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读后感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读后感

有一种相思叫做举头望明月,有一种母爱叫做临行密密缝,有一种友情叫做天涯若比邻,有一种爱情叫做只羡鸳鸯不羡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诗词歌赋更是耐人寻味,令人向往~唐诗,宋词,元曲更是其中的巅峰。

唐朝是诗歌的全盛时期,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其中我最敬佩就是诗仙李白,他本满怀自信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是狂傲的喊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却因官场黑暗,仕途迷茫,于是乎有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可生性放荡不羁的他不畏权贵,呐喊一句“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游记山河,浪迹天涯。

宋朝的诗歌虽不及唐代,却也有其宋词的代表。其中辛弃疾,欧阳修,李清照,王安石,苏轼,柳永,陆游···更是其中的代表作家。辛弃疾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更是道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晚期却因金兵入侵,丈夫去世情调伤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用她的词回应了生活的不公,她的词陪她走完了下半生;苏东坡虽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受到父亲的影响,更是有母亲的“亲授以书”,终于成就一代伟大词人,其中最具代表作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 …… 余下全文

篇二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元曲三百首》是一部文选型作品,全书共选入元好问、杨果、珠帘秀等。70位作者的291首作品,以及无名氏13首,共收录304首元曲。所有曲目按作者进行分类,每个作者名下都有相关的人物生平及创作特点,每篇作品下都有相关注释及名家赏析。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数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的时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以种族论社会地位,其中汉人与南人都属于底下的种族,在社会与政治中备受压迫,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此外,元朝没有规范的科举取士制度,知识分子难以通过科举之途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导致士族中出现一批“感士不遇”的文人典型。这种社会政治和民族的压迫,将知识分子从上层政治圈层中驱逐出来,而他们又不能融入到下层平民劳动者的阵营当中,于是,他们选择了当时社会的中间阶层——市民阶层。然而他们又不能像普通小市民一样产生对自身群体的文化认同感,这就形成了文人的尴尬境遇与失落情怀,当忧愤、悲壮的调子已经被前人和今人普遍唱罢之后,便产生了这种忧愤情怀的异化——自嘲与冷峻的幽默。

元朝是商品经济初步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的一个显著社会产物就是市民阶层,他们既不是上层的统治阶级也不是下层普通劳动者,市民阶级的兴起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需要,即市民文化。他有别于传统士文化的封建正统式的典雅,而是一种新式的通俗而不是情趣的文化类型,这就促使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积极进行通俗的元曲创作,幽默正是这一种需要的表现之一。

元代文学面临着由士文学向平民文学的转变,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庞大,鲜活的创作群体也集中在了市民阶层。怎样使文学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的广泛需要是当时文学演变的主题。而通俗幽默的创作风格、通俗晓畅的语言形式正是这种文化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元曲的幽默化、俚俗化正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产生的。

总之,幽默是元曲的一大特色,幽默的创作风格为元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品收录作家人数众多,所选曲子来源广泛、比较有代表性,且都为传世的经典名作,独具特色。作家及作品相关介绍内容较为翔实,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此同时,注释及赏析内容多选自不同点评家,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全面认识,是一部较为丰富、全面的介绍元曲的文选型作品,有助于初学者积累知识、开拓眼界。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世纪中国的元曲研究概况有感

20世纪中国的元曲研究概况有感

李昌集先生在《20世纪中国的元曲研究》这篇文章中把20世纪的元曲研究划分为五个时期:20世纪初的元曲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元曲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元曲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的元曲研究和20世纪最后10年的元曲研究。分别从这五个时期对元曲研究作出的成果与贡献进行了有详有略的客观阐述。

20世纪初,沉睡了一百多年的曲学走上了国学的舞台。李昌集先生首先介绍了两位揭开中国的元曲研究的序幕的学者:王国维、吴梅。李先生重点介绍了一代大师王国维。他认为王国维之所以以戏剧研究为其学术生涯的起点,是因为王国维是一位受海外思想影响的学者,而海外的观念又将戏剧视为文学正宗。李先生充分赞扬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的价值。他认为王氏的《宋元戏曲考》在阐述上有两个向度:从中国戏曲的特定情况出发,其再戏曲形成史的研究中将戏曲的音乐、表演形态、脚色的衍变作为主线;从西方戏剧文学的观念出发,其阐述元曲的价值时,注重其美学(如元悲剧的悲剧性)和“文章”的价值。而《宋元戏曲考》的研究方式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古典戏剧史研究。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的一些观点:“真戏剧”、“综合”说、“三期”说、元剧最佳在“文章”说等等,都成为主流观点,并在戏曲是研究中引发争论。吴梅的学术路径更传统,在学术综指上则体现了古代曲学注重指导实践的取向。因此吴梅的曲学研究是一种较“纯粹”的曲学,大体上为戏曲文学创作知识的总结。李昌集先生认为这一时期的元曲研究走的是“纯粹学术”的研究方向,研究的更多的是“文学的戏剧”。

三、四十年代元曲研究在前30年研究的基础上有局部深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明显进展,那就是学者们开始从戏曲剧场形态的角度研究戏曲。

这对打破戏曲研究中中文章而轻表演的偏向具有重大意义。这时也引发了学者的争辩与思考:戏曲的本质究竟是系于文学还是属之表演?关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李昌集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戏曲有二重存在意义——“文学意义”和“表演意义”。戏曲的“文学意义”与“表演意义”虽有交叉,但在不同的传播、接受场中具有不同的本质,是乃“一体二用”,文本的“戏曲”与场上的“戏曲”实是“共名异物”,其包蕴的艺术内质、负载的文化内涵大有不同。我觉得不管是案头的、文学的戏曲,还是场上的、表演的戏曲,它们都是戏曲的存在形式,没有说一种形式就一定高于另一种形式,也就不必非要为戏曲确立一个“中心”或“基准”。而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去研究戏曲,这样才能更理性更完美地欣赏到戏曲的精华与魅力。

…… …… 余下全文

篇四 :宋诗选注读后感

读《宋诗选注》有感

《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先生依照一定的去取原则编选的用以介绍宋诗的一本注释书,其内容大多是个人研读宋诗的笔记。人们常以“唐诗宋词元曲”来说明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与成就性的文学形式。从中可见,相较于诗,宋不比于唐,但在这特殊时期下的宋诗,艰难发展,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宋诗,并不是单纯的指宋代时期的诗作,更是指一种具有宋诗特色的诗歌风格。

在阅读《宋诗选注》的过程中,除了对诗歌字词的少量注解外,更多的是诗句的引用和出处,这让我们看到宋诗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在之后的发展中有些诗人的诗作在用词或是情感的表达上更是胜于前人。钱先生对每位诗人的介绍更是见解独到,理论精辟,使人物形象生动活脱,除了肯定他们在宋诗上的成就之外,也指出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不足之处。总的来说,宋诗的内容多以现实为主,诗歌的形式多以议论,诗歌的情感大多深沉。

宋诗在内容上缺少爱情诗、边塞诗,而多咏物诗、酬唱诗,特别是在反映社会生活面上更是比历代诗歌都要宽广,包括议政、描写民生、爱国思想的表达、经济生活、民风民俗以及品评艺术等。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描写上大致地了解当时的生活情况,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作品看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某种思想情感。正如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言:“历史考据只是扣住表面的迹象,安守本分;文学的创作却可以深挖事物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声。”

梅尧臣的《汝坟贫女》是表现现实性的一篇诗歌,全诗更像是一个贫女的哭诉。家中无壮丁,老父被迫上战场,贫女担心老态龙钟的父亲经不起长途跋涉,四处嘱托邻里希望能够照顾自己的父亲,最终还是得知父亲僵死壤河上的消息,自己“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在现实的万般无奈下,贫女祈问苍天,生死将奈向?诗句中诗人只是简单的勾画了事件,并未作出详细而生动的描写,而我们却可以在这些平淡的描述中丰富整个事件。从更为深层的方向考虑,当时这样的贫女并不只是诗人所描述的一个,甚至是千千万万的宋朝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诗人从个体折射出了一个整体,向我们展示了战争年代中的百姓生活艰苦,民不聊生。

…… …… 余下全文

篇五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对于元曲三百首,我并不陌生。因为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已经多次在课本中接触到一些著名的名篇。接下来,让我来做一些介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我最熟悉的应该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此曲正是以这样的画半辈子切入,表现了“秋思”。而此情此景应该就是作者当时的真实境况。《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一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二是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三是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四是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接下来是张养浩的《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既突显主旨,又充分表达了情感。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体现了江南人家的富裕,闲适恬淡的心情和秀丽的自然风景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文脉》读后感

读《中国文脉》心得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

然而我惊喜的发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美潜流。”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指明了我所追寻的方向,将文学的主线升华为了文脉,这正是其根源所在。

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

作者站在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展现的是研究者个人的史观和研究心得,并不过分强调说教,虽有争议,但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平民,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借助研究者的眼睛,鸟瞰浩瀚的中国文脉,“窃取”某些研究者的点滴 1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

读书感悟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夜读书

读书,当然是需要气氛需要环境的。古人讲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并乐在其中。对此,我倒是不敢恭维。窃以为,读书宜静不宜喧,宜独不宜聚,宜慢不宜速,宜久不宜短。按着这四个条件仔细一想,符合的恐怕就只有夜晚了。

…… …… 余下全文

篇八 :拍案惊奇读后感--茅雯杰

《拍案惊奇》读后感

信息工程学院 1301班 茅雯杰 201303090110 电子信息

《拍案惊奇》读后感

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经历唐诗、宋词、元曲的中国文化社会似乎已经没有更多的灿烂与辉煌。可是明代的民间却掀起了拟话本的浪潮,喻为短片白话小说集。继冯梦龙之后的凌濛初,不逊色于“三言”的“二拍”应运而生。然后缺有少部分的好事者,又加四言,谓之曰“型世言”虽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可毕竟确有其事。本人对此类话本白话小说颇感兴趣,于是乎有空闲之时阅读了三言。今日就《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读后感。

先来介绍下作品本身: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人,出生官宦人家,却在仕途作为不大,在抵抗李自成不利的情况下呕血而亡。他虽然在政治上反对农民起义,却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了以民为中心的思想。而在作品之中披露的不仅仅只是上流官宦的黑暗,也有民间的欺软怕硬,仗义疏财。据说《拍案惊奇》创作于1627年之间,当时恰好官场失意,同时有见识了社会的黑暗一面,不免心有所思,必有所指。他本人曾经在札记中写到,写这两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可以忍不住的拍案而起。不过对于一个多读了历史故事的人而言,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然而“二拍“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却不可以轻易的磨灭了。主

要是有两个,特色之一是:追求新奇。由于”三言“几乎已经把宋元旧时题材都已经搜刮殆尽,所以对于凌濛初大多数都是自己创作,而且通过自身取材,强调的是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全书共计有四十多个大故事,然而每个大故事饿开始都会有一个引子,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出真理。而且多数都是以作者自创的诗句开头,想想大费周章的过程,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追求新奇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体现在书中较为集中的揭露了僧尼道德丑行的故事,这除了和作者意在抨击封建禁欲主义的创作意图有关之外,还有和作者追求新奇的创作题材不无关系。因为一般人德七情六欲 并不是什么新闻,而僧尼则是禁欲的代表人物。反应的却是只要是人都有欲望,而且可能会害人害己。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就是取材大多数来自与民间,这和三言有着鲜明对比。大家都应该还记得《窦娥冤》吧,就是冯梦龙根据案件改编而成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的节选。就如作者自己说的一句话:当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用起居,其为谪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这就是高明的小说家从日常的杀人复仇中演绎出千百个令人感同身受的传奇故事。 作品本身如此丰富,又有教育意义,本来作为百年之后的看客,不该有过多的评价和言辞,然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也就自己的小小心得发表下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见解。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