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治史三书》读书报告

感受名家的“充实而有光辉”

——<<治史三书>>读书报告

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历史学相关的课程,这次上”成都平原政治经济研究”这门课,才对于史学研究有了一点点极感性的认识.同样作为人文学科,无论是耐心埋首书斋或是费力田野调查,史学研究似乎都与我平时相对熟悉的文学研究极为不同.我特地向一位历史基地班的学长询问,作为一位历史门外汉,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怎样做关于史学的研究或调查,应该读什么书.学长向我推荐了这本史学界大名鼎鼎的,专为初学者所写的<<治史三书>>.恳请老师原谅学生未选择一本老师所提供范围内的书,无论是通过上课还是之前的实地调查,我都觉得对于史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取向与立场,无论是地方史还是专题史,认知虽粗浅但确实得到提升,想进一步有所系统认识,但无奈专业程度太浅,只好选择这本通达易读的书,作为我迈向史学殿堂,浅尝与领略其中之博大精深的第一步吧.

在此之前,我跟大多数声称对历史有兴趣的文科生一样,对于历史的热情其实不过是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与追求,而对于历史学没有真正的了解。随着课程的深入,了解到老师所介绍的研究经济史地方史等方面所需的耐心与天赋,接受老师所布置的实地调查任务,以及读这本对我而言史学专业感较强的书,我对于史学和终身奉献与此的学者们,的的确确有了全新的一份认知与尊敬。读过本书之后,虽然对于治史、历史学的相关研究我仍然懵懂不解其中深意,但我相信,它让我在以后的阅读和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再面对历史问题时,不再那样毫无概念的接受和盲从,而是会努力地从更专业更理性的角度去思索。

(一)内容概括与作者简介

《治史三书》是当代史学名家严耕望的所著的一部治史经验之书。本书由《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三本小书汇集而成。作为国学大师钱穆最欣赏的弟子,严耕望先生以治史严谨、淡泊名利、学术成果丰硕厚重而受到尊敬。他主要研究领域在与中国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唐史(唐代交通)等等,这一点从他书中精心拮取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严耕望将自己毕生治学经验、甘苦于书中娓娓道来,处处针对青年学子所需,毫无保留,颇具苦心。

…… …… 余下全文

篇二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读完《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穆勒的伦理学被西方思想家们并称为古典哲学伦理学的三大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综合前人伦理思想的成果,运用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和奴隶制社会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幸福论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之一,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中心模式。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幸福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心是关于幸福和实现幸福的条件问题。他的全集里包括三部保存下来的论著,即:十卷本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七卷本的《优台谟伦理学》和两卷本的《大伦理学》。这三部伦理学著作里,每部伦理学著作都对德性概念进行了分析看,对不同类型的德性进行了分类。其中有一类是道德德性,另一类是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

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本人在此主要谈谈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读完它后的感想,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亚是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

…… …… 余下全文

篇三 :论法治—历史政治与理论的读后感

关于《论法治—历史、政治与理论》的读后感

读了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之后,顿时好像感觉到老师的推荐这本书的用意了。通读完全书之后,虽然个人学习与理解能力的水平有限,感觉对于一些内容理解的还不是很准确,但是内心感觉这本书里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很大。正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作者以法治的历史、政治和理论为整体的主线,一步步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与法治有关的连续与变革、共同认识与尖锐斗争的一系列状态的变化过程。从希腊思想里的古典时期法治的萌芽到全球层面上的国际化法治建设,从中世纪国王与教皇之间的斗争到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全球性竞争,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法律应该推进共同体的善”再到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社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等当今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宣传说“法治提供了普世利益”,作者主要以历史进程为主线,“夹杂着”政治与理论的内容,很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法治”的从古到今的“成长过程”。接下来我大体以本书的章节顺序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与体会。

在第一章中作者探讨了法治在西方文明的古典时代的起源,先谈希腊思想,然后是罗马的贡献。在以“黑暗时代”著称的500年里,希腊思想对西方而言几乎完全迷失,直到中世纪盛期宗教神学家才重新发现并赋予它以新的生命。法治作为一种连绵不断的传统,是在雅典全盛时期以后1000多年才开始生根。希腊人以其卓越见识努力解决的很多问题是永恒的,比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关注像雅典人生活的时期下大众民主环境下出现暴政的可能性,两者都主张“法律应该增进共同体的善,促进所有公民道德品行的培养”,“法律为优良时就应具有至上性”。罗马对法治传统既有积极贡献也有消极贡献,积极的方面是西塞罗的法律论,他的关键贡献是他跟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以更强有力的方式坚持法律必须为共同体服务并且必须符合自然法。消极方面的则可在“王法”和“民法大全”里找到佐证。

第二章中,作者把中世纪法治传统形成的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个是教皇与国王,也就是国家与教会在权力和管辖权上的对抗。第二个是日耳曼习惯法,就是君王受习惯法的约束,必须履行其在封建制度下的义务和契约。第三个是《大宪章》,就是法律可用于限制君主的权力并同时保障人民的权利。紧接着作者通过中世纪遗产留下的困境引出“法治如何能够与主权的立法权威相协调?”这一古老的问题。在中世纪,法的至上地位的重要支撑是,人们相信神圣法和自然法的超越性以至习惯法的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到了近代,当代表着立法者的意志的实在法变成了法的唯一或主要渊源时,“法高于统治者”的法治传统如何能维持下去确是一个难题。当政府是终极的法律渊源时,政府的权力就不断的扩大,不同因素的冲突与对抗导致了西方封建制度死亡的结局。随着时间的推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读后感

评《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传统中国国家如何实施乡村治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尤其是社会学界关注的话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大国,中国的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明的本质是农业文明,中华文化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都是由农业文明决定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对乡村社会的制度供给远不能满足乡村社会的需求,乡村治理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对乡村治理的研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张健博士的《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就是针对这一热点所做的系统研究,该专著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的学术成果,于20xx年7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纵观该书,其对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时期国家治权、乡村精英和农民的角色扮演及其行动逻辑,检视了不同模式的乡村治理绩效,并对未来乡村治理的模式进行了预设。该书结构严谨、框架清晰、观点鲜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洞见,作者娓娓道来,读之如置身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画卷中,让人掩卷、沉思、感悟。

首先,张健博士立足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视角,以大历史的方法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层面对中国乡村治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指出,中国的乡村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乡村治理问题涉及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是需要认真重视和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以史为鉴,实现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完善、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次,张健博士的著作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具有严谨的逻辑分析体系,从时间维度上,对传统社会、近代社会、新中国的集体化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找到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资治通鉴读后感——《历史之鉴》

历史之鉴

——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编年史巨著,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写而成,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这本书中记载的故事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就像“前车之鉴”,可以让后人更好地治理国家,因而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

长平之战。赵王受秦国反间计,命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但赵括只知死读兵书不知随机应变,纸上谈兵使四十五万人白白丧生,赵国损失惨重。从中我们借鉴到了学习知识不能“死”,而是要“活”,要懂得随机应变,懂得准确运用。

楚霸王项羽。诛杀宋义,威震楚国,声名大震。鸿门宴,义放刘邦,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秦军却在乌江之夜闻得四面楚歌最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得民心者得天下。善于用人的汉高祖刘邦,手下三杰韩信、张良、萧何辅佐刘邦完成大业,可见得民心的重要性。

再看唐太宗李世民。结交豪俊,收天下英雄为己用,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看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便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轻徭薄赋。他善于纳谏,听取正确的治国方法,最终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纳谏与得民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广交益友,善于听取别人真诚的劝告。虽然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它们却对自己有很大的利处。

历史是一本集错本,而且是铁皮封面的,其中穿插的竟都是刀光剑影。但是这样的血教训就让我们能够更加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在犯古人犯过的错误。真的感谢司马光先生,假使没有《资治通鉴》,时到今天,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一个轮廓;作为一个读者,我是何等幸运。问题是,读史者的幸

运,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运。因为我在其中听到了太多佞臣的假话谎言,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此书是钱穆先生在19xx年所作关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讲稿的基础上补充修改成书。钱穆先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的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观点,虽只择汉、唐、宋、明、清五代讲述,但正如钱穆先生在该书前言所说,此五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过程,而每一朝代中,又依次讲述了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方面,要言不繁,论述精僻,实为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这也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的读完历史教科书以外的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以前我也总以为,历史类书籍都是按照编年体、国别体亦或是其他体式编纂的一本又一本的毫无感情色彩、枯燥乏味的“著作”。但读过此书,让我对自己此前的观点惭愧不已。

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在读这本书之前,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我潜意识的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封建专制的历史,没有任何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而钱穆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凡是能够经历几百年时间考验的制度一定有其长处,一定能与当时的人事相配合,是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的。

“任何一制度,绝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

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例如隋唐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做官开始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只需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的考试即可。这一制度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下层庶族地主参与政治,也基本可以使有才之士脱颖而出,提高统治阶级的素质,大体上说比以前是进步的。但是到明清时期,随着皇权的加强,其逐渐演变皇帝控制社会思想的得力工具,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学术丧失活力。但这却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时代发展的使然。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的转化看税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它密切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税收制度与一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介绍了唐代从兴盛到衰落过程中实行的税制的改变,同时也介绍了税收制度的成效如何,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那个时代的税制对后代的影响,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些税收制度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税收制度的制定需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一种税收制度主要受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在唐朝初期,刚刚经历了战乱,人口较少,从而保证了均田制得以顺利实施,顺带着租庸调制也得以展开。而随着几大盛世的来临,人口剧增,土地兼并严重,导致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在唐德宗时期实施了税制改革,两税制正式被实施,缓解了社会矛盾,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唐朝的政权。

其次,税收制度要对国家产生积极影响,除了制度本身的有效性之外,保证配套措施的健全与有力的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套制度的对国家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好坏,还取决于制度的是否能被正确的实行。唐代刚开始实行两税制时,既减轻了农民的税赋,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到了后期,两税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各种税收项目又卷土重来,国家动乱,民不聊生,最总灭亡。 最后,国家税收制度的根本应该是以人为本。正如孔夫子所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税收制度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而百姓的生活水平直接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因此税收绝对不可以成为百姓的负担。纵观古今,有许多朝代的灭绝都是因为横征暴敛导致的人民反抗斗争。因此,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只有在与广人民群众利益相符的情况下,才能促进一国的发展。

从唐朝税收制度的改变,以至于后来的“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税制的实施,我们都可以看到税制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和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对市场起宏观调控的作用,税收是国家经济的来源,也是国家调节市场经济的手段,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税法,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实施的配套措施和监管机制,使我国经济健康稳步的增长。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曹德本版)

论董仲舒思想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采纳

经济:在经济上董仲舒主要提出‘限民名田,裁抑兼并’的经济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成熟,成为封建经济主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农民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仲舒的限民田,抑兼并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持社会稳定。封建国家的正常运转要依靠赋税征收和徭役佂派,抑兼并则保证正常的赋税征收和徭役佂派有利于巩固统治。

政治:在政治上董仲舒主要提出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专制主义理论。 由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政策,地方实力不断壮大,甚至威胁到中央。汉景帝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但中央集权任十分松散。董仲舒在《公羊春秋》的基础上提出“大一统”的思想更加深入的阐发,认为一是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在政治上要实现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一切以君主为先,一切顺从于君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思想:在思想上董仲舒主要提出:

1) ‘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论证君子授命于天

2)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学说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汉初因常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实行休生养息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即无为而治,即无政府主义,国家不干涉农业生产而这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思想观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董仲舒则提出君权神授,君子授命于天,说明君权的至上性和合法性。名义尊天实则尊君。“三纲五常”则是对社会公共关系和等级制度的强化,其目的就是要用儒家伦理学说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政令的行而有效。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是大一统主张在思想上的表现,都以加强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持政局稳定则是最终目的。 首先经济是基础,出现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会出现与这一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阶级,出现相适应的阶级就会随之产生他们的思想诉求,而这种诉求在社会张大网上反映出来的就是政治。董仲舒思想的提出有其合理的社会经济基础,阶级,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