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难忘的体罚读后感

难忘的体罚读后感

难忘的体罚>读后感

暑假的一天我看了《难忘的体罚》一文,书里中的“我”和伊丽莎白都受到了令人敬畏的女老师弗洛斯特的体罚。当我一口气看完这篇文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中讲的是在一次考试中,“我”让同学伊丽莎白把几道题目的答案告诉我。虽然老师没有发现,可最后因为良心不安,我把真相告诉了老师。老师把她们的试卷分数改为0分,还要受到体罚——挨板子。在挨板子前,她们两个都把眼睛闭起来了。老师连打了好几下,她们都误以为对方被挨打,忍不住睁开眼睛。当看见老师打的是讲台时,她们都笑了。她们的体罚虽然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深刻。

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体罚方法,就像弗洛斯特女士一样,她的体罚既能让知道错误,又不让学生遭受皮肉之苦。

其实每个人都犯过错误,不过是大小不同而已。不过只要能及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一切就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啊!

我们要向伊莉莎白学习,学习她敢于向老师承认错误,并敢于及时改进自己的错误。

我们要把握好自己,要及时打败错误,重新做回那个活泼可爱的善良的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后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主要从家长、学生、教师的角度,选择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阐述一个道理:赏识教育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读着书中的《老师,您听我说》、《难忘的体罚》、《谁错了》、《迟到的理由》等文章,我曾经浮躁的心突然宁静下来了。我以往教育学生总是批评多于鼓励,这样不但没有转变学生,反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

《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提倡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赏识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赏识孩子的独特思维,用赏识来换回孩子的自信心,只有有了信心,学生才会大胆地表现自己。

日本有一位教育家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对父母在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的进步是最快的。联系我自己,我的孩子才21个月,我总是用欣赏的目光关注着他的每一点进步,他一有点进步,我便夸他:“宝宝,你真棒!妈妈爱你!”结果我的孩子学东西很快。所以我想说:“赏识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有时候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相当重的,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为老师的表扬和赞美,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给他们信心,这也是他们迈出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老师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善待学生,理解学生,我想学生一定能发挥他们的潜力。

总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用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 …… 余下全文

篇三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再次阅读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书中《老师,您听我说》、《要帮助,不要教训》、《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谁错了》、《难忘的体罚》、《迟到的理由》、《恨,铁就成钢了吗》等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教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读罢《赏识你的学生》,强烈地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爱,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超越。 赏识教育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如何将赏识教育具体应用于实践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行经验总结的过程。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及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后感2

我也是一名教师---------《赏识你的学生》

读后感

薛广芳

每当手捧着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书中《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要帮助,不要教训》、《翅膀下面的风》、《优点单》、《难忘的体罚》、《迟到的理由》、《老师无法拒绝美》等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教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等,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读罢《赏识你的学生》,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爱,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1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 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简爱读后感

《简·爱》

朝鲜语系 2009级 付麟淞 《简·爱》这本书,在初中时,就读过。上了大学后,又重新回味了一遍。当我读完《简·爱》时,已经到了凌晨。从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书了。用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它读完,掩卷之际,我在回味书中内容的同时,也对这本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想用我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将我读了这本名著之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体验生活的结晶,从书中多少可看出作者的影子。《简·爱》也是如此,大量的细节可以在作者的生活中得到印证。当然 《简·爱》并不是一本自传 ,作者只是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融进了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文章里。人们知道《简·爱》是作者生活中的写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简·爱》的呢.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出生于1816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排行第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后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姐弟妹共6个。由于自小失去母亲,父亲因为经济与精力两不俱足,便不得不把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及弟弟,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加上创办人苛刻的管束和严厉的处罚,冻饿和体罚便成了孩子们惯常的生活。不久,肺病夺去了两个姐姐的生命,父亲赶紧让夏洛蒂和弟弟逃离死亡的魔窟,返回家中。1831年夏洛蒂进入罗赫德寄宿学校,这里的情况截然不同,夏洛蒂不但学业上很有长进,而且日子也过得十分愉快。虽然只呆了一年零四个月,但这儿温馨的生活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夏洛蒂在1835年返回罗赫德任教,两个妹妹跟随读书,抵去部分酬金,三年后离去。1838至1842年她与妹妹们辗转各地,以家庭教师为生。但因为这一职业地位低下,薪金微薄。又使姐妹们天各一方,难以相聚;她们便毅然放弃,决心自己创办学校。经过种种努力虽然它们热衷于办学,并做了种种准备,但最后依然没有成功。而这时父亲病倒了,颇有才气的弟弟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沦为废人。而家庭经济的重压越来越大,于是就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夏洛蒂和妹妹们开始了写作。她们姐妹三人经常在聚在一起,如饥如渴的读书,绘画和写作。书本开启了她们的心扉,提高了她们的学养;多难的生活使她们早熟,善于洞察世情;独特的经验为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源泉;于是当她们的创作热情喷薄而出的时候,世界文学史上便奇迹似的在同一年,同一个家庭诞生了三部传世之作;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阿格尼斯·格雷》。

…… …… 余下全文

篇六 :我是人民教师读后感

我是人民教师读后感

我是人民教师>读后感(一)

本学期根据科研处的安排,认真学习了《我是人民教师》这本书,书中宋犀堃老师分章别类详尽地描述了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有思想的、有激情的、有道德的、高情商、有实力、会沟通、有进取心的教师。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的一则实例《难忘的八个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故事讲了一个天生兔唇的小女孩,她怪异的模样很受人厌恶。二年级时,她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很可爱,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作者更爱这位老师,因为事情是这样的:在作者生活的国度,小学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测验时,每个同学都要用右手捂住右边的耳朵,这时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出一句话,那个测试的孩子则要把这句话复述出来。作者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作者只好用右手紧紧捂住右耳的同时,悄悄把右手稍稍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令她绝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很胖、很美、很可爱的老师轻轻说出的,竟是一句让她铭记一生,或者说影响了她一生的话:“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故事中的这位小女孩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承受着的沉重的自卑的话,我们就一定能体会到故事最后这位老师简短的一句话所具有的不平凡的力量。一句话能真切的>温暖一个人的内心,也能深深的触动每个人的心灵。

这个温暖的故事,让我真切地理解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爱心第一是教师职业道德最集中的体现,教师要象对待自已的子女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学生。宽容是信任是鼓励,它是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田;它是一粒爱的种子,会在学生的心中萌芽。面对我校学生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心

一、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要宽容。

学生常见的错误从思想认识上分析,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认识偏颇”,例如纪律上总是不能严格遵守,迟到早退,打架闹事等等,他们不能认识纪律与自身成长的关系,轻看了纪律的作用,认为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纪律是束缚学生的绳索,以藐视或违反纪律为自豪。教师对此首先要能认识行为背后的思想病源,这样才能心平气和采取宽容态度;对于急躁和严厉,就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把事情弄僵弄复杂。一种是“认识缺陷”。例如处理男女同学关系问题,不少中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人>长大了,在此问题上认识却没有相应提高,出现空档。因而把握不住分寸,引出一些矛盾,以致出现早恋。再如有些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闹义气讲哥们,结帮斗狠,吸烟饮酒,讲吃讲穿。而学校和家庭没有及时的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造成认识空档。对这些,教师首要的事是能够宽容,不能惊惊乍乍,见风是雨,上纲上线;而应重点进行认识缺陷的弥补,耐心提高其有关的认识,并允许有反复。在这类事上学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处理不慎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背上沉重包袱,工作处于被动。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简爱》有感

读《简.爱》有感

简.爱背负着自然与社会给她的一切不幸,开始了她的人生:她没有双亲,没有钱财,她是(男人世界中的)一个弱女子;雪上加霜的是,她不漂亮。她有着坚强的个性,这使她在世人眼里更加失去了魅力,因为她不会对别人逆来顺受。

她不像是世人伟大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然而她却有着相当于此的举动。世人看到的是她的种种劣势,告诉她对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奢望。然而简.爱不听这套,她拒绝接受世人给予她的卑微地位。她要求世人接受她的本来面目:她可能微不足道,但却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她也许不漂亮,却值得他人爱。

读完简介,我想这就《简.爱》这本书为何依旧深深吸引我的原因。《简.爱》一书,在高中时就读过。当时买的是英汉双语版的,高一读的是汉语的,现在读的是英语的。外国文学需要进行英汉翻译,而好的译者能够给外文名著添砖加瓦。对照英汉不同的解释,我对《简.爱》一书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我读完《简.爱》时,已经到了凌晨。从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这么认真的看过书了。用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它读完,掩卷之际,慢慢回味她的韵味。我想用我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将我读了这本名著之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高中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体验生活的结晶,从书中多少可看出作者的影子”。然而在以往,不管是读文学名著,还是诗词作品,我都很少关注作者。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人生中能有一位良师教导,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简.爱》也是如此,大量的细节可以在作者的生活中得到印证。当然《简.爱》并不是一本自传,作者只是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融进了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文章里。人们知道《简.爱》是作者生活中的写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简.爱》的呢!

《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朗蒂出生于1816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排行第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后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姐弟妹共6个。由于自小失去母亲,父亲因为经济与精力两不俱足,便不得不把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及弟弟,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加上创办人苛刻的管束和严厉的处罚,冻饿和体罚便成了孩子们惯常的生活。不久,肺病夺去了两个姐姐的生命,父亲赶紧让夏洛蒂和弟弟逃离死亡的魔窟,返回家中。1831年夏洛蒂进入罗赫德寄宿学校,这里的情况截然不同,夏洛蒂不但学业上很有长进,而且日子也过得十分愉快。虽然只呆了一年零四个月,但这儿温馨的生活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夏洛蒂在1835年返回罗赫德任教,两个妹妹跟随读书,抵去部分酬金,三年后离去。1838至1842年她与妹妹们辗转各地,以家庭教师为生。但因为这一职业地位低下,薪金微薄。又使姐妹们天各一方,难以相聚;她们便毅然放弃,决心自己创办学校。经过种种努力虽然它们热衷于办学,并做了种种准备,但最后依然没有成功。而这时父亲病倒了,颇有才气的弟弟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沦为废人。而家庭经济的重压越来越大,于是就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夏洛蒂和妹妹们开始了写作。她们姐妹三人经常在聚在一起,如饥如渴的读书,绘画和写作。这段百度来的作者的生活经历让我深刻了解,任何的文学名著中多少融入了作者自身生活的缩影。而书本能开启读者的心扉,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 …… 余下全文

篇八 :实习感想

结束,是新的开始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走的那天孩子们趴在窗台上看我搬行李和给我唱班歌的情景,就像上学前班第一次考试得了38分一样令人难忘。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天气很热,大家都穿着短袖,而快要离开时,武山的第一场雪已经落下。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回想起来,这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充实,也成长了许多,突然觉得应该感谢这段实习的时光,让我的大学生活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习班主任是洪望明老师,胖胖的身材,总是笑呵呵的,让人感到很亲切。我来的第一天他就不在,我联系了他,他给我打电话说来不了,班里就由我暂时代管,于是硬着头皮走进班级进行自我介绍,大家热情的掌声让我受宠若惊,接下来的几天,每天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点晚自习结束,全程都得跟着。早操时高一的学生学习衡水的天下第一操,要求跑的整整齐齐,但是高一的孩子刚入学,哪儿管得了那么多,跑的时候都不太注意,每天早上要练近一个小时,跑过来跑过去。学生突然觉得生活中多了一个陌生人,还天天跟着,所以配合不够好,慢慢地,洪老师也回来了,我跟大家慢慢也熟悉了,班级管理起来逐渐轻松了,我开始有意识地记学生的名字,六十多个学生的名字确实不好记,不带课很难熟悉,于是我就根据班委会安排和值日生安排还有他们桌上的作业本来认识。

毕竟是第一次带班,心里特别没有谱,就怕出什么事儿了,于是经常跟洪老师交流,他给我将他的带班经验,我慢慢学习领会,然后再具体的工作中试,对于有意的我就吸收了,不是很适合的我就再改造,同时我自己也有了自己管理的心得体会,每周都要写的班主任实习周志让我能够仔细梳理一周来在工作中的得失,认真总结经验,力争下一周做的更好。我觉得管理学生要以人为本,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严格与爱护相结合,首先要尊重学生,在人格上和学生保持平等,不能有侮辱性惩罚,包括侮辱性体罚,教育不能有体罚,但是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习知识不是高中生活的全部,第一位的是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健康的心态,需要学习正确的与人相处的方法,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支撑梦想,而这些不是单纯的学习能够做到的,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不能只限于学习,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很多地方都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