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我这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恶臭。”姑姑如是说。

《蛙》塑造了一个复杂矛盾的乡村妇科医生——姑姑。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她的人生变成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可怜姑姑夹在中间忍受着冰火的煎熬。姑姑拥有着高贵的出身,精湛的医术,人称送子娘娘,挽救了无数妇婴的性命,可她又杀死了多少未出世的婴儿。姑姑一直崇尚着“生是党的人,是党的鬼”的信念,所以她为了政府发行的计划生育的政策,可以冷酷无情。她为了控制人口,不惜上房揭瓦,大义灭亲。我一直以为姑姑并没有对那些未出世的孩子而感到愧疚过,但姑姑,最终却嫁给了一个泥塑艺人,制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娃娃。这些娃娃是来减轻自己感到罪恶的灵魂,可是姑姑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她追求着人生至善的理想,忘我地投入到服务革命或进步事业中去。

“蛙”与“娃”同音。莫言不仅仅是想通过《蛙》来反应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路程,更想表达的是对生命和繁殖的崇敬和膜拜。

生命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阳台上洒满的阳光,高大的树木,碧绿色起风的下午,都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每个人对生命的感知是不同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对生命充满敬意,不管是否存在,是否年轻。生命总要被岁月所清洗,老去的生命,总渴望阳光的照射,所以在街上总能见到晒晒太阳的老人,也会有年轻的脚步从他们身旁很匆忙地走过,那如疾似火的脚步,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有一天,当生命过去大半时,他们也会放慢脚步,站在阳光里,望着来来往往步履匆匆的年轻人,想起自己所走过的生命,莞尔一笑。生命总是这样,周而复始,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从哪里来,又到那里去,那些匆匆的年轻人不明白,缓缓的老人也不知道。

生命与我意义又是什么呢?我渴望有太多的正能量的东西在我生命力徘徊,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这么多优秀品质。《蛙》这篇小说带给我一些方向。《蛙》里真正有描写到蛙的只有姑姑在晚上经过洼地时,水塘里成千上万只蛙在呱呱地叫。姑姑说那天晚上的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声里,有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受了无数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发出控诉。然后那些青蛙就全部扑在姑姑身上,把她的衣裳皮肤都划破了。这里面又夸张的成分,但却更真切地表达了姑姑对自己扼杀的孩子的愧疚,悔恨,对那些鲜活生命的渴望,但姑姑终究是有悖于自己对生命的渴望的,因为时代不同,姑姑必须遵守党的指令。而我们却可以去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应当去爱护他人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都应活出自己的价值,莫言写《蛙》是为了告诉大家生命的珍贵。

…… …… 余下全文

篇二 :《蛙》读后感

读《蛙》有感

很长时间没有认真读过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一来是科技在发展,在这个喧闹的、讲求时效的物欲社会里,花费大片时间阅读仿佛是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古文物,显得久远而又不合潮流;二来,似乎年龄越大,有了工作的压力,很难静下心来去认真看一部小说,甚至是一篇稍微长一点的散文都无心品味了。

对于莫言这类作者,我更是无太大兴趣,也未曾看过他的作品,唯一一部被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有看过,但是对于故事的情节并没深刻印象,也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这位如今风靡全球的大作家莫言。莫言,是大家,尽管有人说,他的获奖与中国国际地位有关,也有人说他运气好等等这些来自各界的舆论,我不否认。但我也想说,他能走到这个位置,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必定有他的特色。

带着十分的好奇,外加十二分的钦佩,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拜读了先生的代表作《蛙》。这部作品,先生用了十年之久,三易其稿,是以写信的口吻诉说了先生所在的乡村,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全文以姑姑为核心人物,她是一个为产妇接生新儿的妇产科医生,又是计划生育的领军人物。这无疑是两个矛盾的角色。在计划生育和人权斗争中,孰轻孰重?姑姑是一个女人,是一个被男人抛弃以致孤独到很久的女人,她一辈子接生了千万个新生婴儿,全村上上下下都是她的孩子,但同时也有千千万万孩子“毁”在她手里。王仁美的死,是在姑姑预料之外的,当姑姑为她输600CC血时,我想她是多么希望王仁美能活下去,那是他侄儿的女人,肚子里怀着她老外家的种子,但是在国家政策面前,她六亲不认。王胆的死,这都是何等的残忍。姑姑晚年,在她的老伴的支持下,做了无数个泥人,她说这都是她“毁”了的孩子,现在都有了别的去处,给孩子们安顿了好的去处,这是姑姑一辈子留下的忏悔,也许没有人同情她,但是真的,她心里的无奈恐怕也只有看到过这些泥人的人才会懂。作者朴实的语言,将姑姑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及她的心里表达的如此真实。

…… …… 余下全文

篇三 :蛙读后感

读《蛙》读后感---让人性回归真实的世界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读完《蛙》这本书对于人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蛙》这本书基本是以书信的形式回忆而成,由五封长信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人物性格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作者描写的主人公“姑姑”可以说是个崇高的人。作为一位妇产科医生,作为一个对小孩充满爱的女人,她的一生都在和小孩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计划生育是国家政策,但这种国策是理性的,没有这样的国策,很难想象当今的中国在人口问题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是因为国家实施计划生育,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她不得以恶人自居,打掉孩子成了她的任务,曾经的妇产科大夫成了今日的屠夫,曾经受乡亲们敬仰的医生成了让人厌恶

的恶妇!这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也许是时代的悲哀,但是姑姑这个形象无疑是让人敬佩的!为大我舍小我,现在的人几乎没人可以做到,时代的产物吧!

莫言对于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虽然是在写一个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在小说中用残酷的笔法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姑姑”塑造出了一种大义灭亲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一个时代背景和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晚年的“姑姑”做着噩梦,梦着那打掉的孩子。人性是丑恶的,人性又是善良的。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姑姑”显然是这种国家意志的代表,她在执行国家意志时是没有退路的,任何人也没有退路。所以,当国家意志与古老落后的生育观念发生矛盾时,“姑姑”的角色所代表的人性善良和丑恶也在无奈中发生了转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莫言《蛙》赏析 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额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小说中一个最典型的人物。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

…… …… 余下全文

篇五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篇一:蛙>读后感

我带着悲伤和回忆承认,这个阅读过程是波折的,心情的大起大落随着章节里的人物关系悲喜交加,我依稀的看见计划生育的尾声是怎样的结束的,是怎样在人民的意识里消失的,我更能深彻的体会到童年的土路上发生的那些至今都不会再有的生活现象。

姑姑,这是一个现实版的传奇人物,太听话,太革命,太忠心,太认真,一个17岁善良聪慧的姑娘将职业视为生命的宗旨的送子娘娘,到始终履行着社会主义的号召,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妇产科医生,一生肩职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这一生精神的痛苦,肉体的折磨,在这个老人的生命里徘徊,她迎接生命的诞生,她打击新生命的到来,这是姑姑为社会主新中国所做的贡献,她是忠臣,可是他的灵魂里有罪恶,有鲜血,有感激她的人,有憎恨她牙痒痒的人,有同情她的人吗?

两度落泪,第一次为王肝的单相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只有默默地在一封封不见回信的>情书里诉说,默默地的看着思念的人在自己的眼帘里徘徊,为之动容。

第二次为豪爽单纯的王仁美的死落泪,这是一个错误的年代错误的想法酝酿的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不得不的一个残忍的悲剧,怪不得姑姑的晚年是失眠的,王仁美是可怜的,悲壮的,但是她死了,姑姑是可怜的,悲壮的,但她活着,她的痛,她的精神境界未必能比一个死过的人好到哪里?

这是一部悲喜交加凸显人性多面性的小说,这里有辛酸,有向往,有期待,有梦想,有幽默,有无知,更有愚昧,同时还有善良的味道,将姑姑在一大串的小人物中塑造描写,普通的村子,普通的人物,不一样的思想意识,缔造了不一样的命运和人生,爱过,恨过,残忍过,平凡里有辛酸,感动中有泪花,讽刺里记录史实,在幽默中挥洒人性的曲变。

今日不知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知谁对谁错,如果用思想觉悟评价,只希望过去的都过去吧,已经新时代了,姑姑你的睡眠可好?

妹妹19xx年出生,次年2月计划生育的领导们经常来到家里给爸爸妈妈上课,而且换不同的人,20xx年计划生育已经接近尾声不再严重,只要交钱就不用手术,但是19xx年以前的孩子母亲们是躲不过的必须做,这是我印象中的计划生育政策。

…… …… 余下全文

篇六 :蛙 读后感

心灵氧吧

心灵深处的善良

——《蛙》读后感

一语 王培玲

真好,今年得奖奖了两本书,分别是莫言的《蛙》和《生死疲劳》。寒假期间,便迫不及待地把《蛙》看完了。

想来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便是整部小说的结构,这部小说中间穿插了四封长信,最后又有九幕话剧组成。细细品味,用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原来这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与开始。更有趣的是原来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整部小说都是讲计划生育的,为什么要用“蛙”为书名呢,似乎与文章没有多大的联系啊,可是读到后半部分,我渐渐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深远,并且极有寓意。 “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由此看来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由此,我对莫言深深地佩服,大作家就是大作家。

可对于书中的故事情节,心中有诸多说不出的堵塞。有时,觉得我没有完完全全看清许多东西,所以我也读的不是很懂。为了找到可以交谈的人,我上网搜了一下大家对《蛙》的评论与感想,同时也帮我来释怀。当看到大家各抒己见时,我也渐渐明白,并且从书中悟到了许多,看到了许多,听到了作者的心声,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思。比如在小说中,我看到王仁美和王胆的死时,心里有诸多说不出的难受,当时也留下了眼泪。可是现在来看,才发现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但也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作者在小说中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让读者感到残酷与痛心,同时也体现了“青年姑姑”的果断麻利、铁面无私,就这样,我们也发现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并且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也必须去承担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老年姑姑”与“青年姑姑”却又不一样了,事隔多年,姑姑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变化与对比中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生命的坚韧、坚强与脆弱,而这坚强与脆弱也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 …… 余下全文

篇七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裕华区南栗学校XXX

寒假拜读了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

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 …… 余下全文

篇八 :蛙读后感

冰释前嫌

当我初得知莫言竞过村上春树获20xx年诺贝尔文学时,我心里是悲愤的,我在想,若不是诺贝尔奖,我几乎不知道这位国学大师,然而村上,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他是相当熟知的。

出于赌气,我就想去读读这位莫师傅的文章了,初选自然是得奖作品《蛙》。我想先谈谈读完后我对故事感觉,如果要说,我真的是千言万语了,但是我就选几个对我来说影响最深刻的几个人物说说吧。开篇不久便有吃煤的场景,我在想象,当时的人们忍受了怎样的饥饿!然后王胆天真无邪的笑容和甜美的个性却使得吃煤这件事变得温馨,是温馨的感觉,直到最后她为了自己的孩子死在了竹筏上,这位漂亮脸蛋的小美人一直让人喜爱无比。秦河,一个末路书生,我想在这故事里,最懂姑姑的便是他了,他跟随姑姑比小狮子还要久。文章中不乏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我读王肝单恋小狮子那会,就觉得爱情,就觉得爱情太强大坚贞了,然而直到王肝的解脱,我实在受到了打击,他怎么可以“解脱”?可是,秦河,在故事中,一直那么平淡无奇,却从未给过我失望,他的默默,他的沉静,他的坚守,是那样的坚不可摧,他守着姑姑,就像守着自己的灵魂,没有条件,爱情就应该是这样,不是吗?姑姑在计划生育组工作时需要一个会开船的人,秦河就会开船了。到了晚年,姑姑出于心灵的自我责罚,喜欢泥捏的娃娃,然而,他就奇迹般的会捏姑姑想要的泥娃娃了,比有祖传秘籍的姑姑的丈夫郝大手捏得还好,爱情已经没有正常逻辑了。其实姑姑何尝不知道秦河的心意呢,姑姑嫁给郝大手时提出的条件就是娶姑姑就必须同时接受秦河,他们三个人真的就生活在一起了,这种扭曲的关系何尝不是一种让人刻骨铭记的爱呢?,是每个读《蛙》的人不得不提起的传奇人物,她的所有的神迹已经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姑姑是一个强大到让人心疼的人。我不为她年轻时受到的误解和侮辱遗憾,但我会一直心疼她晚年受到的心灵煎熬,这都不是她应该承受的。

读完这部作品,看完许些书评以及读后感,我没办法像专业书评家那样洞悉莫言对政治与人性的反思,商品经济给社会以及人性的冲击。或者说剖析他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