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愤怒的葡萄 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这部小说真是充满了太多的不幸和太多的悲哀,以至于我读完后还久久不能释怀。

美国的农民原来也有这样的血泪史,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美国三、四年代的经济恐慌对农民来说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流浪,而流浪的过程充满了多少的血与泪。

这部小说有3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汤姆、奶奶和妈妈。汤姆是一个正直,善良,很率真的人,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即使付出代价也会去做,他不会为邪恶势力低头,这样的汤姆不止被家人所爱,更被我们这些读者所爱,尽管这个形象似乎有些理想化。奶奶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固执,他天真,他可爱。我真的是爱死这个奶奶了,他的死让我难过了好久。妈妈是这部小说里刻画的最传神的角色,尽管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但她是一家之主。她有强大的气场去维护这个家的完整和尊严,同时她拥有超乎常人的接受苦难的能力,再大的灾难也无法击垮她,也就无法击垮这个家。

美国中部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浪,他们所梦想的仅仅是能够吃饱穿暖,能有自己的一个家,但这样的卑微的愿望也被无情的现实狠狠的撕碎。他们斗不过那些狡猾的资本家。大资本家的狡猾与丑陋在这本书中显露无疑,而更深层次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这个制度是牺牲那些穷苦人的利益来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而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英国的圈地运动同样如此。 书中有段文字让人印象深刻:那些农场主把堆积如山的橙子和葡萄拿来烧掉,把很多猪活埋掉,为的就是保持住这些东西的价格,而有千千万万的流浪者却因为吃不到东西而饿死,连葡萄都变得愤怒了。 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父辈灌输这样的思想: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奢侈和腐烂的,把大量打牛奶倒掉,把大量的水果烧掉。当时还小,听后还蛮震惊的,这不是暴殄天物吗,这资本主义国家真是他妈的浪费啊。其实细细想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试想那些农场主也需要生存,如果没有了利润,意味着自己的辛苦也白搭了。那为什么不把东西送给穷人或便宜卖给穷人呀?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做了,不仅自己会亏的血本无亏,同样还会受到同行的排挤与谴责。因此,没有人是救世主,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要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二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一)

《愤怒的葡萄》是约翰·斯坦贝克所著。这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部激励无数人民的伟大作品。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崩溃时代,一大群中西部的农民忍痛离弃家园,像逃难一样往西迁移到加州追寻较好的生活。现实虽不如理想,但他们并不放弃希望。>故事感人,内容写实而具有控诉性,处处流露出人性的光辉。

主人公一家被银行家的'拖拉机'赶出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变卖家产,向加利福尼亚迁移,去追求新的生活。一路上,年老的长辈相继去世却无力安葬,年轻的又不断离散而去。历尽艰辛赶到加利福尼亚却被人当作'俄荷佬'而驱赶,甚至是劫掠。偌大一个国家,却没有他们的片锥立足之地。他们生活的困顿让人不禁掉泪,而在这困顿之中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却让人赞叹。

他们虽饱受贫穷的折磨,却没有失去人格的尊严;虽历经灾难的打击,却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这发生的一切让人倍感悲愤不平,特别是他们满怀希望,正如书中所写'愤怒的葡萄充塞着人们的心灵,在那里成长起来,结得沉甸甸的,准备着>收获期的到来',然而,这希望却被残酷的现实屡屡打得粉碎,一再破灭。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让人感到可悲;资本家的贪婪和无耻,让人感到可恨;而从乔德和他母亲这些主人公身上为了维护个人尊严而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不屈,以及他们超出常人的道德判断,却让人感到敬佩。

《愤怒的葡萄》中人们面对生活的艰苦,现实的无奈,他们依然对生活怀有希望。我觉得这部作品对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有借鉴意义。在世界的经济危机时,不少百万富翁一夜间变得一无所有,不少人负债累累。不少人站在高高的摩天大楼顶端,纵身一跃,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既然当初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创下自己的伟业,为何不让心里留着希望,再一次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天地呢?在我们生活的现实里,不景气下更要争气啊。

我们作为大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这些挫折与书中的人物的遭遇比起来,差得远了。我们要学会坚强勇敢,要学会去战胜这个挫折,要学会在过程中充实自己。而不应该是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灰心丧气,自甘堕落。

…… …… 余下全文

篇三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愤怒的葡萄》这本小说。在读之前,我对这个题目深深的怀疑,老师怎么会推荐我们读这本书呢?带着这么一种疑问去读,只是读了一遍,文章还算不短,最后略懂一点点,原来老师推荐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去读一个关于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理解这则故事。

从这本书的整体脉络看来,它是以乔德一家的逃亡或者说是寻找“幸福生活”的过程为主要思路来描写整个故事的。真实的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和处在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另外,作者还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了人与土地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索。

在第一章的时候主要是以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让人们不知不觉的产生一种对当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理解。如:“风又吹着干枯的玉米,还一阵紧似一阵。大路上又尘土飞扬,而后的玉米地里卷起一股股灰色的烟雾。夜间,凤贴着地面跑得更快,它挖松了玉米根四周的泥土,玉米秆一根根横倒在地上,标志着风向。”,“一到夜晚就一团漆黑,星光透不过风沙,屋里的灯光也透不出窗户。”这些对玉米,对大路和对夜晚的描写,似乎是在说上帝对这片土地不是那么的公平,给它们的尽是一些风和沙尘暴,殊不知是另有原因的,从而引起读者对下文的兴趣。往下看,我们能够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乔德出场了,然后着重写汤姆具结释放之后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样子完全变化了,原来的人都不见了,包括自己的家人,后来在慕莱的解释下,才知道家人去了哪里,村子里的好多人都去了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洲去求生了,而自己也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最让他恨的莫过于看着整片的土地被拖拉机无情的摧毁吧。“为了这块地,爷爷消灭了印第安人,爸爸消灭了蛇。我们也许可以消灭银行——银行比印第安人和蛇更可恶呢。”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不断地增加机器。在美国,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对土地的威胁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拖拉机毫不留情的把房屋铲平,把土地占领,使得原本住在这片土地的中低级佃农们纷纷破产,流离失所,之后不得不去西部的的加利福尼亚洲去寻找美丽的生活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历经挫折,好不容易到了加利福尼亚,却发现那里的生活远不如理想中的好,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也只能够安于现状去为别人干一些廉价的劳动力的活,所得却只能够他们一家糊口,根本没有一点点的富余可言。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美好生活吗?从文章中主人公们的表现以及所表现的心情看来,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 余下全文

篇四 :《愤怒的葡萄》读书笔记

《愤怒的葡萄》读书笔记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愤怒的葡萄》。《愤怒的葡萄》是一部深具社会意义的小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且是如此细腻而又深刻。很久以来,一颗心没有被文字给这般震荡过了。

《愤怒的葡萄》所描的是在当时经济不景气时,中小农户在大企业财团的垄断兼并下朝不保夕,纷纷破产。成千上万的家庭顿时没了土地,到处流离失所,此时正好收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徵工人的传单,上面的薪资也叙述得相当诱人,大家都对於这个”西部〃相当的憧憬,於是家家偕老携幼挤在一辆车中便前往”美丽的〃加利福尼亚开创另一番新天地-约德一家人便是最佳代表。汤姆(约德家中的次子)方从狱中假释,高高兴兴的回到家中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事后才知一切原委,於是他们便决定要到西部去重新生活,在颠簸的旅程中汤姆的爷爷和奶奶相继逝世,他们的破烂卡车也常出状况,幸亏在一次寻找服务站的过程中遇到了威尔逊夫妇,从此两家子在路上彼此照顾。终於,经过了非常艰苦崎岖的路程后,一大片果园、成行的柳树、桃树一列列整齐的排开,他们以为幸福的日子已到,孰不知还有一波波的难关即将迎面而来。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汤姆的母亲。在她丈夫的眼里,在他们结婚后,她的个性非常温驯,但是在一次的车子抛锚中,他毅然决然地要留下来修理车子,为的是不希望拆散全家人,这不正是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团圆”的观念一样?最让我敬佩的莫过於在卡车穿越沙漠那一幕,奶奶因身体老迈,经不起坎坷的路途而身死异乡,而在当下汤姆的母亲因不愿影响全家人,他独自忍受巨大的悲痛躺在尸首旁,半途又假装发火蒙骗检查站人员,这才使全家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就因为她把爱化成无尽的力量,才能使全家渡过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难关。这种坚毅果敢、临危不惧之精神若在现今时代,必能有一番惊人的成就,但她生不逢时,在当时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连养家糊口都有问题了,何况是创造一番成就?这真是使我深深惋惜。

在《愤怒的葡萄》中最让我憎恨的莫过於包工头和果园主,他们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勾结警察压榨流动的农业工人,为了”钱”,什麼事都做得出来,这种行为真是让人不齿。

…… …… 余下全文

篇五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英文

The reflection of Grapes of Wrath

I can hardly believe America, so powerful a state, ever suffered the great misery before reading this novel. The economic crisis in America in 1930s brought endless suffering to people, especially the farmers who were poor, small, and helpless. They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because of landmarks, weather, and machine farming and went to California for jobs which can support their family. In the way to the city, Joad’s family and all the families like them came across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almost everyone disrespected them. However,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to accept the unfired treatment. Of course, there were some kind-hearted people showing misery on them, respecting them, and helping them. Even so, there were many people starving to death inevitably including Tom’s grandparents. After an enormous distance, they finally got to the distinction, a beautiful city, full of jobs opportunities, of course, they dreamed it was. On the contrary, their condition has been even worse than before. The people looked down on them and there was no job for them to do. The police were so violence and ignored the laws. They killed the people they hated or who disobeyed them casually. But all these difficulties did not defeat them. Tom and his family members tried save themselves from death. They went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just by an old run down vehicle. Although they were poor and powerless, they never stopped to resistance to the unfired things and they never give up the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外语读书报告The Grapes of Wrath 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THE GRAPES OF WRATH was written by John Steinbeck. It was a realistic fiction and its language was English. It was published on April 14, 1939 and its publisher was the Viking Press. It was a novel about the plight of migrant farm workers, which captured a turbulent moment in American history. So the tone of this novel was enraged and sympathetic.

It was happened in late 1930s. Tom Joad, the novel ?s protagonist, released from an Oklahoma state prison after serving four years for a manslaughter conviction. Then he took his way home with Jim Casy, a former preacher, but only to find that all the surrounding farms were deserted. After several days he found his homeless families. The whole family decided to go to California to make a living, but when they got there, they only to heard of a depleted job market. During that time, something tragic happened, like the death of Tom?s grandparents and the leaving of two male members. The Joads met with much hostility in California and they stayed in a ramshackle camp called “Hoovervill”. One day, Tom run into Jim Casy and found that Jim had begun organizing migrant workers. Then the police, Jim ?s enemy , killed Jim in Tom?s presence. So Tom retaliated and killed a police officer. After that Tom went into hiding, while the family moved into a boxcar on a cotton farm. During the hiding time, Tom headed off to Jim?s task of organizing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started to fight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new life. The fighting is tough, but he was strong enough.

…… …… 余下全文

篇七 :《建筑视觉原理--基于建筑概念的视觉思考》读后感

《建筑视觉原理-----基于建筑概念的视觉思考》读后感

《建筑视觉原理------基于建筑概念的视觉思考》是国内少见的启发式教材。重点是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58篇课文对70余个重要概念作了生动的阐述,并配以紧密结合实际的多样化习题,是对建筑视觉教育的有益探索。本书是一个有益的窗口,无论对普通的建筑专业学生和非专业人士,还是对资深的建筑师及其他相关从业者都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学?”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普通大众的视觉审美文化程度一直未能超越四年级水平。如果我们的文化在这个层次上徘徊,那么人类将不会再怀念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建筑学是一门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是与国家的物质和技术资源发展水平紧密的联系。从古至今,建筑一直产生着巨大的视觉力量,但是人们却很少给予关注。目前,人们讨论的焦点是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因素等,还没有将建筑的视觉表现属性看作是它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因此还无法描述人们对建筑的全面需要,这一现象令人遗憾。可能长期以来人们并不太关注建筑在视觉上带给我们的感受,或者说人们觉得这样的影响其实是很微妙的,甚至可以忽略的。序言中提到的《愤怒的葡萄》的结尾部分,那个问题引人深思:“难道我们可以不知道自己是谁而可以继续活下去吗?如果没有了过去,我们怎样知道我们是谁呢?”人们不能忘记过去而空白盲目地活着,放在建筑上来说,我们不能一味试图毁坏掉有历史有故事的建筑。我们的城市原本可以成为培养审美能力的好地方,但城市似乎情愿变得塞满难看的方格街区,满眼全是没有规划的临街建筑和汽车废弃物。这就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我们难以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有希望的改变来自民众视觉审美水平的提高,并加强对下一代的视觉读解能力的教育。

如同以光速前行的粒子一样,大量的工作亟需去做,而且面临的问题又是如此紧迫,密切关系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目前和将来的决策都要建立在一个视觉文化的基础上,无论是在设计、理论、功能和结构方面,还是在文化遗产等方面。已经建成的环境也不容忽视,要把它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本书的目的正是把建筑上重要并非常基础的概念组织起来。概念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概念是行为的指南,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改变我们的个性和文化行为,理解概念是必要的。序言中提到的一个关于概念的问题:“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当问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时,你会很惊讶的发现大多数人的回答是“灰色”或“黑色”。而你应该告诉你的朋友们:“影子的颜色是承影面表面自有的颜色,但色调更深,还隐隐含有它的补色。”这个时候,再让他们看看室外黄绿色的草地,他们就会看见草地上的深绿色以及带有紫罗兰色的影子。他们第一次看见了影子的颜色!借助概念上的理解,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并且是令人兴奋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视觉概念的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概念能够帮助大脑理解视觉信息,。没有了概念,我们将什么也“看不见”。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一.社团阅读书籍情况

二.社团读书计划

三.社团读书笔记目录

四.社团读书笔记正文

五.社团未来的展望

读书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师素质研究会全家福)

社团读书计划

在第六届到第七届读书节期间我社全体成员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书籍的海洋里接受着知识的洗礼。大大的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第二课堂。读书活动成为了我社社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在平时积极交流和沟通,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增加社团成员之间的友谊。在以后的社团活动中我社准备阅读以下书籍,继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来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

文学类

《源氏物语》 《牡丹亭》 《哈姆雷特》 《浮士德》 《瓦尔登湖》《追忆似水年华》 《新月集》 《先知》 《约翰·克利斯朵夫》 《人间词话》《博尔赫斯小说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北回归线》《吾国与吾民》 《边城》 《愤怒的葡萄》 《张爱玲典藏全集》 《麦田里的守望者》

励志类

《致加西亚的信》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教育类

《爱弥儿》《教师授课技巧十法则》《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板书设计十法》 《中学语文教育十法》

目 录

1.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李婷............................................................01

2.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王盼.............................................................03

3.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张丽君.....................................................05

4.读《三国演义》有感 侯柯利…...........................................................07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