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庆幸的。以前听说过这本书,却没有想读的冲动,这次要不是党支部的读书活动让我来读这本书,我想我可能就不会如此系统全面地学习到对我的未来有益的方法了。我庆幸我读了一本好书,无论在生活、学习和以后的工作等方面上都让我受益无穷,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这本书,我才读了一遍,但它对我震撼及启发是颇多的。李开复博士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了三个部分,包括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这三个主题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了中国大学生的诚信、成功、自信、快乐,大学四年应该怎样度过,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多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了给高校和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从多角度为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塑造指明了方向,教予我们怎样去做更好的自己。而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大学四年应该这么度过”这部分内容。

李开复博士在书中说:“ 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也许,对我们来说,要做到这七点真的很不容易,但不可否认,这七点也给了我们新开始的大学生活有了一个目标和定位。不会再向刚进学校时那样,迷惘、无助、不知所措。

文中,李开复博士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大学生活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的能力。因为大学生活不再像我们以前的学习生活一样被动,它更需要我们去主动学习,去思考,去解决。

就我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过于急于求成,引用一句俗语就是:“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要跑了。”显然,这是不可行的。李开复博士就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课程,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好信息技术和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打基础是门很苦很枯燥的活,但一旦我们有了充实的基础,我们美好的未来也就有了更多的希望。这是毋庸置疑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与未来同行》的作者李开复博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李开复博士祖籍四川, 11岁赴美求学。曾担任谷歌及苹果公司高管。本书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为三个主题。

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自20xx年以来写给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学习和成长的经验。

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说是写给中国企业的“公开信”。在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软、Google等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之道,探寻了网络时代中IT产业和现代企业所要面临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并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话题介绍了他的想法和建议。

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均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相关。其中不但包括写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公开信,也包括向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介绍国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推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文章,甚至还包括回忆李博士自己的大学生活的一篇“趣文”。

三个主题涵盖的内容相当广,作为一名中学生,又是在学校学生会工作并且对某方面工作负有重要责任的人,李开复博士关于学生的看法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良师。在我们的学校生活当中,我们时常会遇到阻力和挫折,我认为,寻找一位导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学校在实行导师制的原则,是非常符合李开复博士的想法的,我们应该与自己的导师更多的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

其次,李开复博士认为,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尽力去做一个一流的人,在和别人的看法有差异的时候,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的差异也许很大,但往往就在一两件不起眼的小事上,就能看出这种差异,所以,更应该从点滴做起。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很早就听说了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几封信,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拜读一下,一直搁置以致渐渐淡忘了。这学期老师要求我们读几本书写读书笔记,其中就有李开复博士的《与未来同行》,于是就迫不及待的买来看了。

这本书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了三个主题。

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李开复博士自20xx年以来写给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学习和成长的经验。

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说是写给中国企业的“公开信”。在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软、Google等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之道,探寻了网络时代中IT产业和现代企业所要面临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并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话题介绍了他的想法和建议。

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均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相关。其中不但包括写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公开信,也包括我向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介绍国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推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文章,甚至还包括回忆李博士自己的大学生活的一篇“趣文”。

进入大学后时间多了很多,也仿佛走得快了很多,很多时候日子就这样如流水般逝去了。有人为学业焦头烂额。有人为活动四处奔走,有人为恋爱黯然神伤。纷乱的生活,似贫乏,似忙碌,又似空虚,浮躁的日子已将纯净的心思搅成一团,在加上网络的冲击,一切都变得无序而混乱。高考前只为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日子早已没有了踪影,逝去的日子像一缕青烟仿佛还可见却是怎么也抓不住的。然后我们迷茫了,混乱了,未来的路像没有灯的夜路看不见前方,让我们充满恐惧不安。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至于昏昏而过,如何让

自己的大学为自己理想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开复博士在这本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与未来同行》读后感

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与未来同行》告诉了我们这么些道理,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懂点,但它们往往正被我们在生活中忽视着,默默的,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就读大学时,你应该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临到毕业时最大的收获就不再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人的真正成长应该是全面的。在现今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把考试得高分作为学习的目标,认为有了好的成绩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就一定成长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学习不仅仅指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你对社会、人际、环境、人生等各方面认识的提高。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有这么一段:之前,大家说得较多的是“智商”两字,而且片面地认为智商低的人很难干出大事或成绩。其实不然,除了智商,还有情商和灵商等等。情商是指人在情感、情绪方面的自控和协调能力,包括认识自我、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灵商则体现在你对各种繁复的事务的判断力上。另外,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人把财富、权力、名气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并将获取名利作为自己奋斗的理想,其实这很可能不是你内心对成功的真正追求,你追求的应该是对你人生有价值的、更为重要的东西。如果说很多人追求财富,那实际上他们更多地是把财富作为一种工具来间接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

学会接受自己,学习感受快乐,学着和他人相处融洽。接受自己,

不只指接受自己的样貌等身体特征,更多地是自己对内心的真正坦诚,要能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追求。“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做自己理想和有兴趣的事情就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带来快乐。”“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心情好的人最能发挥潜力;快乐能提高效率,创造力和正确决策的概率。”对于不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又没有条件从事自己喜欢工作的人,李开复建议“选你所爱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同时,走向成功的道路往往是很坎坷的,这就需要一群能和你分享快乐与分担痛苦的伙伴,有了他们,你的旅途将不再孤单,所以,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能一手包办,偶尔也相信下自己身边的人,和他们协力共同迎接胜利。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初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初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夏初刚至,蝉声绕耳,心情何等烦躁。然而,不经意间,李开复先生的《与未来同行》这本书却改变了我此前的心情。该书关心中国科技与教育事业,关注中国青年学生成长历程的缩影,字里行间都凝聚着对中国科技、文化与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全书大致体现了三个主题:第一,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第二,创造未来——给中国企业的“公开信”;第三,憧憬未来——写给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

初次拜读此书,感触至深的便是怎样去理解成功。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今,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都各有不同,很多人把成功和金钱、名誉、地位联系起来。而我眼里的成功就是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简言之,工作上能够得到领导肯定、同事信任,给公司带来效益就是成功。

其实,要想成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要把握人生价值所在,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其次,要足够的自信,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能够看小自己,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为什么不去为这个奇迹增光添彩呢?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强。第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工作之余,加强

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空缺与不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说到这里,我又情不自禁的联想到自己。来到赛尔,对我来说是一种缘分。记得同事说了这样一句话:“来到赛尔,心归赛尔。”我个人认为,“归”字很好的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是,自己应该如何“归”,怎样“归”,何时才能“归”呢??我认为:结果的好坏在于自身的努力与否。虽然说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不去努力、不去试一试又怎么会知道结果呢?既来之,则“归”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不要去想象是否能够成功,如果选择了与未来同行,那么便只顾风雨兼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到赛尔,我便要与赛尔同行,不再习惯边走边看,随遇而安,而是要永远积极的追求进步。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10工商一班 伍伟萍 43号

我是冲着李开复的大名来读这本书的,结果它让我受益匪浅。

《与未来同行》就像一盏明灯,为我解答了很多困惑我的问题。

《与未来同行》一书中,李开复博士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了三个部分,包括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这三个主题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了中国大学生的诚信、成功、自信、快乐,大学四年应该怎样度过,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多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了给高校和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从多角度为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塑造指明了方向,教予我们怎样去做更好的自己。

做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李开复博士谈到的大学生问题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方面的建议给予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

李开复博士在书中说:“ 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虽然要做到李开复博士说的七点不容易,但是从中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方向和目标,知道了自己该多去做些什么,什么是自己需要的,社会要求的。这勉励着我,要制定目标,并坚持着为目标不懈努力着。在学习之外,培育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当毕业来临时,我们才能感到自信满满而不是恐惧万分,我们才能做一个自信,成功,快乐的人。

此外,李开复博士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用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用智慧去区别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我们不能改变的,比如我们的出身、父母、长相,对此我们应该欣然接受。但是,对于我们能够改变的,比如自身的缺点,为人处事等等,我们都应该勇于去改变。另外,我们还应该分清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自身和前路。

李开复博士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观点,如 “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做自己理想和有兴趣的事情就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带来快乐。”“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心情好的人最能发挥潜力;快乐能提高效率,创造力和正确决策的概率。”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讲无疑是心灵的点醒,使我们不再对人生不再感到迷茫。如对于不喜欢自己学习的专业,又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喜欢专业的人,李开复博士建议“选你所爱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对于大家是启发多多,必将帮助我们摆脱困惑、抛开烦扰,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从中去体验快乐。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书笔记《与未来同行》

未来在于你今天的选择与付出

——读《与未来同行》有感

当我们怀着最初的梦想来到大学时,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与遐想。汤逊湖畔的风光旖旎,图书馆内的书香漫漫,林间小道的幽静怡人,舞台之上的魅力四射……

当我们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活之后,新鲜感褪去之后,更多的是烦恼压力接踵而来。我们渐渐疲于应付处理不完的琐事,也会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在时间的流逝中迷失自我,失去了前行的目标与动力。我们无法去抓住自己想要的,更甚至不知道自己大学到底该做些什么,未来在哪里,我们又该拿什么去迎接未来和创造未来。于是,我们渐渐迷茫了,消沉了,颓废了,走不出自我那片小天地,沉沦,在沉沦……

不是未来放弃了我们,是我们放弃了去追寻自己的未来。也许你还没有为自己做一个规划,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许你害怕自己的梦想终究是梦想,因为你不知道该怎样去实现它。或许你已经拥有了梦想,也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挫择太多,弯路太多,需要有人给予指引。这时,我们便需要一位精神导师,在我们踟蹰不前时,为我们指引人生之路。

当读到李开复老师的书时,发现自己找寻许久的东西都被他一一娓娓道来。从他的信中,知道做一个正直诚信的人的意义所在,也明白了积极主动、团队协作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不仅需要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还要学会客观、直接了当的与人沟通,具备更高

的情商与领导能力,做一个自觉、自律、有同理心和人际关系影响力强的时代青年。

也许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在我看来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把握人生,主动去尝试新的领域,发掘兴趣并制定阶段性目标,然后一步步迈进,我们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做一个自信的人,但应知道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读了他的书才发现自己虽然是个相当自信的人,但很多时候自信过了头,没有自觉的自信便成了自傲,反而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和信赖。自觉的人自信时,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自觉的人不自信时,他仍可努力尝试,但会将风险坦诚地告诉别人。自觉的人不需要靠成功来增强自信,也不会因失败而丧失自信。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读书心得

读书总结 全书概要:《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汇集了近八年来作者所撰写的25篇与人才成长、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等相关的文章。它们中的每一篇都是用写作的方式关心中国科技与教育事业,关注中国青年学生成长历程的缩影,它们中的每一篇也都凝聚着对中国科技、文化与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中国的青年,希望这《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能伴你同行,帮助你用坚定的步伐和无限的激情走向属于你自己的美好未来。 中国的企业,希望这《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能为你带来灵感和信心,帮助你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从容应对,决胜千里。 中国的高校,希望这《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为你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帮助你在建设世界一流学府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中国的家长,希望这《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给你带来启迪和智慧,帮助你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一流人才。

本书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为三个主题。

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这一部分收录的是我自20xx年以来写给青年学生的七封公开信。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向他们介绍学习和成长的经验。

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说是写给中国企业的“公开信”。在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软、Google等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之道,探寻了网络时代中IT产业和现

代企业所要面临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并针对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以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话题介绍了他的想法和建议。

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收录在这一部分的文章均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相关。其中不但包括写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讨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公开信,也包括我向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介绍国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推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文章,甚至还包括回忆李博士自己的大学生活的一篇“趣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