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巴金《家》——读后感

读巴金的《家》有感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 1

灭亡的趋势。

觉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满了矛盾,是个“有两重人格的人”。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且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某些时代特征。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批评了“不抵抗主义”,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旧观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剧的惟一出路。

…… …… 余下全文

篇二 :家读后感800字

家读后感800字

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这是我最笼统的想法。在这个家庭里,发生了太多的悲剧与不幸。三个不同的女人的死,却引人深思。

第一个女人是梅。觉新和梅本是真诚相爱的,因为双方母亲不合,就那样拆散了他们,最终各自成家。难以想象,觉新和梅到底应该对自己的母亲怀有怎样的想法与情感。虽然是自己的母亲,可是这样儿戏般的决定,给他们内心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当今后再面对各自的母亲,内心会有怎样的一番挣扎?可惜,梅却不用了,她已去了,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离开了人间。他们二人的见面也成为了让二人无比痛苦的事情。

第二个女人是瑞珏。瑞珏和梅一样,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所谓的“血光之灾”,其实包含了多少祸心只有陈姨太最为清楚不过。说觉新扮演了一个旧制度维护者的角色一点也不错。听说要赶走瑞珏,他不敢反抗,他只是默默的接受了,哪怕他认为这是一个晴天霹雳,哪怕他的两个弟弟极力反对、劝阻,但是他还是把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去,不敢承担“不孝”的罪名。或许他也曾想过反抗吧。如果想过,那却只能证明他懦弱。毕竟若是他反抗了,瑞珏或许就不会因为照顾不周而难产至死。梅是在忧郁中死去的,那么瑞珏呢,她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对这样的一个家,对她的丈夫觉新,对这个丑恶的社会的封建礼教下了怎样的定义?或许是深深的怨恨与诅咒吧。

第三个女人是鸣凤。鸣凤只有17岁,就被高老太爷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冯乐山。毕竟在他们看来,丫鬟与物品画等号是那么的自然,随意交易。结果这位年仅17 岁的少女被逼得投湖自尽。许多人都认为鸣凤投湖前的内心独白是家的高潮之一。无论是写觉慧与鸣凤的感情,还是那段内心独白,小说中都写得极为细腻真实,更能打动人吧。

但是真正让我揪心的却是鸣凤死前去找觉慧,觉慧却因忙于事业而把她遣走。只是这一瞬,二人却从此阴阳相隔。

巴金在这里有没有想警示世人我们都不清楚,但是至少这个小细节令人扼腕叹息。本以为鸣凤的死至少可以使这场悲剧完结,没想到事情总是那么不如意。丫头婉儿又很快被高家用来替代鸣凤,继续着人生的悲剧。

…… …… 余下全文

篇三 :家读后感

家,是身心的归宿。一看到“家”,便不禁和亲情联系到了一块,温馨而真切。“家”这字总让人遐想,一种对互亲之情的期盼。然而巴金所描述的家却是羁绊,是对激情的禁锢。

这也难怪,当时处于“五四”运动后动荡社会的背景下一个四世同堂的官僚地主大家庭搞公管,有着封建专制思想的阻碍和新文化思想的抗争,是黑暗腐朽的封建礼教制度和黎明时科学民主大旗的较量因而这个家是动荡的,必然会制造很多悲剧。

高老太爷是最可恨的,独断专横凶残暴虐,完全十分封建道德的化身。他囚禁觉慧,打儿子斥媳妇,丫头随意送人,面对即将灭亡的封建制度,他无能为力,临终前的饶恕和教诲,却也是其丰富性格的表现。

与此鲜明的对比,是那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他勇敢的抗争果让人钦佩:反抗封建专制,蔑视长辈权威;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大胆爱上婢女鸣凤;支持觉民逃婚,抗拒不合理的婚姻;敢于顶撞三叔陈姨太,揭穿其“捉鬼”的丑剧;他冲出家庭,大声呼喊:我是要做一个叛徒。鲜明贯彻了反抗,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固然有“五四”青年的历史局限和弱点,但其间觉得放封建态度促使他离家出走,争取自由的斗争。觉慧是真正的五四新人,是铁铮铮的勇汉。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重性格”觉新。他一方面是高公馆的大少爷,一方面又是社会上有个性的思想解放青年。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委曲求全,向封建势力妥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也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宗法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而决心的思想中,儒家思想孝为第一准则,释道作为补充,以忍为主,因而他心理上也取得了平衡。但社会中却许多这样懦弱的青年,复杂矛盾不利于社会进步。

而至于觉民,琴等其他青年一代叛逆者和冯乐山,高老太爷等老一代封建卫道者的斗争冲突,以及梅芳瑞珏鸣凤等青年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强烈解释了这个金箍家庭的矛盾。作者以此宣泄积郁的悲愤,探索青春的价值意义。

这个封建爪牙下的家庭,宗法立交阴影下的人们,却抽打出了一个反抗陈旧道德的新思想文明。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了,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探索了。像觉慧,静悄悄地登上了驶向上海的航船。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xx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睹了封建家庭种种腐朽丑陋的生活,青年们受到了压迫和他的下人们的悲惨遭遇,小时候的这些遭遇,使他产生了对旧社会的愤恨。五四运动后,接受了新思想,积极参加反封建的社会活动。19xx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xx年初,到法国留学。在这一年多的留学生涯里,巴金接触到了各种社会思想,他的这些生活和思想经历,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xx年后,巴金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时期,19xx年4月发表长篇小说《家》。

这篇小说真实写出了一个具有封建家族特色的旧式大家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清不同人身上的特点其实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类人。整个高公馆其实就是一个旧分拣社会的缩影。

祖父是这个家庭的主持者,他控制着这个家庭的一切,他在这个家中是至高无上的,他至始至终都在努力地维护着高家的兴盛,他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他只关注自己的颜面和高家的颜面。把鸣凤,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许给六十多岁的冯乐山当妾。强行安排高觉新的婚姻,尽管他的妻子李瑞珏善良、忠厚、温柔、贤惠,高觉新也很喜欢她,但是他的心中始终不能忘记他以前的恋人梅芬,而他们两个人的婚姻没有收到长辈们的同意只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在打牌时的一点纠葛。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梅芬在成了寡妇之后因为痛苦而死去的主要原因。而且,他还强逼着高觉民去娶他说好的人,但是高觉民在弟弟的帮助下,和高老爷子抗衡,最后取得胜利,和他所喜欢的琴在一起。祖父就是一个典型的维护封建礼教的人,在他的维护下,整个高公馆看起来十分兴盛,人人都遵守着礼教,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但是,在高老爷子过世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封建家庭的本来面目漏了出来,在高祖父尸骨未寒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准备分家。但是,巴金也赋予了高老爷子一些人性的温暖,如他在临死前对赶回来的高觉民的微笑,也体现了高祖父对于他的子孙还是疼爱的,只不过他也是收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使他在这条错误的封建道路上至始至终也没有看到他最最期望的一刻。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家 读后感

《家》 读后感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它从19xx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家围绕着高公馆这个五房儿孙的大家族中的一系列故事,最后封建瓦解,分崩离析而展开。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当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高老太爷与觉新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

…… …… 余下全文

篇六 :家 读后感

翻开油墨印染的书页,纸张上的文字总能传承,总有一种现实可以值得深思。无疑巴金先生的《家》属于这一种。

历久弥新,无数代人都在读着这样一个故事,无论是自愿或是作业,都说明着她的魅力。 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掩盖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高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觉新的弟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而那些女子,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

面对如是黑暗的家庭,迫害,不同的态度给了他们不同的路。觉新,一个为旧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

觉民,他敢于反抗,他有一个比较顺利的际遇,他胜利地得到爱情,跨过了逃婚的斗争。觉慧,他是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积极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婚姻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 …… 余下全文

篇七 :艺术家读后感

《艺术家》感后感

序言:

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或IMAX甚至5D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然而恰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在大银幕前看它看到流泪欢笑,大声鼓掌。后来我选了一门《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电影工业发展史》,老师又在课堂上放了一遍这电影,真是怀旧中的怀旧。

其实,《艺术家》是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并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银幕上的这段光影,才能细品它的每一分美丽,才能在怀着一份怀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观影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纯粹的一个故事打动。它就像一位久违了的挚友,穿过时间带来问候,轻易击中我的心房。

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头,却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风险。在法国本土,正是因为电影宣传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样给人留下的复古印象,票房未达预期,片方只好决定凭借奥斯卡提名的风头,在奥斯卡颁奖后再入影院重映,试图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国家,它也很难叩响影院的大门,譬如笔者所在的荷兰,艺术院线的上映也不过寥寥数周,普通院线也仅因为奥斯卡该片的提名,才迟迟跟上了上映的脚步。而在美国,《艺术家》摘得金球奖,虽是目前奥斯卡的第一大热门,但目前美国人似乎尚未买法国人的账,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扩大展映,票房却低得让人匪夷所思,根据北美票房统计机构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部默片。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苛责电影玩弄噱头的评论人,是否也看到这部电影为此付出的代价呢?现今电影业的利益驱动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导演还有再兴默

片的魄力

而即便是这样,电影又恰好落入了人们诟病的另外一个议题:如果电影要还原默片,却为何没了默片的神韵? 我想是观者的心态不同吧,《艺术家》的立足点很讨巧,可正是因为太讨巧,观者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许多人把《艺术家》看做一场默片的复兴,认为《艺术家》是要对默片进行一次礼赞,并还原曾经的默片时代的遗风。然而事实上,《艺术家》的初衷其实并不尽然如此。人们过分解读了《艺术家》作为电影所应承载的艺术价值,却忽视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百分之百地还原默片时代的元素,更多地,却是通过暗喻和明喻,对曾经的默片和有声片的交接时代,轻松地回顾和揶揄。从开场便设定的“说话”一词的双关运用,到后来有声电影的介入和兴盛,甚至是电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声,电影都可谓无时不刻在轻松伶俐地提醒着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默片的艺术的价值却永远存在着,正如电影中乔治?瓦伦丁这位大艺术家一样,历经时间洗礼才华依然不减。灵巧的构思和智慧的“对白”,《艺术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样,和电影中的剧情如出一辙地证明:艺术并不存在过时一说,这恐怕才是《艺术家》内里的本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家》的读后感

《家》书评

—巴金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看完整本书,闭上眼睛回想,印象最深的的就是觉新,《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觉新是这部小说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

在他的身上,既存在着作者对他的批判,也饱含着作者对他的同情。他是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牺牲品,是一个没有着“青春”的人。一方面,他在理论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观念。另一方面,处在“长房长孙”的他深受着道德与伦理的毒害。他从小直到中学毕业。都没有感受到命运的残酷,而且又是那样的出众。“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喜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大,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在一番顺境中成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书里所写的:“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美好的人生旅途。

可是命运却在此时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未来也就

此改变。仅仅因为长辈间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失去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而这段婚姻竟是由抓阄来决定的,荒唐的做法改变了他的一生。出国留学也变为了泡影。接着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了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开始承担起了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不是只知道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亲去世后努力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本应有的青春。他要面对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成为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开始他并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是只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他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会把他拖得更加疲惫和劳累。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他牺牲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直到有了孩子,他才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可是,无法避免的是,他还要在那个大家族内周旋。他采取 “无抵抗主义”,但这并非他的初衷,而是他在复杂的家族斗争中所作出的无奈之举。而觉新的悲剧正是在这种种无奈中展开。 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整个家族和社会造成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