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读后感

与国内至今还与意识形态纠缠不清的宪法学教科书或者相关著作不同,张千帆教授的这部著作是完全站在法律人自己的领地、以法律人的思维来研究和书写宪法学的。单纯的宣示“人民主权”、“依法治国”以及“公民权利”、“宪政”等等,而不继之以稳定的制度保障,这些迷人的口号原本具有的功能也会逐渐褪掉,进而使它们成为谁都可以用来装点门面的廉价货。法治、宪政及宪法学的研究,固然以前述教义为理论基础,但理论本身只是一个出去了的娜娜,而法治、宪政及宪法学应该回答的是“娜娜出去以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作为公法的宪法固然无法脱离政治——那是不现实的,但宪法学不是政治宣传手册,宪法学者不应该是政治宣传工作者。作为学问的宪法学必须独立呼吸,发出自己的声音。

《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就是宪法学在这个时代的自由呼吸。

从具体的问题和案例出发,来解说公民权利、政府权力、法治、宪政,探讨宪法的价值所在以及它们变成现实的途径和保障,内容不仅覆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宪政实践,还涉及欧盟和联合国的有关问题,大量的“评注”和“讨论”点缀书中,更能增加读者对宪法学何以是“学”、并且是其命维新的“人学”而非冷冰冰的、不切实际的教条的理解。这里展现的是真正的宪法学的魅力!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把这本书和它的作者推荐给所有对宪法、宪法学、法治、宪政等感兴趣,而尚未读这本书的朋友们。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读后感

厚厚的一本《宪法学导论》终于耐着性子看完了,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这种感觉持续了没有多久,心中就剩下了无尽的感慨和对面前这个社会的惶惑。不禁想问,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真的享有宪法中所列举的那些自由吗?为什么宪政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自由与民主何以在我国是如此的复杂?宪法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司法化?这些问题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当然也不可能会给出答案。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自己今后在生活中慢慢地寻找。

提起这本书,首先就应该说一下张千帆教授。19xx年,他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做出了自己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抉择,研究方向由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对于一个二十多岁学业有成的的年轻人,在没有任何社会科学基础的情况下,他的这一转变面临着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可是19xx年,那个特殊的时代让他认识到社会科学对于当前的中国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五四运动宣扬的“德先生赛先生”并没有在中国真正成长起来,尤其是德先生的成长更是面临重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应该为中国实现民主宪政而努力。正是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和身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他最终选择了转变。经过漫长的艰辛,最终实现凤凰涅槃,取得了自己的成功。

…… …… 余下全文

篇二 :从现代读书治学看张之洞《书目答问》的今昔

从现代读书治学看张之洞《书目答问》的今昔

金虎

2013-2-26 11:24:56 来源:《图书馆》(双月刊)19xx年第3期

一、引言

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无疑是一本很有影响的古籍举要目录,这本问世于一百余年前(1876年)的书,自从它问世起,就一直作为指导人们读书治学门径的重要工具而被使用,由于它确实孕育滋培了许多近现代学者,它的价值从来就没有被人贬低否认过,并且有些出于善意的先生在劝导现在的青年后辈治学之时,仍将此书推荐出来,并说这就是门径(至少作者就曾亲炙过)??不过,在肯定《答问》的价值的同时,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张之洞作此书的目的及当时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当时的环境是近代复杂的社会,新旧学说交替,作书的目的是“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书目答问略例》),即是给一般程度很浅很浅的学生而开的书单,使他们能够较为正确、较为简捷地学到当时所需的知识,成为有用之材。

鉴古用今,若拿《答问》所举的两千多种古籍(虽然只相当于《四库全书》的五分之一)来指导现在的后辈初学者,恐怕就是十分的不适合了。试看现在的硕士、博士,即使是文史类者,又何曾读其十一;有些专家学者(不能再说是初学!)恐怕也只是取其一勺罢了。以致人们不得不慨叹:学术变迁竟是如此之快!

二、《答问》成书目的、时代及受欢迎的原因

张之洞作此书是“为告语生童而设”,“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遍举既嫌挂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略例》)又如卷三子部分序下说:“??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在附录中,为便于“简洁豁目,初学讽诵,”他列举了“群书读本”,又有“考订初学各书”、“词章初学各书”、“童蒙幼学各书”,都是为了初学。他还在附录中说:“行县时,屡有诸生求为整饬乡塾,选择良师,反复思之,无从措手,今忽思得其法,录为此篇,虽不能尽,大略在焉。凡卷中诸家,即为诸生选择得无数良师也,果能循途探讨,笃信深思,虽僻处深居,不患冥行矣。”这又是针对当时乡间塾师滥竽充数者多,初学生童们苦无良师,张之洞作此篇以适其用。

…… …… 余下全文

篇三 :《美丽的武汉》读后感

《武汉之美》读后感

戴子玟

商王朝时,北方贵族“戈人”在武汉盘龙城止住了脚步定居。于是有了“武”字。3500年的历史,让武汉拥有或雄浑壮丽或瑰丽多姿的美景。这些美景,这些与故乡同奋进的武汉人,也就铸就了武汉精神。让四方的游客和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武汉孩子不由自主的抒情“美丽的武汉”。

1400年前就已经出现的古琴台,纪念着一对朋友的真挚友情;流传千古不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见证了楚文化穿透两千年的无穷魅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写黄鹤楼的名句,古老的建筑风格,似乎一遍以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述着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

“灵山有路千万险,矢志不移志现坚”这是我们在归元寺数罗汉听到的告诫。最后终会“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飘云万里天”的坦荡心境。

山是绿的,树是绿的,樱花大道上的樱像粉红色的云团。武汉大学,种下美丽的樱花的种子,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她是多少学子深情的向往!

19xx年,武汉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武汉的骄傲,更是武汉建设者的骄傲。

多少年的艰苦训练,夏菊花的《顶碗》终于获得青年联欢节的金

1

奖;六岁开始的练习,她-李娜,终于成为亚洲网坛大满贯第一人。

武汉的美,在3500年前戈人停下脚步,造就了武汉这座城市古老的物质美,成就了武汉历史美,成就了武汉吸引四方的自然美景。而现在,正因为武汉人不止脚步,不断向前,才让武汉有了现在的腾飞,铸就了当今武汉新时代的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成就了武汉的精神之美。

让自己的人生,同家乡一同起飞!

让自己的梦想,同家乡一起奋进!

指导老师:彭玉华

2

读《美丽的武汉》有感

黄锐

读完《美丽的武汉》这本书,最让我激动的,就是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种精神凝结着武汉人的努力和拼搏。正是这些武汉人,他们的奋斗,他们的奉献,使得我们的家乡―――武汉变得这么美丽!

…… …… 余下全文

篇四 :《书读完了》读后感

《书读完了》读后感

在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的库存部,看到一本三联出版社直排简体的《孔乙己外传》,觉得好奇就购买了一本。作者叫做金克木,因为学习历史时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觉得这个名字起得有名堂,至于书中的故事,就觉得更加离奇古怪了。不过,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金克木这位生活在当下时代的智者。

其实,这本书中大多数是讲故事,很少讲道理,哪怕讲道理也是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说出,这种写作只有在读柏拉图对话录时才会看到。不过,我最喜欢的并不是他所讲的故事,而是他书中对于往事的记忆,不仅是用故事来表达,更是附有很多幅的照片。这种写法,看似是小说,却又是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基础,就非常难得了。很多年后,看到另外一位文化老人撰写的《牛棚杂忆》,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在“权力就是知识”的时代,自然是谁官大,谁就有学问了。读金克木先生的文章,智慧扑面而来,文字隽永,内容深刻。用很多的形容词,只能表达我对于金先生的敬仰,却无法准确描绘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最近有幸读到金老的散文集《书读完了》,才觉得有些话想说,可能是到时候了。

在回到花溪之后,一直都想将博雅教育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一

直都犹豫不决,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在于我们自身缺乏自信,能够真正将古典的微言大义挖掘出来。也许,有朋友自觉已经掌握了古典的解释原则,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一直没有这样的自信。另外,我在阅读古典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希望有位老先生能够在身边指点,回到花溪也是这个目的。不过我有此心,君已无意了。

在《书读完了》中,金克木先生先讲了一段掌故,说陈寅恪先生在遇到夏曾佑先生,聊天的时候夏先生说自己中国书已经读完了。这时候,故事戛然而止,没有下文了,金克木先生就着这个思路继续讲下去,为什么夏先生会说中国书已经读完了。这一解释,就成了一本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政,天南海北,全在此编之中。不过说回来,我主要看的还是关于中国书如何读的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五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 …… 余下全文

篇六 :跌荡一百年读后感

跌荡一百年读后感

跌荡一百年>读后感

翻开《跌荡一百年》第一页看到了“吾日夜望死,忧见宗之陨”,这是公元1869年7月7日清帝国声望最隆、权势最熏的汉族大臣曾国藩与他的门客赵烈文秉烛夜谈时的感慨。

20xx年6月的一天,彼时的我刚到广州半年,独自一人租住在一个小区,周末百无聊赖地在小区的跳蚤市场闲逛,一个小书摊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一看,都是在卖一些畅销书,每本都是厚厚的大部头,某某全集之类的。不经意间翻到了《吴晓波全集》,其中包括《跌荡一百年》和《激荡三十年》,翻开其中的《跌荡一百年》第一页看到了“吾日夜望死,忧见宗之陨”,这是公元1869年7月7日清帝国声望最隆、权势最熏的汉族大臣曾国藩与他的门客赵烈文秉烛夜谈时的感概。我对有关历史的书籍特别敏感,粗看几页就知道一本历史书是否值得一读。研究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书籍很多,但是从商人或者企业家的角度出发的,吴晓波是我见的第一个。无需多想,付钱走人。此后数月,此书陪伴我度过了很多无聊的日日夜夜。

相比《激荡三十年》,我更加喜欢《跌荡一百年》。传统的历史教育告诉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个屈辱的一百年。在内有动乱,外有强敌的困扰下,帝国到处充满了斜阳的忧伤,政府左支右绌,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清政府,包括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当然都应该为此负责,甚至有人为此背上了屠夫、汉奸、卖国贼的骂名。现在还记得一个高中最好的历史老师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就是个汉奸,至少很多卖国条约都是他签订的”,当时的自己还深以为然,但后面读了更多的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每每看到书页上李鸿章佝偻着身子,在80多岁高龄时还远赴日本,缠着绷带代表帝国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在最后一刻还在为帝国争取一点点利益的时候,都是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坐而论道容易,实际做起事来真难!

凭心而论,他们已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一切。帝国已经闭关几百年,他们自小又都受到的都是忠君爱国,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有多少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但是世事不会等待着他们去成长,只有在努力后失败,失败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一直都是他们在支撑着这个中央老帝国,他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功亏一溃。很多时候都在想,如果当时赢了呢??,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或者是为胜利者书写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梁启超读后感

读《梁启超传》有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之所以想了解一些有关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少年中国说》里的这段话。身为梁启超口中的少年的我们,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真正的中国少年呢?或许通过对《梁启超传》的阅读,了解他的身处的特殊环境,感受他屹立时代前沿的想法,能让我收获不少吧。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车上书、立宪行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等紧密相联。他一生多变,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其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都极其复杂,且时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争议颇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通过他既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又可以从一些层面了解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化的轨迹。

《梁启超传》是李喜所和元青所著,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传记。一方面对其思想文化建树分析评价;另一方面对他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后人情况等进行介绍。

读书之前,就曾听说读梁启超,如果能读出忧患,便是读懂了他所处的时代,甚至也会读懂他身后即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确实如此,梁启超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事业多艰,这也是跟近代国家之忧患坎坷相合。他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其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言的:“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以明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战。”但其思想的一个核心,还是爱国,强国之梦,忧国,忧民之心。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如何不叫人感到无奈与惋惜呢?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国际班 陈烨 学号:2012120201002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