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海子的诗读后感

读海子的诗

诗歌是贵重的,它是文学世界中的一方高地。诗歌标志着人类思想的高度和情感的深度,是诗人们的灵魂舞蹈,是诗人生命的一种非常高蹈的呈现方式。在诗歌中我们能看到诗人赤裸的思想,也就是诗人的真诚、坦荡和生发于内心最深处、最隐秘处、最柔软处的那些对存在的理解和言说。 我有时候以为诗人是神派到人间的使者,他们始终与神保持亲密的通信,他们用内心的激情和沉静抒写大欢乐和大痛苦,完成“在人间”这一庄严的使命。“大欢乐”意味着浓重的希望和期待,“大痛苦”则由孤寂甚至绝望引发。极致的痛苦也许会把人带到死亡那里去,海子的死就是以自己高贵的生命去证明和烛照了生存的虚无。 读海子的诗,我看到一个生存于“美好而破碎的世界”(《太平洋上的贾宝玉》)的诗人无可奈何而又决绝地驻扎于现实的破碎之中,同时满心希冀地营建具有神性的美好的彼岸世界。这也就是海子一生的热爱和痛惜,由此生成了那些纯粹的歌咏和一种遥想式的倾诉。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有这样几句:“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我的脚趾正好十个∕我的手指正好十个∕我生下来时哭几声∕我死去时别人又哭∕我不声不响的∕带来自己这个包袱∕尽管我不喜欢自己∕但我还是悄悄打开”我注意到“包袱”和“打开”这一个名词、一个动词,的确,海子的思想裸裎就是在一步步“打开”自身负荷的那个沉甸甸的“包袱”,他因黑暗、荒芜、苦难、死亡而恐惧、忧郁、孤独、寂寞、绝望,又假借麦地、少女、粮食、草原、果树、羊群、天堂而表达对神性踪迹的向往和寻觅。 读海子那些“用尽了生命和世界”(《弥赛亚》)写就的诗篇,我突然深感自己内心的羸弱和不堪一击。海子“内心着火的废墟∕广阔的涌动”(《弥赛亚》),密集繁复、波涛潜涌、大开大合。“诗的本职专在抒情。”(郭沫若)海子以喷薄的激情,丰富的联想和飞翔的想象构筑了迷人的内心经纬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时空跨度。他诗里太多的东西,我根本连想也不敢想。他说:“我的头颅变得比岩石还要寒冷”(《草原之夜》);说“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春天,十个海子》);还说“我背负天空∕我内部∕背负天空∕我内部着火的废墟∕越来越沉∕我只有沉沦∕更深地陷落”(《弥赛亚》)??这些诗句读得我心疼!海子在19xx年2月28日晚写了一首诗——《夜色》,他说:“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不管看到他的“受难”,还是“幸福”,似乎都在看他那绷得很紧的心弦,这仅有的一根结实的心弦似乎时时面临断裂,看得我很揪心。我恨不得变成一件温暖的棉袄,让海子穿上,即使与他的冷暖生死毫无关联。 我静静地陶醉于《活在珍贵的人间》、《大自然》、《幸福的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陶醉于“我爱这美丽的云∕水上有光 河水向前∕我一向言语滔滔 我爱着美丽的云”(《九月的云》),以及“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新娘》)??在《幸福的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中,他说:“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我爱你,花楸树”。海子爱花楸树,不管他爱什么,他都要把自己劈开,把自己的骨头劈开,我想这就是“生命写作”、“极限写作”。他是“骨髓诗人”。作品是一个作家生命的全面显现,需要把作家的心血、脉动、生命写进去,海子以后,这样的作家就太稀

…… …… 余下全文

篇二 :海子的诗 读后感

海子的诗读后感

海子的诗读后感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书笔记——《海子的诗》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读《海子的诗》书有感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这是海子最让我喜欢的一句诗,取自《西藏》。

没有王位王冠,没有麦田的金黄,没有天蓝的大海,没有春暖花开,有的只是不知道什么颜色的天空和一块孤独的石头,站在那里会是什么心情。本该是感到渺小和苍茫的我却想象着西天取经回来的孙悟空,蹲在筋斗云上,望着郁郁葱葱的花果山,脚下猴子猴孙们都在五百年的岁月征途中模糊了它齐天大圣的样子,嬉笑地朝拜着,只有它像仍然在女娲石中沉睡的一样,做着上天入地的梦。孙悟空是寂寞的,走完了西天,除尽了路上的妖魔鬼怪,脱下金箍后却找不回齐天大圣的自由;海子也是寂寞的,它追寻的王位,追寻的大统和以梦为马的心破碎在了铁轨之下。

所以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笔下的明天张扬了太多对今天的绝望,每次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会感到悲伤,就会想起在破败的王宫里独坐的王,他的手抚摸着王冠的金黄,金黄却渲染不了天空,远方的大海,远方的春天,就像五行山上的云朵,永远触碰不到。当一个诗人对明天充满了希望,最终却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们的世界是不是就崩塌了。海子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是他看见炼狱路上的彼岸花向他招手的时候,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得感到悲伤,而是为了诗人悲伤。

食指相信未来会像诗里写得那样美好,他猜对了结局,却没猜到自己等不到那个结局。而海子的结局,又是哪里呢?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不知道那块石头是他自己还是西藏那片圣地,但是海子的孤独就像是在青藏高原上的石头一样,终日望天,鹰隼的盘旋的风也扇不走他的坚毅。海子却是羡慕这石头的,因为这石头是青藏高原上的王,它拥有着整个天空,岁月在这里消失了痕迹,黎明黑夜都只是永恒中的一瞬。即使悲伤即使孤独即使绝望,在西藏海子却找到了继续梦想的力量。他在那里宣泄着自己的悲伤,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海子的诗》有感

读《海子的诗》有感

推荐书目:《海子的诗》

推荐理由:海子,原名查海生,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他在他短暂而美好的生命里,把他所有的追求与梦倾注于诗歌当中,《海子的诗》中集中了他一生中所有著名的诗目。他的诗中有创新,也充满了对尘世间美好的希望,鼓励着人们为寻求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绵绵秋夜,在九月与十月擦肩交际的某个夜晚,我翻找着书架,忽然将目光停留在了《海子的诗》身上,而后便跟随着海子悄悄然进入了他的世界??

过重重迷雾,我终于见到了他。他蓄着胡子,留着长乱的头发,而我却从他朦胧的双眼中发掘出了很深很深的笑意。他看上去有那么一点落拓,却又是那么样的快乐。我上前一步,海子便轻轻捉住了我的手,飞快地奔跑起来。停下来久久驻步,只感觉有人在身后轻拍我肩,我回过身,震撼的景象几乎将我淹没——那是最为汹涌磅礴的大海,在寥寥零落枯枝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凄凉。趁我茫然的片刻之间,枯枝上飞速抽出了绿油的新芽,海水也听话地安静了少许。我惊异地看着身旁的海子,他笑着,不语。我开始踱步于这半梦半醒的幻城之间,才发现在我们所处的悬崖上,正面对着大海的,是一幢小屋。它身旁的枝节绽开了花,它面前的田地发起了芽。我正沉浸于这突然到来的美好,望向海子,却发现他眼中滚起了突兀的泪,悲伤不合时宜的攀上了他的脸。我大惑不解地走向他,他却又拉起我,再次飞快地跑了起来。

我理所当然的充满期望,等待着他轻拍我肩,脑海里不断幻想一切美丽的风景。而当我转过身,映入我眼眸的却是无边无际的黑夜。少顷,天微微泛光,天气越发的寒冷。我裹紧身上的衣服,隐约看到几处落败的茅屋,焦急地等待。而场景似乎永远定格了,定格在这永恒的黎明前的黑夜,那是无穷尽的压抑与挣扎。然而海子的脸上没有悲伤,更多的亦是兴奋,兴奋于对这个尘世的厌恶,兴奋于他即将承载着他的梦翱翔。

场景再次变换,那是一个夕阳与晚霞交映的黄昏,乌鸦缓慢地盘旋而低鸣,云朵柔软的像是要载着我们一块儿翻滚。我仰起头,忽地看见那云中央裂了开来,渐渐地化作一个大口,万丈千阳就这么浓烈地涌下来,空气中躁动着宁静的期盼。终于,一道洁白神圣的天梯直竖入天,我身旁的海子早已不见,耳廓边响起火车轰鸣的韵律。那韵律悲壮而沉稳,述说了将要发生的一切。我闭上眼,不去打扰也不随意想象。海子就这样走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海子诗全编》读后感

《海子诗全编》读后感

青华中学高二语文组 王旭

寒假中阅读了《海子诗全编》一书,感受颇深,现就海子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谈谈阅读感受。

这首诗写于诗人自杀前的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诗人自杀于三月二十六日),当我们将它作为一首绝命诗来观照的时候,死亡的映照使得诗歌本身的光芒如此地可疑,所以看到了更多的读出痛苦乃至绝望的赏析文字,这几乎彻底地颠覆了我们在第一次阅读的感觉。于是阳光成了另一种阴影,温暖成了另一种凄冷,而晴朗成了另一种黯淡。但是重读的时候,依然不想否定自己最初的那种温暖的感觉。

死亡对常人来说,是一种最绝望的结局,但是对诗人来说,却可能成为最为幸福的归宿。在中国诗人顾城的想象里,死亡是完全另外的一幅情景了,在《墓床》里,他写到:“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面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青翠的松林在风里送来微微的涛声,竟让诗人生出异想,这下面应该是一片无垠的,湛蓝的大海吧,然而即使是大海,也应该是水池一般的没有那些炫耀的浪花,安详而平和,一如亘古如斯的生命的本源。而送“我”走的是下午的阳光,下午的阳光自然不是朝阳初升的锐气更不是正午阳光的骄气,而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有着温馨又从容的大度气息。而生命的彼岸竟就是这样的平和而又美妙。另外一个自杀的诗人戈麦也写到:“我将沉入最深的海底,涛声阵阵,海风送爽。”他们并没有因为看到死亡作为生命的结束而赋予它太多的阴冷气息,恰恰相反,死亡显示出了比活着本身更为独特的一种魅力。这正如泰戈尔所说:“死之流泉,使生之止水跳跃。”在泰戈尔看来,生命本身只是静止的水泊,正是由于死亡流泉的加入,生命的止水才有了生动的浪花,有了灵动的色彩。由此看来,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实现和完成,生命之乐章正是因为死亡的加入而更加悠远动听。死亡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一种极高境界。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弘一大师圆寂时的偈语:“问余所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里所展示出来的人生的彼岸世界和顾城戈麦们的死亡其实有着同样的意味,安静而不冷寂,温暖而不灼热。一如天空与大海的蓝,一种高贵,一种清澈,一种安详,一种诗性和神性。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海子诗集》有感 沈蔚雯

读《海子诗集》有感

沈蔚雯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夜色》

对海子,我并不熟悉。认识他,是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始的。那时候的自己还小。不仅觉得这诗没有必要被推上如此的地位,还觉得这语言写得也太白了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到他的更多的诗和生平,让我想要去了解这个曾被我定格为疯子的诗人——海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九月》

这是我在整本诗集中最爱的句子。在每首我爱的诗的书页上我都做了记号。但是在翻过这页时,我竟然有些依恋。我读了一遍,两遍,三遍,甚至更多。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对诗歌和文章的喜爱往往是很奇怪的。喜爱是由于心的一种共鸣,这句子莫名的触动了我,但是问原因,我说不出来。我想这便是艺术的一种直觉。

这句诗让人的思想无限扩大。它宽阔得好比心中装下了整个草原。带着些伤感。不,不是一些,而是带着痛彻心扉的泪水。“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一种最痛的痛。这是一种博大的痛。这是诗人对于世界时间人生的透彻思考后的绝望。我不知道我是否曲解他的含义,但是我感受到了这些。寂寥的草原上空空荡荡,人的心也空空荡荡,无依无托得如漂泊的飞蓬。那些灿烂的野花带着绝望的美丽,是空寂中惨白的美丽。风,一种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但人生的远方比它更加迷茫。这是生命的一种寂寞和悲剧。

顿时觉得,心是空的,生命也是空的。无助但是美丽着,诗人的灵魂化到这众神死亡的草原上。

于是,我哭了。心里很酸。它真的太痛,痛的太美了。

公元前我们太小 公元后我们又太老

——《历史》

这句句子最先是在笛安的《告别天堂》中看到的。他用来描写4个主人公之间的相遇和错过。我曾经感叹笛安找到这样的句子来作为其中一个chapter的题目,因为这句诗太贴切了。只是公元那一瞬间的顿点,就把那一长串历史分为两截,截然不同的两截。那段历史属于每一个人。

…… …… 余下全文

篇七 :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 读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感

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 读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感

我想做个洒脱的人有海子一样的想法但没海子那样的绝望阳光永远在脸上停留喂马、劈柴和周游世界喂一匹马,永不系缰绳劈一梱柴,能煮熟一碗饭就行伴着马,背上柴用父辈赐予的双脚周游世界让心灵找到墓地我想得很简单雨后坐在摇椅上享受阳光这简单的想法便晃动出来摇椅摇晃幅度越来越大鼻梁上的眼镜被震落前方一片模糊但我仍然能触摸到火热的阳光能听到海子在吟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那个时候我流泪了也许是受到了阳光的刺激无论为啥落泪你我都将游完眼前的世界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其实很简单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奇迹与悲哀

------海子和他的诗

海子逝世十余年了。十余年来,中国当代诗坛一片凋零败落,低迷不振,诗歌刊物简直比冷宫弃妃还受冷落。一大批人退却了,正如评论家们所言,“诗人和诗评家纷纷逃离诗歌现场”剩下的是一片真正的荒原。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初中时翻阅一本杂志,被这几句诗紧紧抓住了我的内心。我感觉到是的作者替我道出了中久欲表达的东西一种喜爱和崇敬像清泉一样淌过心田。等到读完那篇文章之后,我认识了海子,也知道了他已经在山海关铁路卧轨自杀了。

海子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迹。他原名査海生,19xx年3月生于安徽怀宁。19xx年(15岁)考入北大法律系,19xx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xx年写出第一部成名作《亚洲铜》,19xx年3月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他的诗歌创作和死亡都极大地震动了中国诗坛。他被誉为“中国农业社会最后一位诗人”。他死后,舒婷等人停止了诗歌创作,当代诗坛从此江河日下,萎靡不振;许多伪诗人纷纷放弃了诗歌,留下的则是堆砌着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文字废墟。海子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丰碑!海子在短短5年中,写了大量的短诗,诗剧和札记,其中最光辉夺目的是他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所说,他的短诗十是对抒情的,有一种刀劈斧砍的力量。从19xx年的《亚洲铜》,到19xx年的《祖国》,再到他临死前写的《春天,十个海子》,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一生的爱和痛。海子堪称中国抒情王子。顾城的诗过于深沉,舒婷大诗过于直露,西川等人的诗又过于繁琐,都没有海子的诗那样的惊魂动人,那样奇丽卓越。海子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可以说他有“孩子的眼睛”,“哲人的心灵”,他的善良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那一种。虽然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当时著名的诗人其耀眼程度不亚于当今的明星,可海子是卓尔不群的,他要用另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来迎娶缪斯女神,这注定了他的孤独。他的灵魂必须承受常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进入的孤独。海子并没有描写喧嚣的都市,纷繁的生活,而是去歌颂辽阔而忧郁的乡村,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以及他内心的风暴,对于土地和乡村的深情,时时流露在诗中,我们看到他的第一首名作《亚洲铜》里的句子“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诗人用最悲怆的词句,道出了最深挚的眷恋。从语言的角度来评价海子的诗是笨拙的,也是愚蠢的,可是我不能再缄默下去,我要所有的世人都被这奇迹所震撼。海子是一场集体婚礼中,第一个嫁给魔鬼的新娘。善良,天真,率直的他,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激情,这正是诗歌的两大支柱,也是诗人的生命所在,所以在精神乌托邦解体之后,有些诗人停止诗歌创作,结束了其诗歌生命。更有甚者,连生命也终结了。屈原,自沉汨罗;李白,捞月沉江,与世揖别,和他们相似的还有玛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等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