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10级工商管理(一)班 

人生而思索,中国文化传承千年

纵观全书,梁漱溟先生想表达的是,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生态度,或对于人生意义的价值判断,在西方和印度都与宗教密不可分,而宗教观念淡薄的中国人,却是靠什么提供人生意义、统摄众人思想的呢?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原书于19xx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团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在中国,自周孔教化产生之后,宗教遂以变质。儒家“似乎彻底不承认有外在准则可循。所以孟子总要争辩义在内而不在外。在他看来,勉循外面标准,只是义的袭取,只是‘行仁义’而非‘由仁义行”,。在梁先生看来,“儒家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他”。这与宗教对神的崇拜及其严格的组织与思想控制截然相反。

然而要以道德代替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也并不仅此。梁先生认为:“宗教在中国卒于被替代下来之故,大约由于二者:一、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二、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儒家提倡家庭关系,甚而把父子兄弟的感情关系推到社会上去,比如朋友如兄弟,百姓为子民,以伦理关系来组织社会。把家庭关系由内而外推展开去,把社会关系由外往里拉,使得社会也从而富于平等气息和亲切意味,社会冲突是以不强。另设礼乐揖让,大家相处互相尊重,凡事以理性为先,不尚冲动,更反感争斗。民谚“一争两丑,一让两有”正指此。这一方面组织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使社会平和。集团之不强,宗教之被替代,也是情理之中了。

…… …… 余下全文

篇二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乔军玲 201041110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 :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梁先生恰逢生于中国多事之秋,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资产阶级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他为中国问题所困恼自是当然。对于民族文化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剌激稍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己。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道德习惯等等均属于内。接下来总括出中国文化之个性殊强之七大特点:自主性,差异性,传承性,包容性,历史悠久范围广,成熟,影响大。然后讲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其一广土众民;其二多民族同化融合;其三历史长久其四力量伟大;其五社会经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其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七家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经验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中国的学术也不是向着科学发展的,这是第八大特征。其九学术没有科学,政治上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更不见法制。其十古代中国重道德而不重法律。中国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类型是一个特殊之事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一个特征。其十二中国古代自东汉以后为无兵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为第十三个特征。隐士文化是第十四个特征。这十四个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第二章 即从第七大特点家庭说起,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生产家庭化,未经历社会化大生产,未经历产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特点。然而冯友兰的观点之说到了一部分,还有未尽之言。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特别持重,不是只是一个“生产家庭化”所能解释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元的也非机械的,而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决定了中国没有产业革命。中国非是迟慢落后,只是与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在这个道路上有走不出,于是就陷于盘旋不进的状态中,可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早熟一支,中国文化在早熟这一点上较之西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在我们的世界观里,仿佛只有那么一个独系演进论,大致按照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脉络。每一个国家或者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个性存在,倘若硬要拘泥于此,就显得有些呆板了,有些不切实际了。比如说中国,我们有奴隶社会吗?不能只因夏商周时代曾经有过的战俘这一类似的奴隶群体就断言有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类似古罗马和美国算是极突出的了,中国并没有。再说封建社会,我们提此就必会和专制搭配,弄出个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岂不令人啼笑皆非?专制和封建,一合一分,我们却把本来矛盾的事物放在了一起,实在是不该。我们确实有封建社会存在的,它止于战国。周王室的衰微才造就了封建社会的诞生,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属于专制主义。可是地主阶级是纵贯两千年的啊,梁漱溟老先生为什么还要这么讲呢? 这就要引出经典的伦理本位的职业分途了。中国人是伦理本位的,这一点决定了我们注重家庭生活,而不同于西洋的团体本位。故而我们的团体生活实则是一塌糊涂的,这一点后面还要讲到。还要说明一下的是,费孝通老先生对于此也有类似的看法,足可见其鞭辟入里之处。这样一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就有了理论支撑的依据,我们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事业,不论是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还是为官,各行各业间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不像中古的欧洲界限之严,你祖上是手艺人,那么祖祖辈辈都别想跑,农民、奴隶、贵族也是一样。中国则不

然,你这代是农民,但是通过你的努力,积累财富和土地,你就能变成地主。相反,要是你懒惰或者游手好闲,你就可能变回贫农,这一点有赖于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政策。那么当官呢,是要考试的,所以你父亲是官员,你就不一定,虽说官宦家庭确实营造了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但大体上还是公平的,毕竟历史上出了不少寒门官人。这点有赖于科举制度。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我们连专制主义都算不上。这又是为何呢?皇帝在中国看似是一言九鼎的,其实不然,这里面有许多约束条件。举个例子,皇帝想乱花钱就不行,他只能从内库里取,外库的要经过朝臣同意方可。皇帝想提拔个大臣也不是一个人说了就一定算的,有祖制和纲法制约着他,还是得和朝臣们商讨。要是赶上个天灾人祸,还得发罪己诏呢!总之,皇帝一个人虽然看似无比强大,但实则只能对大政方针上进行一个总体的把握,实不能事事巨细,归根结底还是要交给强大的文官集团来执行。当然,个别王朝除外,比如清朝。这一点可参见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故不在赘言。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书笔记中国文化要义

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而中国人特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在19世纪国门洞开之后,这是很多西方人,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几乎一致看法。国门始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民族性传统依然;西方人一进来,也有了对比的对象。应该说,这个时候,是认识传统中国人最合宜的时机,所以这个看法也应该是很中肯的。

关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梁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又如乡镇地方之事,由地方官以命令行之,大家听从没有话说;或由一二领袖做主,亦可行得通。一旦地方官好意召集众人,以问题付之公议解决,往往就议论歧出,商量不到一处,事情反而办不动。此时再下命令,他们亦不愿听了。总之,或者受人支配作一个顺民;或者站他做主,众人都依他的。独于彼此商量大家合作,他却不会。”(P61)

然而,中国人何以至此?

梁先生引用孟德斯鸠《法意》上的一句话说:“争之与群,乃同时并见之二物。”(P51)两者相争,要取得胜利,就必然要有压倒对方的实力——而这个实力得来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借他人之力,即为联合。斗争的冲突性加强与持久化,就会导致联合的巩固与系统化,于是集团就产生了。而所谓集团,无非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为合作而组成的群体。

西方社会冲突性强,而易于结成集团。长久以来生活于集团中的西方人,自然慢慢地就培养了集体意识——也即组织纪律性,公德之类。诚如作者所说:“公德所由养成,端在公私利害之一致;为公即所以为私,为私亦势须为公。”(P275)相反,向来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口头禅的中国人,不喜争斗,更是反感党派之争。个人从不生活在集团中,不习惯集体生活,没有集体观念,以至被认为自私而无公德,这也是“情有可原”。中国人之自私与西方人的公德心,并不是天生的,实乃形势使然。

问题在于,为什么西方社会冲突性强而有集团生活,中国人却不愿争执无集团生活以至散漫自私?在梁先生看来,“家族、集团生活同为最早人群所固有;但后来中国人家族生活偏胜,西方人集团生活偏胜,各走一路。西方之路,基督教实开之;中国人之路则打从周孔教化来的;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P85)

…… …… 余下全文

篇五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吾辈进来耗时月余,算是对梁漱溟先生这一著作有了粗略的了解。该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充分彰显了梁先生的才华横溢。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对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细致分析更让我们叹服先生真无愧于“中国最后的大儒”之名。接下来,容我以原文的思路总结我的收获和提出我的问题。

作者的思路紧扣社会现实,与我曾设想的阐释艺术文化不同,文本详细分析了中国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而弃艺术文化不谈,这必然联系到社会问题突出的时代背景。梁先生看来,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早熟”,先贤们没有稳定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在先秦险恶的政治局势中,只有重人事关心社会的学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化至成熟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即儒家思想。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纵贯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要素,它的快速健全规范了中国的社会格局,在道德伦理和思想文化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梁先生认为儒学启发了中国人早起的“理想思想”,突出表现在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反宗教意识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点上,儒家崇尚的天地、家国、君王等都作为理性的化身,在价值选择上崇尚中庸的哲学,最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除此以外,梁先生总结了中国文化的一些突出特点并加以阐释,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容我先列出至今略有存疑的几处地方以便探讨:

(一)梁先生“两千年来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一说恐嫌偏激,应是用词的不妥。

(二)说中国人的人生“几无宗教信仰”。虽然不及印欧的宗教格局,但是中国宗教的存在并不可否认,并且值得做一些有益的探究,完全侧重于儒家思想而避开中国迷信体系会不会显得论据略显不足?

(三)讲到中国纪律欠佳的问题时梁先生认为不关乎教育而是集体生活与非集体生活的关系。对后者我虽然颇为赞同,但教育的问题理应同样的重要,没有教育作为重要的媒介,集体生活也会无纪律可言。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我读中国文化要义印象较深刻的是第六章关于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的相关论点。 《》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

梁漱溟在书中说中国是缺乏宗教的。区别与西方及印度,我国是袭承周孔教化。道德为理性之事,存于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信仰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

(西方之路,基督教实开之,中国之路则打从周孔教化来的,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山岭。)

文中指出依赖感乃是宗教的根源,他们认为宗教中所有对象之伟大、崇高、永恒、真实、美善、纯洁,原是人自己本具之德,而自己却相信不及。也就是说人们信仰宗教是为了寻求一个依赖以成全自身到达“可及”。

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中国亦无例外。,在周孔教化未兴时,当亦为一种宗教,在周孔教化既兴之后中国文化中心便移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中国文化之流传到现在,且一直为中国民族所实际受用者是周孔以来的文化。此三千年的文化,其发展统一不依宗教做中心。因此说“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为中国文化一大特征。

两千余年来中国之风教文化,孔子实为其中心。不可否认地,此时有种种宗教并存。首先有沿袭自古的祭天祀祖之类。然而却已变质,而构成孔子教化内涵之一部分。再则有不少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是这些宗教进入中国却并未影响到孔子的地位。

梁提到孔子的观点是相信人都有理性,而完全信赖人类自己,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什么事该作,什么事不该作,从理性上原自明白人自己反省。

孔子并没有排斥或批评宗教,但他实是宗教最有力的敌人,因他专从启发人类的理性作功夫。《论语》一书中,孔门一面极力避免宗教之迷信与独断,而一面务为理性之启发。他总是教人自己省察,自己用心去想,养成你自己的辨别力。尤其要当心你自己容易错误,而勿甘心于错误。

在梁的观点中他即认清了我国道德代替宗教的现实,也分析了缺乏宗教而单靠道德约束的弊病。

宗教、道德二者,对个人,都是要人向上迁善。然而宗教之生效快,而且力大,并且不易失坠。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完梁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也让我对梁漱溟先生更加的崇敬。《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自己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梁先生恰逢生于中国多事之秋,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资产阶级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他为中国问题所困恼是当。对于民族文化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刺激后,有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已。

在绪论中,他说到:“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接着,他讲了中国文化的七大特点: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三、中国文化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四、中国文化同化他人之力量最伟大。五、由中国文化形成之一大单位社会,占世界人口之极大数字。六、中国文化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最后,梁先生还讲出了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这些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六章所说的以道德代宗教。

在第六章中,梁先生提到了“宗教是什么”,也详谈了“宗教在中国”,还提出了“周孔教化非宗教”的观点。作者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过中国人几乎没有宗教,而缺失的宗教就让于伦理来补充了,家庭伦理代替了宗教。家庭伦理的基础则是儒家的教化,每一个外来的宗教都被中国的文化改造同化使之符合中国家庭伦理本位制度。也就是说道德代替了宗教。由此我想到了在学校的一次课上,老师也曾提到过中国人严格来说是不信教的,而宗教也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因为中国文化的同化力量实在是太强大。因此,梁先生和老师的观点不能不说有些共同之处。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鄙人在思修课中,听取了思修 老师的建议,阅读了这本《中国文化要义》一书。 本认为此书亦与此前阅读的书籍相似,皆为作者 出世看入世的想法,与我等生活想法态度十分疏远,但是在 阅读了一章以后,此前的诸多想法豁然改变,我发现了人文

书籍的“金子”。

由于本人对此类人文学科的书籍阅读极少,因此读后感

也 相对肤浅和简单,请见谅。

本书之构思约始于 1941 年,次年着笔,1949 年 6 月完成。

其写作经过

具见作者自

11 月成都路明

序。194 9 年

书店初版竖

排本,文字多

解放战争,流

错落。因时逢

传不广。1987

年 6 月,上海

学林出版社

据作者生前订

本,该社编者 正出版横排

曾作个别删改。1990 年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时,又据 路明书店版再次作文字和编排上的订正,并恢复删略字句。 现据《全集》文本收入本卷,并再次据路明书店本和学林出 版社本作文字上的订正和复原。又,本书部分内容

曾专文刊 布于《文化杂志》等刊物。

由于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正值战乱,作者也是在中国文化变 迁并且与西方文化冲突最严重的时候成长的,那也就促成了 作者对中国历史与近代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见解。

作者自己定义了文化这个词语后纠正了我以往对文化的 浅显认识,让我明白,文化是指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事物,

而不仅仅是一些习俗之

类的东西。随之即来的

便是作者阐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优点,例如:

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

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反之,如日本文化、美

国文化等,即多从他受

也。二、中国文化自具 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

殊,如法学上所谓法系之特殊,如是种种甚多) ,自成体系, 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本来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无不有差 异,亦无不有类同。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 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 三、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 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移,或失其独立自 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 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四、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 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 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 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 唯时间绵延最久,抑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由中国文化形 成之一大单位社会 ,占世界人口之极大数字)。 六、中国 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 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 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 既远且大。又说了中国文化的不足,例如本学期重点讲述的 中国的法从古时候开始便是人治,一直都是要讲伦理道德, 按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