只是子城肃清门、丽正门、行春门等著名建筑和不少明清时期的当街牌坊,也弃如瓦砾了。

当一条无名的小巷在“旧城改造”中消失,当一座残破的小寺香火熄灭,当一株长髯飘拂的老榕树为飘风所发,都会闪电般地从海峡西岸传到东岸,从大洋此岸传到彼岸,即使成了陈年记忆,故旧邂逅,班荆引觞,还时不时提及。即便是一方被填掉的废塘,说不定也有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刻骨铭心的忆念呢!

刺桐花又开了,如火,如霞。

【惠南实验小学601班 黄湘 指导教师:杨婉真 联系电话:158xxxxxxxx】

…… …… 余下全文

篇二 :文化苦旅读后感 孙洁雄

《文化苦旅》读后感

孙洁雄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他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找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和《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感叹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却是柔丽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雨天一阁》、《青云谱堕想》等直接把笔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还有文化走向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余秋雨先生凭借着渊博的文化和学史学的功底,他写下的文章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摘自《文化苦旅》

初次与《文化苦旅》结缘是在初中语文课上,那时我们学习《信客》。当时还不知道余秋雨这个人,也不知道《文化苦旅》这本书,只是觉得《信客》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深刻的。后来老师向我们介绍余秋雨也是慈溪人,他的著作《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都很精彩。但我看这些文章全是散文,都与文化这个枯燥的话题有关,加之对作者和这些作品的争议也颇多,我也就搁置了看它的热情。

再次与《文化苦旅》遇见是看了老师发下的一篇散文《上海人》,我被它深深地震撼和吸引了。于是,一口气读完了《文化苦旅》,心中感慨万千。 虽说跟着余秋雨的笔神游了一圈中华大地,心里并不轻松,倒有些沉重。也许正像余秋雨先生在序中所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的确,他那遒劲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留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对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我觉得,就《文化苦旅》本身而言,它不仅含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包含着作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追溯,一种反问和思索。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 “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

…… …… 余下全文

篇四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的踪迹

----读《文化苦旅》有感

通过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我连如同蝼蚁一样。因为我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有古代文人和文化。可能有些地方我不曾亲临,甚至此生无法亲临,但通过文化苦旅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描写,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自己会沉浸在无尽的感动和叹息中。

置身于山水中,沿着漫漫长路行走,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的牌坊。尤上等石匠修葺,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案,不施彩粉,通体干净。牌坊,大约是中国独有的风景线之一,它有着严格针对的群体,“封建礼教的压迫”的哪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贞洁”二字,立了牌坊以供后人瞻仰。

我穿过山水,停留在美丽绕的平原。这里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这儿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这便是都江堰。余秋雨笔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筑让我再次体会到奇迹的函义,它的灵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断,更是勇敢,是我中华民族的脊梁。

穿越平原继续向前走着,来到敦煌这个古老了神秘的地方,当我走进莫高窟,我的惊叹,我只是这戈壁上渺小的沙石。这里感受到的是千万年文化的沉淀,这不仅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走进盛唐的繁华,明清的纷乱,余下的便是近代学者的脚印。我只能用膜拜来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衬得上,在敦煌中,我为民族而骄傲,但一车一箱的文物从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为民族而惭愧,我看见中华民族在滴血。

不想再回忆故去的辉煌,不忍心面对这里的惨淡,只得流泪前行,只听见一个老者:路又远,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又下着雪,别去受这苦了!可我依然前行,来到阳关。终于到了阳关,所谓的阳关,没有什么古迹了,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清晰可见。阳关应该是偌大世界上的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它既不像莫高窟那样富有,也不像白帝城那样世故,更不像黄鹤楼那样华美。它——阳关,有自己的特点,它生活在沙场之上,必然会有许多英勇将士之墓, 它给人一种肃穆,使人对他肃然起敬。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 …… 余下全文

篇六 :文化之旅,历史兴衰——《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之旅,历史兴衰

——《文化苦旅》读后感

虽说一直以来都有为看过的文写长评的习惯,但对于像《文化苦旅》这类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著作,我通常是恐于下笔的。我承认,若不是为了作业,即使我读完了这本书,也绝不会写下这篇文章。

“《文化苦旅》这一书中所写的每一处景物都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考,处处彰显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篇篇散文中饱含着作者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叹息,给人以一种沧桑感,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愈发浓厚。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这也正是我恐于下笔的原因,我怕我尚且浅薄的思想还领会不到其中深刻的含义,我苍白单薄的语句亦承载不起这样厚重的文字。

道士塔

滚滚黄沙如海,湮没了历史的痕迹,血色残阳中,莫高窟就如一道滴血的伤口,伫立在四起的黄沙间。

看着余秋雨写愚昧的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又怎样在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将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挥霍掉,很轻的笔触,带着些嘲笑和讽刺的语调,句句读来却痛入骨髓。我的脑中就和作者一样,一片惨白。

我们在指责王道士的同时,更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感到可悲。区区几个外国人,就拉走了大批的中华瑰宝,这不是屈辱是什么?反思中国的历史,没有一次来得像这一次心口滴血。愚昧的中国人,眼睁睁地看着外国人盗窃国宝而不自知,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些外国人简单地以极少的钱财换取了莫高窟的文明记录,把中国的辉煌带到了他们的国度,他们的掠夺,不只是掠去了几卷经卷,几幅绘画,几座雕像,而是让一个民族蒙受屈辱,让一个民族的灵魂千疮百孔,让一个民族今天只能从外国人手中以高价买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的过错,是那些外国人,还是那个卑微的王道士?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也不懂,却因为自己的无知活活埋葬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泪。他只是这场悲剧中一个可笑的小丑。而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将这些敦煌文化放在伦敦博物馆,反倒能长久地保存。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教师《文化苦旅》读后感

免费 分享 创新

教师《文化苦旅》读后感

学校“读书节”活动,每个老师买两本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

再次拿起了这本看了好几遍的书。每读一遍,就觉得是一种煎熬,但却又放不下去,因为其中有太多太多的痛苦和心酸,但又不仅仅是这些。

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关于余秋雨的“博文”,看到老师看书看得这么透彻,心生佩服之余,也想说说。接触余秋雨并不久,就是从《文化苦旅》开始的。第一次读到的文章是在中师课本上的《都江堰》。第一句话“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今天无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令人回肠荡气。从此开始拜读他的作品。《文化苦旅》的开篇是道士塔。珍贵的敦煌文物就因为道士一个人的愚昧无知而支离破碎,“19xx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xx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xx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xx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xx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 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这仅仅是吗道士的责任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把《道士塔》放在开篇,我想是因为这描述了黄河文明的盛衰,也道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 是对封建愚昧的控诉,也是无奈的悲泣。

书中很多都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描写、对当时事态人情的推测来探讨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比如《风雨天一阁》。那是一个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取“天一生水”之意。天一阁从始建至清末都是完整的,因为有一代一代文化人的守护。无论是创建者范钦,还是范钦后代们,他们进行着这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1.我曾经以为 女人都是飞蛾 生性擅长不怕死的扑火 后来才知道 原来也有一种女人是候鸟 无论和如何 都沿着一种静谧的轨迹 安宁的飞翔

2.懂得大张旗鼓示弱的女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赢家

3.电梯门就在这个瞬间缓缓移开了 不急不徐的 明亮的银灰色 像是两片侧刀

4.比如难以启齿的歉意 比如无地自容的倔强 比如无法化解却可以忍让的温柔 比如一起经历过羞耻和仇恨之后才会出现的 脆弱的 朝露一般的同盟

5.仇恨 始终类似于某些中药的东西 性寒 微苦 沉淀在人体中 散发着植物的清香 可是天长日久 却总能催生一场又一场的爆炸 核武器 手榴弹 炸药包 当然还有被用作武器的暖水瓶 都是由仇恨赠送的礼品盒 打开他们 轰隆一声 火花四溅 浓烟滚滚 生命以一种迅捷的方式分崩离析 别忘了 那是个仪式 仇恨祝愿你们每个带着恨意生存的人 快乐

6.老师 为什么你就一定觉得你是对的我哥哥是错的呢 你不要小看我哥哥 老师你只不过是个师范大学的毕业生 可是我哥哥将来是要去清华的(我觉得 这句话毁了无数老是在我心中的光辉形象 我未曾有过这要飞蛾扑火般不计后果的经历 只能说 郑南音 你太强了

7.心情激动的时候 最好不要和小叔说话 因为他永远的慢条斯理是一盆最冷的冷水 迎面浇过来之后还能让你多天一层郁闷

8.修养这个东西就像血管一样 可以盘根错节的生长在一个人的血肉之躯的最深处 不可分割

9.天真其实不是一个褒义词 因为很多时候 它可以像自然灾害那样 接着一股原始 戏剧化 生冷不忌的力量 轻而易举的毁灭一个人

10.有时候 只要大家都愿意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那就是真的什么都没发生过

11.钱以外的东西 永远都还不清

12.高速公路是个好去处 因为全世界的高速公路都长的差不多 所以你很容易就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因为一望无际 所以让人安心

13.旅途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催眠的 但是我总是很享受那种漫长的 只是为了等待到达什么地方的时光 往往在目的地真正到达的时候 我反而会有点隐约的失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