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

《游戏颠覆者》读后感一

2013-03-04 21:27:28| 分类: | 标签:|

《游戏颠覆者——如何用创新驱动收入和利润增长》是宝洁的CEO A.G.雷富礼

(A.G.Lafley)和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Ram Charan)联袂撰写的著作,两个月前北大汇丰商学院的魏炜教授推荐我阅读。买回来后一直没有看,昨天开始了我的春节假期,旅途中开始阅读这本著作。看完前两章后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我们大家认真读一下,所以我推荐大家都读一下。就如本书的导读部分的作者《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胡泳所说的“我的建议是:把每段话都当做食粮来咀嚼,一天只看2-3页”。

一、 背景:

20xx年宝洁遇到了生意上的问题,股价6个月内股价下跌超过50%,市值损失高达500多亿美元。雷富礼20xx年6月份就任宝洁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后进行了一些列的个动作和改革,任期内宝洁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760亿美元;“10亿级美元的品牌”从10个增加到23个;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跻身全美最有价值的的前10大公司和全球最有价值的前15大公司之列。 二、 第一章的要点

1、雷富礼谈到“公司给大家的指令是突破、创新和速度——勉励追求更高的目标,对一切活动进行革新对一切活动进行革新,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冒更大的风险。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错,但从事后来看,我们那时过于急切,想一下子就改变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许多业务根本不具备追求更高目标的条件。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就推出太多的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活动,这经常等同于在瞄准目标之前就开火,结果执行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现实,看到事物的真相,而不是想当然。” 首要的工作是正确判断企业的现状。6月7日早上6点,我就开始分析数 据—按业务、按地区、按顾客,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评估。不料,事态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

思考:我们小包装粮是一个新业务的部门,我们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是“过于急切,想一下子改变太多的东西”、“在瞄准目标之前就开火,结果执行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现实,看到事物的真相,而不是想当然”。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要深入分析我们的业务真正的问题和机会点,找到真正的生意模式让我们的业务在公司现有的模式和资源下实现健康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二 :游戏颠覆者(阅读批注版)

<游戏颠覆者>

总序 作者简介

雷富礼,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宝洁公司一直被认为是一家全球最受人尊敬的公司,一个盛产商业领袖的摇篮。雷富礼在20xx年被《首席执行官》杂志被评为“年度最佳CEO”,目前还担任通用电气和戴尔两家公司的董事。他的商业生涯始于他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当时他在一个驻扎着一万名海军士兵及其家人的军事基地负责零售和服务机构。退役后,他在哈佛商学院接受MBA教育,19xx年毕业后加入宝洁公司,在20xx年6月被任命为CEO。

拉姆·查兰,畅销书《执行》的合著者。他还著有《WhattheCEOWantsYoutoKnow》和《Know-How》等多本著作。查兰博士出生和成长在印度,在自家的鞋店里初识商业的艺术和科学。他在哈佛商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商学院和西北大学执教多年。他现在是一名独立咨询顾问,为全球的企业领袖和董事会提供咨询服务,服务对象包括通用电气、杜邦、诺基亚、Verizon和汤姆森等公司。拉姆提出的建议注重实用,能够帮助人们切实解决商业问题,因而广受赞誉。

总序 P&G简介

宝洁于19xx年进入中国,总部设在广州,目前总投资额已超过10亿美元,员工人数已超过7000人。海飞丝是宝洁向中国消费者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如今宝洁已经把21个品牌推向了市场,它们每天都在为美化近八亿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做着微小而有意义的努力。

自进入中国20年来,宝洁也积极参与公益环保事业,累计向教育、卫生、赈灾等公益事业捐款已超过1亿5千万元人民币。宝洁中国多次被评为“最佳雇主”“最受尊敬的企业”、、“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中国十大绿色公司”等称号。

总序 导读:宝洁创新的“从一到八”(1)

它是商人写的给其他商人看的书。书中没有诘屈聱牙的理论,缺乏商学院教科书常见的八股腔,读它的一个危险之处在于,面对那些简易朴实的句子,你可能翻阅得太快。我的建议是:把每段话都当做食粮来咀嚼,一天只看2~5页。

…… …… 余下全文

篇三 :游戏颠覆者

《游戏颠覆者》 (美)雷富礼

游戏颠覆者

著 / 华章出版

【一句话点评】

当雷富礼临危受命接管深陷困境的宝洁公司时,没人相信他能够绝地反击。7年时间,宝洁的销售额从390亿美元增长到760亿美元,利润增长2倍,10亿美元级品牌从10个增加到23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雷富礼首度揭示了宝洁成功大逆转的幕后驱动力——创新!

【创新可以复制】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诺基亚在印度就是通过创新创造了两亿顾客,从而登上市场老大的宝座。该公司发现了印度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印度人口大多住在农村)的独特需求,从而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市场细分,并且针对他们的独特需求增加了一些新功能。在此过程中,它建立了一条全新的低价供应链,使得公司仍能获得预期的毛利率。创新可以吸引新用户、提高老用户的忠诚度。把创新置于企业上上下下的中心,你不仅能达到业绩目标,而且能够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产出更大、反应更快、包容性更高、趣味性更强。

如果一家公司把创新摆在一切活动的中心,那么它会发现,不仅在产品上能够创新,而且在职能、物流、业务模式和流程方面都可以进行创新。像戴尔供应链管理那样的流程、丰田全球生产体系那样的方法、沃尔玛存货管理那样的实践、谷歌用数学来改变媒体和传播行业的行为,甚至星巴克重塑咖啡店那样的概念,都是完全改变了游戏的创新。阿尔弗雷德·斯隆让通用汽车公司几十年雄踞世界汽车行业榜首的公司结构是创新,宝洁的品牌管理模式也是创新。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创新文化在根本上不同于强调兼并收购或者成本削减的文化。后两种文化下的领导者,技能、性情和心理完全不同。并购型领导者是一个生意人,是以交易为导向的,做完这一桩生意,就开始为下一桩做准备。创新型领导者,虽然未必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但是擅长激励别人去掌握创新文化所需的技能,对不确定性能泰然处之,而且思想开放,能够接受迥然不同的想法。他们把创新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可以复制的过程,而且掌握了发现和管理创新固有风险的工具和技能。

…… …… 余下全文

篇四 :周鸿祎自述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nbsp;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读这本书,源于我们鼎翰李总的推荐,花了一个晚上和半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本书的用纸和排版和前段时间我看的《社交红利》颇为相似,特显高大上,最重要的是阅读感觉舒服。不能不否认读完周鸿祎这本书,确实对他挺佩服的。虽然很多人骂他流氓。也如他其中一个章节书中说道:“很多产品经理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的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书中你可以发现他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是旧规则的颠覆者、他是有利他之心的一个人、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受益者,他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xx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一些简单有力的经营要点: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2. 用户总是第一位的,老毛也许是对的,深入群众看来确实是个“法宝”。 产品定位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工具。

3.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 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 …… 余下全文

篇五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读完周鸿祎的这本书,确实对他挺佩服的。他在书中说道:“很多产品经理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的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书中你可以发现他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是旧规则的颠覆者、他是有利他之心的一个人、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受益者,他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xx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书中一些简单但有力的要点: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2. 用户总是第一位的,老毛也许是对的,深入群众看来确实是个“法宝”。 产品定位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工具。

3.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 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5.三个在产品设计时不一定正确的假设:第一,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知道它存在;第三,假设用户一定按照设计方式使用。即要像白痴般思考,像天才般行动。

6. 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纠结,不要让用户有心理负担。

…… …… 余下全文

篇六 :《创新思维和领导决策》-柳瑞军-中国讲师网

课程大纲

主题一:领导决策与创新之道

1. 决策的“道、法、术、器”

2. 变革时代经营理念的创新

3. 领导者的新使命

4. 领导者面临的思维挑战

5. 厘清真相,创造转机

6. 领导决策的本质

7. 有效决策和成功创新的关键 主题二:打造创新组织

1. 组织的实质是决策的过程

2. 建立领导变革的组织

3. 创新是组织的核心原则

4. 组织以“创造力”为边界

5. 影响创造力的组织障碍

6. 如何营造组织创新氛围?

7. 案例分析:组织领导是首席创新官 主题三:领导者创造力修炼

1. 领导者素质现状和决策误区

2. 领导者的创新角色

→ 宝洁:游戏颠覆者

3. 领导者的创新基因(DNA)

4. 领导者的心理品质

5. 提升个人创造力四项习惯修炼 主题四:突破思维的牢笼

1. 思维定势障碍

2. 价值观障碍

3. 情绪障碍

主题五:逻辑思维创新在决策中的运用

1. 逻辑思维激发创意

2. 思维游戏

3. 属性与形态分析

4. 激发逻辑创意六个技巧 主题六:逆向思维在决策中应用训练

1. 目的和手段相互颠倒

2. 目标和过程相互颠倒

3. 目标倒推

4. 效用颠倒

5. 颠覆规则

主题七:发散思维在决策中应用训练

1. 横向思维:超逻辑的思考技术

2. 发散思维常用技法

…… …… 余下全文

篇七 :管理学 名人传记读后感之乔治 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全传》读后感

索罗斯,一位叱咤世界金融界的巨头,一位颠覆亚洲经济秩序的大鳄?97年金融危机,让世界铭记他,有崇敬,有怨恨,有好奇,有佩服。不论人们认为乔治·索罗斯是乱世英雄还是枭雄,他都毫无疑问是当今全球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他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他是大师级的金融理论家,他即不纵情狂笑,也不愁眉紧锁,他拥有参与投资游戏的独特方法,拥有认识金融市场所必需的特殊风格,具有独特的洞察市场的能力。而使其成功的首要秘诀,则是他的哲学观。因为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那么他能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关注人类对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这个逻辑后来构成了他的金融战略的核心。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作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将会使你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市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最终获得成功。索罗斯从他父亲那里学到了许多的生存技巧,为人万分机灵,甚至有点狡诈,较之自然意味着不循规蹈矩、不羁于俗套。索罗斯在后来的金融生涯中不按常理出牌,不墨守成规,成了他制胜的法宝。

索罗斯告诉我们,一定要有梦想,只有有了坚定的目标,才会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总是把钱当成工具而不是目标,在他父亲看来一个把生存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来说,金钱太多本身就是缺点。因此,索罗斯说:“我不喜欢赚钱,我只是善于赚钱。”索罗斯把赚钱当成一种工具,在金融界一路过关斩将。

作为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他有一个最佳拍档罗杰斯。从这两个人的生平可以看出,优秀的人具有的特点:1. 接受良好教育,培养一流的大脑。索罗斯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罗杰斯就读于牛津和耶鲁;2. 少时经历不凡,父母善于培养,显得与众不同;3. 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索罗斯游历欧洲各国,最后到了美国,骑两年摩托车游遍全球;4. 个性:勤奋、有耐心;5.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6. 阅读量大、交际面广,喜欢独自思考。

…… …… 余下全文

篇八 :等待戈多读后感

无关“戈多”,我们只是“等待”

——论《等待戈多》之“等待”的意义

摘要:从文本的角度解读等待戈多,放弃对“戈多”形象的过多探究,谈论了“等待”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这部剧作对于人类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等待戈多 上帝 现实意义 普遍意义

《等待戈多》这部剧也许看过的人不一定多,但是知道的人一定不少。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这部戏剧的诞生确立了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意义。但是正是它的荒诞性与意识流,使得许多人都放弃了阅读,不得不说我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我们只是知道,它以荒诞的形式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种不可磨灭的需求,那就是对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等待戈多》表现了人类在几乎永恒而无比的无望中等待着不知身在何方的希望的现代悲剧。但这悲剧性的表现并不是昭然可见的。我们也许会纠结于它的情节:乡间一条人烟稀少的路,一棵枯树,不变的黄昏,两个无聊的流浪汉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树下等待着戈多。他们既不是戈多是谁,也不知他是谁。第二天依旧是同样的场景,戈多依旧没有来。时间流逝,场景一幕幕变,还是原来的景,戈多始终没有现身。可以想见,不论戈多最终会不会来,他们能做的便是等待。那么,戈多究竟是谁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有太多太多。有人在剧中找,戈多就是出场过的波卓;有人在其他著作中找,戈多是巴尔扎克剧作《自命不凡的人》里一个统一在剧中不出现的人物“戈杜”。从具体来猜,有人说那是一个著名的摩托车运动员,从虚幻的象征来理解,有人说戈多就是象征死亡。其实,我更相信更愿意理解的说法,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更提出西蒙娜·韦尔的《等待上帝》为证。其实我倒并不是这么详细的考证之后得出结论,只是上帝这个寓意,更能便于理解等待的含义。

一个连作者也不不知道的形象,不管是故弄玄虚还是确实如此,这样的安排却正好丰富了该剧的一层内涵。我们对于生存对于命运,始终还是一无所知的。无论戈多是谁,从作品中都能明显感觉到,这样一个可以让人无止境等待下去的人,他的到来,将带给等待者的,必然是如同新生一般的改变。不然何以让人放下所有的生活,只执着于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行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