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毕飞宇《青衣》读后感)

用生命舞一场寂寞青衣

—读毕飞宇《青衣》有感 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就是嫦娥!

——题记 青衣是京戏里的一个行当,仅是一个行当而已。

然而只要你投了青衣的胎,你的骨头就再也不能是泥捏的硬度,只能是水做的柔软,随风飘到任何一个码头,你都是一朵雨做的轻云。

老天爷创造一个天生的青衣实属难得,筱燕秋就是这其中幸运的一个,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幸吧。20年前的她因饰演《奔月》中的嫦娥而生,也因嫦娥而衰;20年后的她又因嫦娥而“大放异彩”。至此,她和嫦娥再离不了神。

再见她华美的亮相,已是时隔20年后,乔炳璋百感交集,惊叹地问这个执着的女人:“你是怎么一直坚持下来的?”筱燕秋没有解释,没有惊讶,只是扬起脸,淡淡地一句:“我没有坚持,我就是嫦娥!”

筱燕秋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活在奔月里,然而终其一生,却都只能是嫦娥的替身。替身而已!嫦娥终究还是飞走了,独把筱燕秋一个人留在了这寂寞苍凉的世上。

从第一次的登台演出到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悔恨,筱燕秋,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内心最坚实的阵地,顽强倔强地去追求,不惜牺牲一切地去捍卫。有的时候,真的能理解这个带有些许疯狂因子的女子——她是在奔月中被得到了肯定,爱上了嫦娥也是自然而然,水到

渠成的事。20年前,她并不是不想让李雪芬演,只是她太过投入,根本就没有办法停止!她,不过是不允许她心目中完美的嫦娥被李雪芬诋毁罢了。为了所饰演的嫦娥不受侮辱,那个时候的她根本就没有深思,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20年后,她甘愿放弃嫦娥A档,是春来又带给了她所谓的希望——春来是嫦娥能够继续活在这个世上最充分的理由,筱燕秋从春来身上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可此时的筱燕秋确实是嫉妒了,她嫉妒春来的年轻,嫉妒春来的活力。她是这样地需要春来去找回她自己原本失去的岁月。

活生生地掐断一个人的黄金岁月,其实比杀死她更让她寒心丧气。力不从心地活着,时时欲罢不能,处处又无能为力。然而红头盖掀起来,B档的筱燕秋却是最先出场的新娘。就这样,她撩起了水袖,把自己嫁了出去。没有新郎,这个世界就是新郎,所有的观众都是新郎!所有的新郎一起盯住了唯一的新娘——筱燕秋完全找回了感觉,她把满腔的块垒抽成了一根绵延的细长的丝,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 缠绕了起来,挥洒了起来。筱燕秋的身体连同她的心窍,一起全都打开了,舒张了,延展了,润滑了,柔软了,自在了,饱满了,接近于透明,接近于自缢,处在了亢奋的临界点。

…… …… 余下全文

篇二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感谢贫穷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感谢贫穷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感谢贫穷

《佐贺的超级阿嬷》讲述了作者和外婆在佐贺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无力抚养,母亲只好将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在艰苦的日子里,乐观的外婆总有神奇的法子,让生活充满温暖、力量和希望,让家里永远充满笑声!

外婆是个清洁工,她的生活很贫穷。她每餐吃的菜都是从门前的河里捡来的,她穿的衣服也是别人不要的,她家里的东西几乎都是别人扔掉的。昭广来到她家以后,更加加重了她的生活负担。

因为贫穷,外婆生出了无穷的智慧。她会在出门的时候,腰上绑根绳子,绳子上绑一块吸铁石。她一边走路,一边让吸铁石吸住地上的铁块和铁屑,这样她就能赚一点外快。她会拿一根木棒架在门前的河面上,拦截上游漂下来的树枝、蔬菜,还有一些受损的水果和衣物等,外婆把这些都利用起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虽然贫穷,外婆却很开朗,她把这种贫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常说:“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做有钱人很辛苦,要吃好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还要担心摔一跤。光从这一点看,穷人习惯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啊,贫穷真好!”在这个贫穷、开朗的外婆的教导下,年幼的昭广学会了自立、自信、自强。

感谢贫穷,外婆必须每天辛勤地劳动,劳动使她活得很充实、很乐观,劳动使她的身体保持着健康,她一直活到了九十一岁。感谢贫穷,贫穷让外婆无暇照顾八岁的昭广,昭广便学会了自己煮饭,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感谢贫穷,贫穷让外婆鼓励昭广进行不要钱的体育锻炼——跑步,昭广最终在长跑比赛中取得了冠军。

贫穷的生活真好!感谢贫穷!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生因爱而完满 读后感1

《人生因爱而完满》读后感

爱是春天里的丝丝细雨,滋润人们干渴的心田;爱是仲夏里的汩汩清泉,抚慰人们燥热的心境;爱是初秋的微风,轻抚人们惬意的心情;爱是深冬的一缕阳光,温暖人们寂寞的心灵。人的生活历程,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

每个人都怀揣美好的愿望和无限爱心,将人生视为一幅徐徐展开的纯净画卷,不断期待这幅美丽的人生画卷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在这段虽不长久的人生历程中,亲情、友情、爱情??伴随我们一生的旅程。

父亲对儿女的帮扶,让我们知道父爱的宽广无边。深厚沉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知道母爱为什么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兄弟姐妹的相依为命,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手足之情;子女对父母的精心照顾,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孝心;朋友之间的关爱,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夫妻情侣间的缠绵爱情,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至死不渝;恩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师生真情;上学路上与我们并肩而行的伙伴,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同窗之情;援助素昧平生的人,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间大爱??

《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读故事、品人生、悟哲理,阅读的过程也是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过程!这本《人生因爱而完满》是你闲暇之余的益友,是你修养身心的良师,是为你指点迷津的人生顾问。一路走来,你的人生将洒满阳光,一帆风顺,在爱中完成华美蜕变。

— 1 —

…… …… 余下全文

篇四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

——爱到极致是放手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感觉很奇怪,不禁心中疑问:为什么我要让自己爱的人受苦呢?我不是应该让我爱的人享受幸福和快乐吗?

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我才了解到,书的题目主要突出的问题并不是“受苦”,重点是放在“舍得”上,这并不意味着给我们爱的人制造麻烦,伤害他们,使他们陷入困境之中,而是放手为他们的幸福快乐着想,放手对他们的操控,同时相信他们在面对困难和痛苦中有能力自己去解决问题,找到幸福和快乐。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人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出来,他出于好心地帮助蝴蝶剪开了蛹,但是没想到蝴蝶出来以后,翅膀却张不开,最后死了。其实,孰不知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成长的过程,你让它当时舒服了,可是未来它却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

你希望自己爱的人永远做毛毛虫,还是希望她化身成一只光鲜亮丽的蝴蝶?如果你希望你爱的人能化身为蝶,那你就得忍受她在蛹里挣扎,以及将身体里的液体压进翅膀时的痛苦,这样,她才能破茧而出、展翅高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身边的普通朋友、同事、不熟悉的人很容易保持理性和距离,但是对自己爱的人,尤其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我们习惯性的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很难割舍那份牵缠、纠结的感受和情结,同时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他们身上,用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来判断他们的行为对错,而常用的借口就是“以爱为名”—“我是

1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读后感

为你好”,“我是替你着想才这么做的”。事实上,这样做并不是真正的为我们所爱的人在着想,并不是单纯因为爱他们,而是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内在的那种焦心、揪心的担忧和心疼,我们自己的脆弱,使得我们无法承受内在的情绪冲击。这就像是生活中我们的关系出现裂痕时,与对方发生争执,我们都会很烦恼,也很容易把责任和问题的根源归结到对方身上,却很少面对自己的内在负面情绪,因为它让我们很不舒服,很难静下心来去觉知,所以我们总是在逃避自己,而理性的大脑却不会放过我们,它总胁逼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于是很自然地在两个人中间,我们选择所有问题的责任归结到对方身上。

…… …… 余下全文

篇五 :《在爱中行走》读后感朱影

在爱中行走

八里庄小学 朱影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很久没有那么痛快、那么渴望的去读书了。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作者):华姿的《在爱中行走》(海南出版社出版),心灵是那样的受到震撼。

德兰修女是19xx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xx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这本书对我的语文教学更是起到了非同一般的启迪。

德兰修女,那样的微笑,承纳了整个世界的尊重。不,不仅仅是尊重,还有爱。那爱,来自于她对上帝的执著虔诚的热爱的敬佩,更来自于她是那样真真切切地爱着身边的每个人,尤其是穷人。她把印度的一个个穷人从废墟里捡回来,给满身生蛆地他们擦洗身子。但最重要的不仅仅如此,如果是这样,世界上很多有钱的企业家、慈善家都可以做到。她给了他们尊严,给了他们爱。给了他们上帝的温暖和关切。甚至,为了爱上帝,为了爱印度的穷人,她终身未婚。并且从18岁就开始坚定自己的理想。她也曾梦想做一个新娘,?曾梦想做一个母亲。但未了能更好的爱神也爱人,为了这些穷人能有更多的被爱的权利,她放弃了。也许,你要说,她的做法是多么地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嬷嬷来说,生命是个体的。每一个鲜活的声命都有被爱、被关心的权利。于是,她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实践着他对上帝的承诺。来自于她早年听到的上帝的声音:“我渴!”她了解上帝的心意,她知道上帝要她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每一次听到这样的呼召,嬷嬷的心就如刀割。上帝是爱这个世界的。他把极大的富足都给了这个世界,要让人类去享受这个世界。但是,不幸的是,人类没有好好利?这个权利。他们产生了贫富差异,让爱变成了冷漠,变成了妒忌,变成了纷争,更变成了撒旦的工具。有了这样的差异,就有了仇恨,有了这样的不公平,就有了人的贪婪,就有了战争。嬷嬷的一生,正是努力填补这一巨大的鸿沟。嬷嬷的践行,擦干了上帝的眼泪。因此,她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嬷嬷,她是和平的使者,是天使的化身。她衔着一片橄榄枝轻柔而来,不沾染任何尘土,悄然而去。她没有任何的私有财产。当她死亡的时候,所有的财产仅仅是身上的一套印度纱丽(最穷苦的人所穿),一套待洗,一套已经坏了。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别?送的)。嬷嬷尊重人,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宽容他们的信仰。她是一个天主教徒,却为印度教的人从恒河取水作最后的仪式,也为佛教徒诵经。她就是要他们死的有尊严。她也会在人临终的时候,握着每一个人的手,听他们最后弱小的声音。 嬷嬷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很多大的公司巨子都给她捐钱,她有四亿多美元,却全部用来捐献给印度的穷人。并且,想方设法的邦穷人要钱。她说,世界上有很富有的人,没有错。那是上帝的恩典,但错就错在他们把钱都据为己有。

…… …… 余下全文

篇六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读后感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小说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省会城市。男主人公李然是省报社的英俊青年,一次在省师大校园里的活动室打桌球,邂逅了安静清纯的大学生周蒙。两人一见钟情,随后就陷入水深火热般的恋爱。由于工作的需要,李然经常突然消失,令单纯痴情的周蒙常常为之食不知味、寝不安稳,她默默等待、暗自伤心。但只要李然一出现,周蒙的相思之恨顿消,对他依恋如故。周蒙不是刁蛮任性的女孩,也不是会心计爱撒娇的小女生,她单纯到不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爱情,除了暗自神伤之外,但李然又不是让人“省心”的男人。他的英俊多情,使众多女人为之倾倒。大学时代的已婚女助教,倒追他四年的刘漪,还有前卫大胆的杜彬彬,无不觊觎得到他。周蒙单纯到不敢面对李然身边的异性,从来没正面盘问过李然的感情史,似乎也不想知道。她在乎的只是自己对他的付出,爱到隐忍了私心只为成全对方。

所以后来,她虽然舍不得李然去援藏,但理智上她又告诉自己,她必须支持他去。于是,柔弱、深情的她,在李然走后,吃不好睡不稳,患上了相思病。本来体质就不太好,加上相思,周蒙的身体愈来愈差。而初入西藏的李然,因为兴奋顾不上她的深情。他多次鼓动周蒙来西藏和他一起感受异域风情,周蒙怕身体吃不消,拒绝他的邀请。而杜彬彬紧随李然到了西藏,长久以往,李然没有扛住杜彬彬主动投怀送抱,与她发生了关系。冷静之后,李然开始想念内地痴等他的周蒙,便飞回去见周蒙。与以前一样,两人一见面,周蒙所有的委屈和误解都烟消云散,两人开心地度过了两天。就在李然打算与周蒙厮守不再回西藏的时候,突然得知杜彬彬怀孕,李然挣扎一番之后决定离开心爱的周蒙,回去承担男人的责任——与杜彬彬结婚。然后他与杜彬彬去了云南,断绝了与周蒙的一切联系。后来,周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瞬间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母亲和至爱),母亲手术失败离世与李然结婚的消息几乎同时闯进她那原本天真无邪、单纯柔弱的心??周蒙很长时间都没缓过神来,等她醒来后,她几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再相信爱情,也不再慎重对待自己的感情。

…… …… 余下全文

篇七 :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篇一: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这本书是我在单位的图书室找到的,在家搁放了好久才下定决心来看,我觉得小团圆更像是张爱玲写给自己的书,大概是把一辈子碰到的人事都写进去,发泄,记载。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

张爱玲有过一刻的>幸福,那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出现在《色戒》中,亦写在《小团圆》里。虽然没有找见那个真爱我的人,却再次被这句话打动了,至此把书搁置了一个礼拜。女人的爱往往是一种感觉,并非爱一个人,而是爱被人真诚爱着、真正重视的那种感觉。不曾被重视过的女人是悲哀的。张爱玲幼年及至长成,都是大家族里的边角料,她内心深处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累赘,所以不曾对任何人依赖,总是算计着是自己欠别人多一些,还是别人欠自己多一些。生活在被奉为小公主小王子的现代独生子女是无法体会的吧。从小就觉得自己多余,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学会谨慎生存还来不及,又有什么样的闲情逸致去爱其他的什么人呢?她冷眼旁观家族来来往往的过客,致使笔下的男女亦冷静算计彼此的身价。直到胡兰成的出现,她纵然想放开地去爱,又怎么学得会放开呢?所以她收藏自己爱的感觉,很久之后才表达出来,她亦收藏妒忌的感觉,在胡兰成告知与其他女人的故事时,她还要在心里替他辩解,认为他们身体上还是清白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渐渐知道不是的,或者,只有当时当景是的。所以后来也逐渐鄙夷“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胡兰成,即使后来有暂时相聚的男人,也没有真正去爱,因此所有人的离开,她都脱胎换骨似地看得很淡。

小团圆,或许是张爱玲心里将一生所遇见的人和事都记录在纸上,让这些逝去的人再次和她团圆了吧。它让一个人间俗世的张爱玲浮现在眼前,揭去那些神秘和神化,这个真实让人欣喜。当然,我也很清楚这毕竟是本小说。只是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吧。没有太多的震动、悲哀,人的一生不是都要经历许多的吗,谁又能说自己没有故事,张爱玲的故事最为曲折?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又会在哪里团圆?

…… …… 余下全文

篇八 :《力量》读后感

The power of love

如果你认为我在说爱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love有太多的内容,亲情、友情、当然还有爱情。然而,我理解的爱却包含世间万物,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应该有爱,不仅仅对人,对动物,植物,还应该对一杯水、一本书、一张桌子等等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应该有爱。 前天,有幸拜读朗达·拜恩的最新力作《力量》,我不得不承认这是第一次在我看完一本书有马上想写点什么的冲动,遗憾的是没能阅读原稿,只是翻译稿,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一探究竟。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带给我的震撼太大了,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对命运甚至自然界的某些看法,但是,对于书中的一些内容,我持怀疑态度,不是完全认同,毕竟没有任何的依据可言。

本书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甚至可以掌控一些东西,它就是爱,爱可以改变一些,你快乐,是因为你付出了爱,付出了正面力量,然而,你不快乐,是因为你付出了反面力量,根据吸引力法则,当你付出正面力量的时候,会吸引更多的爱到你的身上,你就会得到更多正面的力量,从而,更快乐。付出爱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感恩是爱的高级表达形式,每天早上起来感谢空气,感谢阳光,感谢舒服的床,感谢水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思想去改变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或者说得到我们喜欢的事情,例如你非常想要得到一匹马,但是你没有足够的钱去买,这时你可以想象你已经拥有了这匹马,每天跟它生活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玩,你为它买了马鞍等,想象你和它在一起的每个细节,或许过不了多久,

你就会拥有这匹马。

人的一生要么快乐要么悲哀,快乐是因为你自身的天平倾向了正面力量,你付出的爱超过了51%,哪怕多出这1%的正面力量,会让你吸收更多的多,让天平更多的倾向正面,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快乐的。 作者认为爱可以超越任何事情,没有什么是做不多的,不要害怕你的梦想过大,梦想对于爱如同圆心对于圆一样,无比渺茫。我似乎对这一点有些保留意见,如果爱真的可以超越一切,那我们的身高,我们是否也可以呢?如果可以,我们每天想象自己真的长高了,买的衣服都是适合自己长高时穿的,并且付出更多的爱给他们,是否我们的身高真的会长高呢?那这是否违背科学规律呢?对此,困惑不解。书中还提到科学家在做实验时,会将自己脑海中的一些对于实验结果的想法去除掉,因为这会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对此,我也有些不解,如果说科学家真的将对实验结果的假设去除掉,那他们在开始的时候是依据什么来做的实验呢?难道任何实验的产生不是先有人类假设然后进行验证的吗?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