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初见“逍遥游”三个字,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样一幅悠然惬意的风景:一位学者立于竹筏之上,没有船桨,竹筏顺着水流漂游,两岸青山徐徐向身后远去。若问我庄子的自由该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像诗人一样自由”。但读完并深入学习《逍遥游》一文后,才发现上面的两个“很自然”的反应与庄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遥”真是差了百万里。庄子逍遥,是近乎忘却凡世间的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绝对的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诗人学者,要么触景生情,要么因势感怀,都是为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所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这里的 “逍遥”是安然自得之意,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逍遥自得。《逍遥游》表现的是庄子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他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辩乎荣是人的枷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无为、圣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便有了真正的逍遥、绝对的自由。

从本篇内在主线看,庄子借助一组组寓言,层层推进,重重否定,最后导出了一个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逍遥游》要说明的是“人”怎样才能逍遥,目的落在“人”上。文中最先出场的鲲鹏,其势不可谓不盛,然而,它的飞翔离不开风,因为对风的依赖,他难以达到真正的逍遥。相对于鲲鹏,斥鴳的存在又有所不同,它认为逍遥的最高境界即“飞之至”便是翱翔蓬蒿之间,相对于鲲鹏,斥鴳为外部境遇所限制的同时,又受到自身视域的限制,包含着某种意义上的自我限定,这是对逍遥更内在的否定。

鲲鹏与斥鴳的存在方式,是对人之“在”的一种隐喻。就人本身而言,存在形态也是具有多样性的。那些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能征一国”的“人”,庄子例举的这些人或热衷功名,为君所召,高登显位,得意忘形,以为天下莫不如己,却正如鸠之流,自得于蓬篙之间而已,这恰是不能逍遥之根。宋荣子虽不为外物所动,不汲汲于个人功名,但他窃笑他人,自以为是,却仍有内外荣辱之分,还不能“物我两忘”超脱净尽。列子能乘风遨游,不汲汲求福,但若不御风则寸步难行,充其量与大鹏同列,所以“犹有所待”未得逍遥之妙,接着便引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一语,强调“无所待”。紧接着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在这里,庄子强调的是“至人无己”。所谓“至人”,就是道德修养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的人,“无己”是这种至高无上的“至人”所达到的境界。反过来说,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能说是“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己。这就是说,人要达到逍遥,必须达到忘记自己的境界,不达到这种境界,就不能排除“物”的干扰,为物所累,就不能逍遥。

…… …… 余下全文

篇二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我读《逍遥游》

许多人喜欢老庄之学,然后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它似乎派不上什么用场。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多数时期思想上占统治的地位的都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因为相较而下,老庄之学更消极,鼓励人出世。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生活中,读一读《逍遥游》,或许能得到心灵的宁静。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鸟展翅高飞凭借了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看不到尽头罢了。他们都不是自己的本领本色,都是有所依靠。自由吗?不自由。“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两只小动物又懂什么。它们不知天高地厚,被自己局限住了眼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小于大的分别就在这里。这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不求声名。庄子在全文最后给出了真正逍遥的答案。

有人认为,要游离于社会之外,飘荡于山野之间,不问功名利禄,不为两斗米折腰,这才是隐。然古人曾说,“小隐隐与野,中隐隐与市,大隐隐与朝。”并不是想要隐,想要逍遥,脱离社会就可以的。只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性,分清自身与物外的分别,辨别荣辱与耻辱的界限,淡泊名利,心有所属,便可得到宁静。

…… …… 余下全文

篇三 :逍遥游读后感

《逍遥游》 ——庄子心中的天地

“前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清风月朗,梧竹潇疏。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也。”

——胡文英

生于战乱年代,不与名利所羁,逍遥荡然于天地。

以“鲲”“鹏”“鸠”“朝菌”“蟪蛄”的时空范围限制描绘出了战国时期各类人物的心理限制。“天地”之大不在于金钱之多抑或官位之高,而在于人对于外界诱惑的抵御能力之强。开篇以“鲲”“鹏”作喻,气势恢宏,“鹏之大”并非是庄子眼见的实景描述,而是庄子对于自我灵魂的向往。而后又写无论是“芥”或是“杯”,在水面漂浮都有其条件,而“鹏”之所以能“绝云气,负青天”也需要“风之积”以“负大翼”。后又以人远行距离作比,行愈远,则备之多。蜩与学鸠的对话来衬托二虫的“小知”和鹏的“大知”,“朝菌蟪蛄”的小年与“冥灵大椿”的大年对比,突出了一种差距,这种差距并非是简单的时间长短差距,而是庄子的心与现实世界的差距。庄子不理解现实,现实也不理解庄子。在战乱中,庄子不仅经受着生活之苦,还经受着外界诱惑的心灵之苦。庄子一生所秉持的“清静无为”看似平淡,但其中对于人心的考验就如同佛教的苦修一般。自由一词被庄子描绘的淋漓尽致。看似洞穿荣辱的宋荣子也“尤有未树也”,看似逍遥可“御风而行”的列子也“有所待者”。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逍

遥自由,庄子给出的解释是“无己”“无功”“无名”。对于物质世界

中的名利是阻止人们自由的枷锁。顺其自然不强求才是真正的逍遥之

“道”。

社会学131班

王卿彧

…… …… 余下全文

篇四 :逍遥游 读后感

杂思感悟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看完这篇文章,我就觉得,《逍遥游》是一篇神文,并且像这样的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我们首先惊讶于庄子超出寻常的想像力。在庄子的笔下,“鲲”不知有几千里之大,一变而为“鹏”,鹏的背不知几千里,羽翼遮天蔽日,奋起南飞,击水三千,扶摇九万。何等宏大!作者为什么要创造一个如此巨大的艺术形象呢?首先,庄子是一个大思想家,这样巨大的形象是他所欣赏的。

其次,创造大的形象,也是为了与小的形象进行对比。你看,大的形象除了鲲鹏,还有冥灵、大椿、彭祖。小的形象有芥、蜩、斑鸠、朝菌、蟪蛄、斥,这一大一小形成的对比是十分鲜明的。那么,庄子是在褒大贬小吗?不是。那么庄子为什么要进行大小的对比呢?这样的对比和下文的宋荣子、列子、至人、神人、圣人是什么关系呢?这是读懂本文的关键所在。

作者写完大小的对比后,接着写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者不过就是数仞间跳跃自得自满的小鸟,受到宋荣子的嘲笑。为什么?因为宋荣子不受外界舆论的束缚,懂得“内外”与“荣辱”的界限。然而,庄子对他仍然存有遗憾,“犹有未树也”,就是说,宋荣子没有达到庄子心目中的最高境界。列子可以御风而行,而且轻巧美妙,但他仍然达不到庄子的理想境界,因为列子“有所待”,没有风,他就无法飞,靠的是外部条件。庄子的理想境界是“无所待”,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不依靠任何外物,达到绝对自由,这才是庄子的最高理想。至此,我们明白庄子对比的意图了:大对于小,是相对自由的;宋荣子无视毁誉,较之“征一国者”相对自由;列子御风而行,免受行走之劳,较之于徒步者,是相对自由。但所有这些,都达不到庄子的最高理想境界,因为他们都“有所待”。最后,作者推出一种理想化的人物:“至人”、“神人”、“圣人”。

庄子的对比手法是很有特点的。他发挥想像,将大与小推想到极致,从而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另外,庄子“大”的概念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空间上的概念,“几千里”、“几万里”、“坳堂”、“数仞”;二是时间上的概念,“五百岁”、“八千岁”、“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的对比往往借助寓言。本

…… …… 余下全文

篇五 :《逍遥游》读后感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很多人喜欢老庄思想,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却觉得难以实现。几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这也一直提倡的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相比之下,老庄思想似乎更含消极成分。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物欲横流,精神空虚,汲汲于功名,戚戚与利益。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在这种情况下,适时读一读庄子的《逍遥游》会深受感触。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神人之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同时通过宋荣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类以自己才智汲汲于名利的人的嘲笑,表明自己观点--“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

很多人不能理解,积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不可,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接受的儒家思想中倡导入世精神。《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自我修身完成,便能入仕,以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相反,会被看成是荒废一生,碌碌无为。

但这些在庄子眼里则是汲汲于名利,求一己之浮名。而“无为”才是一种大智慧。

我觉得庄子和惠子间的辩论更能阐释这个道理。惠子先举例说,种一树,得五石之重的瓠,“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吾为其无用而捂之”。有如此大的瓠,却因其无用,将最终将

它击碎。惠子以此来讥讽庄子的逍遥神人之说。庄子用使手不皲的药的例子来讽刺惠子不能善用其无用,嘲笑惠子一窍不通。

惠子不服,又将庄子比成橒树,大而无用。庄子反击道:“子独不见狸狌平,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以此来比喻小知之人,卑身谄媚以求功利,俟其机会如狸狌伏身以候敖。“今之者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此庄子自喻,虽然树大而无用,但你世人也不必用它,把它放任在无用之地,它也可以怡然自得,有何不可?圣人无求于世,所以不为世所伤。

也许你还会觉得庄子思想难以实践。但是,就拿做官来说,不同的人初衷也不尽相同。一部分人为了追名逐利,一部分人却是真正心忧天下,一心为民,看待功名利禄为身外之物,只求心安,这样的人算不得是祈求浮名。也就和庄子之说不相矛盾了。

…… …… 余下全文

篇六 :庄子 逍遥游 读后感

庄子 逍遥游 读后感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学说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

作者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接着塑造了一个神人的形象,使逍遥游的“至人”具体化。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赋予了这个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是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然后则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与惠此文来源于文秘站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逍遥游。

读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遥游是指无所依靠、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它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的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它,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 …… 余下全文

篇七 :逍遥游读后感 夏鲁宾

《逍遥游》有感 逍遥游》逍遥,如何能逍遥?万物生于天地,其必有形,有形则受天地的制约,便 无法逍遥于天地宇宙之外。 天地的制约,其实来源于心,突破天地的制约即是突破心的制约。我想天 地在造人的时候,便在人的心中植入了私心这一个东西,由此而来的各种欲望便 阻碍了人的自由。 鹏鸟为何能徙千里, 在于其翼若垂天之云。 有一个天下的胸怀, 方能遨游与天下而无所累。 蜩与斑鸠不知鹏鸟,天下的胸怀已不能为所有人理解,鹏徙千里是飞,蜩 冲丈余也是飞,有何不同呢?一人之心是胸怀,二人之心也是胸怀,这又有何不 同呢?飞是一种方式,胸怀是一种载体,方式和载体并不是本质,本质在于其飞 的目的、胸怀的事物。飞千里则见千里,怀天下则知天下。知天下者,必可游于 天下。 自由在于无所累,而无所累在于无己。或许我们总是被太多无须有的羁绊 所羁绊,原因就在于我们太过执着了,太过执着的愿望是人生至大的坎儿。我们 需要放弃一些东西,那就是过于沉重的身外的名利,放弃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 更多心灵的空间,可以更加自在的追求。 如果我们想要在装满水的杯子里再加水,那就只能把水倒出来,人的心也 是一样的, 只有把心中的紧不快清除, 才能放进更多的快乐与舒适。 有人问: 心中的紧不快是怎么来的呢?我想答案总结起来是唯一的: 为了追求快乐与 舒适。的确,刻意的去追求快乐,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快,我们只需忘记,忘记快 乐与不快。至人无己,游于无穷,以其无所待也。平静,或许就是逍遥游。 我欲平步青天,一揽日月,逍遥于天地,畅行于宇宙。我想我的心可以遨 游于宇宙的何时何地,我想我的精神可以自在的存在于世间,追求的不是名利, 而是精神的愉悦与充实。 即使是在沙漠中,也可以看到最美丽的景色,这是逍遥的结果,也是逍遥 的最好概括。 我站在无垠的荒漠 那邃蓝的天空 我可以看到遥远的过去 那太阳的诞生 那宇宙的爆炸 黄沙不知何时而起 苍茂的森林 猛兽毒蛇 那埋在黄沙中的 此时在眼前展开 天宫 地狱 又有何妨 我自在逍遥

…… …… 余下全文

篇八 :逍遥游读后感

庄子的自由

我们总是提到老庄。

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精髓,也是历代文人学者参悟研读的对象。与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孔孟之道不同,老庄思想提供了一种与传统主流意识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即无为与逍遥。但是,在老庄之间,也存在着差别,老子的无为而治,实际上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子的无为并非真正的无为,他只是以无为为引来引出有为的论证。而庄子的思想,则是真正的无为,即追寻精神的绝对自由。

追寻精神的绝对自由,是庄子思想与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庄子一生致力于奋斗的事业。在庄子的时代,如司马迁《史记》所作浮世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利的社会营营苟苟,纷扰异常。这就引出了《逍遥游》中的经典论证:“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在庄子看来,人世间的一切争斗,权谋,都不过是“野马,尘埃”,陷于其中,则终身受累,不能自拔。这种不睦名利,追寻真我的思想构成了庄子思想的主体,对于庄子本人来说,这也是他一生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与孔孟的圣人形象不同,关于庄子的故事,大多都是以寓言的形式流传下来,并被人们广为传唱。这正巧与庄子的想法一致了,千百年来,庄子的思想就像江南寻常巷陌的小桥流水一般静静的流淌着,不骄不躁,不温不火,千年弦歌,余音不绝。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庄子》这部书籍承载了庄子伟大而高远的先知思想,被鲁迅先生誉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 《庄子》历经时间与世事的洗礼,已然成为道家哲学的巨著,同时又是一部文学史的瑰宝,诗仙李白称其为“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我们谈庄子,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部书的。《逍遥游》,《庄子》内篇之首,是《庄子》中的点睛之作,以精妙的比喻和奇诡的想象,构造出一片雄奇的广阔天地,创绘出众多神伟的神怪形象,并以此引发出深刻而朴实的论证,以表述思想,点醒世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