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西方世界的兴起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后感

华懿 经济072 2020107231

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一直局限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传统的经济史作品也往往是史料的堆砌和罗列。经济史研究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史学研究的明显区别。而理论经济学最近的一次革命“凯恩斯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宏观经济学及经济增长等理论。这可以看作是诺斯新经济史学研究的缘起。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你会看到许多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反叛”。

从研究经济史的方法上看,传统的经济史学研究并未发挥经济学作为一种较为严密和有效分析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而诺斯提出在经济史的研究过程中应该用经济理论去研究历史,从此理论与历史溶为一炉。因此,扩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为经济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斯运用了成本交易理论,所有权理论等。从而实现了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的统一。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运用这些经济理论对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论述形式。

众所周知,西方世界的兴起是与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分不开的,而产业革命则缘起于英国,英国之所以发生了产业革命,正如诺思所指出的那样,是由于英国实施了对个人所有权的保护,也就是英国建立了一套有助于个人积极性的产权制度,“从而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需的刺激”,产业革命只是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果。然而,保护个人的所有权却不是政府所愿意做的事,很简单,保护个人的产权不是说制定了法律就万事大吉了,一项制度的建立是需要成本的,当个人的产权遭到侵害时,需要政府动用自己的资源惩罚侵害行为,以保护个人的产权,否则个人的产权就会因得不到保护而名存实亡,但根据人性的特点,政府也具有获取更多的资源而不是损耗更多的资源的特性,也就是说政府缺乏保护个人产权的动力;此外,保护个人产权与政府获取更多的资源这一特性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保护了个人的产权,政府就不能随意从个人那里获取资源,所以,明确产权根本就是与政府的利益相冲突的。只有理解了政府的这一特性(实际就是人的特性),才能理解诺思所发现的经济史上的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国家的普遍趋势是产生低效率的所有权,从而不能达到持续的经济增长”。十六、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和法国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二个“专制君主国家”尽管当初比英国强大,但由于“不能创建一套提高经济效率的所有权,它们的经济结果陷入了停顿。”诺思将西班牙和法国称为“竞争失败的国家”,这二个“竞争失败的国家”“在政治发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个“惊人的相似性”就是,这二个国家的“代议机构为得到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西方世界的兴起》有感

读《西方世界的兴起》有感

2011407040 统计班 李佳鹏

《西方世界的兴起》作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是19xx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著作。读此书,最让我惊喜和佩服的是此书中所展现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完美统一。

区别于一直局限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的传统经济史的研究,诺斯运用一定的经济理论来研究西方经济史,同时又运用经济史来证明、验证这些经济理论,使得理论与历史融为一炉。这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创新,而且其扩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为经济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

此书的篇幅不长,有着非常清晰的两条线,一条是人口的增长,一条是产权的变化。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十二章节,每部分的内容也比较精炼,其中第一部分:理论和概述;第二部分:公元900~1500年;第三部分:公元1500~1700年。每个章节分五个小节,分别从人口、经济、社会、政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一个小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全书主要讲述了西欧从中世纪后期到英国产业革命开始时期的历史。诺斯强调了说人口增长对于新的土地的开发、区域和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及贸易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波动、经济循环。作者花了半本书的篇幅介绍1500年之前整个西欧的发展状况,将这样一种人口增长的作用通过各种循环深入人心,然后进入到了16世纪,通过在同等历史条件下,按照历史沿革是“马尔萨斯抑制”的时期,西欧经济并没有大面积衰退,特别是英国和荷兰反而出现了高增长的这样一种意外结果,来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这些国家产权的合理保障以及公民基本的民主自由权利,从而使得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超过了它带来的直接的负面作用。

这是本书的一个基本的内容,全书的结论就是西方世界的兴起源于有效率的制度,而且很明显,作者是褒奖英格兰而批评法兰西和西班牙的。对于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的发展历程,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但看过诺斯的分析,还真悟出了为什么工业革命只能在西欧发生的原因,西方之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这是东方文化无法产生的。这也正是作者在本书一开始诺斯就提出的中心论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

…… …… 余下全文

篇三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报告

阅读各类不同的书籍,一直是我的爱好。书籍不但有助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也是寂寞时的朋友,逆境中的慰藉,求知上的导师。不同的心况和环境下,对书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最近,我有幸读完了诺斯和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阅读的原因很简单,我大学选修的是××史。这本书所涉及的西方国家中世纪经济史是我比较生疏的领域,以前的历史课只讲述中世纪的一个概况,而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的历史知识断档。所以希望在《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新经济史学的经典之作中,汲取到人类文化的瑰宝。

一、阅读概要:

《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共分三篇十二章。第一篇:理论和概述;第二篇:公元900~1500年;第三篇:公元1500~1700年。 在本书中,诺斯和托马斯是围绕着土地和人口的增长问题展开论述的,解读了900~1500年间整个西欧的发展过程,尝试“为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独有的历史成就的原因作出解释”;作者提出的中心论题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激励,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并将制度创新的原因引向了人口增长,强调在西方世界的不

同时期,人口变迁发挥了不同作用,引致出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从而将西方世界引向近现代的兴盛。

又通过西欧各国制度和所有权安排的差异来论证经济表现的差异。作者认为进入16世纪,按照历史沿革是“马尔萨斯抑制”的时期,在同等历史下,西欧经济并没有大面积衰退,特别是荷兰(尼德兰)和英格兰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而法兰西和西班牙变成了落伍者,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经济组织的效率。法国和西班牙由于王权的垄断,使得人们的所有权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他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荷兰(尼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良好的制度框架为所有权提供了保障,进而一系列的创新为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也提出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的理论雏形。 作者的创新点是将现代的经济理论用于经济史研究。蕴含的经济理论:成本收益原则、交易成本、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等。

…… …… 余下全文

篇四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笔记

道格拉斯·诺斯在第一章中便简明地阐述了全书的中心论点,那就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全书十二个章节都在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

我主要想针对《十三世纪的欧洲》这一章,谈谈我的读书心得。我们对于了解的世界历史都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我们只能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对外交流部分窥见一斑,而涉及遥远的欧洲的片段更是寥寥无几。这本书为我讲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的故事。

在作者眼中,对于欧洲来说,十三世纪是一个大幅度增长的时代,是欧洲在经济上真正觉醒的时期,是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都发生变动的时期,也是商业贸易扩张的时期。本章也是从人口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商业贸易的扩张以及相应制度的变化展开阐述的。在中国13世纪是南宋、金、西夏、大理、西辽、蒙古、吐蕃等政权并存的时期。分裂和战争破坏了经济发展。北方的农业发展受到较大打击,人口也因战争大量消耗。但是宋元时期仍是采取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并制定了相关法规。

一、马尔萨斯

在本章开篇,作者提出了问题,其中提到了马尔萨斯危机。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于1798年所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尽管马尔萨斯的理论有些极端,但是他控制人口的观点还是正确的,也许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可以使生产资料的增加速度追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地球资源有限,人口自然增长必然成为负担。十三世纪欧洲的人口曾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过,在本章中也提到了人口快速增长、农业部门收益递减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大部分在经济福利方面承受了急剧的下降并且间接导致了当时农业制度中的一些重要的关系开始紧张。而在马尔萨斯生活的时代,工业革命给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无限可能,他看到了人口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是提出的解决方法有局限性。在中国,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曾被严重批判,而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也被批判,但是中国的现实证明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所谓“错批一人,误生三亿”,致使人口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今,国家渐渐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是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渐渐显露,新一代的青年人所面临的沉重的赡养负担正是由于“人多力量大”到“计划生育”两个极端的骤然转变造成的。在人口问题上,仍需紧跟时代发展,有所控制和调节。

…… …… 余下全文

篇五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报告

<<西方世界的兴起>> 这本书一共分为3篇,共12章,有些章节我还没看大懂,讲的时候就会省略几个字。我分为8个部分讲。

作者简介:这本书是2个人合著的,但由于罗伯斯太有名了就不介绍他了。罗伯斯.托马斯 很遗憾这个人在百度百科找不到,网上能找到的是那个110米跨栏的罗伯斯。

道格拉斯·诺斯

19xx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萨州坎布里奇市。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国民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历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剑侨大学庇特美国机构教授、圣路易大学鲁斯法律与自由教授及经济与历史教授,现盛顿大学经济系卢斯讲座教授。

开篇:<<西方世界的兴起>>

本书是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但对我来说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核心问题是证明西方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权的发展,即有效力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所有权即指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也称财产权)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技术变革或者其他。为证明这一观点,作者讨论了大概从公元9世纪至18世纪的经济史。我简单的讲解下欧洲所有权的建立的过程。

一:第1,2章

第一章:问题

这里提出了本书的核心观点也是作者的核心观点即: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然而什么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呢???

什么是经济增长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真正的经济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的更快。

还要为经济创新提供刺激。(所有权,这个后面会讲到) 为什么要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才能够达到有效的激励:

容易理解的是个人从事某种工作的必要条件是私人收益大于私人成本,理性人不会选择成本高于收益的工作。阅读时我不解为什么仅满足此条件不行,而要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激励才是有效的呢?个人收益率远小于社会收益率意味着很大部分个人劳动成果被分配到非劳动者身上,于是人们有搭便车倾向,等待享用他人劳动成果,演变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结果。为保障私人收益率,专利权产生了。科学创新多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古代中国没有专利权的保护,因此许多发明都是家族内代代相传的“秘方”,这不利于人们交流,也难以刺激新发明。一旦秘方外传,此家族就不再垄断技术,“搭便车”的人们遂能以更低的成本赢得市场,技术使用范围的扩大对社会而言无疑是正收益的,而对发明者而言,收益甚小,甚至为负,即个人收益

…… …… 余下全文

篇六 :西方世界的兴起

读《西方世界的兴起》

作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西方世界的兴起》体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有幸读完了诺斯和托马斯合著的这本书,总算对这个“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代表人物,于19xx年在美国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成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正如诺斯所说:“对一个学者所作出贡献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他的名声,而在于他的思想所具有的力量,要看他是否能鼓舞他人,是否能促进新的研究,是否能使经济史学科充满生机以及它本身是否有能力长期存在下去。”[1]《西 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意义也可以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可以说是一书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经济史学界的震惊。在这以后,便促进了新的研究 取向,并有大批学者投入到此项研究中来。如果评论《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意义,就不得不将此书所倡导的新经济学史与传统的经济学史相对比。

传 统的经济史研究一直局限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传统的经济史作品也往往是史料的堆砌和罗列。经济史研究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史学研究的明显区别。而 理论经济学最近的一次革命“凯恩斯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宏观经济学及经济增长等理论。这可以看作是诺斯新经济史学研究的缘起。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 书中,你会看到许多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反叛”。 此书的篇幅不长,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十二章,每部分的内容也比较精炼,其中第一部分:理论和概述;第二部分:公元900~1500年;第三部分:公元1500~1700年。全书根据支配产权的规则的制度变迁解释了西欧在900~1700年间的经济增长。在诺斯等人看来,制度变迁是由人口对稀缺的资源赋予的压力增加所引致的。全文始终围绕土地和人口增长问题展开讨论,作者们论证道:在欧洲中世纪的成熟时期(1000~1300年),人口持续增长,劳动的经济价值因而下降,同时土地变得愈益稀缺从而更有价值。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变得普遍起来,它对限制共有财产使用的压力增加了。对土地使用的更为有效的控制是与更为集约的农业生产体制的采用相联系的,三圃制开始替代传统的两年一次的轮作制。在现代早期,人口对土地的持续压力导致公地的废除和从以使用奴隶劳动为基础的耕作制转向由农民所有的所有者经营,或转向由资本主义所有的对工资劳动力的使用。其结果是更为集约的作物生产体制的演进。

…… …… 余下全文

篇七 :西方世界的兴起

西方世界的兴起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正 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

经济增长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人均生产要素的实际数量可能增长(2)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的效率的增长也可能引起经济增长。

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是增长。

历史上所有权为什么不曾演进到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的地步

(1) 可能缺乏技术阻止“白搭车”或强迫第三方承担他对交易成本的份额;

(2) 对任何团体和个人来说,创造和实施所有权的费用可能超过收益。 建立组织,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自愿的,都需要实际的费用。

政府可以看成是一种提供保护和公正而收取税金人为回报的组织; 公共产品是一种一旦生产出来,人民便不可能不享受的产品。

领主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每个社会必须生产的公共产品——保护和公正,而佣 农或农奴则部分靠他们自己的财产,部分靠领主的财产提供劳动作为交换。 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动摇中世纪盛世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因。

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延伸改变了庄园制度向来反应有效的基本经济状况。 在反动的际规旧俗的沉重压力下,就合同性质作有效更改而进行的谈判费用,随着新的经济条件而出现大幅度增长。

劳动契约其实是一种有效的合同形式,因为任何可供选择的协定(在没有产品市场的条件下)都必需规定消费款项和使数量与质量相等。

由于市场经济的兴起,也改变了领主间的经济关系(封建关系)。凡是先前因谈判困难,费用昂贵或交付和调整赔偿的费用过高而只能协商解决对一支常备用的支付的地方,现在靠单一的货币支付就足够了。交易费用大大下降造就的市场经济(不仅使私人产品,而且)使公共产品比以前更有效率地生产出来。 9世纪开始前不久,一种农业组织的新制度——三圃制——便在西欧一部分地区推行了。

三圃制 现将庄园的可耕地分成三部分

开始时,一部分土地犁后在冬天栽种小麦,第二部分土地犁后在春天栽种燕麦,大麦或豆类(像碗豆或蚕豆),第三部分土地犁后则任其抛荒。第二年作物轮换,第一部分土地抛荒,第二部分土地栽种冬季用物,第三部分栽种春季作物。第三年,第一部分土地种春季作物,第二部分土地抛荒,第三部分土地种冬小麦。第四年开始下一轮循环。

…… …… 余下全文

篇八 :西方世界的兴起

经典著作选读

《西方世界的兴起》评介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代表人物,于19xx年在美国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成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正如诺斯所说:“对一个学者所作出贡献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他的名声,而在于他的思想所具有的力量,要看他是否能鼓舞他人,是否能促进新的研究,是否能使经济史学科充满生机以及它本身是否有能力长期存在下去。”《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意义也可以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可以说是一书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经济史学界的震惊。在这以后,便促进了新的研究取向,并有大批学者投入到此项研究中来。如果评论《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意义,就不得不将此书所倡导的新经济学史与传统的经济学史相对比。

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一直局限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传统的经济史作品也往往是史料的堆砌和罗列。经济史研究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史学研究的明显区别。而理论经济学最近的一次革命“凯恩斯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宏观经济学及经济增长等理论。这可以看作是诺斯新经济史学研究的缘起。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你会看到许多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反叛”。

从研究经济史的方法上看,传统的经济史学研究并未发挥经济学作为一种较为严密和有效分析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而诺斯提出在经济史的研究过程中应该用经济理论去研究历史,从此理论与历史溶为一炉。因此,扩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为经济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斯运用了成本交易理论,所有权理论等。从而实现了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的统一。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运用这些经济理论对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论述形式。

其次,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体现的新经济史研究与传统的区别,在于对制度的看法。传统经济史研究认为西方世界的兴起和发展归结于技术的革新和提高,而制度是被排除在研究之外的。而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而且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产权以便对人的经济活动造成激励,使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相接近。当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时,也就是说,没有从制度方面去保证制度创新活动的主体应该得到的最低好处和报偿时,一个社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