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灯下漫笔读后感

《灯下漫笔》——鲁迅笔下的三个时代

李馨

灯下漫笔,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穿着灰黑色的,长着黑胡子的男人,在暗黄的灯光下,潜心写作。他时而蹙颦,时而叹息。他时而抬头思索,又时而低头奋笔疾书。他好像时而愁苦,时而愤懑。不过,在他放下笔时,没有写作之时的激动,有的,只是平常时候的从容。他长舒一口气,在暗光之下挺直着腰杆,坚毅地看向那宁静却又寒冷的黑夜。

鲁迅毫不介意通过对自己的描写来表达他对奴性的认识。当时正是钞票贬值之时,鲁迅好不容易攒的钞票却变得低廉。但是,钞票可以对六折或七折的钱币。兑换后的鲁迅,便对沉甸甸的钱币有一种愉快的满足感。

我们看似满足与贬值是矛盾的,但是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奴性却让事情顺利的发展了下去。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是这几千年间,封建统治者,西方殖民者做的最频繁也是最心安理得的事情。

这种丢失后的获得,使人更加珍惜现有的满足,满足完全掩盖住了利益损失的悲伤。正是这种对亿万百姓的精神毒药,使人们越来越迂腐,丢失了人的特性,成为安于施舍,善于乞求,乐于谄媚的奴才。

接着,鲁迅便回首历史。

五胡十六国,唐末黄巢时,五代,宋末,元末,明末张献忠时。这时的人们不仅遭受着洪涝,旱灾的各种自然灾害,而且还忍受着同民族,同血液的同胞的戕害。到处都是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家离子散的悲剧。奴隶们茫然着寻找能够带来开平盛世的君主,他们不想再过着反复无常的生活,他们只想要一个有规则遵循的,顺从的生活。而在那时,宫廷里却不乏盛大的宴席,美酒,丝绸玉帛是奉上的见面礼,更有不是所谓见面礼的礼物。

这就是,鲁迅笔下,想做奴隶却做不了的时代。

等到改朝换代之后,奴隶一开始是很满足的。难道这种满足是长久的吗?

鲁迅则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的安于做奴隶的时代。

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下的人们,被诱惑洗脑,被残酷充斥着。他们开始变着法,用各种方法来虐待奴隶。久而久之,奴隶又开始茫然,他们不知道以前的所谓的奴隶规则去哪里了? 他们该怎么做才能获得主人的满意?

…… …… 余下全文

篇二 :灯下漫笔读后感

灯下漫笔读后感

读了鲁迅的这篇《灯下漫笔》,感慨颇多。

在写作方面给我的其实主要有两点:一、从浅显平常的社会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论题。这不仅需要像鲁迅那样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应该在平时 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从现象中见本质,才能发现重大的问题。文中仅从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一事,联想到“中国人极易变成奴隶,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这是那时人们受制于现实的无知的最鲜活的描写;二、写说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体现在文中为第八自然段。作者将阐述具体化。举出一系列 历史事件阐述中国百姓在不同时代连“想做奴隶都不可得”使文章极富说服力,能达到这点,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厚的文化底蕴。

在思想上这篇文章也给我很大启迪。亦有两点:

一、 鲁迅的憎分明依然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语言有力,感情真挚,而他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意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地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驱除云尔”。

二、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 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奴役。时代的变迁使我们拜托了过往的枷锁,却又铸造了新的束缚,我们得以脱离做奴隶,却也不能完全达到顺从自己的心意做自己,那便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自己,自己给自己束缚住了,我们的心哪怕是再怎么聪明的年轻人都不明白那自己究竟为何。

鲁迅在那个年代用文字抒发了情与感,一切皆因现实是悲惨的,他让我想到法国作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而雨果所写的既是和现实有关的法国大革命,那时的社会也是一个革命旗帜飞扬的年代,那些被阶级权利等不平等的东西压迫的人们起身反抗,不甘愿做奴隶,不再顺从苦难的河流冲刷而是逆流而上。人们的心中总有一个希望,那便是自由,鲁迅或许也渴望,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能通过某种途径获得自由,再不受任何东西限制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灯下漫笔有感

读鲁迅灯下漫笔有感

这几日在家中看书,心平静了不少。渐渐的喜欢上了鲁迅的文章。

处事未深之时总爱都余秋雨,看《道士塔》、《废墟》把家国之恨归结到蠢笨无知的国人身上。今日偶读《灯下漫笔》,却另有一番感受。

开篇平淡,提国人琐事。感慨时局,提到“我还记得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忽而变成了一个穷人”。有钱的穷人?不错国家内乱,金融不稳定,钱不就是一张纸嘛?现在不也如此吗?高唱凯歌的CPI配着一档起步的利率,高涨的房价带领着迎难而上的房奴,老百姓手中那“三四十元”不也就不是钱了吗?

鲁迅先生把一包打折缩水后的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的觉得安心。他得到一种思想,就是:国人极易变成奴隶,而变成之后还万分喜欢。不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人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房奴、卡奴、车奴等等一个个奴隶开心、自豪并吐血的生活着。他们变成了真正的奴隶,却还满心欢喜。

鲁迅先生在文中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不是到“现在”

而是到了现在。

国人有感“皇恩浩荡”按着定下的奴隶规则苟活着。却感到自满,痛苦时就回忆那内忧外患的战争年代,觉得生活很美好。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就总结好了中国的名族心理,那个真正的汉族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今日的太平盛世换言之也就是大家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先生期望青年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经历了快一百年了,至今未成功。

但是外国友人们却对中国赞赏尤佳。使得国人名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被各国赞扬自古就有。连那动荡的三十年代还有着不少赞颂中国文明的外国人。现在更是不少,他们来了,我们用宴席迎接,他们走了,带走了我们的宝贝,带走了以个个怀揣着各色美丽的梦的年轻人。当我们发现我们被很多国家超越时,我们做出的反应是逃离,是追随。 鲁迅先生在那时亲见各式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夜有饿殍;有吃烧烤身资不菲的阔人,也有饿的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贫富差距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到达临界时就是改朝换代之时。中国文明习惯了为阔人安排人肉的盛宴,

…… …… 余下全文

篇四 :《街灯底下》读后感

《街灯底下》读后感

《街灯底下》 王安忆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xx年5月版

王安忆的这部新作,讲述的是她生活的近处和别处:近处是周围可以触摸的现实;而别处呢,则是作家心灵斜出的一枝,葳蕤、翠绿,充满着灵动的神思。街灯是都市中再寻常不过的夜景,可是灯光的迷离又给人带来几许遐思。每一盏灯,后面都有一段心情故事;每一次夜行,也都有一份独特的心情。《街灯底下》梳理的也许就是作家的这种心情吧。

与心情有关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谧静。在街灯底下,里弄里下棋的人、盲人、等车的人??都给这个喧嚣的世界带了一份安静。在王安忆的文章中,每一个字,都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安详、恬静;每一段话,都像鹅绒布刚刚抹去了灰尘,柔和、曼妙。

第二个关键词,应该是高远。书中《东瀛初渡》一文中,王安忆写到母亲茹志娟出访日本,看到了一支娃娃头的圆珠笔,“抵不住诱惑”,向老舍借了外汇,买了一支带回国。体现了茹志娟生活和情感的简单。在我看来,单纯、天真,或者就是高远的一个前提吧,只有单纯的人,心才是透明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隐秀。含蓄、内敛、低调、自持??都可以看作是隐秀。隐秀像生长在丛林中的青苔,姿态可人,却不动声色。隐秀在某个方面指的又是人格境界。看《街灯底下》的这些句子,“读上海女作家散文丛书‘隐形美人’中的散文,不禁就会想到这些‘地母’的人间的俗世变相。他们纠缠在俗事俗务中间,却透出勃勃然的生机。他们的精力一律格外充沛,而且很奋勇,一点不惧怕人生,一古脑儿投进去??精神就很挺拔,还很认真。”王安忆赞赏这种为人为文的执著与奋勇。作家不是时尚的服装,讲究透、露,作家是埋宝和挖宝的人,埋宝其实就是隐秀,挖宝则是把隐藏的东西露出冰山一角,而宝贝就在下面。

…… …… 余下全文

篇五 :灯下漫笔说课

《灯下漫笔》说课稿

一、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价值

《灯下漫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编者将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定位为“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与高一册第二单元和高三册第三单元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高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灯下漫笔》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早期杂文集《坟》,原文分“谈古”和“论今”两部分,选文是“谈古”部分。尽管选文与鲁迅的其它杂文相比,没有复杂的背景,语言朴实、叙事简洁、文脉清晰,但由于鲁迅先生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所传递的思想比较深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的解剖和对深沉思想的领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的知情结构及与文本的契合点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中学生已经接触较多复杂散文,有一定的鉴赏意识,但这种意识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还不具备有意识的解读、鉴赏的能力,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文章,这种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软弱。当然,这种模糊的影子已经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这类文章,至少在这类文章面前不会有畏惧感。

从情感结构的角度看,高中学生已经基本摆脱初中生的稚气,其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认知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这种知情结构和认知意愿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是文本和学生心理结构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祝福》有感

读《祝福》有感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伟大的反封建战士,鲁迅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命运。他的小说一向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批评精神的。在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祝福》中,他又挑开了一个农村妇女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残害的悲剧典型形象,对封建文化的贞节思想和迷信思想做了深刻地批判和有力地揭露 。小说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一个善良、朴实、淳厚的贫苦农村妇女,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而她的一生却是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精神摧残的一生。 诚如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家以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正值青春少年的她,在婆婆家里做牛做马,把自己的青春支付在无穷无尽的劳作中,但如果一直做童养媳,生活再苦再累,总有小丈夫长大的一天,丈夫成人后总会给祥林嫂一些依靠,不幸的是她不久便失去了丈夫。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更要听从婆婆的呵斥,要谨遵着"从一而终"的信条,如果说有小丈夫的祥林嫂是婆婆家的媳妇兼佣人,那么失去丈夫的祥林嫂则成了婆婆家里纯粹不用付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人使用随人买卖。为了躲避婆婆难堪的虐待,她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论,干活不停,“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在她,似乎是“暂时做稳了奴隶”。但“好”景不常。不久,她就被跟踪而来的婆家人抢走,捆绑着塞进花轿,以八十千大钱的价格卖给深山里的农民贺老六做老婆。绑架式的买卖婚姻,以暴力强逼再嫁的遭遇,再次表明了祥林嫂的奴隶地位。幸而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但即便是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也不得长久。壮如牛的丈夫因伤寒而死,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 余下全文

篇七 :《文人饮食谭》读后感

《文人饮食谭》读后感

“饮食文化”,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这四个字的了解非常浅薄,只知道北京有烤鸭、四川有麻辣烫、兰州有牛肉面,只知道电视上有一些饮食类的节目等等。当我真正开始学习饮食文化时,才知道饮食文化不仅仅研究“吃什么”“怎么吃”,还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前常觉这句话未免有些夸张,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加上自己看过了相关书籍之后,才明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引人玩味。

清代有名的美食家和大才子袁枚,是中国将饮食上升到艺术的第一人,他对饮食与文化的见解独到而深刻。而这本《文人饮食谭》,则是一本现当代文人关于饮食的散文漫笔合集,虽无系统知识,但以诸位学贯中西、又好“口腹之欲”的大家之笔写来,便不仅仅是在谈“吃”,更是一种对中国饮食文化及中华民族性格传统的思考。你来我往,笔剑交锋,其中价值并不输于袁枚。

看过这本书,第一个感想就是“民以食为天”,古人诚不我欺啊!中国人对“吃”的重视隐藏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变成了文化中的一种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续更迭中,不断壮大。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本书的第一篇——夏丏尊的《谈吃》便写得很深刻且有理有据。中国人待客要吃、婚丧要吃、节庆要吃;出门要吃送行宴,到地方要吃接风宴,临走时送行要吃送行宴;活着要吃、死了也不放过,“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要吃,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天地也要吃”,只要想得出名头,便只管去吃。除了重视吃之外,中国人的食材丰富是出了名的,外国人不吃的中国人尽可当做珍馐美味,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可见一斑。“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却分毫不能马虎。”说中国人的文化是口的文化大概并不为过。

对于中国人的“善吃”,在我看来,既然是一种传统,自然不必刻意去批判,自己吃自己的便好。只是如何“善吃”,仍需讨论。古有“东坡肉”、“五柳鱼”、张翰“思吴中菰菜、蒓羹、鲈鱼脍”、袁枚为豆腐折腰,既有佳肴之美,又有文士风流,如此“善吃”,自然值得欣羡、推崇。然而若是吃老鼠、吃野味、吃各种化学制品吃出病来,吃熊掌、吃鱼翅、吃猴脑吃个残忍,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 …… 余下全文

篇八 :灯下西窗读书笔记

灯下西窗读书笔记

陶洁.灯下西窗[m].北京:北大出版社:XX. 56-60.

综述:不少评论家对奥尼尔的妇女观持否定态度。女性主义者断言奥尼尔作为男人是不可能把真正的女性形诸笔墨的。但这种传统的妇女观并不妨碍他理解女人的问题和苦痛创造可歌可泣的值得读者同情的女性形象。本文归结来讲奥尼尔确实没有先进的现代的妇女观他也无意创造女权主义者的形象。但由于他对女性的关切爱怜和同情他不仅塑造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还写出了这类女性的苦难使他们的故事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评论:借用一位书评家的话:“尤金·奥尼尔是我所见过最美的男人 “美”意思是说望着他可以令人心灵得到满足。”对于奥尼尔的妇女观已经有了很多大家做了多层次的探讨而北大教授陶洁对此话题做了一些在中国来说比较新的探讨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尤金·奥尼尔是个伟大的人伟大的美国剧作家。在他的性格中也有一种似乎与他并不太相符的孩子气的热情。他爱谈论过去和他唱过的海上水手歌。在这种时候他那忧郁、俊美的脸庞就仿佛焕发出光彩而你一定会从心底里深深地、深深地爱他。像这样的人物也许在一代人中只出现一个。陶洁就让我们从作品中了解到这位伟大剧作家。

…… …… 余下全文