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坐在最后一排》读后感

程煦文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感动,为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女孩儿感动,同时也为这个叫作“白明”的美丽女老师感动,一个女孩因为一个老师而变得自信,而这个老师也将会因为这个女孩的改变而体会到工作的价值。

同时,我联想到了我自己。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我是不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呢?有很多朋友都问我:“当老师一个多月了,有什么感受吗?”我说:“很忙,很累,同时也蛮开心的。”“很忙,很累”是因为每天工作都排得满满的,而且在教课方面我还是有许多地方要不断学习,提高。“蛮开心”是因为孩子都很可爱,跟他们在一起很开心。但除此之外呢?

我之所以选择做老师是因为培育孩子就像是在培育一个希望,但它的重点是孩子是主体,而不是我个人。我一味地钻研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就像领导们在听完我的课后给我提出的意见一样“课堂气氛较沉闷,未能很好地带动起学生的情绪。”的确,我后来在反思中也写到“在课堂上我讲得太多,学生讲得太少。在教授的过程中,每当发生一些阻碍时,我一味责怪学生的能力不强,却忘了我可能在教授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或者我可以换另一种教授方法。”就像《坐在最后一排》中的作者,在其他老师看来她是一个自卑,孤僻,没什么希望的孩子,但在白老师的关心和激励下,她变得自信开朗了许多,同时成绩也有了飞

速的进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呀!

同时我也在问自己,我是否在所教的班级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知道得明明白白?我会碰到许多聪明可爱的孩子,我打心眼里喜欢他们,对他们的关注和机会也多一些,感觉和他们在一起“蛮开心”的,但我往往忽略了像《坐在最后一排》中的作者一样的孩子。相貌平平,也不聪明,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我往往忽视他们的存在。其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有些可能是学生本人也未曾察觉到的。这就需要老师慧眼识英雄,就像是有一颗钻石埋在一堆沙子里面,路过的行人没有人会察觉到钻石的存在,而钻石也会变得暗淡无光,而如果你试着把沙子抹开,你可能就会发现钻石,而且它会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加光芒四射,富有生命力!所以,我对自己说:“以后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音乐这门学科上,本就是他们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过程。因多给那些表面上不起眼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因为孩子的潜能是要去发觉的,孩子的兴趣是要去培养的。说不定躲在某个角落羞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正是未来的贝多芬,莫扎特。”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后感

作七:写一篇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读下面这篇读后感,看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但是,在18xx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过铜牛头、铜猴子和铜虎头吗?那就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池里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上买回了这三件国宝。这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现在我们却用了昂贵的代价才买回来,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读了这组课文和搜索到的资料,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和同学交流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读“渔夫的妻子”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渔夫的妻子》,我读后深有感触。

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渔夫很穷,他和他的妻子住在一艘岸边的破船上。他们靠渔夫打鱼为生。有一天,渔夫去打鱼。他打到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对他说:“放了我,我可以满足你一切愿望。”渔夫心肠好,就把小金鱼放了。他回家告诉了妻子,妻子说:“你去找它要一间茅屋。”渔夫去找小金鱼要,小金鱼实现了他的愿望。可渔夫的妻子又想要一座二层小楼。小金鱼也满足了她的愿望。她又要了一座很豪华的房子。她还是不满足,有想当皇上。她当上了皇上,许多人吻她的脚,给她磕头。她居然还不满足,又要当玉帝。当渔夫再去跟小金鱼说的时候,小金鱼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你回去吧。”渔夫回到家里,发现他的妻子又坐在了那艘破船里。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后感

语文作业:

一、《木兰诗》归纳总结

二、试卷:1、写试卷复习2、家长签字

三、摘抄本:1、邓稼先、杨振宁、闻一多,这三个人物,自选一个,介绍他的故事(300字)2、仿写:《土地的誓言》“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3、看自读课本《大海的召唤》P66——97,写600字的读后感(自选其中的一篇或全部看的内容都写,都行)

读后感(大海的召唤)

20xx级1班 李明轩

《大海的召唤》是一本自读课本,算是课外阅读,读了这一本“课外书”前面60页以后,我就有感受。

《大海的召唤》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一个个分集,再由许许多多的分集所合刊成德一本书籍,里面故事内容十分丰富,令人神往。他与教科书相配套的,这一点,你只有观察,便会发现,只是他将这六个单元专题给细化成了十几个小专题而已没所以对于学习,也有不少的帮助。

先60页的故事主要是与教材1,2单元的内容相称,有叙述童年的,少年时期的,赞颂祖国的与我的最后一课,我对于其中的童年最感兴趣。

其中《胆小鬼》这一篇文章,写的是我小时候拿了妈妈的五元钱,最后经过了几天,将他还给了妈妈,那时的五元钱可以值很多的东西,所以作者一直很在意。

我读完了这一篇文章,自己也很有感受,谁的人生没有荒唐事?最主要的还是给我们事后的感悟与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在于知错就改,作者最后也是用一种相对绝妙的方式,将那五元钱还给了妈妈。我认为,这一种品质是很值得欣赏的。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那篇《坐在最后一排》,其中“我”的成绩本不好,后受老师的表扬,奋力学习,成为全班第一。相信大家都

我认为作者他的奋斗的原因与老师是密不可分的,他的老师关心她,体贴他,这种老师,现在多了起来,这种是很好的表现。

这一本书,我虽然只看了60页,可收获却远远多于这60页。

不必说洁净的白云,蔚蓝的天空,翠绿的草地;也不必说那雄伟的山峰,神奇的峡谷,幽寂的森林,但是小溪附近,就是无限美丽。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报刊有感

——读《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感

铜山区利国实验小学 周 秀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但我是一名渴望知识,渴望向上的人。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物质上的贫乏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空虚。自从毕业以来,我一直渴望自己的精神食粮能够应付我的工作需求。于是,我翻阅大量的音乐教刊杂志,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是我的最爱,我的知己,我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从教xx年,我一直都订阅《中小学音乐教育》。特别是这两年我申请了两个徐州市个人小课题之后,我把十余年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都翻了出来。让自己尽量多时间的徜徉在贵刊中,我感谢《中小学音乐教育》,它给我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素材。

《中小学音乐教育》从新课程背景下的音教畅想、稿源采珠、创意课堂、教案精选、音乐知识、高考指南、读者信箱、词花花、校园旋律、音乐小词典、中外音乐家、中西乐器的介绍、新歌推荐等数十个专题对音乐教学进行了分析、综合、概括和创造,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指导教改实践的教育刊物,对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阅读《中小学音乐教育》,使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论的理论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的第二个课题《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效率的应用与研究》谈谈自己读后所想到的点滴感悟。

其实,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体态律动一点都不难,因为它的本质就是孩子的天性,它的奥妙就是让孩子觉醒,让孩子自信起来,找到做孩子的乐趣。是呀,只要你仔细的观察,你就不难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可爱的闪光点。那么,我们怎样去赏识他们,发现其孩子们在音乐课上的闪光点呢?

一、真诚赞扬 激发情感

李岚清总理指出:“音乐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是情感教育。”正如新《标准》以站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合格人才的高度,引导音乐教育走出“学科本位”的误区,“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进行教育,使音乐教育及教师的表扬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人才为主要任务,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的,学生有优于他人的愿望,更有得到他人表扬的愿望,那么采用表扬的手段,用以激发情感,培养学生体态律动的音乐兴趣就非常有必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那我就可以大胆地说没有我们真诚地表扬,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表白,就没有学生天真可爱的体态律动的出现。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表扬而来到人世间的。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放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都能学会真诚的表扬,那它无疑是激发学生情感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初一读后感

初一读后感

篇一:桃花源记>读后感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泛舟诲海有感

读《泛舟诲海》有感

李洪蛟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确实如此,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了一个益友。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并且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付东缨的《泛舟诲海》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关于教育的答案,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困扰。 这是一部可见作者匠心独运、笔法奇特的教育文学书。全书围绕如何当好一名教师,用散文体裁,全方位地分析、生动地描述了教师应具有的素质、风采、心态、课堂教学艺术、课外活动秘门,以及教育之道、教育的科学艺术性、如何成为教育专家等等。它把教育学、心理学中的诸多内容和问题都形象化了,把教育史、教学论中的诸多内容和问题都艺术化了。全书力戒枯燥、刻板的训教,烦琐、无味的说理,而是把教育、教学的观念、经验、功力等深刻而独到的见地渗透在一串串故事、场景、活动里,融入于如诗如画的描绘里,寓理于事,寓情于境,从中揭示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体现出耐人寻味的哲理。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教育诗》。 它让我知道师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真谛。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物欲横飞的今天,我要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 它让我了解了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对自己的功力一清如水,对学生的根底也要了如指掌。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书中说到的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求知的渴望、上进的心向,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我发现学

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要求与进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今天的学习是否开心??然后及时调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内容、方法、要求与进度等。我也悟到了,当面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只要变换一个角度,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便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部书,穿插了几百个故事和教例,有写教师事业心的《牛的执著》,写教师责任心的《丝丝入扣》,写教师爱心的《潜雨萧萧》,写教师奉献之心的《红烛闪闪》??在这里,我看到了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得到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 …… 余下全文

篇七 :听全科记忆术有感

最强大脑《全科记忆术》听后感

半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个关于“最强大脑全科记忆术”的公益课,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我是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忠实粉丝,我一直很惊叹节目中选手的超强记忆能力,那是我做梦都想拥有的超凡能力,但仅仅是做梦。我以为他们的超强记忆力都是来源于天赋,要不是我参加了全科记忆术的公益课学习,我差点就信了。

大厅挤满了人,助教招呼所有人找位置坐下。我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因为在此之前我对记忆术之类的东西都是半信半疑,一直保持观望态度。一位讲师走上讲台,一身职业装,梳着马尾辫,话音很洪亮,气场十足。开场白之后就开始了关于记忆术起源的介绍,说了一堆外国人名,后来我才知道,有个叫托尼博赞的人原来是世界脑力锦标赛之父。我心想外国人最喜欢整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同学们,我们的肌肉都可以被锻炼,那我们的大脑呢,同样可以锻炼。想不想成为下一个记忆天才?”

想必在场的多数人都被她之前的说辞说服,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想”,我没有吭声,就算我回答了,她也听不见。

“那现在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感受高效记忆的神奇魅力。大家对于圆周率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

圆周率?不是3.1415…后面是什么当时我真不知道。

“我能让大家在5分钟记忆圆周率小数点后40位数字,你们信不信?”她继续说道。 我仍然半信半疑。

“信”。“不信”。

这次的回答显然没有之前的统一和响亮,或许他们都和我一样,半信半疑吧。 “由不得你不信”。大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了一长串乱七八糟的数字。

1415 9265 3589 7932 3846 2643 3832 7950 2884 1971

“现在我来教大家一个方法-----罗马房间法”

罗马房间法?名字听着挺高大上,我顿时有了一点兴趣,伸直了腰板儿。屏幕上弹出了一张图片,和大厅的布置大体相同,图中有十个红圈,标出了十个位置。依次有“门、讲台、幕布、空调、窗、饮水机、盆栽、字画、灯、投影仪”

…… …… 余下全文

篇八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0xx年春节,随父母北上来到了许久未曾谋面的舅爷爷家里,舅爷爷家以前便是书香门第。刚进门,陈旧的木质桌椅,竹编的板凳细说这这个家庭的年代,书房里那架熟悉的书柜,整齐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乡村教师出生的舅爷爷没有太多的宝贝,唯独那一排排的书籍是他最珍爱的东西。我一排排看下来,从四大名著,到各类教科书籍;从各种散文选摘到科研书本整齐的排列在这年代久远的书柜中。其中,一本《平凡的世界》慢慢进入我的视线。残破的书边,翻卷的书页,破旧发黄的封面讲述着这本书的时代,好奇心的初始让我我慢慢的翻开了第一部,

粗略的看完 《平凡的世界》,从名字觉得这本书应该是一部以描述现实社会为主的书。路遥是用平凡文字描述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平凡的世界》从简介可以看出作者路遥的朴实无华的文学,但是偏偏是这简简单单的描述诠释了小说中主人公孙少两兄弟在贫穷落后的生活中的奋斗、与生活作斗争,在困境中挣扎,为生活而奔波。那个时代在变迁,各种矛盾的纠葛不全,天灾人祸的绝望,以及人一生中所受的所有挫折都被作者诠释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为了生活而努力的奔波,在人这一生当中,尊严、信心、顽强,而后的绝望,绝望过后的欢乐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作者从一名高中生时期就从事煤矿工人孙少平入手,展示了那段历史时期的人们渴望改变当前生活,改变当时现状,肩负着远大的抱负,不惧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勇敢的拼搏,真诚面对生活的楷模。主人公孙少安13岁辍

学,与年弱多病的父亲顽强的支撑风雨飘渺的家,而后凭借生活的历练和天生的聪资,干出了一番辉煌的事业,家境富裕但谦虚谨慎,自信、热情,渴望拥有童话般的爱情和梦想,并为之奋斗一生,他的梦中永远停留着一个田晓霞,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描述,成就了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世界。

虽然,《平凡的世界》对于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河中如何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自强不息,不服输,不堪被命运所束缚的精神刻画的惟妙惟肖,但孙家长女孙兰花的爱情悲剧,在路遥手中俨然成了一部血泪史,兰花是封建中国的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以丈夫为天,对丈夫唯命是从,他会因为丈夫开心而开心,任丈夫百般羞辱也不反抗一下,即使受尽委屈,也从来没想过摆脱,对于他来说,他的家不能没有丈夫,他的丈夫才是他的一切。兰花从小生长在封建农村,为了一家人生活整天劳作,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坚强的嫁入王家,才成为了他爱情悲剧的开始。一个游手好闲,没有责任心的男人,使兰花家中一贫如洗,精神生活也几近奔溃,可是兰花没有经历过爱情,所以丈夫对她稍微好点便能将她带进爱情这个悲剧,兰花被爱情蒙蔽了双眼,这场悲剧也反应出了当时封建传统社会的自闭。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