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少有人走的路 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者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知道而已。当你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达到“神”的境界的。

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

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必须如此。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

这是社会的进步。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有物,有很多例子可以做为推论的依据; 写作和总结能力也很強,篇章虽多,最后将问题就归结为几个字: “自律”和 “愛”; 提出的观点比较有体系,而且很实用. 比如: “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種人生原則?

這四種原則包括:推遲滿足感、承担責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有了观点还有具体的实施方法, 下面是书中的一些精华語句和感悟:

…… …… 余下全文

篇二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理医师M·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这本书没特别深奥的语言,也没有特别有趣动人的故事,仅仅是平凡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讲述给读者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学道理。在其中我们似乎也读到了自己的影子,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 开篇书中就写到“人生苦难重重”,我们的人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成长,当我们了解到人生的苦难时,或许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与快乐。在书的第一部分讲到了自律,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是具有非凡价值的。自律可以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自律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自律这一章节有一部分讲到了父母的过错,我觉得这在现在中国这种环境特别需要强调。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如果本身无法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积极榜样,而且常常会告诫孩子“照我的话去做,别成为原来的我”,现在看来觉得很可笑,父母总是把希望寄予下一代,把自己的过错归于那古老的历史,这样一来又何能指望孩子呢!聪明的父母绝对不会这样,他们懂得爱,懂得用爱去培养下一代,他们愿意去花时间了解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也会选择恰当的方式运用鼓励、表扬和适当的责备,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还了解到很多人都有轻微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这样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所谓的神经官能症就是把问题都归结于自身,而人格失调者则把问题都推到别人或者其他环境等等上面。这里面还提到了,缺少关爱的孩子自惭形愧,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缺点大于优点,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这是根源于父母缺乏爱和照顾。人人都需要多年的经验,让心智不断成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 …… 余下全文

篇三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时,心中便萌生一个想法,这肯定又是哪个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想,少有人走的路便是平凡人不曾走的,而我一直深信着我只是平凡的一个学生,意义对我并不大,当得知我们要写读后感时便毫不犹豫把它拒之门外。原以为永远都不会打它的想法,可是却是在书店买书时看到它的封面就无法转移我的视线。心智成熟的旅程这几个字深深映在我脑海,此时又浮现出辅导员在讲座时曾说过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承担的责任,思想上应有的成熟。确实我还远远不够。

正如M·斯科特·派克所说的这本书并不是时髦的书,它身上带着刺,像一把利剑将那些我们一直逃避的问题全部挑露出来,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它,正视我们的心灵。

开篇的一句:人生苦海无边。M·斯科特·派克便道出我们心中的想法,让我们清楚了这一事实,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

M·斯科特·派克通过他做心理医师时遇到的种种,为我们讲述心理学的道理,如何让心智模式成熟,拥有健康心理。 如: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问题结队而来,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 怒、恐

惧、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舒适为何物。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 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 成熟。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 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 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 …… 余下全文

篇四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

上学期浏览网页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当时简单在某网页的读书频道翻看了几页,觉得内容与市面上所谓的教人成长的书没多大区别,于是没有多留心。年关将近,遇到一些事,内心颇不平静,不知如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如何解决,于是想起了这本书,决定将其买来,细细读过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明白了该怎样处理那些不如人意的事。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文版序的第一句话,“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它不像文学作品一样会让读者有美的感受,也不如诸如《怪诞行为学》之类的畅销书那样震撼,“它甚至会让你感觉到一点点的不舒服”,但同时,它也是一本一语道破我们长期以来所想却不敢想的好书。

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现象。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用奶瓶喝水,这是时髦、反叛还是在拒绝成熟?无数的大龄青年不愿结婚,他们真的是没有选好伴侣,还是害怕承担婚后的责任?数不清的成年人一遇到难题,就双手一摊:“这不是我的问题。”他们果真是技不如人,还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

一个正常的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因为

那意味着规避痛苦、逃避痛苦,这恰恰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若贪图暂时的安宁,不能及时处理,就会谓词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从19xx年初次出版到现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内容,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有理解心或者说同理心的人。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分为四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以及神奇的力量。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望共勉之。

…… …… 余下全文

篇五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心智成熟的旅程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好些年前,“心理学”还是一个外来词,但到现在已经逐渐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也由当初的冷眼旁观,到现在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大学里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社会上有了心理治疗师,书店里为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开设了专门的一块地方,而且阅读者不在少数??

无意间读到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既非散文,也谈不上是小说,除了上面那一行小字——“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20年”,相信很难吸引大家的第一目光,毕竟市面上诸如此类的励志书太多,看多了总会让人在感觉很有道理之后又不痛不痒的忘掉,总觉得书中缺少些什么,显得羸弱,没有讲到问题的本质。

革命年代的人们,他们信仰单纯,为了自由、独立、当家作自己的主人,有着同样的背景,同样的理想,时代赋予了他们刻苦、耐劳、有责任感的品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同时,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也日渐复杂,人们得超越传统观念的限制,开始反思以前很少讨论的问题。

斯科特派克,这位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包括自己在内的真实病例的剖析与讲解,向我们展示了人们从懵懂无知到心智成熟所要经历的艰难旅程。

其中贯穿着自律与勇气,爱与信仰??

深圳富士康一连十三起跳楼事件的发生我们该向谁追究?

社会上不断涌现出的啃老族该由谁来负责?

年轻人选择成为丁克家族是为了赶时髦,还是因为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

??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苦于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让自己过得既幸福又理想,当意外来临时很多人总会抱怨命途多舛,不受老天眷顾,进而自己放弃自己,被问题打倒。

所以,有人说,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生活中我们在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人性弱点的驱使下,人们面对问题的首要反映总是逃避,但当我们有勇气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仅仅是这样的决定,就让我们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向前进了一大步。

…… …… 余下全文

篇六 :少有人走的路之一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之一心智成熟的旅程

如果你在读其他杂质或者书籍的时候,作者举例并标明原文或者启示来自某本书籍的时候,并且此本书的书名被链接2次或者2次以上的时候,我想,这样的一本书,是值得读一读的。

《少有人走的路》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华盛顿邮报》菲利斯*特洛克丝评价:这不仅仅是一本书:他是一本出自内心的慷慨行动。《出版商周刊》评价:这是一部罕见的心理学杰作,早在19xx年,他便成为有口碑的超级畅销读物。作者灵活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人生的冲突和难题。他的有效和实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图书馆杂志》评价:在人类心灵的治疗方面,本书也许是一部开山之作。它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耐人寻味。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他的后记中自述道:“我是个不知名的作者,所以本书出版以后,没有任何大吹大擂的宣传。他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它19xx年出版,五年后才出现在全国最畅销图书榜单上。假如一夜走红,我一定很怀疑自己是否足够成熟,成熟到可以对付突如其来的名望和声誉。”本书前言部分,作者自序:“我不属于任何精神病学或者心理治疗学学派,也决不单纯地拥护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或者行为心理学,形态心理学等任何一家的学说。”

本书的写作风格倾向于介绍和解释有关心理学的名词。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规矩,爱,成长与信仰以及恩典。

第一部分规矩中分14个小节围绕着规矩展开了叙述。本书中对规矩的解释为:就是一套教人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的方法。(摘录于第5页)在第3小节“子不教,谁之过”中,引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者在本书第10页提及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第13页中,作者举例说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没有爱心的父母,用控制和专制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恐惧。孩子从父母的教育方式里,得到一种世界是不安全的定义,这种不安全感的恐惧,会从孩子的童年时代,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本书第30页对心理学上的“移情”做出自己的定义,即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

…… …… 余下全文

篇七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

成都快力文商务有限公司

CHENGDU QUILIMEN BUSINESS SERVICE CO. LTD.

依 赖 性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本月继续精读《少有人走的路》,依赖性一章引起了我的浓烈兴趣,平常生活中对爱有一种很常见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这类问题。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因情感失意而极度沮丧的病人身上。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当然,我们必须区分病态的依赖和通常对于依赖的渴望。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不管我们看起来多么强壮,也不管我们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无须关心的样子,但从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望过依赖他人的感觉。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是深爱,实际上,依赖与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过分强烈的依赖感,多是来源于童年时期——父母缺乏爱的能力,且将不幸延续给下一代,只想索取却不愿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婴儿期,这只会对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依赖性过强的人,总把失去伴侣当成极其恐怖的事,他们丝毫不肯降低对他人的依赖度,不肯给对方更多自由,在消极性依赖婚姻中,夫妻角色分工格外严格,不论做什么,总以过分依赖的心态为起点,致使婚姻变成可怕的陷阱。所谓“爱”只是过分的依赖,而自由和独立并不存在。以牺牲自由获取安全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在心理上难以健康发展,惟有学会独立,且能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真正的爱和自律性相辅相成,父母缺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

成都快力文商务有限公司

CHENGDU QUILIMEN BUSINESS SERVICE CO. LTD.

乏自律性,且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爱,更不知如何给予别人更真的爱。消极性依赖患者过度依赖的倾向,正是人格失调的一种特殊症状,他们不肯推迟满足感,只贪图暂时性的快乐,始终不能面对现实。他们从不考虑他人需要,即使情感关系行将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检讨和让步。

…… …… 余下全文

篇八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2013.2.1——2013.2.7)

读书心得: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读的很细致,所以很多细节印象也就很深刻,读罢细细回味,更加觉得,它教给我我很多。之前我写文字总是会犯一个小小的错误,长篇大论,没有主题,读的时候会觉得句句都还过得去,但是读完却不知自己所云为何。所以为了规避这个问题,为了使自己更好的成长,也为了能够使读我感悟的人看得更加清楚明白,我将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本书带给我的。

理性上:

第一方面,这本书主要在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教给读者的是怎样学习心智的成熟,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避免问题,当有心理问题出现时,我们又应该怎样解决它。 第二方面,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说明自律及其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自律的几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在逐步的提出心理学名词的同时,也逐一地讲解了很多心理现象、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方面,作者用很特别的方式,贯穿全书,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我还不是特别理解)。

第四方面,作者坦诚地告知他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一个一个的案例中解释说明,使我读后很有触摸感,作者在论述中穿插的一个又一个案例也不断地揭示作者的观点,我也逐渐对他的思想产生共鸣。

第五方面,作者阐述的潜意识,带给我很多的思考,我不知如何言说,不过,真的很是赞同作者的观点。

最后,读毕本书,明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认知的局限,对自身认识加深的同时,也带着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世界、身边的人和事。并且深刻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人生有很多问题和痛苦,而这些问题和痛苦又是有着非凡价值的。”

感性上:

我想上面理性的部分我实在阐述的不够明确到位,因为我的总结能力也实在有待提高。读罢此书我首先是庆幸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心理问题。之后是简单地总结了一下自我的心灵成长历程,并且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更加坚定了信心——自律的那一部分实在让我受益匪浅。之后作者不断地陆陆续续提到的真正的爱也是我觉得,他的观点的确属于人生箴言比如:“把爱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才能体验到快乐的极致。”、“真正的爱应该是希望对方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