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嚼一片苹果皮》有感

读《嚼一片苹果皮》有感

在这个假期中我看了许多课外书,其中有一个敬老爱老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那就是《嚼一片苹果皮》。

故事很简单,讲的是在一个贫困的年代,在外地工作的姑夫,给太婆太来了七八个又圆又大、又香又红的苹果。在那个年代,苹果是非常珍贵的,几乎不大见得到。太婆看着“我”和哥哥咽着口水,眼巴巴的样子,赶紧拿了两个大苹果塞给“我”和哥哥的手里,说:“快去吃吧,别让你妈看见了。”我们两个孩子捧着苹果,眼睛都乐成两个弯弯的小月牙了,但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不知什么时候被妈妈看见,妈妈说:“太婆已经八十几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啥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我们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把苹果削了,苹果给了太婆,把苹果皮留在碗中,让“我”和哥哥品尝。“我”和哥哥慢慢嚼,细细品味,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妈妈嚼着“我”和哥哥递给她的苹果皮,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故事,我却认认真真地读许多遍,每当读完一遍时我都沉浸在浓浓亲情中。文中的妈妈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什么是敬老爱老。想起我的妈妈,她也何尝不是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影响我呢。平日里,我们去逛街的时候如果看到哪位老人要帮忙,妈妈都会助一臂之力。在家里,外公、外婆年纪大了,瓜子都嗑不动了。可是他们很喜欢吃瓜子,妈妈就一颗颗的剥出来给他们吃。久而久之,我在妈妈的影响下也学会了事事先想着老人。

记得10岁那年的一天,妈妈买了一袋山核桃来吃。外公、外婆最喜欢吃山核桃了,可惜咬不动。妈妈也很爱吃山核桃,但她把剥出来的核桃肉都给了外公、外婆。我拿了一个核桃,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小锤子用力的敲了一下,没想到太用力了都被我砸碎了。我细心地把核桃肉挑了出来,倒到了外公、外婆的手上说:“这是我给你们剥的,剥得不好,你们尝一尝。”“好孩子,你给我们剥的一定是最好吃的!”外婆说。我听了心理美滋滋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嚼一片苹果皮

嚼一片苹果皮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大而圆、红而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颜色,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咽着口水。太婆看在眼中,悄悄塞给我们一人一个,示意我们到外面吃去。

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也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

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那天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

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的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啊。”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最难忘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苹果风暴读后感

苹果风暴读后感

通过阅读本书发现苹果的成功结果是必然的,首先从产品设计上苹果会让你,感觉他会以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产品,细节中体现人性化;在营销上他会让顾客去先体验,感受苹果的魅力,发自内心的想拥有这样的产品来方便自己的生活,本书把苹果的战略总结为“精品路线”和“体验经济”、这是对物品最高的赞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把苹果的产品视为精品,以下几点阐述我对阅读后的感想,在这里给大家分享 。

一,管理,这里是天堂更是地狱。

当我们现在一味的强调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乔布斯地狱似的管理模式同样创造了奇迹和完美的产品;其实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人的能力也是无限的,很大一部分人就是需要压力才能发挥出更大能量的,而发挥才是他追求崇尚的,这些人就需要一种高压才能引出良性循环;另外也有一些人是希望安稳的,他们会承受不了压力,一个企业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够根据自己行业的要求,以及岗位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人才,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既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同时又能让员工达到自己的需要的平衡;实现双赢。

二、营销 打造苹果信仰

首先、乔布斯不营销产品,而是营销精神,经营产品文化,他要让所有人成为苹果的信徒,对苹果有绝对的忠诚,狂热和信仰;作为一个苹果产品的普通用户或粉丝,他们可以在体验苹果产品带来的几乎完美的体验的同时高呼“苹果万岁”、“乔布斯万岁”,将乔布斯作为IT

神父一样的人物来看待;这样的崇拜会让他们放弃理性的思考,从而出现在iphone4陷入”信号门”时其销量仍在不断攀升,

再者、苹果每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特例独行,展现苹果的独有的个性、不拘一格、超凡脱俗、精细完美的做工及傻瓜式的使用方式,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他们对产品产生极大痴迷程度。当这种影响模式真正触及人们内心深处所向往的东西时,人们自然愿意为它买单。

三、创新 苹果之核

苹果的创新并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应用创新。也就是将硬件、软件、网络、内容、工业设计加上服务的成功整合。iPod产品本身没有任何高深的技术,乔布斯所做的就是将互联网上的内容和硬件整合在了一起,给人们以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便捷的音乐获取方式,所以,技术产品商业化创新才是最关键的,我们的创新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上,还应该更多的考虑应用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应该具有超前性、前瞻性、文化性。

…… …… 余下全文

篇四 :苹果皮

苹果皮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

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眼巴巴的看着那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的咽 着口水。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 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谗猴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妈 看见了。

”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 牙。我呢,不时的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

” 我说:“咱们吃吧。”

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和妈妈分着吃,我和爸爸分着吃。”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

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 “是给俺太婆带来的。”

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又病,咱家 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我和哥哥没有回答,

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

①(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

又看了看我

和哥哥,脸上忽然没有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

“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

”我和哥哥走进屋里,

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

“俩孩子长这

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

”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

”太婆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 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我们吃罢晚饭, 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 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

…… …… 余下全文

篇五 :苹果树读后感

苹果树读后感

我喜欢《苹果树》那感伤优美而质地的语言。喜欢那富有生命激情的情感。喜欢那黄澄澄的荆豆叶子,茵绿细软的落叶松……以及迷醉人的苹果香。作者写的那甜蜜的往事,那忧伤结局。是种伤残的美,美的令人心碎,美的令人惊叹。这是从生命最原始最潮湿最丰厚的情感中溢出来的一首歌。尽管曾经有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最终只是一首哀唱。但它却溶于生命浓郁香醇的滋味,有如大自然清醇的气息一样。永不消失,溶入了作者的生命之血液。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律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取得律师资格。高尔斯华绥的作品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为背景,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对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对资本主义社会和法律具有揭露和批判的意义。在他的作品中,尤以《福尔赛世家》最为著名,是他的代表作,并因此在19xx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苹果树》这部中篇小说,文字优美、耐读。通篇描写青年大学生艾舍斯特遇到天真纯朴的村姑曼吉,与她在苹果树下定情,后又将她抛弃。他造成一起恋爱悲剧,而最终他又为此伤感,因为他遗失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借语爱情遭

遇偏见的传统题材,用最细微的情愫打动了读者,起到了长篇小说无法达到的效果。《苹果树》那感伤而优美的语言,那富有生命激情的情感以及迷醉人的苹果香,都令人爱不释手。主人公那单纯放荡而甜蜜的往事,那忧伤结局,是种伤残的美,美得令人心碎,美得令人惊叹。尽管曾经有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最终只是一首哀唱。但它却溶于生命浓郁香醇的滋味,有如大自然清醇的气息一样,永不消失,溶入了作者的生命之血液。 故事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律师艾舍斯特和好友在外出途中不慎将脚崴伤,于是不得不到旁边的小村庄暂住了下来。在这里,艾舍斯特遇到了美丽勤劳的农家姑娘曼吉。曼吉从小父母双亡,一直跟随阿姨长大。原本曼吉会和阿姨的儿子乔结婚,但艾舍斯特的出现却在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激起一片涟漪。

…… …… 余下全文

篇六 :第一粒扣子读后感

第一粒扣子读后感

第一粒扣子>读后感(一):扣好成长中的第一粒扣子

株洲六0一中英文小学 六年级 275班 吴祉劲

指导老师:邱 霞

《第一粒扣子》是一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读本,采用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传播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而处在小学生阶段正是价值观树立、形成的阶段,就象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就会扣错。

我就是一位小学生。读完《第一粒扣子》后,每当看到'爱国'时,被当时美国海军次长认为'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钱学森为回国而斗争的强烈呼声便萦绕耳畔;每当听到'敬业'两字时,乔布斯参加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词'千万不要停滞不前,请全力以赴,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如雷贯耳;读到'诚信'二字时,范式守信的>故事让我历历在目;看到'友善'二字,我会知道友善是一种美德,它会让我浮想联翩,想到有关禅师和小偷'送你一轮明月'的故事。

掩卷沉思。《第一粒扣子》在我的心里传播了正能量。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学习了梁启超所说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就会激情万丈,热血沸腾,为国争光的念头便从此萌发。我喜欢看报,读新闻,想了解我的中国,关心中国的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也努力学习,长大后让知识武装自己,向袁隆平学习,他实现的是中国的'超级水稻梦',我想实现的是中国的'日益强大的中国梦'!

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和工作,是一种平凡的奉献精神。我不能不说感动株洲,震憾我心灵的唐迪生伯伯的感人事迹。 20xx年11月7日上午,湖南株洲市T2路公交车驾驶员唐迪生开车时突发心肌梗塞。在他生命中的最后29分钟,他忍痛将车停稳,引导乘客一一下车,确保乘客的安全。等他忙完这些,错过了最宝贵的时间,最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 世。

…… …… 余下全文

篇七 :难忘的第一次吃苹果

难忘的第一次吃苹果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

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颜色,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咽着口水。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妈看见了。”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

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

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 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

我们回答:“是给太婆带来的。”

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过了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俩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 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日子多着哩,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

太婆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滋味呀。”

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那天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 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 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不平等的民主》读后感

漠不关心与有心糊弄

——《不平等的民主》读后感

试想,当你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此时周围一片黑暗,你对自己未来的身份一无所知,此时,神给予了你分配世间一切的权力,你会怎么做?

你会给予富人更多的特权,还是带给穷人更多优惠?

你会赋予男性更高的地位,还是将女性抬高于男性之上?

你会设定残酷的机制,淘汰掉残疾者,还是尽量让带着缺陷诞生的人,拥有更完整的人生?

此时,你或许可以随心所欲,可是,你真的能够为所欲为吗?

我赌你不敢,我觉得大多数的人应该都不敢。

谁知道诞生后,你是衔玉而生的纨绔子弟,还是家徒四壁的可怜小儿? 所以,你必将小心翼翼,仔细斟酌,必将一丝不苟,做到人人平等。

——题记

当问题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人们都一反其无所谓的态度,变得斤斤计较,然而,当问题变得似乎不那么与自身息息相关,人们又会变得漠不关心。

《不平等的民主》讲述了那么一个故事:

在某个地方,很少的部分人,合法的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他们天生就比别人拥有更多,大部分也将继续比别人拥有更多,并且给予他们的子女更多。而大部分人,天生就比他们拥有更少,大部分将拥有得越来越少,而他们的子女,可能从他们那里继承的,只有债务。可是,这不平等的现象,却是由民主投票下所设定的法律保护着,由人民所选择的统治者推进着,而人民,则一边虚假或真心地抨击着贫富差距加大,一边异口同声地将明显是为富有者服务的政府推上台,一边通过一项又一项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政策。

这个地方是美国,白手起家“美国梦”所飘扬之地。

政策的受益者,那些百分之一的人,支持有益于他们的法律,这理所当然,然而,那些不断被剥削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如此高尚,将自家院子里的苹果送与那些已经拥有数不清的苹果园的人作为脚下的泥土呢?在一个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那些只占了少数人的富有者,是使得如何在而当穷人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让穷人们心甘情愿的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表决呢?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