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史记货殖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我在课余时间看了货殖列传,在该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史记中影响最深刻的是,两大著名商业家计然和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认为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观察变化和利用变化,他主张利用规律性变化获利,所谓规律性变化就是不要关注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变化,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这里面的规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

另一位商业家计然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这些商业家们并不关注。而我们的投资人则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

说来说去凌通最想要说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跌多了就是涨,涨多了就是跌这是基本规律。人们都不敢买的时候,都弃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也是规律。不要寻求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一旦有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实际股票就没有买入价值了,一旦有上涨的理由的时候,人们就不要抛售了,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机会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体利多的困难阶段下手。同时要理解相信价格的变化总是向反方向变的,上涨总会转化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会转化为上涨!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商业经济之于社会的重要性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活,对于史记,我们应该已经是是相当熟悉的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时间断限,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为三千年。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是中国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其开创性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学术上来看,他开创了史书绝撰的全新领域;其次,《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第三,《史记》的语言通俗流畅,文笔生动优美,言人状物,栩栩如生,不仅是优秀的历史作品,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清代学者赵翼说:“自此例一定,历代史学者遂不能出其范围。”其后代的二十三部正史,都以纪传体写成,便是例证。《史记》中表现出了司马迁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进步的历史观。如对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神仙方土的种种邪说,都有揭露和讽刺。司马迁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兴衰、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他的《平准书》、《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史料,体现出深刻的经济思想。他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历代君主的是非功过,都显示出他史学思想的光彩。

作为七十篇列传中的一片,《货殖列传》无疑是表现司马迁经济思想,尤其是表现他对工商业问题看法的一篇及其卓越、及其精彩的文字。《货殖列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总结了历代工商业的发展状况,并未许多卓越的工商业者立了传。是研究汉代经济问题的重要历史文献。

通篇观之,不难发现《货值列传》的文章布局十分的清晰、紧凑。整篇列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段从理论上分析阐述了商业发展、商人的出现,以及人们追求财务的现象,都是事势。事理之必然,以破儒、道、法诸家以及秦汉治者对此类问题的荒谬看法;第二段主要记载了先秦著名商人的活动与言论;第三段记载了全国各地的地形、物产、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人情;第四段,分析论述了财货对人类活动,对社会等级形成的决定作用,肯定了追求财富乃人性之必然;第五段记载了著名商人的活动情况。

…… …… 余下全文

篇三 :货殖列传读后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读《货殖列传》有感

近日读了货殖列传一文,感想颇多。没有想到西汉时期司马先生的经济思想是如此先进,有好多经济主张都和我们西方经济学不谋而合,真的是很意外的发现啊。

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描述的不仅是当时的普遍社会现象,恐怕也是现在甚至将来的社会写照吧。千千万万的人,“不择老少”,“出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到处奔波只为去“奔富厚”。虽然我曾经对这种求富奔富,趋利逐利的行为很不屑,但现在我却认为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人的天性就是要为个人谋求利益的,谁又会否认呢?农工商虞无需谁去号令和组织,他们都能自发自愿地各尽其能,竭尽其力,各劝其业,乐其事,不过,很神奇的是,当大家都顺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去追求财富时,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一点,在史记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有提到。

那么,人民都去逐利求富了,当政的人该怎么办呢?司马先生再次展示了其远见卓识,即顺应自然,国家不要干预工商业者的自由发展,放手发展经济;其次因势利导,疏而不堵,即国家的适度干预与调控;其次是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也就是抓精神文明;再次,是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思想很先进,有没有?比西方经济学家早提出来两千多年啊。

司马迁还看到了物质财富的占有.决定着人的社会地位。权势和地位总是同财富紧密相连的。这一点,我很悲哀的表示认同。

《货殖列传》记述了不少这方面的事例。如孔于的弟子贡经商以后,“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晕,就连圣人孔子的出名,也是和子贡的财富分不开的。

虽然当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极低。然而,商人的富有,逐步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如,以畜牧业发财的倮,“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还有蜀地靠丹砂致富的寡妇清。“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傈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所以,只要有钱,。“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紊封’者邪?非也?”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评史记货殖列传

评《史记·货殖列传》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书籍中,记述商品经济者极为鲜见,《史记·货殖列传》一篇是绝无而仅有的古代商品经济史专著。拥有一篇这样灿烂辉煌的历史遗产,我们该如何利用它,如何传承货殖列传的文明,货值列传中究竟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史记·货殖列传》简介

《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分五个部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皇帝级别的人,世家是诸侯级别的人,列传是大臣级别的人或者其他有特色的人,表是世系,书是典章制度。

《货殖列传》在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是整本《史记》的倒数第二篇。最后是“太史公自序”,是全书的序,这样倒数第二的位置,也可以说是倒数第一。《货殖列传》在全书就是倒数第二或者倒数第一的位置,好不容易才挤上了这部不朽名著的末班车。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传记,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

全文主要是为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如范蠡、子贡、白圭、猗顿、卓氏、程郑、孔氏、师氏、任氏等作传。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观择”。太史公认为,自然界的物产是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业发展和经济都市的出现是自然趋势,人们没有不追求富足的。他主张应根据实际情况,任商人自由发展,引导他们积极进行生产与交换,国家不必强行干涉,更不要同他们争利。这集中反映了他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农工商虞并重,强调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肯定工商业者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突出物质财富的占有量最终决定着

…… …… 余下全文

篇五 :浅析《史记·货殖列传》中蕴含的中国古代市场经济

浅析《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早期的市场经济

摘 要 《史记·货殖列传》作为一部战国到秦汉的商品经济史, 描绘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变化情况,体现了商品 济发展的轨迹。

本文阐述了其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早期市场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市场预

测理论、商品购销理论、经济效益评价理论。文章认为,早在战国、

秦汉时期,便已涉及到商品流通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市场预测成为

商品买卖的重要依据,同时强调商品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而变化, 直

观地指出了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并且从微观角度,具

体到某一生产者、商业 营者的利润来评价其 济效益。

关键词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 中国古代 早期 市场理论

《史记·货殖列传》作为一部战国到秦汉的广义的政治经济学著

作,以生产和交换为坐标,描绘了当时的经济水平及其发展变化的经济

曲线,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轨迹,反映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远见卓识。

下面仅就其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早期的市场理论作具体探析。

《货殖列传》作为战国到西汉时期的一部商业经济史,描述了当

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市场理论的阐述和运用方面尤其花费较多

的篇幅,包括市场预测理论、商品购销理论、效益评价理论等诸多方

面的内容。

一、市场预测理论

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的子贡应是中国古代早期进

行市场预测的最典型的代表。市场预测在春秋时期称为亿。《论语·先

进》中有孔子赞誉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的话。“亿”, 据朱熹所说:“意度也。”即市场预测,子贡善于猜度市场行情,因此增加财富。既然是意度, 照字面意思看是凭经验的主观成份自会居多,而预测虽然是预计和推测,但不是主观臆断,更不是毫无根据的瞎说,预测应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市场预测必须以市场调研为依据。那么子贡是仅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还是他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并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和有实际的依据呢?市场预测理论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提出并在实践中加以利用。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史记·货殖列传序》

读《史记·货殖列传序》

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向贤柔

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司马迁对我国的影响绝不仅限于史学,而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军事,他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司马迁写《史记》,绝不是为写史而写史,而是为了传达一种思想、一种主张、一种号召,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将自己的思想精华全部融入进去。窥一斑而知全豹,现仅于《史记·货殖列传序》为例,简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决定了古代历代君王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重农抑商”的主张。“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源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泆者,未尝有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国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泆,则驱民而为邪也;民以为邪,因之法随,诛之不赦其罪,则是为民设陷也。刑罚之起有原,人主不塞其本,而替其末,伤国之道乎?”(刘向·《说苑》),这是魏国改革家李悝的观点,他认为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是完全对立的,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会破坏农业生产,减少农业劳动力,损害农民利益。因而,李悝实行了以“尽地力之教”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与此同时,实行“平粜之法”来鼓励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市场。李悝看来,“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劝”(《汉书·食货志上》),从表面看来,这样一种政策似乎兼顾了农业与商业,但从本质而言,依然是一种

抑商政策,只不过通过国家干预市场来调节利益分配,将商人的利益重新分配到国家和农民,这种政策必然损害工商业者,而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和农民积极性的提高。

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商鞅变法中则体现得更加明显,“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成了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史记·商君列传》),商鞅认为秦国最大的问题是人人喜商,所以农事不举;农事衰败则国家危亡。商鞅把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措施带到秦国,在社会生产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领域。商鞅根据秦国地广人稀、荒地多的特点,把重点放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本业”就是男耕女织的农桑业。“末利”是指制造和经营奢侈品的奇技巧、刻镂纹绣的一类手工业和商业。因此,商鞅在变法中对商业采取打压政策,规定: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评史记货殖列传

评史记货殖列传

评《史记·货殖列传》

评《史记·货殖列传》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书籍中,记述商品经济者极为鲜见,《史记·货殖列传》一篇是绝无而仅有的古代商品经济史专著。拥有一篇这样灿烂辉煌的历史遗产,我们该如何利用它,如何传承货殖列传的文明,货值列传中究竟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想,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史记·货殖列传》简介

《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分五个部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皇帝级别的人,世家是诸侯级别的人,列传是大臣级别的人或者其他有特色的人,表是世系,书是典章制度。

《货殖列传》在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是整本《史记》的倒数第二篇。最后是“太史公自序”,是全书的序,这样倒数第二的位置,也可以说是倒数第一。《货殖列传》在全书就是倒数第二或者倒数第一的位置,好不容易才挤上了这部不朽名著的末班车。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传记,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

全文主要是为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如范蠡、子贡、白圭、猗顿、卓氏、程郑、孔氏、师氏、任氏等作传。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观择”。太史公认为,自然界的物产是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业发展和经济都市的出现是自然趋势,人们没有不追求富足的。他主张应根据实际情况,任商人自由发展,引导他们积极进行生产与交换,国家不必强行干涉,更不要同他们争利。这集中反映了他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农工商虞并重,强调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肯定工商业者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突出物质财富的占有量最终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而经济的发展则关乎到国家盛衰等经济思想和物质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司马迁就能注意社会的经济生活,并认识到生产交易和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史记·货殖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略论

李埏

【内容提要】《史记·货殖列传》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时代。这个时代始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季年,止于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元鼎年间,历时四百载。这个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而西汉文景时期则是高峰之巅。至汉武帝时,由于政府实施了打击商贾的政策,致使盐铁等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逐渐走向衰落。

【关键词】《史记》;中国古代;时代特征;商品经济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中,记述商品经济者极为鲜见。《史记》有《货殖列传》一篇是绝无而仅有的古代商品经济史专著。它的产生当然首应归功于太史公的天才卓识,但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时代的赐予。没有时代提供素材,那么太史公的如椽大笔也不可能写出《货殖列传》那样的瑰玮篇章。因此很有必要参看一下它的时代背景。

一、《货殖列传》所覆盖的年代

《货殖列传》是一篇列叙人物的传记。《史记·太史公自序》明说,《货殖列传》写的是“布衣匹夫之人”,因此,其所列叙人物从事货殖之年就是它覆盖的时代。它列叙人物又是以那些人物的时间先后为序的,所以它的始、末年就是最早和最后见于“传”中者。

这样说来,最早见于《货殖列传》中之人是齐国的太公望,那么《货殖列传》是不是始于西周之初呢?不是的。上引《太史公自序》就已明言选取人物的标准和范围是“布衣匹夫之人”,太公望不属于此。依此标准,不唯太公望不是首选的,管仲也不是。他们是统治者,他们曾制定有关货殖的政策和法规,但不是亲操货殖之业的人。计然也不是第一人。“计然”是一个人,还是一部书,尚未能决。(注:先师钱宾四先生所著:《先秦诸子系年》据晋人蔡谟之说,谓“计然”为范蠡所著书名。孙开泰君则力辩其为人名而非书名。)即令是一个人,那也只是个市场管理的理论家,而不是从事货殖之人。正式选取而为之立传的第一人是陶朱公,即范蠡。他曾为越王勾践的谋臣,但他从事货殖之始即已彻底抛弃官僚身份,“变名易姓”,转变为一“布衣匹夫之人”。此人当是《货殖列传》中太史公为之立传的第一位货殖者。他离开勾践始事货殖之年,为公元前473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