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笔记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幸福这个话题,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的伦理学中,它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对幸福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潜在动力和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从他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可以全面的了解他的幸福观和幸福体系。

先从总体上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在他看来,幸福就是至善,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此外幸福也需要外在善的辅佐和合乎中道行为的才能得以实现。

一﹑幸福就是至善

最早提出“善”的概念的是苏格拉底。他提出“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究。比如他说:“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善是自由、自制、自主;美德是善的追求”等等。亚里士多德延用了这个“善”并作为他研究幸福的逻辑起点。

对善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他认为“善”是一种目的,而善的意义和存在的理解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豪宅、良机、财富或者是好的朋友和有德性的灵魂等等。所以善是具体的、多样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里,他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善,即人的活动和目的。“善”与人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行为的好坏决定了人的善与否,而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所以它与幸福是密切相关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分为三种:外在的善(比如财富、好运、友爱);身体的善(比如健康、强壮、敏捷);灵魂的善(比如节制、勇敢、公正)。而“至善”就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善的顶点。因此,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善”来规定幸福的丰富性和完满性。人只有做到善,才有获得幸福的机会。

1

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并不是仅仅靠感性的观念而能被说服的,而只有善是不足以说明幸福的丰富内涵的,这是必须深入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去感受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把幸福理解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 …… 余下全文

篇二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About happiness

I used to think that one gains happiness when he gets all what he wants in his heart. So I feel happiness belongs to the powerful people as they are able to own much. But now, I hav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happiness after I read the article written by Aristotle.

He puts forward a point of view that the people who have the fortune to be happy should have many qualities, need some things which are objective, and at the same time be good at thinking. He treats thinking first and foremost in all the requirements of happiness. Then, I think is good quality. At last, we should get many things from the objective world such as enough food and clothes.

He has already given us the way to get happiness. Then, why quite many people, I think, including Aristotle, don’t gain the happiness described by him? I think it’s because a lot of people just meet one or two requirements but can’t reach absolutely. For example, a poor person may have all the needed quality but he is hungry and cold. A rich man may be a nice person and he has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but unfortunately, he suffers from a disease. We can say neither of the two kinds of people is happy.

…… …… 余下全文

篇三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读后感

杂谈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

“自制”、“快乐”,这是多么耳熟能详的词语。记得儿时便有父母在自己的身边不停的唠叨着、念叨着,渐而便也熟悉了。然则,当中之韵味,却直至今日子也未能求其解。近日以来拜读苏格拉底《尼各马可伦理学》,对其算是有了初略的一些认识。

在苏格拉底看来,节制是一种美德,自制却不是。自制是那种能够坚持自己理性判断的人,不能自制就是放弃自己理性判断的那一类人。然则何谓之理性呢?我认为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要述说的理性在这里应该就是德性。只有具备德性之人才可以以自制相与之。自制者介于由于不及而不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与不能自制者(因为过度而不坚持自己的信念的人)中间,自制者坚持自己的信念。自制和不能自制只与放纵和节制所涉及的事情相关,诸如亚里士多德在文中所提到的酒、色、性之类的东西。那我们接下来就要谈谈自制与放纵的问题了。

不能自制的人与放纵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与放纵者也有类似性,尽管他们都追求肉体的快乐,不过他们一个认为是应该的,另一个则认为是不应该的,不能自制的人明知道自己所为是错的,之所以会继续实施行为过程,是受了激情的支配和欲望的驱使,而放纵者则是与之全然不同,他是出于强烈欲望而行动的。在此,不能够把不能自制和放纵者混为一谈。人在自己匮乏知识的状态下,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实际上是由意见控制,而非知识。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人是既有知识,也没有知识的,诸如在人在睡眠中、发疯以及酒醉的时候,这个时候人所表现出来的也表现出来不自制。

在自制和不自制中有无“中庸”之道可言在亚里士多德这里似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提及到父母对于子女的溺爱以及发怒时不能自制等现象,同时对于此现象之类似现象做了一定的说明,指出之所以会把不自制的概念用到这些事情上面,是由于感情上的类似性。然而在文中他也提到违背人的意愿选择和理性去实施行为过程就是不自制。这就间接导致一个问题的存在,是否我们在判定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不自制或者自制之时,“中庸”在此处毫无意义,因为这只不过是一个理性评价标准。正如有些事情就其本身而言是正确的,那么对其就就不可以作出是否属于自制与不自制的划分。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

一杯没有糖的咖啡

自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后,突然间感到外国伦理学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其中的第五卷“公正”,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引发了我不少思考,让我回味无穷,下面,我就“公正”这一卷,谈谈我的见解吧!

何为“公正”?《尼各马可伦理学》认为“公正”就是人的品质,它会引导人们做“公正”的事情。相对而言,“不公正”也是一种品质,一种不好的品质,也会引导人们做一些“不公正”的事情,“不公正”的人总体上是索取善事物过多的人,例如违法等。但是,在这种总体中,也有一些是例外的,即是说,有时候“不公正”的人,并不是索取过多的善事物,例如甲打了乙,然而甲并没有在其中索取到过多的善事物。其实,在我的理解中,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提出这样“公正”的观点,目的就是想构建一个和谐,人人都拥有“公正”品质的理想社会,这个对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说到“公正”,不由想到分配上的“公正”,分配不公正,小则引发争吵,大则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纵观历史,有哪一个国家不是因为分配的“不公正”而导致改朝换代,奴隶社会的国家,因为奴隶主占了过多的善事物,而被推翻统治!封建国家,继而奋起,可最终仍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因为在封建国家,分配也是“不公正”的,地主阶级占到了过多的善事物,

最后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取代!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善事物掌握在极少数的资本家手中,也不是一个分配“公正”的国家,所以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也被推翻了,被社会主义国家所替代!然而对我们身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来说,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一定的分配“不公正”现象。按我的理解,分配不可能会有绝对的“公正”,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其中不公正的成分,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繁荣,才会富强,人们才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公正”对于从事法律的工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法律必须“公正”,立法必须“公正”,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就是“公正”的代言人。如果法律对打人者和受打者的判决是一样的,那么这样的法律是无效的!这个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假如我们的法律能够做到“公正”,那么这就是我们社会“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

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

一、《尼各马可伦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 1

二、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线索 ......................................................................................... 2

三、《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概述 ................................................................................... 2

四、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感——关于青年人的友谊。 ................................................. 3

(一)亚里士多德的友谊观 ................................................................................................... 3

(二)对青年人的友谊的分析与感悟 ................................................................................... 4

第一,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对青年人之间友谊的分析。 ............................... 4

第二,青年人如何维持长久的友爱 ............................................................................... 5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幸福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是人生问题的核心。在伦理学和社会生活中,幸福问题也一直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人们对幸福的概念有不尽相同或者完全不同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的圣哲先贤,他在人类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他的幸福理论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对于我们探讨人生价值,创造幸福生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一、幸福是最高的善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开门见山地指出:“每种技艺与研究,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即善是一种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万物都是向善的”。但是目标表现却有所不同,有时在活动本身,有时在活动之外。善的意义和存在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豪宅、良机、财富等,所以善也是具体的、多样的。

亚里士多德主要探讨的是“人之善”,即人的活动及其目的。“善”是存在本身,与人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行为的好坏决定了人的善与否,而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所以它与幸福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实践中,有些东西是作为手段为人们所欲求的,而有些东西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欲求的,这种以其自身被欲求而其他目的都是为着它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

同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尽管幸福是最好的、最高尚的、最令人快乐的东西,但始终与外在的善相联系,也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如高贵的出身、时运的亨通、英俊的外貌等等,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之中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若没有那些有利的外在手段和条件就不可能或很难做出高尚的事情。由此,善又分为:外在的善;身体的善;灵魂的善。而“至善”就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善”来规定幸福的丰富性和完满性。

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在指出幸福是至善后,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合于理性的现实活动。它包含两层意思。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宇宙是什么?人与宇宙有什么关系?这是人类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汲取了现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科学数据、图像和实例,揭示了宇宙奥秘的真相,解答着一个个令人类曾经迷惘的问题。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和人的自然本质。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可以了解这浩然的宇宙有着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神秘色彩。以前总是很疑惑,为什么人类的产生会与马克思的唯物精神有关系,可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诞生是物质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量变从而形成的质变过程,一次次的进化,都为我们展现了唯物主义中,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从没有生命到产生地球这个生命星球,再到诞生了生物,诞生了人,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被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我们不难发现,事物都是联系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个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点一点的量变的积累,一次一次质变的飞跃,才造就了我们人类如此辉煌的今天。

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些事实,我们坚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然而,这并不能让我产生“人类是万物之灵”这样的观点。虽然人类拥有智慧,拥有思维,但这也无法改变人类不过是庞大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实。茫茫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就连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滥用上天赋予人类的智慧去破坏生态,最终将遭到我们所在的宇宙无情的报复!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现代行政伦理学研究的新开拓_读后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公共行政学的编写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众多专家学者都为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张康之教授撰著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以下简称《寻找》),是一本现代行政伦理学的开拓性著作,它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内涵前卫,但这种前卫并未带有浮华之气,体现的是一种科学的严谨和历史的厚重。笔者通读此书,感触良深,受益匪浅。

一、视角独特,研究深入。

纵观20 世纪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归结为三种思想倾向,它们彼此各有继承和对前一种思想的批判。一是以威尔逊等人的政治为代表的主流行政学,它是以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为前提的;之后是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代表的,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这一理论学派回避公共行政的价值考量而变得工具化和实用化,并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暴露出了许多缺陷和弊端;三是60年代以来,以哈贝马斯、布坎南为代表的交往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假设推广应用到了政治和公共行政领域,这一理论试图克服现代官僚之理论的弊端,揭示了现代公共行政“思想模型”中的各种缺陷。 《寻找》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性的视角,把对上述公共行政伦理学经典著作的历史研究与对现代中国的行政实践经验总结结合起来,从伦理视角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同时揭示了公共行政发展中的问题,对如何超越官僚制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官僚制体系和全球范围内的行政改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新的伦理化方案,认为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放弃了它的伦理向度。对于公共行政这一缺陷的救治问题,作者作了严肃的思考,从公共行政的制度、程序、行政人员的行为等方面提出伦理化的方案,特别是创见性地提出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可以拒绝权利这一大胆设想。这表明作者试图寻找建构现代公共行政新范式的理论基础的努力。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行政问题无疑是为深入研究公共行政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