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马克思读后感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坛上一支极为引人注目的力量。自卢卡契19xx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论家的队伍中,云集了为数众多、学养极深的作者,涌现了一大批很有分量的理论著作,并形成了西马文艺学的许多具体的分支学派。面对这一重要的文论现象,西方文论界早已在进行认真的研究。美国知名文艺理论学家韦勒克在其为《20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文学批评”条目中称西马文论与心理分析、神话批评三足鼎立,为当今世界上“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荷兰著名学者佛克马教授在其《对世纪文学理论》一书中,也专门研究了自卢卡契以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英国学者戴维·福加克斯则在《现代文艺理论:比较研究导论》一书中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归纳为若干种模式,使西马文论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认真研究西马文论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得失,对于建设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及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伴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界说不一。概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本世纪20年代发动于德奥意,60年代遍及欧美的一股既不同于第二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又有别于第三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而西马美学文艺学则是西马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革命却全部失败。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他们把革命陷于低潮的原因归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偏离歪曲了马克思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了。他们指责第二国际奉行一种机械反映论和经济决定论,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削弱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功能。事实上也是这样,正是伯恩斯坦们的错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倒向本国资产阶级,遂使革命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西欧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重新理解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以适应变化了的西方社会形势的需要。19xx年,匈牙利共 产 党人卢卡契发表了《历史与阶级意识卜书,系统地表述了上述意见。在该书中,卢卡契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源,提出了“物化”这一著名概念,以概括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异化现象。卢卡契把“物化”当作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病灶加以揭发批判,并提出以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概念与之对抗。在卢卡契看来,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而人的解放是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与人的自 我意识的呈现,进而与阶级意识的觉醒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无所不在的异化(物化),使人的主体性被淹没了。为此,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克服物化意识,恢复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卢卡契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问世,标志着西马思潮的产生,该书也被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奉为“圣经”。此外,意大利共 产 党人葛兰西提出的摧毁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思想对西马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19xx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

…… …… 余下全文

篇二 :《学做工》读后感 陈文涵

《学做工》读后感

10111530303 陈文涵

在选择读书报告要读的书籍时,老师列出来一大摞书单,读到本书的标题时有点点疑惑,然后就看到了后面跟着的小尾巴——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倒是像极了中国的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引起了好奇就决定好好地读一读它。

《学做工》是一部田野调查式的社会著作,由保罗·威利斯在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密集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生动地描绘了汉默镇的孩子们在19xx年到19xx年间的一连串故事,以及12位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作者保罗·威利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是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这本于19xx年出版的《学做工》更是被视为伯明翰学派运用民族志方法进行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研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在网上搜索学做工时才发现,这本书的中译版在20xx年才在大陆发售,原因是繁简体中文版权拥有的不明确,所以对于一本迟到了近三十年的作品,作家保罗·威尔斯在新书发售之际特意来到中国,和中国的学生及学者们对于该书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开展了一系列讨论。“《学做工》中探讨的情形与当今中国的情形之间有一些相似性。很强的连续性、很多的相同点是这本书在当下中国拥有读者的原因。”威利斯认为,在当时的英国、现在的英国,以及现在的中国,都存在阶级差异,欧美的阶级差异两极分化正日益加剧,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第二个连续性是教育方面的矛盾。如果社会只有一个阶级,也许教育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社会非常不平等时,社会的不平等一定会在教育中反映出来。教育到底是什么?是生产统治阶级?是发展经济中的生产力?还是被统治阶级争取解放?还是与经济无关的人文总体发展?” 带着作者给予的反思,我开始了阅读。

在书中最先被提到的是民族志的概念,研究不是从某一特定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出发来进行概述,而是秉着一种多学科或后学科时代的精神。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它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核心,也是人类学学科的明确特征,既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的手段,还包含着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就如书的第一部分,大段都是和家伙们的访谈记录,作者在课堂和课余活动中都会对家伙们进行观察及参与观察,并定期举行小组讨论并录音,以及在日常与老师,父母等的交谈草记,所有的描述都是以客观直接的样貌呈现,尽管有评述但也是尽量保持被访者的原意,不去涉及评论对错或是其他看法。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新自由主义读后感

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读《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有感

平时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在学校的学习,很少在课外去特意阅读一些关于政治经济的书籍,了解的相关知识也仅限于书本上比较原理性的东西。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得益于郭老师的推荐,我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古巴著名学者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博士的著作《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受益良多,让我对自由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起初,我对于自由主义或者是新自由主义的概念并不怎么了解,当我去图书馆对这本书检索时,我才知道它被归类于社会科学经济学,但是当我把这本书读完之后,使我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著名古巴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众所周知,古巴是现存世界为数不多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之一,而且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位于拉丁美洲,中国与拉丁美洲在争取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主权自由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上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我们有理由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

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我先不谈书的内容,这本书的名字是《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自由主义,什么又是新自由主义,为什么是“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首先我利用互联网先去了解了一下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英文是Liberalism,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经济方面,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这种自由主义的标语是“自由企业”,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制,意味著移除法律上的障碍,如贸易的障碍以及政府施加的垄断和补贴特权。经济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越少越好、或者干脆没有管制,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一些人则同意政府可以在一些领域扮演垄断的角色,如维持治安和法庭的服务。经济自由主义接受由于不平等谈判地位的交易而引起的经济不均等是自然竞争下的结果—只要当中没有牵涉到强迫的运用。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发展,是一种经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世界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读《世界现代设计史》后感

设计与工具

“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区别,其中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人类会制造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类设计的进步与工具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决定设计实现的可能性的重要因素。早期的人类使用工具,要求工具具有方便、实用性。后来随着文明的进步,对工具的美观也有了要求,因此在工具上进行改造、装饰。当工具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它们又具有了商业价值,出现了为降低成本的批量化生产和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起源和工具的起源一般古老而悠久。

如果对工具更广泛的定义,那一切人为造成的、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事物都可称之为工具,比如,车辆是交通工具,建筑是居住工具,服装是保暖装饰工具,广告是宣传工具等等,制造这些工具的产业,就是工业。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使得工具的生产更加有效率,从而产生了不同以往的现代设计。工业革命是划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分水岭。工业革命之前,设计以手工业为中心,设计与制作不分家,没有精细的分工,仅为权贵服务,连推动设计进步的主要力量都是权贵们的喜好,比如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9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都只是贵族的流行时尚,与大众无关。工业革命使得设计者与制作者分工明确,先进工具的广泛而便利的使用,使得现代设计的服务对象从权贵转向广大人民群众。

反与度

“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个“反”可以解释为“对立”,也有“返回”的意思。我把这个中国古典哲理嫁接到对现代设计史的理解:当一种设计潮流发展到足够的程度时,人们就开始追求与之“对立”的另一种设计潮流,而这个新潮流继续向前发展,也总会有“返回”最初潮流中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物极必反”。

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人们出于对需求、审美、生产方式、流通方式、社会形态等的不安于现状,除了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在广大群众中开始了工业化的设计和生产。而19世纪末期,即英美的“工艺美术”运动,欧美又掀起了“新艺术”运动,涉及到十数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十余年。而这个“新艺术“运动的起因就是对当时两个不同设计潮流的反动:一是对之前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动,二就是对新生的大工业生产的反动。“反者道之动”一言可见一斑。

…… …… 余下全文

篇五 :苦难辉煌读后感

以史明鉴,续写辉煌

——读《苦难辉煌》有感

英国著名作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意思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理解历史作为把握人生现实的一本教材。对中国人来说,历史不仅仅是过去,也是当下。近来我仔细研读了这本书,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著作,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炽热的感情、精辟的分析、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全面、生动再现了一幅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阅后掩卷长思,心绪不能自已。联系当前实际,结合自身工作,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 产 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二、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 产 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

现,中国共 产 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 产 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 产 党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让炎黄子孙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树立了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仰。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诗歌-西风颂读后感

After reading ODE TO THE WEST WIND

——写在读完《西风颂》之后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呵,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 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 犹如法师赶走了群鬼,

If I were a dead leaf thou mightest bear;

If I were a swift cloud to fly with thee;

A wave to pant beneath thy power, and share

如果我能是一片落叶随你飘腾,如果我能是一朵流云伴你飞行,或是一个浪头在你的威力下翻滚,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吹响一个预言!呵,西风, 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

以上是出于个人喜欢,在英语老师的介绍下,自己做的摘抄。英语阅读其实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更应该注重课外。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把这首长诗,从头到尾初学了一遍。个人感觉,这不仅能满足我对中英文诗歌的喜好,还能结合语法学习相关的语法点(如if从句中的虚拟语气),更加培养了我好的学习习惯,让我意识到,个人探索、个人研究在我学习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以下是撇开课堂英语语法以外,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歌,所做的资料查询与搜索,这真正让我学到了课堂之外的许多知识。

背景: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诗人胸中沸腾着炽热的革命激情。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摘自网络)

…… …… 余下全文

篇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 产 党人的伟大旗帜。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认识,并深入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与当前的现实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发挥其对现实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主要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作为科学,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

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中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这种科学性体现在:第一,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第二,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 …… 余下全文

篇八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07行管 喻娟

第三章 统治的类型

韦伯谈到构成统治的可靠基础包括:一是习俗,即纯粹情绪合乎理性的动机。二是利害关系,即纯粹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三是对合法性的信仰。便以此把统治分成三种类型:合法型、传统型、魅力型。

二、三种类型的特征

韦伯进一步谈到合法型、传统型、魅力型三种统治类型。

1、合法型:指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制订章程和规则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的。而作为其中的成员是仅仅服从法,而不是统治者。统治者的号令也应是由以规章制度为取向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职务的不同,仅仅是在事务上服从官职。他还谈到这种合法型统治是建立在官僚体制的结构上的,因此也有很多的弊端,如职务的“升迁”只取决于上司的评价、造成规则制度的形式主义等。

2、传统型:指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上的,并且也被人们相信就是这样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主和仆的关系,必须服从统治者而不是规章制度,而统治者也受到来自传统的一些约束。他们大多是世袭来得到统治者的权力力。

3、魅力型:指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顷英雄的崇拜和对领袖的信赖的基础上的,是英雄或领袖的个人献身精神所经给予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可以解释成是领袖和追随者。他们之间没有薪金,没有规章,他们依据在同一共同体中的承认来获得统治,他们不存在有经济的关系,只受天职和使命的驱使。它不是理性的更多地可以理解为感性的。而魅力型的平凡化到最后也很容易转换成传统型的统治。

三、合议和权力分立

韦伯是由古至今来讲述合议与分权的,我认为他大致是从封建制(社会等级的权力分立——官僚制(权力受到机构的限制)——政党(合议原则让集权主义失去一个人的统治)——直接民主(非统治型和豪绅名士掌政)

机构限制,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权力,因此在权力上会相互制衡。 政党合议,不同的党派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不同利益者之间的角逐。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