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生活在别处 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财政1401 1900205194 李晓冬

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都出现“镜子”这一意象,借此为人物情节提供契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雷莎经常独自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生活在别处》中,母亲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担心工程师的看法而在自信和怀疑间徘徊,《不朽》中,昆德拉正面提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可见镜子在解读拉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性,以文学理论与作品解读为切入点和视角,注重拉康学说的文化心理及对文学的影响,继而涉及其对人性的关照,以及对20世纪人的困境的解决。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人物的灵魂与肉体时常处于冲突状态,这一矛盾是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灵魂与肉体一直在发生着的一切都在巨大的镜子里一目了然。《生活在别处》中亚罗米尔面对镜子时“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他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做一个诗人,他是多么想逃离这个四面是镜的房间??”镜子是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以镜像理论去分析《生活在别处》主人公亚罗米尔的主体的困境,悲剧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拉康建立镜像理论的用意不仅仅在于分析镜像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更在于指出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虚幻性。这种镜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和现实的误认关系。这样的自我认同带有象征性,总是忽视镜子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动于衷必然造成自我的异化,当进入由固有文化规定的现实环境时,必然会重复的经历不可挽回的挫败。米兰昆德拉的自我虽然与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有差异,但是他们的一致性在于,都带有强烈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在主体尚未以一个自足的人的身份进入社会之前,异化的悲剧结局就已经昭然若揭了。由于镜像阶段母亲的摧毁性影响,亚罗米尔未能认清他所追求认同的那个自我是象征界的自我,是他者的欲望,即母亲的欲望的化身,并非真实原初的自我。革命也罢,女友也罢,不论和平或战争,不论是否有拥有爱情,他对自身的错误定位必然会导致悲剧。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书笔记之《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生活之外。

小说主要讲述一位天才的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悲剧的一生。主人公雅罗米尔可以说是他母亲与父亲错误的相逢与错误的结合的产物。这错误已经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他的出生不过是偶然,而终其一生也被他的母亲控制。他的母亲把儿子的诞生当作与另一个情人的相逢。她要抓牢这一切,因为丈夫已经叛离了。儿子是她的,她的世界。她把他的第一句话记下来,母亲如此的欢欣暗示他以后必须不断重复那些原始的重叠词或无意中的押韵的短句。未来的诗人由此定格。作者有意安排雅罗米尔从小有强烈的自省意识,而他的命运只是对母亲的迎合。后来雅罗米尔开始写诗,他的母亲一直是第一读者,画家为指导。母亲一直控制着儿子的一切,她因自己的身体自卑,却从与儿子的亲密中找到安慰和自信。儿子的生活就是梦,“他从一个梦渡到另一个梦,仿佛从一种生活渡到另一种生活。”他想逃避,去只是从一个梦逃到另一个梦。恋爱中的儿子成了真正的诗人,但老年人与死亡是经常的意象,虽然他一无所知。敏感的天才已经被证实,而母亲的畸形的爱是最大的绊脚石。之后就投身革命了,反抗现实,憧憬战斗,渴望荣誉,他浪漫而充满激情,认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与女人纠缠,与生活纠缠,诗是生活的载体。而他的死亡也缘于普希金式的决斗,卑微的自尊由此得到保护。母亲终于抓不住他了,而他逃避了一生,最终还是在她的怀抱睡着。

全书语言如诗,也引用了大量的诗歌。而诗句向来都是给人一种超然和缥渺的感觉。作者通过这样一种似乎是幻想的方式来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作者意欲表现出我们对生活的奢望——我们永远以为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投入的那种,逃避永远没有终点,期望也永远没有终点。所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可能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希望,这是我们对现实不如意时所期望的;也可能是我们过去的回忆,在那里我们也没有当前现实世界中的痛苦,这是我们在现实不如意时我想逃往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读《生活在别处》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小说里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全是,我想如果抽离了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的背景套上,那就应该是了。 作者是暗暗在讽刺着的,讽刺生活,讽刺政治,讽刺诗人和诗本身,甚至颠覆了所有。这就是我们的痛苦所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诗性幻灭—《生活在别处》读书笔记

摘录作业开头和结尾

理论多很枯燥

题目:

欲望匮乏状态下的诗性幻灭

——以拉康精理论分析亚罗米尔的悲剧及困境形成过程

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都出现“镜子”这一意象,借此为人物情节提供契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雷莎经常独自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生活在别处》中,母亲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担心工程师的看法而在自信和怀疑间徘徊,《不朽》中,昆德拉正面提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可见镜子在解读拉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性,以文学理论与作品解读为切入点和视角,注重拉康学说的文化心理及对文学的影响,继而涉及其对人性的关照,以及对20世纪人的困境的解决。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人物的灵魂与肉体时常处于冲突状态,这一矛盾是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灵魂与肉体一直在发生着的一切都在巨大的镜子里一目了然。《生活在别处》中亚罗米尔面对镜子时“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他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做一个诗人,他是多么想逃离这个四面是镜的房间……”镜子是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以镜像理论去分析《生活在别处》主人公亚罗米尔的主体的困境,悲剧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拉康建立镜像理论的用意不仅仅在于分析镜像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更在于指出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虚幻性。这种镜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和现实的误认关系。这样的自我认同带有象征性,总是忽视镜子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动于衷必然造成自我的异化,当进入由固有文化规定的现实环境时,必然会重复的经历不可挽回的挫败。米兰昆德拉的自我虽然与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有差异,但是他们的一致性在于,都带有强烈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在主体尚未以一个自足的人的身份进入社会之前,异化的悲剧结局就已经昭然若揭了。由于镜像阶段母亲的摧毁性影响,亚罗米尔未能认清他所追求认同的那个自我是象征界的自我,是他者的欲望,即母亲的欲望的化身,并非真实原初的自我。革命也罢,女友也罢,不论和平或战争,不论是否有拥有爱情,他对自身的错误定位必然会导致悲剧。

…… …… 余下全文

篇四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我已无路可退

读完昆德拉德的书,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对书的题目感触非常,以致于读过之后我总是就书题目而产生出许多感慨。惭愧的是,所思所想多数已经背离了原著,成为了我心中独立的部分。但是,这或许也是我衷爱昆德拉德一点原因吧。 读《生活在别处》。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当你已经厌倦了无聊的课堂时,你为什么还能认真地记着笔记。

当你发现连大学都没有考上的某某人已经成功时,你为什么还是碌碌无为的过着平淡的日子。

当你听够了别人的成功经验时,你为什么还是对自己的生活束手无策。 或许,我们的人生恐怕真的很难突破自我的怪圈,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走出宿命的漩涡。

但不知道你是否会想到——我们的生活在别处。

我们总是情愿或不情愿地为自己勾勒一幅人生的草图,我们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幻想。我们常常在白日的梦中聊以自慰,得到解脱,或者仅仅是逃避。我们总试图在自己勾勒的人生远景图中充当主角,我们甚至为了白日的梦想而疲于奔命。生命的每一天里,我们忙忙碌碌,我们斤斤计较,我们患得患失。我们总是希望明天的生活可以靠近自己的梦想,稍有偏差时,我们便试图去修正轨迹。但可悲的是,无论得失,我们的生活却总是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只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别人的路。

生活在别处,我们为自己勾勒出的图画,不过是他人生活的模版,我们的憧憬不过是别人生活的复制品。

生活在别处,我们试图抓住的其实毫无价值,我们不屑一顾的才真的是生活所在。

活着的人害怕被问道——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将要死去的人却发现了自己应该如何活着。

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了我们活着的方式,因为别处的生活似乎清晰可见,而模仿也总比创造来得容易。

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了我们失败的借口,因为别处的生活可以被模糊,可以被剪辑,我们无需无路可退,我们只要换个出口,生活便成为了别处的别处。 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了我们死亡的嘲笑,因为别处的生活在我们身上再度复活,而活着的我们却没有真正活过。

…… …… 余下全文

篇五 :【超级实用】世有桃花 读后感

读世有桃花有感

郑雅倩

心似繁花艳照,身如古树不惊。

遇见一本好书正如上天注定的因缘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文字中显现的桃花,已不仅盛开于春。随季节轮转,它盛开在时间的最深处,打败了时间,恒久不谢。活泼,轻佻,宁洁,孤独,艳丽,凄美,壮烈,深邃。桃花时而娇艳如初嫁少女,时而闲静如隐士仙人,时而沧桑如英烈美人。有时高杳如神话,有时平易如井畔乡邻。你面对同一个它,千娇百媚的它,要尽量找出不同的标签,以鲜亮迥异的语言来形容。

许多情绪似是而非,许多故事似幻似真。追忆着似水年华,俯拾皆是的精雅诗句,如千万交映星辰。看见月下的桃花,听见心里的琴音,相信知音不远,甘心沉到那般的寂寞温柔里。

原真是美到极致,便成荒凉。

厚厚书页,不一一累述,只细细诉来最爱的那两篇。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他独自漫游山中,看桃花飘落,随清流远去。

放下繁杂的思虑,让奔腾的念头停歇下来,任它像桃花一样随水飘远,意识得到控制,便见山是山,花是花,水是水,整个天地入眼清明。 无论漫游到何方,每一次的归隐,都是心灵的沉淀和清理。

同是热衷浪游的人,内在是一个容器,旅行是自我清洁的方式。喜欢一再地自我清空,通过不断接受新鲜的刺激来获取更广大的精神力量。如花承接雨露,夜间微微闭合。白天又皎然盛开。

虽然我们身被禁锢于一方寸土,但我们的心在那茫茫书海中遨游。 有时的清静会让旁人认为是寂寞,但那真的不是寂寞,只是心中的安静,入眼看尽那似锦繁花。

当人放开执念,思虑不再冗沉,就会感受到自在、清静、坚定、自足。 容纳是天地间最持久的力量。日色清明时,青山被照耀妩媚;暮色浓酽时,青山消隐于黑暗之中;阴雨滂沱时,山溪激荡汹涌;大雪纷飞时,山石松柏亦会冻凝。这一切变化,无损于它的本来面目。

有些事,不能强迫,只能顺其自然,任其来去就好。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这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细细品味这句话,便能感受到那独有的幸福。

…… …… 余下全文

篇六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

旅行的艺术读后

作者阿兰的确算是个才子,看过他的多部作品,大概因为作者的年纪也不大,所以字里行间内总是透出一股与年轻人贴合的气息,《青春颂歌》《旅行的艺术》都是上佳之作,特别是《旅行的艺术》,在当下各类旅行方式铺天盖地近乎变成现代大俗的时候,是极其有意义的,它能帮助我们不盲目随流,认真地思考下旅行到底对每个人有什么意义,毕竟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既没有一掷千金的实力也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更不能赋予旅行以逃避现实的错误价值观念,仅仅听从一些媒体上片面的强调“自由”、“青春”、“人生的价值”之类的字眼,就不计后果的辞职、背包客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约上别有用心的人一起上路,对自己做出种种不负责任的事情来。

我先前也是个极度热衷旅行的人,直到看到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所谓的“热衷”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跟风”,不能否认那些旅行杂志做出的洗脑贡献,目的地被太多的贴上了个性自由的标签,让人总觉得旅行能升华自己的整个人生,解决现阶段种种不如意的现实问题。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旅行的冲动都来源于我们的想象,一张美丽的照片,几段抒情的文字就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力得到空前的发挥,如果还恰好有人对旅行地点了几个赞,那便是极佳的煽动了。

本来中国人所处的环境就比较恶劣,稀少的假期,拥挤的人群,高昂的成本,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以及缺乏美感的设计等等让我们沦落到见个蓝天白云就是美景的地步。回思自己,也多次认识到自己所谓的外出旅行最主要的功效也不过就是可以不用上班而已,上班有太多的蝇营狗苟、勾心斗角,的确惹人厌烦,每天煎熬着的时候就想着诗与远方,正可谓“何以解忧,唯有旅行”,因此很多时候出去玩总带着一丝破釜沉舟的味道,为了要和沉闷的现实一刀两断,有时候消费起来就会含着不理智的成分在内,为了满足自己浪漫主义色彩的需求,明明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被蒙上了一层“难得出来一次怎么能不体验一下”的思维模式,总会干着事中爽快,事后后悔的违心事。很多时候回家了才觉得悲哀,花了这么多的钱,得到的并非是见识与休闲,而是换个地方继续受罪。

…… …… 余下全文

篇七 :《初岁》读后感

成年礼

《初岁》写了兰建成第一次杀猪的经历,但对于兰建成,可以说他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是的,可以说,这次的杀猪完成了兰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

他同我们一样,他也曾经读过书,也曾经在学校里逃避过,曾经躲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想象着以后的美好生活。然而生活总是喜欢开这种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和我们的不同就是他成为了被我们这群人踩下去的人,两次没考上,第三次的考上却也只能在巨额学费面前选择放弃,一次次与自己想象中的生活错失交臂,我想他一定是会很痛苦的吧。

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默默的接受,开始认命似的接受了生活的这种安排,从建筑工人到跟着师傅学杀猪,他开始了学生身份的转变。

不得不承认,兰建成遇到董师傅是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老董让他从被动的接受生活开始了向主动生活的转变,这才是他真正意义的人生的开始。从烧火、翻肠子到最后杀猪,如果没有老董,也许就没有现在的兰建成。老董是个真正的明白人,话糙理不糙,在兰建成最迷茫最无助的岁月中为兰建成打开了另一扇门。

从与大学的错过,换做谁都会是个巨大的打击,没有了自己向往的生活,第一次被生活的残酷打败,第一次体会到人生在世的无奈,那时的兰建成没有了任何理想与方向,他只能算是仍然活着而非生活。到后来开始专注于本分,但仍存有所谓读书人的自命清高,他嫌脏,不愿意翻猪大肠,吴贵人的捉弄让他心里满怀怨气、委屈,他似乎是个不被人理解、满腹委屈却无人倾诉的异类。到最后自己在犹豫与迟疑中终于下定决心,杀猪既是与旧时光的告别式也是新生活的启动礼。

杀猪,这是一次蜕变吧,其实转变早在拜师便已开始,然而直到最后一刻,兰建成才真正的意识到,这是一种决裂,一种与曾经一切的不切实际的割裂,他用了很长时间做了很久的准备,事实上,当刀刺下的一刹那,他的老练与成熟都足以说明了他早就不是原来的他了,他早已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并且这种生活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他,一切只是他没有看清过生活、看清过自己而已。

…… …… 余下全文

篇八 :《逃离》-读后感

逃离背后的抉择

——木林兽医卫生防检站 罗琦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不知道在哪里看见过,说是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抛硬币来帮助我们做决定,并不是这一枚小小的金属有什么先验的能力,而是在硬币抛出的那一刻,你忽热就明白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你到底希望硬币哪一面朝上呢?

“停靠的地点是一个加油站。这儿就是她和克拉克创业初期常来买便宜汽油的地方。在那些日子里,他们的整个世界也就是附近农村里的几个小镇,他们有时会像游客那样,上一些黑黝黝的小旅店酒吧去品尝几道特色菜。猪脚啦、德式泡菜啦、土豆煎饼啦、啤酒了。然后他们会像疯疯癫癫的乡巴佬一样,一边唱歌一边驱车回家。

可是没过多久,所有这样的漫游就被看成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了。那样的事都是些不懂得人生艰辛的小青年才会去干的。”

在这部短篇小说集的第一篇同名小说“逃离”里,艾丽丝·门罗不动声色的描绘出底层小人物蠢蠢欲动,却又无可奈何的困顿境况。女主人公卡拉在加拿大边陲小镇勤勤恳恳操持着训练骑马的营生,他跟丈夫克拉克有些积蓄,但远远称不上富人,貌似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稍稍偷些懒就会变穷”的宿命。学员递减、家畜走失,甚至台风来袭都可以左右他们脆弱的生计。而这还不是生活中最不可莫测的危机所在——曾经对未来的勃勃憧憬,一点一滴被消磨殆尽,留下的只是面对艰难时世无所适从的一地鸡毛,才让人绝望到窒息。

无奈,卡拉“需要过一种更真实生活”的“逃离”,虽然得到了邻居女知识分子西尔维娅太太的帮助,终究突破不了自己内心不可逾越的藩篱,再次回到曾死命想离开的丈夫身边。

她甚至不再朝与外界接壤的地带走动,“抵抗着那样做的诱惑”。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就这样浑浑噩噩过去,直到三十岁、四十岁,她会明白,原来世道其实可以更糟糕的,哪有“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的好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