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螳螂捕蝉》读后感

《螳螂捕蝉》读后感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我读过许多书,可最使我爱不释手的书就要数《螳螂捕蝉》了。

《螳螂捕蝉》这本书讲一位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认为,虽然攻打楚国获胜的希望很大,不过其他国乘虚而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吴王却固执的说:“谁在来劝说我,我就杀死他!”

而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决心用自己用智慧劝说吴王,但怎么劝说呢?等到第二天早上,少年为了引起吴王注意,一连转了3个早上,水打湿了他的衣服,也毫不介意。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少年给吴王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为年轻的少年,他对每一件事物都非常细心对待。一天,他见到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的歌唱,却不知道身后有一只螳螂正要捕蝉,而螳螂身后有一只黄雀在身后正要啄食捕蝉的螳螂呢。它们一心为了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到自己身后的隐伏的祸患呢!吴王听完故事恍然大悟,终于打消了出兵攻打楚国的念头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使我明白了:不要一心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冷静才能解决事情,不要学吴王听不进大臣们的建议。

保密六年级:杨海

…… …… 余下全文

篇二 :螳螂捕蝉读后感

《螳螂捕蝉》读后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近,我阅读了《螳螂捕蝉》一文,读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吴王下定决心攻打楚国,谁来阻挡它,他就把那个人处死。后来有一位聪明的侍卫官借用了《螳螂捕蝉》这一个故事来劝免吴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文章中的那位侍卫官真聪明,他匠心独运,适当地借用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来劝免吴王。他这样说非常巧妙,用了一种“借物暗喻”的手法,生动准确地用《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来比喻吴王。这样一来,他既避免了与吴王正面发生冲突,又不引来杀身之祸,还有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起了劝免的作用。

读了这篇文章,我从螳螂、蝉、黄雀的身上学到了一个不要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像“螳螂捕蝉”那样。现代社会中有的人为了生活好,能挣到大钱,就千方百计地想出了许许多多对人们有害的主意。有的在街上行骗,有的乱捉乱捕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不顾一切地乱砍乱伐树木``````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乱捕乱捉,乱砍乱伐``````最后,社会变得混乱,坏人无处不在,环境也大大受到了破坏,到时候的人类,也只能生存在一个社会混乱,环境污染的黑暗世界里,再也看不到?光明?了。有的人挨不住了,也都纷纷向生命举上了一面面?白旗?。还有,有一些人平时很喜欢饮酒,他们自认为这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自灭?。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好处,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只好后悔了。因为酒是一种害人的?杀手?,人饮多了,胃就会遭到严重的伤害,人体也会变得衰弱很多。它们这样饮,不但浪费了金钱,而且日久生长,最终自己受不住了,也会自己毁灭自己。

读了《螳螂捕蝉》一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顾眼前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快乐,活出自我!

…… …… 余下全文

篇三 :《蛇之美》《螳螂捕食》《桃花树下波斯猫》读后感

《桃花树下波斯猫》 此篇文章描写了波斯猫的从别人给我倒老死的全过程,以波斯猫为线索,中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波斯猫生儿育女的场景,体现出了母爱之伟大。描写波斯猫时用了很多形容词与动词,写出猫弱小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作者对波斯猫的喜爱之情。我从中学到的,就是以线索贯穿全文,是全文变成层次分明的结构,条理清晰,此篇还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所以运用了很多动词描写,如第八段中写波斯猫安置窝的情形,“小心翼翼”,“张”,“跃”,等吧小猫描写的惟妙惟肖,以后我写作文也会注意这些,然后运用动词,文章就灵活很多,最后再自然落笔,总结全文,描写状物的文章就会很顺利。

《蛇之美》此篇是描写状物的文章, 以蛇这条线索贯穿全文,以蛇的静态和动态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并主要突出,蛇有灵性这一特点。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蛇比做女子,生动形象的描写出蛇的动和静,当然这篇文章内容不是运用修辞方法,而是说明方法。文章中多次采用举例子,写出蛇的生活习性,再用灵活的语言写出蛇捕食时的场景。所以以后写说明文和议论文也可以用这一点,更科学,准确,具体体现文章主旨或状物。全文点睛之笔在最后两端,蛇的这一生存之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常有哲理性。文章的字里行间都留露出作者对蛇的敬佩之情和热爱之情。

《螳螂猎食》这篇文章主要写螳螂是一只食肉昆虫,它的双臂有刺,从不放过任何猎物,谁一旦被它钩到,就没有还手之力。这篇文章比较长,有些细节描写的很好很透彻,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和形容词,比如文章第九段,描写螳螂狡猾,这段前几行其实是承上启下,但不细细咀嚼不会发现,因为此段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写出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而且贯穿全文,描写细腻。这篇文章运用说明方法最多,详略得当,把几乎所有的螳螂猎食的情景描写的淋漓尽致,所以以后我在写说明文时也要运用这一点,用一个线索,支撑全文,有层次感,再用说明方法描写的更生动,最后结笔,不用再总分总结构,直接即可。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后感

《丑小鸭》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读完后,我的感触很深很深。

丑小鸭,一生下来,就长得特别丑陋,它一点儿都不像别的小鸭,那么可爱,那么活泼!因为长得实在是太丑了,所有的朋友都嘲笑它、排挤它,最后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欺侮它、看不起它。还给它取了个难听的外号-----“丑小鸭”!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这只可怜的小鸭被迫离家流浪,几经风险!在寒冷的冬天里,丑小鸭受尽了折磨。可是后来它却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飞上蓝天,成了一只美丽的、与众不同的能够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遨翔的白天鹅!

读完《丑小鸭》的故事,我终于明白,原来逆境是可以让人成长的!只要不被挫折击倒,自信自强,最后就一定能走向成功!我合上书,不禁暗暗联想到我自己,现在的我是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小女孩,可以这么说,如果把我放在人群中,人们第一眼是绝对看不到我的身影的。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很自卑,说话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别人!总是觉得自己太不出众,总是觉得别人都比我优秀!

可是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真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我跟文中的丑小鸭的处境是多么的相似啊!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丑小鸭一样发愤图强,成为一只天空中最最美丽的白天鹅呢?!现在生活中的一切不顺利不如意,就把它当作是在磨砺我的心志,培育我的斗志吧!越是在这样的逆境中,越是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不要被挫折而击倒!只要努力拼搏,坚强自信,终有一天,我一定会像“丑小鸭”一样,飞上蓝天,成为一只高贵美丽的白天鹅!

读《螳螂捕蝉》有感

作者:高宁宁 | 学校:高思教育 | 时间:2013-11-10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螳螂捕蝉》一文,过后,我深受感慨。《螳螂捕蝉》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与“黄雀在后”一起连用,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在文中,吴王也是只顾眼前利益,他曾想派兵攻打楚国,但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可他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坚持要攻打楚国,他就是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想到在他攻打楚国的同时,还有别的国家趁虚而入,来攻打他,这岂不是自取灭亡?

…… …… 余下全文

篇五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及反思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周全,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的寓意,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用△做上标记(9、11自然段);再找出相关句子,用“

三、指名汇报: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四、精读理解:

1、(小黑板出示)指名读三句话。

师引读: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生读(蝉)

(1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①从第一句中找出描写蝉神态的词语:“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 ②从这些词体会到了蝉怎样的心情?

③是啊!蝉此时沉浸在美味之中,心里会怎样想?

④齐读。

(2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①从这句话中找出描写螳螂的动词:“拱着、举起”,螳螂心里怎样想?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是什么句?什么是连动句,有两个动词以上陈述一个主语,是连动句,哪位同学来说个连动句。

②齐读第二句。

(3)那黄雀呢?瞄准它呢。

①从这句话中找出描写黄雀的动词:“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 ②齐读这句话

2、把这三句话合成一段话,齐读。

3、这个故事中 ,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板书:螳螂、蝉、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 ?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

喝 捕 啄 打 露水←—— 蝉 ←—— 螳螂 ←—— 黄雀 ←—— 少年

…… …… 余下全文

篇六 :要重视小学生“读后感”写作的指导

要重视小学生“读后感”写作的指导

● 嵇春明

完全有理由说,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是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挑战。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作文为主,而读后感是以议论为主的。 从阅读对象看,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现行各种小学语文教材中比重极低。以苏教版为例,中高年级每册教材一般都只有一篇,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更不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其他版本的小语教材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中更不唱主角,语文新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都是文学类、科普类、传记类图书。

此外,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而读后感的写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

但是,无论是从阅读教学来看,还是从作文教学来看,让小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法都是必要的。认为写读后感不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也不是考试的必考内容,大而化之,一带而过的做法不无可议之处:一是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强化这种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略作指点,就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也充分证明了让学生学会写读后感是可行的。二是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阅读。读后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笔形式,通过写读后感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变浮泛地阅读为精读、研读。所以,无论是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作文能力看,都应该重视读后感的教学。三是读后感这一文体一直悄悄地“隐藏”在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中。书后的理解重点词句、课文主旨、写作手法以及评价人物形象等题目,实则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篇微型读后感(片断练习)。问题是教师对此有没有足够的认识。

让读后感“淡出”小学高年级作文视野的做法不妥,但挑战毕竟是客观存在并需要面对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大多数学生学会写读后感又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下列问题比较常见。一是以“读”代“感”。以抄录、叙述原文内容代替感想,甚至把读后感写成了原文的故事梗概。一些所谓的“范文”都有这样的毛病,违背了读后感的基本要求。二是“读”“感”分离。所写感想和所读内容无关,或联系不紧。三是“读”“感”比例失调。写“读”一大篇,写“感”一小段,寥寥几句。四是写“感”的部分要么过于抽象,泛泛而谈。要么过于具体,举例子,把记叙的六要素都交待清楚,不知道或者不会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学生初学写议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都暴露无遗。

…… …… 余下全文

篇七 :应重视小学生读后感写作的指导

应重视小学高年级读后感教学的指导

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 嵇春明

摘要: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是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挑战。从读后感的作文现状来看,因认识的误区而导致的种种问题不一而足,因操作的随意性而导致在写作实践方面的问题也困扰着读后感教学。本文以个人的实践为基础,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解决小学高年级的读后感写作问题。

关键词: 读后感 小学高年级 作文教学 微型读后感 成篇读后感

完全有理由说,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是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挑战。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作文为主,而读后感是以议论为主的。

从阅读对象看,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现行各种小学语文教材中比重极低。以苏教版为例,中高年级每册教材一般都只有一篇,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更不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其他版本的小语教材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中更不唱主角,语文新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都是文学类、科普类、传记类图书。

此外,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而读后感的写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

但是,无论是从阅读教学来看,还是从作文教学来看,让小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法都是必要的。认为写读后感不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也不是考试的必考内容,大而化之,一带而过的做法不无可议之处:一是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强化这种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略作指点,就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也充分证明了让学生学会写读后感是可行的。二是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阅读。读后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笔形式,通过写读后感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变浮泛地阅读为精读、研读。所以,无论是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作文能力看,都应该重视读后感的教学。三是读后感这一文体一直悄悄地“隐藏”在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中。书后的理解重点词句、课文主旨、写作手法以及评 1

…… …… 余下全文

篇八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一般来说,让小学生来写读后感,似乎比较难,从二期课改的新编语文教材所安排的教学来看,是放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可见,教材编写者也认为:小学生写读后感比较难,还是到了高年级来学比较好。 的确,写读后感有一定的难度,那就是怎样来抓住中心。一本书,有一本书的中心,小学生比较难概括得正确。那我们可以看一篇文章,那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就不难了。一开始起步的话,还可以选一篇中心比较容易概括的文章,再循序渐进。其次,教给学生一般的写法: 题目:抓住中心的一点来起。例: 牵挂产生了强大的信念

——读《因为牵挂,所以强大》

第1节:概括地介绍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略写)。

第2节:抓住中心来谈。

第3节:联系自己的事或身边的事来举例。

第4节:也可以联系社会上的事、你所知道的事来谈。

值得注意的是: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属于略写,而你谈的感想则属于详写。 然后,在写的基础上,表扬写得较好的学生,展示一下她的习作:

牵挂的力量

——

读《因为牵挂,所以强大》有感

《因为牵挂,所以强大》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姑娘被一幢倒塌的大楼压在下面,但她一直坚持等到救援人员发现她,因为她知道奶奶只有她一个亲人了,奶奶还牵挂着她,所以才会这样努力地坚持了17天。经过抢救,她在一个月后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

一个娇弱的小姑娘,身体并不强壮,居然能在如此重压下生存了这么多天,真是十分了不起的奇迹啊!其实,这正是牵挂的巨大的力量。那份来自亲人的牵挂,时时提醒着她:坚持,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如果她没有奶奶的牵挂,就不大有可能生存下来,也就完全不可能再有现在的一切了!

每当我们家里的某个亲人远在他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会一直牵挂着他,他也会

一直牵挂着我们,尤其是在中秋节的夜晚。否则,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会一直流传至今呢?我们与亲人之间的相互牵挂,在两地间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它使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产生了一股无穷的力量。这就是牵挂的力量。 在我们的国家,更有一种深深的牵挂,就是再遥远的距离,也依旧如此。当杨利伟叔叔独自一人上天,去完成艰巨的任务时,我们敬爱的胡锦涛主席牵挂着他,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牵挂着他,我们的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牵挂着他,我们的所有航天人牵挂着他,我们全中国人民都牵挂着他。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太空,会怎么样?他也会牵挂着自己的亲人,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只要有了牵挂的力量,孤独感就会荡然无存,心头就会涌起一股思念亲人之情、爱国之情,可想而知,牵挂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啊!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