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作为一个刚刚成年不久的年轻人,对于政治我通常持保留意见,努力多睁眼看世界。但是每一件事情发生,总有一些反应,有时候骄傲,有时候悲愤。但是看完了《观念的水位》之后,每一篇文章都不多不少的说到了我的体会。就像有一个懂我的大姐姐,我的困扰和烦恼她全能体会,我想说又表达不出来的感觉,她全能帮我说出来。在她面前,我相信你也会想一吐为快的。

与其他人谈政治不同,《观念的水位》没有那么愤青,也没有“假大空”,有的是把我们身边的故事娓娓道来,加上一些自己的观点,把政治讲的像身边的一碟小菜,香鲜辛辣,各有其味。其实“政治”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会发现你家的垃圾该怎么处理,你上厕所排不排队,你上网能不能进外国网站??都事关政治。当我们认识到政治不是精英们的游戏而应该是常识时,对它的排斥感也许就不会那么深了。当有一个人用讲故事的方法给你讲政治,大概你也是愿意跟她谈谈政治的。《观念的水位》正是这样一本书。

《观念的水位》说明各种各样的观点,观念。比如说《恶之平庸》一文,先是用阿道夫·艾克曼(曾经作为纳粹高官参与屠杀犹太人)引出思考,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正常人,为什么却在特殊时代,无动于衷地杀害成千上万人。这种事情并不是单例,在生活上历史上,曾经有各种令人痛心的惨剧,而归根结底,却是来自于我们自己习惯性的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科学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告诉我们:短短一星期,哪怕是一个实验的环境,角色感就可以改造人性。这事想想真叫人不寒而栗,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消失不见。我们应当不断反省自己,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醒与明智,不应该成为“梦游者”被制度催眠。

这个观点的使用范围其实更广。就比如说一直僵化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无论是城管还是小贩,脱下身上那一身衣服,都是我们生活中平平常常的邻居。邻居相处易而为什么城管与小贩相处难呢?不想把问题单纯的归结于哪一方。但是城管帮我们管理城市面貌固然好,不应该角色化,在执法期间暴力执法,恶语相向、全家相加、掀夺摊位,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小贩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给我们提供方便固然好,但是有时对部分市民的滋扰,以及大多数情况下的不合法,这些也是不能忽略的。虽然这个矛盾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但是我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要理性化。城管在执法的时候温柔一点,想想小贩的艰辛;小贩在自己创业的时候要合法一点,不要影响秩序;而像我们这样的评论者要客观一点,不能一味的“弱者就有理”或者“执法就有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弱小的无足轻重的就能推卸自己身上的责任,就可以从恶如崩。

…… …… 余下全文

篇二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每次看刘瑜的书我都有发言的冲动,你的困扰和烦恼她全能体会,你想说又表达不出来的感觉,她全能帮你说出来,在她面前,你是不是会特别有倾诉欲呢?

我这个几乎把不谈政治写在脸上的人却能把《观念的水位》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连我自己都觉得神奇。不过,仔细一想,又合情合理,因为她所做的只是重申常识。

我们不愿意谈政治,是不愿意谈形而上的政治,是不愿意听开口“XX主义”闭口“XX制度”的政治,而当政治走出书斋,走下圣坛,你会发现“政治”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会发现你家的垃圾该怎么处理,你上厕所排不排队,你上网能不能进外国网站……都事关政治。当我们认识到政治不是精英们的游戏而应该是常识时,对它的排斥感也许就不会那么深了。当有一个人用讲故事的方法给你讲政治,大概你也是愿意跟她谈谈政治的。《观念的水位》正是这样一本书。

她写《没有来的请举手》,把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拎出来,担心底层人民被这个呼啸向前的时代列车所抛弃,更是让内心麻木的我们惭愧不已。

我很认同她的一个观点——在所有的专制者中,时间是最专注的那个。任何斩钉截铁、不加思索的判断、控诉甚或只是结论在时间的洪流中几乎都会被证明是“妄下定论”,也许几年、几十年还好,可当时间跨度拉长到几百年、几千年的时候,很多人不得不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承认自己错了。所以刘瑜在不止一篇文章中表示时间自会证

明一切的观点,“政治转型不是一个直线进程,有的国家走着走着会倒退,有的走着走着会跳跃,历史之奇妙也正在于此。” 这样的论调听着也许会觉得没劲儿,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追求一个标准答案,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你既然起了这个话题,怎么能不表态呢?可是我们会发现这本书中的刘瑜变得更小心了,也许是年纪渐长的原因,她的话越来越有所保留。我觉得这正是一种健康的转变,政治不是喊口号,贴标签,不是愤青们在网上骂几句就能起作用的。它需要的是沉潜下去用心思考,而当你对一件事想得越深入时,你就会发现你越不敢对它下结论。就连最精确的数学也有分类讨论的情况,而在社会科学中,几乎任何事都要分类讨论,这种有所保留的写法正是深入思考的表现。

…… …… 余下全文

篇三 :观念的水位 读后感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孙小东 化硕1101 20110902310 《观念的水位》已经读完一个星期有余,现在写读后感反而显得有些晚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妥,一本好书只有在读完后经过长时间思索才能有相对深的思索。写政治文章的作家里,她也许不是知识最渊博、逻辑最缜密的,但你读她的文字就如跟邻家姐姐聊天一般轻松,就算对政治、经济没有什么涉猎,读起她的书来也不会吃力。

我这个几乎把不谈政治写在脸上的人却能把《观念的水位》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连我自己都觉得神奇。不过,仔细一想,又合情合理,因为她所做的只是重申常识。

序言里说的:“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告诉他人他们所不知道的观念,事实是他只能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这话倒是和她们家小濂的那句著名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重申常识”

这是一本政治类型的随笔,按道理说我这样的政治盲应该不会喜欢。可是,这本书里,把那些看似复杂的政治理论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以非常通俗的语言,形象的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政治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加入作者自己的感想,使冰冷的政治看起来像是一场情感与理智的博弈。归根结底,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是一本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政治类书籍。当我们认识到政治不是精英们的游戏而应该是常识时,对它的排斥感也许就不会那么深了。当有一个人用讲故事的方法给你讲政治,大概你也是愿意跟她谈谈政治的。《观念的水位》正是这样一本书。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 …… 余下全文

篇四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第一次阅读刘瑜的书,感觉甚好,她的文笔不是很华丽,有时甚至有一些女人的娇羞情绪,但是阅读起来感觉很好。归根结底,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是一本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政治类书籍。当然,这本书也开阔了我的眼界,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拉丁美洲和东欧国家政治体制和民主化进程变化的历史和原因的分析。

刘瑜在序言里说的:“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告诉他人他们所不知道的观念,事实是他只能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这话倒是和她们家小濂的那句著名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重申常识”。“相信时间,就意味着相信除了千千万万人日积月累的努力,历史没有进步的捷径。对于渴望一夜之间得到解放的人们,这可真令人扫兴。在总结苏东转型之艰难时,一个解释是:制度也许可以一夜之间改写,但是企业家精神、商业头脑、市场意识,只有通过漫长的学习才能形成。对于急于宣布转型本身是个错误的人,显然又忘记了“时间”这个因素。20年后的今天,苏东诸多国家经济都逐渐步入了良性增长,再次证明时间的力量。历史也许会以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前进,某代人可能会在那倒退的一步中度过,但我相信,在所有的专制者中,时间是最专制的那一个。很多时候,人类一不小心误会了自己,把自己想象得太过聪明,或者不够聪明,而时间总是不徐不疾地将误会澄清。”时间总是善待每一个人,是伤痛的最好良药,是改革的基础条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行为及结论一次次被证明,再一次次被推翻,在浩瀚的时间宇宙中,我们所经历的“痛苦”都显得那么短暂,那么渺小。面对每一次的变革,我们都应保持乐观,就像刘瑜所说的“审慎乐观”,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一切都是时间的问题。

她的文字不止给我以激励的启示,其中更重要的是她用质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不知道的政治知识,甚至一些态度有误的时事问题。7.23动车追尾事件,我也没有例外,跟着伟大的网民开始谩骂,骂政府、骂国家,其实也不是真的很痛恨政府,只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中,我也就肆无忌惮了,把我内心的很渺小很渺小的东西放大了无限多倍。“理性的无知”,一个很理性的词,后面蕴藏着巨大的意义,在刘瑜的解释下,我恍然大悟,“有一些事实,那么多事实,我们知道,但他们

…… …… 余下全文

篇五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转变观念获得新生

——读《观念的水位》有感

《观念的水位》这本书刚听起来很像一本给人洗脑的销售书,因为没有读过刘瑜的书。读过了以后才知道自己对它是有多大的误会。虽然我不是个懂政治的人,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她的许多观点。她说,“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这里面水有多深,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人们的观念在变,变革的水位在提升,就能托起政治改革这条船行驶,这船要怎么走,一部分来自于船夫,一部分来自于水。水位高了,水涨船高;水速快了,船就行进得快;水静默着,船就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从前对城管避之不及不敢提,现在可以微博上骂城管声讨他们的暴力执法;从前谁管政府怎么花钱,那可是咱头上的太岁爷,怎么能质问?现在研究政府预算的学者越来越多,纳税人开始想要知道自己交上去的钱都到哪儿去了。这就是刘瑜所说的“问责意识或权利意识渗透进生活之机理的体现”。

有时候也和同事们讨论过,现在大家都在渐渐觉醒,百姓可能感受到,电视上播放的国外内阁出问题、内乱引发流血冲突、政治首脑又换来换去等新闻已经离他们太远,至少一个市井百姓再怎么也管不了庙堂的事,更何况是远在千里之外对自己无关痛痒的事,想管也八竿子打不着啊,而每天亲身感受的生态环境变化、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在嘴里看在眼里的小事,才是关乎自己及家人的,让自己过得好让自己所爱的人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这不能说是自私,如果每个个体都过得不错,那这个社会也就少了很多冲突少了很多牺牲。这当

然只是种理想状态,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是却不能承担自由的代价。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积蓄,不仅提升观念意识,更要提升观念水平和观念素质。意识到位了,水位还不一定能够一直保持高位,要让水位一直保持高位,除了更多的人的观念有所改变,也还需要人们的持之以恒。水位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尚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要使动能更大,只有势能大才行,所以,与其在这里唉声叹气,不如提起精神来蓄足势能,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推动改革。

…… …… 余下全文

篇六 :观念的水位观后感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许多有智慧的人交谈。刘瑜的《观念的水位》的好就在于她将自己对于一些公共的政治,法律和人性问题的独到见解“谈”出来。作为当代中国大陆有自己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的独立自由新女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刘瑜也因为这些闲聊为人所爱。 “中国人素质低”,刘瑜将这里的素质理解为缺乏合作精神的“一盘散沙”性,比北方将原因归结为政治的高度集中即中国社会散沙化不是强权的原因,而是其结果。

我个人也认为政治制度的压制是导致中国人素质低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有了明确的区分,但是从广义上来看,政治因素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政治是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那么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也会是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反之,如果是一种专制的政治,那么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也只能是专制的。

在一种健全的民主制度之中,我们就能够培育一种自由独立的人格,最起码来讲,这样的人格在整个社会中是占主流的。反之,在一种专制制度下,这样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只能是非主流的,是被主流的价值观所排斥的,是被世俗的人所耻笑的。

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特别是在一个极权的社会中,人们只能以一种奴隶的行为方式才能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奴性人格是这个社会中最值得推崇的人格,是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人格。

因此,国民的素质低下,是由这一社会的专制制度所导致的,因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为专制制度在客观上会导致他们必须这样去做。比如说,国家强权以一种非正义的方式对待它的国民,国民也只能以一种非正义的方式来对待这样的强权,或者以一种绝对的奴隶姿态臣服于这样的强权;或者是在忍无可忍时,其反抗也很容易演变成一种非理性的方式。

当然,国民素质的低下并不是中国人天生基因所决定的,只要能够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框架,国民的素质自然就会慢慢地提高。在将来的这样的社会中,自由的独立的人格也会被我们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倡导。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 观念的水位

《观念的水位》读书笔记

12120299林元婧

出乎我意料的是,《观念的水位》不是一部《辞海》那样关于民主政治的百科全书式的大部头,而是作者在各处报刊杂志所设专栏的一个小小集合。作者身为一个近年来显得仿佛很有些掉价的公知,却很不以为耻,反以为傲,有时在文章里还不忘贬损一下高级知识份子,读来很有点张爱玲那样尖酸刻薄小女人的味道,诚实坦白可爱的紧。

单就本书而言,私以为很适合像我这样全然不关心政治民生的人当作入门书来读。那些大部头即便称不上晦涩难懂,读来也是费力的,时常让人有种我究竟懂不懂汉语的错觉。而此书内容多浅显得紧,哪怕日后你博览群书,在民主政治领域踏上鹤立鸡群的境界,再回首来看它,或许嫌弃其浅易,或许觉得作者的言论简直大错特错可笑至极,也会不得不承认这是本启智开明的好作品。它实质上的内容知识或许有限,但也许就是这种浅显而有限,让它成了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吸纳的知识。

作者的政论总以一些与政治相关或不相关,有的没的小事情开端,引申出一些似乎是很容易被想到的,背后的道理。读来常常令人有种“啊啊啊,这个啊,我也知道啊。”的感想。但这种“我知道”,却是“我不知道我知道”的知识。这些东西也许早已在我们心中或多或少的有了雏形,但或许是由于缺乏专业素养,或许是由于缺乏那份总结归纳一下的想法和恒心,总没有在心中成为系统的知识。而作者就是用自己的笔,把这种“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东西,从我们那个废品回收站一样,荒芜而又在些犄角旮旯里藏着珍宝的内心世界里,发掘了出来。即使我们日后没有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但至少这些知识已经存在于我们心中了。

看到和书名同样的题目的那一片“观念的水位”的时候,我特意格外用心地把它读了一读,在我心里一篇文章的标题或者书名总是代表了主旨的。作者既然把这篇的名字选作了书名,一定是觉得这篇能代表她最核心的观点。看罢我还有点小得意,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模模糊糊所总结出来的那个“核心”竟然还真是对的——作者深信社会变革是水涨船高的过程,水是民众意识,船是社会政治的变革。刘瑜同样批评这官僚、政府和当权者,但她更看重的是民众意志。如果民众意志得以提升,官僚总有变得不官僚的一天。

…… …… 余下全文

篇八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转变观念获得新生

——读《观念的水位》有感

《观念的水位》这本书刚听起来很像一本给人洗脑的传销书,因为没有读过刘瑜的书。读过了以后才知道自己对它是有多大的误会。虽然我不是个懂政治的人,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她的许多观点。她说,“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这里面水有多深,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人们的观念在变,变革的水位在提升,就能托起政治改革这条船行驶,这船要怎么走,一部分来自于船夫,一部分来自于水。水位高了,水涨船高;水速快了,船就行进得快;水静默着,船就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从前对城管避之不及不敢提,现在可以微博上骂城管声讨他们的暴力执法;从前谁管政府怎么花钱,那可是咱头上的太岁爷,怎么能质问?现在研究政府预算的学者越来越多,纳税人开始想要知道自己交上去的钱都到哪儿去了。这就是刘瑜所说的“问责意识或权利意识渗透进生活之机理的体现”。

有时候也和同事们讨论过,现在大家都在渐渐觉醒,百姓可能感受到,电视上播放的国外内阁出问题、内乱引发流血冲突、政治首脑又换来换去等新闻已经离他们太远,至少一个市井百姓再怎么也管不了庙堂的事,更何况是远在千里之外对自己无关痛痒的事,想管也八竿子打不着啊,而每天亲身感受的生态环境变化、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在嘴里看在眼里的小事,才是关乎自己及家人的,让自己过得好让自己所爱的人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这不能说是自私,如果每个个体都过得不错,那这个社会也就少了很多冲突少了很多牺牲。这当然只是种理想状态,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是却不能承担自由的代价。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积蓄,不仅提升观念意识,更要提升观念水平和观念素质。意识到位了,水位还不一定能够一直保持高位,要让水位一直保持高位,除了更多的人的观念有所改变,也还需要人们的持之以恒。水位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尚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要使动能更大,只有势能大才行,所以,与其在这里唉声叹气,不如提起精神来蓄足势能,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推动改革。这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