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西方史学史 读《荷马史诗》有感

读《荷马史诗》有感

弗兰西斯·培根在其《论求知》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弗兰西斯·培根将“读史”置于众多求知方法之前,可见“史”的重要所在。“读史”必要研究史学,而世界各国史学之演进,最早还是要追溯神话与史诗。在文字创造以前,人们大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法,保存先民对自然与社会最初的活动记录,文字产生以后,口耳相传的神话与史诗,逐被文人删改纳入诗歌戏曲,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各民族的神话与史诗,《荷马史诗》正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我同意史学史是由神话与史诗而开始的观点,神话与史诗反映了每一个民族在步入文明时代之前的一面镜子,不仅西方国家,中国也是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神话与史诗反映了人类处于萌芽状态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等原始先民的最初意识形态。史诗并不一定是历史,但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以前,古希腊人把史诗当做历史来看待,著名的《荷马史诗》就被古希腊人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学习启蒙的教材。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创作,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但对荷马其人在18

世纪以前,学者们都认为历史上确有此人,18世纪以后西方学者有人质疑荷马的真实存在,并构成了西方学术史上的“荷马问题”。但如今学术界认为确实有荷马其人,荷马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古老神话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整理定型后记载下来,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史诗,用荷马本人得其《荷马史诗》名,编成后的史诗还在不断地进行增删补充。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荷马史诗》才能得以形成正式文字,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力山大里亚的学者们编订的。《荷马史诗》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 …… 余下全文

篇二 :荷马史诗的读后感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后感

伟大的荷马,伟大的史诗,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背着七弦竖琴的荷马,双目失明的荷马,四处漂泊的荷马,亦说亦唱的荷马。特洛伊古城曾经的悲壮、帕特洛克的生死度外、赫克托父亲的眼泪、阿喀琉斯致命的脚跟、胜利之后的杀戮掠夺......一部《伊里亚特》让她动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因一己私欲伤及无辜。

《荷马史诗》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忆中的历史。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史诗》就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氏族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史诗所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

但是,史诗中的英雄主要是为了掠夺和加强个人的权势而战斗的。史诗中的英雄观念也和氏族中的等级观念相适应。这些英雄已和英雄传说中的英雄不同,后者多是群众的理想和经验的化身,前者则是高踞于群众之上的骄横的贵族,仗势欺压本部落的平民。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等人就是这种英雄的代表。《伊利昂纪》所描写的战争就是一次在神话的动人外衣掩盖下的掠夺。当时,由于氏放部落内部发生了分

化,贵族和平民对战争的态度已有所不同。在氏族内部分化的情况下,他们是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英雄。平民的代表忒耳西忒斯则被丑化为懦夫而受呵责。事实上,他敢于面斥联军统帅和氏族首领,号召希腊士兵不再为首领卖命,并毅然返回家园,他应是平民中的英雄。在这种条件下,史诗对战争和贵族的歌颂也是从贵族的利益出发的。在特洛伊方面,氏族平民由于城邦面临毁灭而同仇敌忾地支持贵族,但他们也只是作为陪衬英雄的背景而出现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篇一: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 希腊 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 伊利亚特 》和《 奥德赛 》的统称。《荷马史诗》 被称为“希腊的圣经”。公元前 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 《荷马史诗》 而得名, 《荷马史诗》 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为夺回海伦,组成十万联军,远征特洛伊城。战争 持续了整整十年。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智取特洛伊城,大获全胜。

《奥德赛》叙述伊塔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这两篇故事都是古希腊盲人歌手荷马所作,因此统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个故事歌颂英雄的威武勇敢,赞美希腊民族历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喀琉斯,他是个近乎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视荣誉,但是具有固执、易怒等弱点。

《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部杰作。

正如雨果说的: 一部杰作已经成立,便会 永存不朽 。第一位诗人成功了,也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你跟随着他攀登而上,即便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也绝不会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 但丁 好了,而他的名字却叫荷马。

荷马带我走进>世界文学史的殿堂!

篇二: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是对人性的描写,写得很华美,也很真实。可以看作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作深刻的写实。史诗第一部《伊利亚特》,从写神的争斗开始,写的是神的欲望和贪婪。西方的神,本就是人化的神,与东方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截然不同。之后,史诗从神正式写到人的欲望和贪婪。人对情欲、对权力、对荣誉的贪婪。然而,男人和女人的欲望和贪婪却有不同,也许男人的欲望要纯粹得多——可以为了女人,放弃王位;为了权力放弃女人;也可以为了荣誉放弃一切。而女人们似乎是情欲的贪婪者,但事实上,她们什么都不想放弃。她们不会和流亡的王子浪迹天涯,即使他风姿依旧;更不会与战败的国王床第之欢,即使他腰缠万贯。从这个角度上讲,女人比起男人来,似乎更加贪婪。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阿伽门农,男人们的英雄,因为女人而死;女人们也死了,被更不肖的男人杀死。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自杀的,死在自己的欲望和贪婪之中。

…… …… 余下全文

篇四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 …… 余下全文

篇五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

首先,谢谢让我重新拾起这本书

在初三时的暑假曾看过一遍,当时第一感到就是无趣,那种诗体式的叙述让我很不适应,很快便读完了,但几乎没什么感到。

只是看了一些离散的希腊神话,印象很含混

对于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的地位虽懂得,但看过后也不明确为什么

当然,以前看完神曲同样的问题也存在着

下面进入正题,谈谈这次读后感想,总共花了约两星期看完,感想很深,在此列出,由于时间问题,只是从慷慨面稍微收拾了一下,会有些零乱,请体谅。

一,从整体分析

1.叙事方法

古老的年代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简略,幼稚的平铺直叙

单从奥德赛来看,古希腊人在讲故事方面丝毫也不比现代人逊色

插叙,倒叙都夹杂其中

奥德修斯刺激,艰苦的逃亡生活并没有简略的从正面描写,而是经他人之口再加上奥德修斯的回想组成。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全诗从两条线出发,奥德修斯的归来和其子特勒马科斯寻父(佩涅洛佩思夫)这两条线同时进行,最终两条线并和,父子相遇,夫妻团聚,合力复仇。

将全文推向

这种叙述方法可以说是相当的有技巧的,可见,当时人们对故事情节的构思已达到很高程度。

全部故事也因此扣人心弦

2

并非简略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全部故事的展开运用了多种伎俩

有时,似乎是主人公奥德修斯的自传,他的一举一动,心理运动都由第一人称写出。

可有时,荷马又跳出来,和奥德修斯对话,或者成为一位吟唱诗人,好似在酒桌前娓娓叙来。

这使全部故事犹如一幅幅画面浮现,整体感到很生动,很有意思

3

这里,我个人比较赞成全诗大部分是由荷马一人完成

因为全诗的整体性保持的很好,没有明显的拼凑或碎片

或许其中的一些历险,神明,磨难都取材于当时广为流传的街头故事,寓言或吟唱诗人。

但这些必定是在荷马的收拾(很可能修正了很多以适应奥德修斯的性格特点)下进入《奥德赛》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由于知识面和生活经历的关系必定会有所偏差。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荷马史诗》有感

观《荷马史诗》有感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电影《荷马史诗》。一个个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不时的闪过脑海。展现了沃尔夫冈·彼德森巧妙妙的构图方式。当《荷马史诗》用现代技术向世人展示成千上万名古士兵战斗的奇景时,我不得不感叹,传奇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特洛伊之战的宏大和悲壮,还有什么是现代科技所不能做到的呢?当史诗与现实零距离的时候,到底是复述传奇呢?还是又在书写一段传奇呢?数万士兵的前进与对峙再到相互冲击,茫茫碧海上的千帆争舸,凌空回转的不可思议的长镜头,不得不让人称奇。出海时,镜头由近及远,海面上出现几只战舰,缓缓拉远,战舰数目逐渐增多,木色的战舰与天蓝的海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军万马的气势不言而喻。无论影片还是史诗, 似乎所有的人性光芒都聚集在特洛伊一方.

赫克托尔无疑是整部影片中最让人动容的人物,他是睿智的领袖,勇猛的战士,特洛伊最杰出的守护者,同时他也是孝顺的儿子…善良的兄长…温柔的丈夫,慈爱的父亲,虽然他战死疆场,但是他是整部影片中唯一屹立的人,普里阿摩斯,英明的君主,赫克托尔坚强的父亲,为了国家的尊严,他选择了抗击,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他不顾性命安危,来到阿凯奥斯人的营地,亲吻杀死自己儿子的仇人的双手,献上礼物,只为能带走爱子的尸首,

当看到那满头白发的老人跪倒阿基琉斯脚下时,不禁唏嘘。希腊的神话,是塑造英雄与荣誉的神话。按照希腊人的观点,英雄是神的后裔,天之骄子,凡人中的宠儿。他们出身高贵,人人都有显赫的门第,可资夸耀的家族,坐霸一方,王统天下。他们相貌俊美,仪表堂堂,鹤立鸡群。

在希腊战争中,战士都是为了荣誉而战,英雄们更是为了荣誉而战死沙场。但影片去掉了明显的神的成分,将神塞进了故事人物的信仰中而不是赤裸裸由神明目张胆的来操纵这场战争。“敬仰天上的神名,热爱自己的女人,保护自己的祖国。”这是特洛伊王子,也是特洛伊的第一包围者赫克托尔的一句台词。敬仰天神却不盲目的相信神谕,热爱自己的女人却不宠溺她也不沉醉温柔乡里,保卫自己的祖国也不践踏别国的尊严,这就是赫克托尔,尽管他的武力只逊与阿基里斯,但他的形象却千万倍的厚实而鹏大,深扎进每个男人的心里。西方的哲学文化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往往在于它的童话人格,荷马史诗不是历史,但它却能反映和指导历史。其实看看特洛伊通篇,没有一处是彰显智谋和诡辩的,即便是后来的木马计,将美好事物的毁灭过程看得清清楚楚。看星辰撩拨那些悲剧英雄们的命运,看他们身死后艳媚的谈资。明知命运险厄,但却拒不向它屈服;明知征战艰难,但即使打到头破血流,也要拼个你死我活。活要活得扬眉吐气,死要死得明明白白——这就是古希腊的英雄!特洛伊人中俄底修斯的木马计,从而导致城池被毁,满城被屠,葬在一片火海中。但是,这一场

…… …… 余下全文

篇七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伟大的荷马,伟大的史诗,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背着七弦竖琴的荷马,双目失明的荷马,四处漂泊的荷马,亦说亦唱的荷马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 6 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 12 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 10 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 9 世纪至 8 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 9―8 世纪 ) 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 6 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 3 世纪至 2 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荷马史诗》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忆中的历史。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史诗》就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时希腊人

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氏族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史诗所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

但是,史诗中的英雄主要是为了掠夺和加强个人的权势而战斗的。史诗中的英雄观念也和氏族中的等级观念相适应。这些英雄已和英雄传说中的英雄不同,后者多是群众的理想和经验的化身,前者则是高踞于群众之上的骄横的贵族,仗势欺压本部落的平民。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等人就是这种英雄的代表。

…… …… 余下全文

篇八 :《荷马史诗》读后感,读《三国演义》有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 6 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 12 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 10 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 9 世纪至 8 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 9―8 世纪 ) 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 6 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 3 世纪至 2 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