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埃博拉工作总结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知识宣传总结

埃博拉工作总结

埃博拉工作总结

目前,埃博拉疫情已呈流行趋势,为增强对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20xx年2月4日,我院彭院长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埃博拉培训知识,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

和应对工作进行安排

部署,充分利用医院宣

传栏、板报、LED屏,

广播宣传等多种平台

向公众宣传埃博拉疫

情防控知识,引导他们

正确认识埃博拉疫情,

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发热门诊制度,合理制定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引导病人规范就诊,避免交叉感染;对发热病人实行隔离观察和仔细询问,并密切跟踪其活动史,尤其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扎实做好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活动现场,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知识广播宣传3小时,共发放宣传资料50张,电子显示屏防护知识宣传,通过宣传,全面做好我院“埃博拉”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人感染“埃博拉”及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了感染埃博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

埃博拉工作总结

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

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全乡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20xx年2月4日

…… …… 余下全文

篇二 :埃博拉防治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根据我市、县卫生局通知要求,为做好我院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于20xx年x月x日在我院??会议室进行了埃博拉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会由医务科科长??主持并强调了埃博拉疫情防治、防控的重要性,由感控科主任??对埃博拉疫情防控知识进行了阐述,急诊科主任??对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诊疗方案、埃博拉转运方案进行了解读,全体医务人员均参加了此次培训。??主任从埃博拉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防治知识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会后对部分义务人员进行了闭卷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以上。

通过此次培训,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提高了对埃博拉疫情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充分认识了加强埃博拉疫情防治、防控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掌握了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知识,提高了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的诊治技能和防控水平。

??县中医院感控科

20xx年x月x日

…… …… 余下全文

篇三 :埃博拉培训总结

大峪沟卫生院卫生院

埃博拉防控培训会工作总结

为加强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和做好我镇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控工作,根据巩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巩疾控【20xx】39号关于印发《巩义市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成立了大峪沟卫生院镇卫生院埃博拉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xx年x月x日召开了防控培训工作会。

本次培训会主要采取辖区内全体医务人员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旨在增强我院医务人员及辖区医务工作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对埃博拉病毒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的能力,严防疫情扩散、降低疫情危害。培训主要从埃博拉萨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流行特征、处理、报告流程及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出发。培训会上指出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的关键措施;为做好我镇埃博拉病毒防控工作,目前我院的工作重点是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做好流动人口监测和宣传,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通过培训后进行了现场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我镇医务人员对博拉出血热的认识,更好地为我镇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处置措施。

大峪沟卫生院

20xx年x月x日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年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总结

20xx年江安镇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总结

20xx年x月x日,我单位组织了如何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培训时间:20xx年x月x日16时

【2】、培训地点:江安镇卫生所三楼大会议室

【3】、培训对象:镇卫生所全体人员,辖区医院防疫医生,村卫生室、厂校医务室医生,应到人员94人,实到92人,覆盖率99.5%。

【4】、主讲人:江安镇卫生所传染病管理员 殷成华

【5】、培训内容: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及其污染物感染。

3.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

(三)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 …… 余下全文

篇五 :埃博拉病毒病防治培训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 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2. 埃博拉出血热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病毒性疾病,病死率可达50%-90%。传染源是人和非人灵长类,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安

全4级病原因子。

3.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4. 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二.问答题

(一) 埃博拉出血热治疗原则?

1. 对症和支持治疗

2.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3. 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4. 控制继发感染。

(二) 患者和接触者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有条件应收治在负压病房),以控

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须医学观察:自最后一次

暴露之日起进行21天。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相关临床症状时,要立即

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相应检测。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人主要通过接触

病人或感染动物的和 和 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 、 和 。

2. 埃博拉出血热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病毒性疾病,病死率可达50%-90%。传

染源是 和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 ,埃博拉病毒属

于生物安全 病原因子。

3.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

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对 、 、 、 、 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 …… 余下全文

篇六 :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三泉镇卫生院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为加强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知及防控工作,我院相关人员参加了县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会议,根据上级领导的相关要求,于二020xx年x月二十二日,根据本医院培训计划,按照新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内容对我乡镇村卫生室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陈院长就目前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 要切实提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 50%-90% 。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 播。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

接接触

传播。

它还可

以通过

直接接

触患者

的唾

液,汗

液和眼

泪传播。由于只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

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状。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 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 2 到 21 天。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

二、 要认真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认病例时,应当及时上报院领导,院领导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相关信息。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 24 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县疾控中心进行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 …… 余下全文

篇七 :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xxxx医院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为加强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知及防控工作,我院 院长参加了县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会议,根据国家、省、州、县的相关要求,于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根据本医院培训计划,按照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内容对我院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x院长就目前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 要切实提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 50%-90% 。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 播。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由于只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状。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 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 2 到 21 天。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

二、 要认真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认病例时,应当及时上报院领导,院领导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相关信息。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 24 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县疾控中心进行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 …… 余下全文

篇八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 20xx年,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病毒至4月x日已造成82人死亡。截至4月x日在几内亚已出现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20xx年x月,尼日利亚出现首宗输入型埃博拉病毒病确认病例,患者于7月x日在拉各斯市死亡。26日,尼政府宣布将尼传染病警戒提升至红色级别,并要求所有海陆空口岸实施埃博拉病毒病监测,采取相应卫生检验检疫措施。20xx年x月x日,利比里亚一名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利比里亚医生死于埃博拉病毒,另有一位美国医生已感染此病毒,正在接受治疗。截止20xx年x月x日,此次疫情已经在西非导致672人丧生,是有记录以来丧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造成这些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埃博拉病毒,由此可见盖中病毒的危害,接下来,我们队这种病的进行分析和调查。

病毒首例:

19xx年x月x日,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20xx年x月x日,印度首次发现埃博拉病例,这也是亚洲首列感染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热病的首次公开亮相是19xx年x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埃博拉热病第一例死者是马波罗?洛克拉,传教团的学校教师,他死于9月x日。

病毒症状特征:

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病毒的危害: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

级,级数越大防 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

一。这些非洲病毒最近已从它们的潜伏处突然杀出,毁灭把它们惊动

的人,并且一旦释放便非常难以控制。

传播方式: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