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文学回忆录》本来是讲文学史的,但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文学史可以用他这样的方式来讲,和一般学院派的文学史截然不同。他讲的文学史完全是自己的观点,是自己对文学史上杰出的作者及他们的作品的理解和看法。虽然他讲的课带有浓重的个人观点,但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的观点更加鲜明,更有味道。 其实,对文学作品及作者的理解和看法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何止是文学作品,对所以的社会现象也应该是这样。

这本书对文学史实的罗列用了最为精简的语言,而这正是和其它文学史最大的区别,大量的篇幅是在阐述作者的精彩见解和对文学深沉的热爱。书中最为精彩的是作者时不时迸发出的对人生和艺术的独到见解,真是妙语连珠,处处看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读起来让人时不时发出会心一笑,时不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读这样的书真是一种享受。《文学回忆录》与其说是在讲文学史,还不如说是在讲人生哲学,书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人生哲学,书中的精彩警句随处可见,其观点之鲜明,见解之深刻让人佩服。

木心的一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使他选择过着非同常人的生活,他一生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和艺术为伴,并陶醉其中。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我相信他一定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书中用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这句话是对木心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书中的一些句子很经典,陈丹青在后记中说:“真的,这本书,不是世界文学史,而是,那么多文学家,渐次围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这本书映照了木心的一生,一个恳切的生命用一生所感受到的。在对世界文学作品的研读过程中,木心在艺术的陪伴下度过了他的一生,从艺术中获得生命的救赎。对于宇宙而言,生命可能没有意义,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或是瞬间的。对于一个人的自身,生命是个人全部意义的依托。

木心讲:“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这是最后一课中的一句话,现实中为艺术的牺牲更加沉重一些。真理就在那里,无法实现。或如书里所述:真理不存在,宇宙虚空。看到最后几课,特别是后记,充满悲情、怜惜和感动。木心像一种植物,在宇宙中静静的生动开放。想他的一生是圆满的,他认真的对待自己,毕生与艺术为伴,如此虔诚,如此纯粹,有所得,有所乐。艺术家必须真诚的面对艺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书记39——《文学回忆录》

读书记39——《文学回忆录》

木心讲了五年,我看了大半年,好看!看了下册忘了上册,上册在哥哥那儿了。19xx年末,一群旅美画家请木心讲课,陈丹青是其中之一。这两本回忆录是他的听课笔记。

木心开讲,说孔子讲学,收鱼干,我讲学,每人十美元。十人以上,开讲,十人以下,不讲。最好二十人以上。从此,他便开始了与一群画家的文学之旅,说是讲文学史,音乐、绘画、宗教都有。讲得怎么样?好。句式短,有韵律美,有诗意,有独到见解。

在文字上,我曾常写长句,从木心这里,知道了短句好,简洁。以前同宿舍,有个同学,叫刘京,文笔好,也写长句,但是有文彩,有味道。我写长句,白开水。原来是读书少,读诗词经典,少。

和编的文学史比,当然它没得那么全面,但有人味。一个画家,古今中外,读了那么多著作,难得,有些读了那么多遍,更难得。当然他也有没读过的,他说,没读过。他说“马拉美终身做一个中学教师(舒伯特是个小学教师)。沉静的,自我完美的,柔和,高超,诲人不倦。”他还说“《道德经》,宜深读。《离骚》,宜浅读。《道德经》若浅读,会讲谋略,老奸巨猾,深读,会练成思想上的内家功夫。《离骚》若深读,就爱国、殉情、殉国,浅读,则唯美,好得很。”不一一列举,毕竟几十万字,太多。

学中文,本来最重要的是多背经典诗文,博览古今中外名著,可是我们都跑偏了。我们上学,就像是进入印钞机的纸币,读的学校好了,面值是一百五十,读得不好,是十块五块。但终究是市面流通的纸币。课外多读了书,读够了,就可能变成错版,即使面值五元,也价值不菲。

所以木心讲“功夫在诗外、画外,是参禅。大家还不习惯参禅。上次提出来,你们有人问:画中功夫还没学好,怎么在画外下功夫——不是这说法。

破执。解除迷障。

道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

不肯放弃画中的功夫,怎么能得到功夫?

都以为画内、诗内,技巧是无限的。这是误解。看到的是大师的得心应手的技巧,另一面你看不到。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文学少女》读后感

读后感:《文学少女》系列

远子学姐的纤白手指慢慢撕破书页,接着竟然放进嘴里含着,像山羊般发出呣呣的声音,开始咀嚼起来。

吞下去了。

喉咙发出细微的吞咽声,当学姐将纸张吞下去后,又再撕下一页来吃,原本冷漠的表情瞬间变得充满幸福的感觉,眼角下垂,露出甜美的微笑。

——《文学少女·渴求真爱的幽灵》

关于在现代青年中流行的文学读物,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网络文学,而日本则是轻小说了。网络文学不再赘述,轻小说对于“普通”中国读者应该有些陌生。轻小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其特点正如名字中的“轻”字:轻松,轻快,甚至说肤浅。其题材也大多迎合青少年口味,多半是穿越到异世界,又或者是傻得犯二的校园青春恋爱喜剧。正因为如此,我一直以来对轻小说敬而远之,认为不值一读。但,《文学少女》系列以其独树一帜的题材与风格,在公式化的众多轻小说中脱颖而出。

《文学少女》是日本轻小说家野村美月的作品,以高三“妖怪”学姐天野远子和平凡高二男生井上心叶为主人公,号称史上“最文艺”轻小说。

最开始引起我兴趣的是其系列的展开方式:每本都以一部(或一个系列)文学名著为主线。剧情的展开、高潮、结束,都与作为核心的名著有着密切关系。该系列正传一共八本七部,分别包含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艾蜜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武者小路实笃的《友情》,盖斯东·勒鲁的《歌剧魅影》,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 纪德的《窄门》等作品。这中融合不是那种低级的情节或者人物抄袭,而是以名著为核心,在读者理解名著的基础上赋予自己的解读,使读者在情节的急转直下或者柳暗花明中不禁佩服作者异于常人的敏锐洞察。

作为轻小说,从动画化和商品化的角度考虑,主人公设计得是否讨喜直接决定了小说的吸引程度。这一点,《文学少女》毫不逊色。最大的亮点就是,女主人公天野远子学姐是一个将书作为食粮的文学少女。这里的食量既指精神方面的,也指填饱肚子方面的。这个系列的俗称就是《吃书少女》。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巨著《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著作。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他的说法是十分贴切的。《诗学》虽篇幅短小,但理论精辟,气度非凡,是部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的文艺理论著作。

关于《诗学》首先值得我们研析的便是“摹仿说”。亚里士多德把“摹仿”当做是区别诗和自然科学论著的特征,强调摹仿是人的本能,摒弃了柏拉图的“理式”,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肯定了摹仿的艺术真实性,看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第一章中,他提到,“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摹仿。”也就肯定了摹仿是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艺术要表现美,就离不开摹仿。“有人用色彩和形态摹仿??而有一些人则借助声音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舞蹈者通过糅合在舞姿中的节奏表现人的性格、情感、行动。”肯定了摹仿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同时也要也内容相结合,一切艺术,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艺术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另外,在第二章一开头他提到既然摹仿是表现行动中的人,这些人必然不是好人便是卑俗低劣者,他们描述的人物就要么比我们好,要么比我们差,要么就等同于我们这样的人。”进一步说明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所表现的人,要么是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要么是在其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塑造,不限于单纯的摹仿,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对人物进行升华,才能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得更有美感,用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在第二十五章中,亚里士多德主张照事物或人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描写,是他认为的理想的创作方法,在创作时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文艺的现实性。描写人物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必然律或可然律”,所以在第十五章中,他对人物性格塑造要求性格应该好,应该适宜,应该相似,应该一致,必须始终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在假定的情况下,把故事写得逼真,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诗人应该像画家一样,在刻画原型的基础上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因此,亚里士多德关于摹仿的观点,一是强调其真实性,而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三是强调摹仿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刻画。

…… …… 余下全文

篇五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每一年的6,7月份总是让人伤感的毕业季,离开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离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校园,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就这样毕业了。

看着这篇文章,想起一年前的自己,觉得文章的每句话都像挂满了泪水,仿佛昨天我们还是一大班的人整齐坐在教室里奋战高考,可现在却已各在天涯。

还清晰地记得和好朋友们漫步在雨后的校园,兴奋地畅谈理想的场景,大家下课围着老师讨论问题的场景也依旧历历在目,可我们的确已经毕业了,就在一年前的那个栀子花开的季节里。还记得高考前,那铺天盖地而来的同学录,一个劲地写,直到整张纸都满满地,心中的话却仍然没有写完。那时候大家不停地交换着照片,只希望多年后在某个路口遇见他时,仍可以兴奋地叫出他的名字。

一年前还在为高考奋斗时,老师曾告诉我们这三年将会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在大学,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家每天在这个教室里一起学习一起打闹了。那时候的我很坚定地告诉自己,我绝对不会的,我再也不想再过这种天天埋在习题里的日子了。不过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甚至是那无止境的作业和考试在现在的我看来都是很美好很美好却再也回不去的回忆。

静静地翻看着同学录,看着那些和他们交换来的照片,想象着曾朝夕相处的他们现在变了嘛,还记得自己嘛,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正如文中说的一样吧,所有的往事在我们分别的那个夏天都已被定格,所有被定格的都会成为回忆,而所有的回忆都会在流年中模糊。

眼角的泪水已经涌出来了,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告别曾经吧,向所有人挥手说再见。

如文中所说的一样,就让我们把这份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心底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

是时候写一写关于《茶花女》的感想了。

作为《文学回忆录》来到我手里前的替代读本,我从学校那小的可怜的图书室借到了这本还算得上是新书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茶花女》。法国小仲马著,译者是王振孙。

这本书的序文是必须要看的,至少对于我这种没读过几本书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序文讲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茶花女”,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这是一个很少被人们知道的名字,玛格丽特的原型,她是一个从法国乡下来到巴黎求生的女子,一个凭借姿色赢得众人追捧的女子,一个追求奢华生活,荒淫无度,寄人篱下的风尘女子,她,也是一个有着一定文学修养的女子。她的生活中从不缺乏男人,巴黎的贵族、富豪争相为她“慷慨解囊”,这堆积起她死后才为人所知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奢华生活。这就是现实中真正的“茶花女”。

书中的“茶花女”是一个由阿尔芒的回忆堆积起来的人物,这个“茶花女”不再是一个风尘女子的形象,她所带给读者的是一个美丽可爱又值得同情的女性。

问世于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末端,《茶花女》被认为是世界名著。可是,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除了那出现N多次,言语尊敬得让人发毛的“您”字,完全是中国小学生流水账式的“文学作品”。没有伏笔,没有任何可以勾起读者兴趣的情节,所以我觉得,《茶花女》是一本很烂的“名著”。无非是多情的小仲马为了纪念自己曾经爱过的一个风尘女子所写的一些矫情的文字,总给我一种“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感觉。

既然这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那只有谈谈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了,除了这个,从文学角度看,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赞扬的地方。

书中玛格丽特的处境和现在的中国官府社会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只不过,在中国,玛格丽特这类人被叫做“小三儿”、“情妇”。而且,玛格丽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驾驭的,这是值得现今中国的小三儿们学习的,钱买来的都是可以失去的,玛格丽特虽然被人包养,却可以以强者的姿态站在那些达官贵人面前,现在的中国小三儿哪个可以?因此,这是值得中国女人学习的第一点,或许可以说是人穷志不穷吧。要活出气质,强大的气场才是吸引人的根本,靠外表,靠装饰永远不能长久。

…… …… 余下全文

篇七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盛夏,一只蜉蝣早晨九点钟生,傍晚五点钟死,它如何能理解夜这个字呢?”

“让它再活五个钟头,它就能看见和理解什么是夜了。”

——摘自《红与黑》第44章

读到这里,我不禁深深地为于连的命运感到惋惜。毋庸讳言,于连这段内心独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快19岁时到德·莱纳先生家当家庭教师;21岁左右进德·拉莫尔府作秘书;23岁前后左右入狱,两个月后死。从出场到被处决,也就四年左右的时间,正午时光尚未完全领略,又何谈理解“夜”这个字呢。 作为文章的主人公,于连被刻画得聪明、干连、敏感、倔强,具有火一样的炽烈的性格、奔放的热情、高傲的脾气和强烈的自尊心。虽然出身卑微,但在个人英雄主义的理想驱使下,野心勃勃,立志要创造一番事业,在世上扬眉吐气。今天看来,于连的这些观点无可厚非。然而,至少在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要想实现他的抱负,读过《红与黑》之后,你会发现这一切就如同雾中花水中月一般,那美好的愿望,对于连来说,只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章的副标题是“1830年记事”,实际上,作者试图通过文章展现整个19世纪法国社会的概貌:在小城维里埃,耶稣教会横行霸道,资产阶级自由派虎视眈眈,封建贵族生活在危机四伏之中,巴黎的上层社会则以烦闷无聊为特征,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夸夸其谈,这是

一个停滞、萎缩、丧失了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于连生于这样的社会,只能说是他的不幸。按照习惯势力和传统观点,居于社会上层的人属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之类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于连想跻身上流社会,无疑是极为艰难的。 我们应该珍惜和把握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在我们企业中,遵循的是“能者上、多劳多得”的工作指导思想,鼓励员工为企业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竭尽所能,企业也会根据员工能力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

然而,于连又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有着一棵极为强烈的上进心。他喜欢读自己的“可兰经”:卢梭的《忏悔录》、拿破仑的《圣赫勒那岛回忆录》及大军公报。不仅如此,拿破仑的榜样“给自以为极不幸的他带来安慰,又使他在快乐的时候加倍的快乐”。他向往自由和快乐,在摆脱了父兄的欺侮和虐待,到德·莱纳先生家作家庭教师,虽然还不是离开维里埃,但已差不多是“飞黄腾达”的第一步了。更为主要的是,他甚至憧憬拿破仑摧枯拉朽式的大革命,希望所处的社会能够重新经受一番大革命的洗礼。在初出茅庐时,他曾经幻想做维里埃的市长,去伸张正义,铲除罪恶。他要建立伟大的事业,像拿破仑那样成为世界的主人。然而,在步入巴黎后,他就发现时代不允许他实现他的雄心。他对自己说:“像我这样一个可怜的乡下人,我,被判定永远地穿着这套愁苦的黑衣服!假如我早生二十年,我也会像他们一样穿着军服。在那时候,像我这样的人,不是被杀,便是在三十岁上做了将军。” 我们也要怀有着一棵极为强烈的上进心,努力上进,积极进取,不想要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努力为企业为社会

…… …… 余下全文

篇八 :雷志刚我读《人间食粮》读书征文

我读《人间食粮》

但愿这里的幸福,胜似荒冢的繁花。

——题记

常德外国语学校 雷志刚

当我沉浸在纪德所构造的美丽的语言王国中时,总是不由得想起木心先生。正是他在《文学回忆录》中的一段话,让我有了想要拜读纪德作品的欲望。

?安德烈〃纪德的书,我推荐给大家,很好读的。良师益友。他继承了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中间人。我现在还记得纪德的好处。当时我在罗曼〃罗兰家里转不出来,听到窗口有人敲,是纪德,说:‘Come on,Come on!’把我叫出去了,我永远心怀感激。? 我不知道如何去中肯地评价木心先生——若中国也有桂冠诗人,他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人选。言语之俏皮往往令人发笑,讽刺戏谑又如骨中之刺。读罢他的《文学回忆录》,只觉得自己选读书籍口味刁钻了不少。但他欣然承认了对纪德的爱,他说,纪德的一句名言,在十七八岁时让他心惊肉跳,从此终生受用——?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大概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推荐,让我走上了仰慕纪德的道路。

纪德生于巴黎,是独生子,父亲是法律学教授,为人平易随和,读书兴趣广泛,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母亲本家是鲁昂的名门望族,十分富有,纪德一生衣食无忧,在库沃维尔有庄园,在巴黎有豪华的住宅,都是母亲给他留下的遗产。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好奇。不幸的是他十一岁时,性情快活、富有宽容

和启迪精神的父亲过早辞世,只留下凝重古板、生活简朴并崇尚道德的母亲,家庭教育失去平衡。此后母亲一直对他严加管教,清教徒式的家庭教育,酿成了他叛逆不羁的性格。在接触到尼采主义后,他全面扬弃了传统道德观念,宣扬前所未有的自由思想。

《人间食粮》是纪德著名的散文集。他创造了 纳塔纳埃尔 梅纳尔克 阿尔西德 等等一系列人物角色,其中,他以同侪的口吻,也是以长者的身份,对纳塔纳埃尔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教诲?。在前言中,纪德这样写道?这本书看完就丢掉吧,然后就出行——但愿它引发你出行的渴望,无论离开什么地方,离开你的城市、你的家庭、你的居室,乃至你的思想。千万别携带我的这本书。我若是梅纳尔克,就会拉起你的右手,领你走一程,不过,你的左手却毫无察觉。一旦远离城市,我就立即放开你的手,并且对你说:忘掉我吧。?他只是那个引导者,将你脱离世俗桎梏的泥沼,却不会牵着你走过日后的一步步。所以木心先生才说,是纪德将他领出了困境吗?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