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进学解读后感

《进学解》读后感

《进学解》是韩愈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3)写的一篇散文。“进学”就是通过勤奋和深思达到“业精”和“行成”的境地。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这篇文章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以下围绕读书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

一、读书的目的

这篇文章在读书的目的上,列出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是“笑于列者”的看法,读书也难免一事无成;另一种是韩愈的观点,“进学”方可“业精”“行成”。今天离韩愈说处的时代已经过去1200年了,但是对于读书,拿“能否当官、挣钱”来衡量其功用的人,仍不在少数。当时,社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崇尚科学文化的,因此,无论他人怎么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用“进学”来促进“业精”“行成”,从而提高自身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事实上,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特级教师窦桂梅只有中师的文化程度,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她博览群书,是书籍提高了她的理论水平,是书籍改变了她解读文本的角度,是书籍提升了她研读文本的深度,因此,她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赞赏。纵观当今的教育名流,哪一个不是从书籍中广泛吸取营养,从而高屋建瓴的?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说得好:“优秀教师今天的精彩后面,是广读博览+辛勤耕耘+独立思考+汗水泪水,是多年的‘厚积’换来今天的‘薄发’??我们要时时想到教师自己就是一本书,力求使这本书有深度和广度,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没有荒漠,而是一片滋养学生的绿洲。”

二、读书的境界

本文体现读书的境界主要有两种:1、豁达的境界;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韩愈虽屡遭挫折,但是他笑看风云,从文字中,我们丝毫看不出他的沮丧和颓废,有的只是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2、愉悦的境界;有人总爱把刻苦读书说得那么艰辛,其实,在读书读到出神入化的读者那里,读书自有无穷的乐趣。我知道,我国的外交家李肇星出生山东胶南平民家庭,生活穷苦,但是他却以读书为乐,为了读书,他可以每天往返十余里跑到西山读书避免他人的干扰;为了读书,他常常忘记吃饭;为了读书,他爬到院子里的大树上,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下来,母亲便把地瓜和水用篮子吊到树上??这些,你能说读书是受罪嘛?如果是,我们希望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这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韩愈作品有感

读韩愈作品有感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

是不遇明世。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心态决定一切,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余下全文

篇三 :韩愈《进学解》给我们的启示

题目:韩愈《进学解》给我们的启示

副题目:《进学解》 读后感

班级:09电子一班

姓名:

【提要】通过读这篇文章,自己有感而发。总结了以下几点怎样学习的方法和读书的目的,读书对我们的重要性等等。体现我们士大夫在黑暗实现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 关键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文中很多的观点到现在还是极为看出我们的古代大文豪的智慧和古代人的智慧,一点也不会比现在的人笨,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极高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出现一个大文豪了,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样的名句,我早就知道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这出自于韩愈的《进学解》,这文章本身到没多少出名的,但这几句话,小学生都会背.不过韩愈说的太平盛世,说的有点违心了.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上面的意思是说当时法治建全,人各有所用,只要你有点小材就一定会被选上,只要有本事,有一特长就行.我看写的有点超现实,多是瞎吹的.当代的社会你就是再有本事,也要给上面送点,跑跑才能被提升,大多数人都患有司之不公呀!

不过韩愈在文中还是写出了正确的用人观,值得当今统治者学习,韩愈说粗大的木材做屋梁,细小的木材做屋椽,柱上的斗拱、梁上的短柱、门臼、门坎、门插、门楔,各用合适的材料建造,用以做成房屋,这是木工的心思。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青芝,粗贱的牛溲尿、马屁菌,破鼓的皮子,都收藏起来,以备使用时无有遗缺,这是良医的修养。公开、公平地提拔人才,聪明的、老实的各方面的人才都得到任用,沉着委婉的人,可以表现他们特有的美态,卓越超群的人,可以显露他们非凡的才能。衡量各人的长短,恰当地加以分配任用,这便是宰相用人的原则。人各有长短,有的人喜欢美术,有的人喜欢数学,有的人喜欢冷,有的喜欢热,如果统治者唯才是用,而不是任人唯亲,唯钱,那么社会风气就会彻底改变,中国向来就是官本位的国家,当官的如果采用正确的选才观,那真是太好了.

…… …… 余下全文

篇四 :进学解

《进学解》晨读小练

一、注音

教诲( )刮垢磨光( )编纂( )日晷( )攘除( )周诰( ) ......

仙葩( )佶屈聱牙( )裨益( )裨将( )书札( )卓荦( ) ......

校勘( )跋前踬后( )从徒( )诘责( )剽窃( )瑕疵( ) .......

摩肩接踵( )要其中( )岁靡廪粟( )补苴罅漏( )卒老于行( ) ........

二、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登崇畯良 2、冗不见治 3、校短量长

4、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5、计班资之崇庳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有文言现象的请指出来。

1、爬罗剔抉 2、孰云多而扬 3、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4、细大不捐 5、补苴罅漏 6、独旁搜而远绍 ...7、作为文章 8、上规姚、姒 9、《左氏》浮夸 ...10、长通于方 11、闳其中而肆其外 12、下逮《庄》、《骚》 .

13、可谓成矣 14、动辄得咎 15、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

16、头童齿豁 17、匠氏之工也 18、杂进巧拙 ..19、纡馀为妍 20、卓荦为杰 21、宰相之方也 .....

22、孔道以明 23、绝类离伦 24、乘马从徒 ...

…… …… 余下全文

篇五 :进学解新编

进学解新编

槐榆柳

槐柳先生晨入学堂,请诸生端坐堂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政治清明,道德高尚。公仆精英,皆为贤良。具小才者率以录,擅一艺者无不用。搜罗人才,雕琢培养。盖有幸而获选,定无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官吏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官吏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堂下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从吾师,于今三年矣。姑以先生为例。偿闻先生幼而求学,是时也,国贫民穷,食不能饱腹,衣不能暖体。焚煤油灯以苦读,伏水泥案以奋笔;怜残书如玉,惜片纸如金;脸常有菜色,手不乏冻痕。凡听课,全神贯注,饥寒不能分心;凡习作,一丝不苟,困苦不能夺志。先生之于学,十年寒窗,始终如一,可谓勤矣。既而,千淘万漉,吹沙见金,终入大学。从八方名师,举四载精力。耳不闻靡靡之音,目不窥窈窕之色;教室常见身影,书馆不绝踪迹;夜归宿舍以蓄锐,晨至操场以强魄;于周末苦修,值假日历练;风雨不改,寒暑不辍。先生之于业,上下求索,心无旁骛,亦可谓精矣。至于德行,先生幼年,即逢伟人时代,国力虽弱,风尚高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以助人为乐趣,以善行为榜样;以社会之建设为己任,以中华之崛起为理想;拾麦穗,砍猪草,采树叶,捉虫鸟,已所能及,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昧金,不说谎,不破坏,不损人,克己从严,不以恶小而为之;先生之于行,耳目渲染,根正苗盛,可谓有思矣,既而,改革开放,经济先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国财民力,日新月异;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人之价值,唯权唯财;不以读书为品高,仅视名利为望隆;先生当此时,不随不逐,不移不屈;以青春理想为尊,以人生价值为崇;先生之于行,不染污泥,不浸黑墨,亦可谓成矣。然而一朝步入社会,遂为各显神通;任君品学兼优,不及爷娘英雄。先生服从分配,为人师表,恍然二十年。公不见信于上,私不见助于友。战战兢兢,动辄有过;畏畏缩缩,静亦得咎。论薪资,不及修鞋匠;谈地位,堪比买菜翁。且不提高官裙带财富榜上名罗列,亦不言房叔房姐户口薄里身份多;只看那,慈善行会富小姐,公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感(2)张彩杰

词句段篇,领略学识的渊博

——读孙石山《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感(2)

莘亭联校/张彩杰

一段童年往事,一个现实生活的片段,一幅字画的欣赏,一则时事的评论,一片景色的陶醉,作者引经据典,文字朴实,读来让人感觉分外自然、亲切。

冰心的诗歌《成功的花》、毛泽东的诗《咏蛙》、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陶渊明的《饮酒》、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唐杜荀鹤的《送人游吴》、老舍先生的《草原》,以及对北宋王溥《咏牡丹》、张继《枫桥夜泊》的细探,对王安石《梅花》的遐思,对“椽笔”的考究,对“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的品赏…… 这些古诗、散文、小说、经典,作者是信手拈来,巧妙地镶嵌在了文章中,使得情景交融,事理经纬分明,很好地再现着情感的历程,生活的足迹,让我领略了作者学识的渊博。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让我在词句段篇中,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了解的知识,查词典,上网查阅,读有关书籍,受益不少。举几个例子,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文中有几个小标题,“享受健康也幸福”“享受艰苦也幸

福”“活得真实也幸福”中的“也”,总觉得它是副词,连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后来查阅“也”,了解到“也”有一层意思为“表示强调”,细细一想、一品,觉得还是用“也”比较合适。

学到了一些新词,比如“动议”,它的意思是指会议中临时提出的建议或提案,以前这个词从没见过,不禁笑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进一步了解了一些熟视无睹的词语的出处和内涵,比如“装扮”和“妆扮”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前者多指整体,后者多指局部;前者可以是形容人和事物,后者只能是形容人。“片段”和“片断”的区别:前者所指的对象多相对独立,后者多强调从整体中截取。“异曲同工”亦作“同工异曲”,出自唐韩愈的《进学解》:“子云相如,如工异曲。”“平易”一词的适用范围;“贫瘠”与“贫穷”意思的外延等。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

谈《专访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对我的启发

那天,黄校长给了我一份《中国教师报》。我正浏览着,突然一个专题闯入我的眼帘,使我心潮澎湃。

有那么一个人,他是教育的传奇,是改革的先锋。他当过代课老师,31岁初中毕业,38岁当上副科长,年近五十当上正厅级干部。教育是他挥之不去的情感,学校成为他倾心履职的丰碑。到任伊始,他就开始云南“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三生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他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前进,前进。

他就是罗崇敏,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作为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和现在的教师,我一直较关注《中国教师报》,其中的一些报道常令我感动不已,一直想写点什么,却又怕因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和文字,而不能准确地表达《中国教师报》给我带来的震撼,就迟迟未敢动笔。直至现在,罗崇敏的专访报道,他的事迹,他的思想,在我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激起了千层波涛。我思绪万千??

唐·韩愈《进学解》中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之说。罗崇敏厅长上任就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源于他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探索,高瞻远瞩,勤于思考,深刻剖析。他一直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现代教育”,“怎样发展现代教育”,“怎样构建教育价值”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明确回答,形成思想体系,贯彻执行。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大海中指引航行的灯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引领着教育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教育的成功需要大家的努力,而凝聚大家力量的方式莫过于有正确统一的指导方针。这使教师在执教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正确路线。罗崇敏厅长明确提出现代教育应以人为本,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制度教育为保障,以教育公平为基础,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这一指导思想为云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凡是优秀的我们就应该学习,凡是精华我们就应该汲取其营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领悟和探讨“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内涵,以便更好地为教育而服务。

…… …… 余下全文

篇八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新三字经读书心得

刚开学不久,老师让我们写《新三字经》读后感,我就央求妈妈给我买了《新三字经》这本书。一开始我并不感兴趣,我漫不经心地翻了一遍,原来,这里讲的是许多做人,学习和生活的道理,还有许多伟人的事迹.比《三字经》更贴切我们的生活,更通俗易懂. 这本书将中华民族传统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熔于一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就认真地阅读这本书。

“亲养儿,多苦心;报春晖,寸草心.”讲的就是父母养育儿女,非常的辛苦,很不容易.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足以表达父母养育儿女付出的辛劳.使我感觉到,父母对我们的细心地呵护,用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无法报答完的.

我们小学生最应该学的是“好战士 有雷锋 乐助人 甘奉献”。雷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因公殉职时年仅二十二岁,他用行动模范地实践了自己立下“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当然,我们小学生所学的不是雷锋的做法和事迹,我们真正所学的雷锋那乐于助人的精神,那一份为人民服务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求学者,贵恒心;磨铁杵,可成针.”在学习生活中的人,贵于坚持努力不懈.如果肯坚持磨铁杵,终究有一天会磨成针的.使我感到,学习如果一直坚持不懈,方法得当,肯定有一天会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新三字经》中最使我深思的是“家爱我 我爱家 推此心 爱中华”。这句话是说家庭里的每个人都爱我,我也爱家人,如果有这份心意去对待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也需要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确实太自私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家人的幸福,不顾国家的尊严与他人的幸福做坏事,如果他们将国家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就不会有这么多贪污受贿的人了。

《新三字经》让我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这可真是一本好书呀!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爱护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